2月18日,作為2025年博鰲健康食品科學大會的首場創新研討會—適老食品彌補老年人營養缺口成功舉辦。來自科研院所、食品產業、政府機構等方面的代表計近200人參加了會議,會場座無虛席、交流討論十分熱烈。
研討會由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楊曉光研究員、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趙文華研究員共同主持。
楊曉光研究員 趙文華研究員
引導性報告定位方向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施小明研究員作引導性報告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施小明研究員以《營養與老年人健康:中國老年健康隊列的發現》為題作引導性報告。他介紹了我國人口變化趨勢及老齡化的形勢;圍繞其所負責的中國老年健康隊列、特別是其中全球最大的百歲老人隊列,報告了老年人的血壓、血脂、體重指數、腰圍等指標的變化規律及對健康影響的發現,指出識別老年人關鍵功能隨年齡而迅速下降的變化特征,對疾病的控制很重要,但同時對功能的維持更為重要。他指出我國老年群體普遍面臨"營養不足"而非"營養過剩"問題,隨年齡增加老年人生理功能呈現迅速下降的特征,尤其是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的消化功能減退、肌肉衰減、維生素缺乏等健康隱患亟待解決,生理功能維護是實現健康老齡化的關鍵。最后他強調需要通過膳食多樣化,針對消化功能減退的適老食品研究等食品創新方式改善老年營養與健康狀況,這也是本場研討會接下來的報告和討論聚焦。
兩個調查闡述需求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老年臨床營養室主任張堅研究員做了題為《中國老年人消化功能減退與營養需求調查結果》的報告,該調查為中國疾控中心與上海君石生命科學研究院合作,由中國疾控中心公衛處、營養所及環境所團隊,復旦大學營養研究院團隊共同組織完成,在這項分層隨機抽樣調查研究共調查了我國近2萬名60歲及以上、在家居住的老年人,是全國首次開展的消化功能減退的大人群調查,調查發現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群吞咽障礙發生率高于10%、功能性消化不良率接近14%、存在便秘問題的高于24%,老年人消化功能減退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特別是80歲以上的高齡老年人,明顯高于其他年齡段人群。
上海君石生命科學研究院運營總監楊鵬報告了《中國適老食品市場現狀調查結果》該調查作為我國適老食品市場現狀的基線調查,由上海君石生命科學研究院負責,項目組在學習參考的基礎上,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多次討論,確定了流質食品、軟質食品、營養補充食品、補水食品、增稠食品等5種適老食品的調查定義,并與歐睿信息咨詢(上海)有限公司合作完成市場信息收集。對調查結果的逐步分析顯示,我國市場適老食品供應品種少,嚴格符合流質食品、軟質食品、補水食品,以及增稠食品等定義的食品十分缺乏。
產業助力創新探索
適老食品的研究、生產、供應離不開食品產業的努力。研討會上雀巢健康科學研究院中國負責人余愷博士以“國人適老食品:基于營養需求與科研的創新實踐”為題,分享了雀巢公司的研究與經驗。來自泰國普仁大學的Akkarach Bumrungpert博士以“食用黃粉蟲的研究與管理”,介紹了黃粉蟲作為新食品原料的研究、使用、法規和管理等進展。君樂寶乳業研究院院長寧一冰以“酸奶調節腸道菌群及潤腸通便的臨床研究‘為題,分享了菌株復配與發酵工藝優化在產品開發中的應用。美贊臣營養品(中國)有限公司研發與質量食品安全負責人熊輝以”改變食物質地:促進老年人蛋白質營養改善“為題,介紹了利用蛋白質質構改良技術在產品開發中的應用。IFF營養專家婁苑穎博士以“適老食品的原料創新和整體解決方案“為題,介紹了IFF以原料創新解決適老食品需求。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總經理何劍以”適老乳制品的技術創新實踐“為題,介紹并呼吁應推動產業協同,加快形成適老乳制品解決方案。百事生命科學副總監馮妹元以”蒸潤技術等在燕麥制品開發中的應用‘為題,分享了適老即食燕麥片的開發案例。阿拉食品原料集團中國營養科學負責人尹靖博士以“品質與口感并重:乳清蛋白促適老食品實現進階發展”為題,分享了阿拉食品的創新做法。最后,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營養研究員龐邵杰博士以“吞咽障礙食品開發研究概述”為題,分享了新技術、新方法在吞咽功能障礙食品開發中的應用探索。
圓桌討論:共議推動適老食品產業健康發展
在楊曉光研究員的主持下,圍繞“推動適老食品產業健康發展”這一主題進行了圓桌討論。FHE大會主席陳君石院士、中國疾控中心公衛處處長戴政研究員、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臨床營養中心孫健琴教授、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趙文華研究員、雀巢大中華區營養健康總監高麗娟女士、帝斯曼芬美意集團科學事務總監潘玉博士、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總經理何劍博士、IFF食品配料事業部大中華區總經理劉衛斌先生參加了圓桌會議。
圓桌會議討論不僅回答了我國老人目前營養的最大問題是什么,也對目前提出的“適老食品”定義達成一致看法,并就未來適老食品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難題以及如何推動這一產業的健康發展給出答案。
我國老年人目前面臨的最大營養問題?
陳君石院士一針見血的指出:“老年人營養最大的特點是人和人不一樣,從60歲到上不封頂的老年人,與兒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特點非常不一樣,必須要個體化且要相對的精準。也就是說僅按年齡籠而統之的劃分為60歲以上是不行的,老年人的營養解決方案要非常精準,最好能夠做到由個體來選擇。”但是,目前我們對60歲及以上老年人的個體化需求差異巨大、因消化功能減退所帶來的營養問題認識十分不足。這種不足體現在從供給側到需求側,從消費者認知到政策保障等各個方面。
何為適老食品?
最近幾年,在陳君石院士的帶領下,經過營養與健康專業和食品產業團隊的共同努力,提出了適老食品是指能適合老年人消化功能及其他生理功能減退的預包裝加工食品。以流質食品、軟質食品、營養強化食品、補水食品、增稠食品等五大類的初步分類并進行了市場摸底調查。適老食品的概念從醞釀和提出、爭論和討論,已經逐步達成共識。
從0到1產業在行動
目前,消化功能減退已經成為影響我國老年人營養與健康的問題與挑戰。適老食品可以作為老年營養改善和促進健康的重要解決方案。
中國適老食品的需求非常大。但是供給側嚴重不足,產品不僅太少且產品的概念大于實質,同質化嚴重。五大類只是一個原則,適老食品的品類進一步分類還需要企業開動腦筋,有具體的研發方向,才能開發出更多適合老年營養和健康的產品,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推動適老食品的產業發展。
可喜的是,食品產業已經開始行動,一些符合或接近適老食品概念的產品在研發、生產、上市等各個階段已經初見端倪。食品企業從思想上的轉變開始,從原有聚焦營養和美味兩個關鍵考慮點,開始思考食品質構和品類拓展。與巨大的需求相比,食品產業要還需以科學實證為核心,加大研發投入,站在老年人的角度去設計自己的產品,實現規模化和專業化,整個產業鏈里要加大投入,只有不斷投入去創新,才能滿足更多的需求。整個產業鏈做好,行業才會蓬勃發展,只有整個產業鏈一起合作,才可以把適老食品的產業生態鏈做好。產業發展好了,也能從好吃到營養,從可獲得到價格可接受,全方位解決老年人需要適老食品彌補營養缺口的剛需。
消費者教育要跟上
解決老年人營養與健康的問題,適老食品及相關知識宣教育必不可少。如何讓老年人知道這是為我準備的,讓子女知道這正是我父母需要的,讓營養工作者和醫務人員知道這可以解決我的患者的問題……,需要從0到1的多方努力。
寫在最后
楊曉光研究員在會議總結時強調,適老食品不僅是商業命題、產業話題,更是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對人口老齡化和3億老年人的營養需求既是挑戰、更是機遇,誰能率先破解'不會吃''吃不好'的難題,誰就能在銀發經濟浪潮中占據先機。
健康引導消費,消費引導產品。適老食品說到底還是認識問題,這里包括供給側和需求側,只有認識到這樣的問題,大家才會花力氣去研究這樣的問題。如何讓社會認識到這樣的問題,我們都要共同努力,包括政府、專業機構、企業和社會各界,我們要把老年人的問題研究透,要建立好的社會環境,要有好的產品。
適老食品產業正處于從概念到實踐的關鍵轉型期,既面臨認知不足、供給滯后等瓶頸,亦蘊含巨大發展機遇。未來,實現適老食品從0到1、從小到大的突破,唯有多維度創新和不懈努力,才是推動適老食品產業健康發展的不竭動力。
感謝支持
本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以下企業和單位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謝:雀巢、伊利、君樂寶、美贊臣、百事、IFF、飛鶴。
感謝以上企業和單位對適老食品產業的關注與投入,期待未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適老食品產業能夠蓬勃發展,為老年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日期:2025-03-07
研討會由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楊曉光研究員、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趙文華研究員共同主持。
楊曉光研究員 趙文華研究員
引導性報告定位方向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施小明研究員作引導性報告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施小明研究員以《營養與老年人健康:中國老年健康隊列的發現》為題作引導性報告。他介紹了我國人口變化趨勢及老齡化的形勢;圍繞其所負責的中國老年健康隊列、特別是其中全球最大的百歲老人隊列,報告了老年人的血壓、血脂、體重指數、腰圍等指標的變化規律及對健康影響的發現,指出識別老年人關鍵功能隨年齡而迅速下降的變化特征,對疾病的控制很重要,但同時對功能的維持更為重要。他指出我國老年群體普遍面臨"營養不足"而非"營養過剩"問題,隨年齡增加老年人生理功能呈現迅速下降的特征,尤其是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的消化功能減退、肌肉衰減、維生素缺乏等健康隱患亟待解決,生理功能維護是實現健康老齡化的關鍵。最后他強調需要通過膳食多樣化,針對消化功能減退的適老食品研究等食品創新方式改善老年營養與健康狀況,這也是本場研討會接下來的報告和討論聚焦。
兩個調查闡述需求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老年臨床營養室主任張堅研究員做了題為《中國老年人消化功能減退與營養需求調查結果》的報告,該調查為中國疾控中心與上海君石生命科學研究院合作,由中國疾控中心公衛處、營養所及環境所團隊,復旦大學營養研究院團隊共同組織完成,在這項分層隨機抽樣調查研究共調查了我國近2萬名60歲及以上、在家居住的老年人,是全國首次開展的消化功能減退的大人群調查,調查發現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群吞咽障礙發生率高于10%、功能性消化不良率接近14%、存在便秘問題的高于24%,老年人消化功能減退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特別是80歲以上的高齡老年人,明顯高于其他年齡段人群。
上海君石生命科學研究院運營總監楊鵬報告了《中國適老食品市場現狀調查結果》該調查作為我國適老食品市場現狀的基線調查,由上海君石生命科學研究院負責,項目組在學習參考的基礎上,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多次討論,確定了流質食品、軟質食品、營養補充食品、補水食品、增稠食品等5種適老食品的調查定義,并與歐睿信息咨詢(上海)有限公司合作完成市場信息收集。對調查結果的逐步分析顯示,我國市場適老食品供應品種少,嚴格符合流質食品、軟質食品、補水食品,以及增稠食品等定義的食品十分缺乏。
產業助力創新探索
適老食品的研究、生產、供應離不開食品產業的努力。研討會上雀巢健康科學研究院中國負責人余愷博士以“國人適老食品:基于營養需求與科研的創新實踐”為題,分享了雀巢公司的研究與經驗。來自泰國普仁大學的Akkarach Bumrungpert博士以“食用黃粉蟲的研究與管理”,介紹了黃粉蟲作為新食品原料的研究、使用、法規和管理等進展。君樂寶乳業研究院院長寧一冰以“酸奶調節腸道菌群及潤腸通便的臨床研究‘為題,分享了菌株復配與發酵工藝優化在產品開發中的應用。美贊臣營養品(中國)有限公司研發與質量食品安全負責人熊輝以”改變食物質地:促進老年人蛋白質營養改善“為題,介紹了利用蛋白質質構改良技術在產品開發中的應用。IFF營養專家婁苑穎博士以“適老食品的原料創新和整體解決方案“為題,介紹了IFF以原料創新解決適老食品需求。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總經理何劍以”適老乳制品的技術創新實踐“為題,介紹并呼吁應推動產業協同,加快形成適老乳制品解決方案。百事生命科學副總監馮妹元以”蒸潤技術等在燕麥制品開發中的應用‘為題,分享了適老即食燕麥片的開發案例。阿拉食品原料集團中國營養科學負責人尹靖博士以“品質與口感并重:乳清蛋白促適老食品實現進階發展”為題,分享了阿拉食品的創新做法。最后,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營養研究員龐邵杰博士以“吞咽障礙食品開發研究概述”為題,分享了新技術、新方法在吞咽功能障礙食品開發中的應用探索。
圓桌討論:共議推動適老食品產業健康發展
在楊曉光研究員的主持下,圍繞“推動適老食品產業健康發展”這一主題進行了圓桌討論。FHE大會主席陳君石院士、中國疾控中心公衛處處長戴政研究員、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臨床營養中心孫健琴教授、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趙文華研究員、雀巢大中華區營養健康總監高麗娟女士、帝斯曼芬美意集團科學事務總監潘玉博士、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總經理何劍博士、IFF食品配料事業部大中華區總經理劉衛斌先生參加了圓桌會議。
圓桌會議討論不僅回答了我國老人目前營養的最大問題是什么,也對目前提出的“適老食品”定義達成一致看法,并就未來適老食品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難題以及如何推動這一產業的健康發展給出答案。
我國老年人目前面臨的最大營養問題?
陳君石院士一針見血的指出:“老年人營養最大的特點是人和人不一樣,從60歲到上不封頂的老年人,與兒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特點非常不一樣,必須要個體化且要相對的精準。也就是說僅按年齡籠而統之的劃分為60歲以上是不行的,老年人的營養解決方案要非常精準,最好能夠做到由個體來選擇。”但是,目前我們對60歲及以上老年人的個體化需求差異巨大、因消化功能減退所帶來的營養問題認識十分不足。這種不足體現在從供給側到需求側,從消費者認知到政策保障等各個方面。
何為適老食品?
最近幾年,在陳君石院士的帶領下,經過營養與健康專業和食品產業團隊的共同努力,提出了適老食品是指能適合老年人消化功能及其他生理功能減退的預包裝加工食品。以流質食品、軟質食品、營養強化食品、補水食品、增稠食品等五大類的初步分類并進行了市場摸底調查。適老食品的概念從醞釀和提出、爭論和討論,已經逐步達成共識。
從0到1產業在行動
目前,消化功能減退已經成為影響我國老年人營養與健康的問題與挑戰。適老食品可以作為老年營養改善和促進健康的重要解決方案。
中國適老食品的需求非常大。但是供給側嚴重不足,產品不僅太少且產品的概念大于實質,同質化嚴重。五大類只是一個原則,適老食品的品類進一步分類還需要企業開動腦筋,有具體的研發方向,才能開發出更多適合老年營養和健康的產品,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推動適老食品的產業發展。
可喜的是,食品產業已經開始行動,一些符合或接近適老食品概念的產品在研發、生產、上市等各個階段已經初見端倪。食品企業從思想上的轉變開始,從原有聚焦營養和美味兩個關鍵考慮點,開始思考食品質構和品類拓展。與巨大的需求相比,食品產業要還需以科學實證為核心,加大研發投入,站在老年人的角度去設計自己的產品,實現規模化和專業化,整個產業鏈里要加大投入,只有不斷投入去創新,才能滿足更多的需求。整個產業鏈做好,行業才會蓬勃發展,只有整個產業鏈一起合作,才可以把適老食品的產業生態鏈做好。產業發展好了,也能從好吃到營養,從可獲得到價格可接受,全方位解決老年人需要適老食品彌補營養缺口的剛需。
消費者教育要跟上
解決老年人營養與健康的問題,適老食品及相關知識宣教育必不可少。如何讓老年人知道這是為我準備的,讓子女知道這正是我父母需要的,讓營養工作者和醫務人員知道這可以解決我的患者的問題……,需要從0到1的多方努力。
寫在最后
楊曉光研究員在會議總結時強調,適老食品不僅是商業命題、產業話題,更是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對人口老齡化和3億老年人的營養需求既是挑戰、更是機遇,誰能率先破解'不會吃''吃不好'的難題,誰就能在銀發經濟浪潮中占據先機。
健康引導消費,消費引導產品。適老食品說到底還是認識問題,這里包括供給側和需求側,只有認識到這樣的問題,大家才會花力氣去研究這樣的問題。如何讓社會認識到這樣的問題,我們都要共同努力,包括政府、專業機構、企業和社會各界,我們要把老年人的問題研究透,要建立好的社會環境,要有好的產品。
適老食品產業正處于從概念到實踐的關鍵轉型期,既面臨認知不足、供給滯后等瓶頸,亦蘊含巨大發展機遇。未來,實現適老食品從0到1、從小到大的突破,唯有多維度創新和不懈努力,才是推動適老食品產業健康發展的不竭動力。
感謝支持
本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以下企業和單位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謝:雀巢、伊利、君樂寶、美贊臣、百事、IFF、飛鶴。
感謝以上企業和單位對適老食品產業的關注與投入,期待未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適老食品產業能夠蓬勃發展,為老年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日期: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