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運用處副處長吳廷瑞帶隊一行,到張家界市永定區調研“張家界莓茶”省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建設工作。
調研組參觀了張家界茅巖莓有限公司,了解了張家界莓茶起源歷史、生產工藝、專利布局、地標運用、品牌宣傳等工作,對張家界茅巖莓有限公司的成績和對張家界莓茶產業的貢獻表示了肯定。
在張家界市永定區政府召開的“張家界莓茶”省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建設情況中期評估匯報會上,調研組要求示范區建設:
一是要立足標準化建設,聚焦莓茶產業的發展實際需要,提升地標產品標準的質量。
二是地理標志宣傳要凝聚合力,打造明星企業帶動龍頭企業形成集中示范區,科學建立好地理標志授權機制。
三是建好質量檢測體系,要為張家界莓茶特色質量指標提供檢測支撐,服務產業發展。
四是解決好張家界莓茶產業發展量和質的問題,要相互協調,品質為上。
五是加強監管,理順管理權限機制,源頭治理和市場治理齊頭并進,提高專用標志使用率,構建社會共治、協調聯動的地理標志保護格局。
六是講好莓茶地標故事,要講的科學、講的實用,圍繞“人無我有、人有我優”高質量發展理念,營造人人知地標、護地標的良好氛圍。
創建“張家界莓茶”省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是永定區貫徹發展新理念、推動莓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示范區創建,有利于進一步保護張家界莓茶的獨特品質和聲譽,有利于規范種植加工、提高產品質量、提升張家界莓茶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有利于做大做強張家界莓茶公共品牌、提高張家界莓茶知名度美譽度,助推莓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近一年來,永定區以“張家界莓茶省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建設項目為引領,致力于用好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聚焦地理標志保護,重點圍繞制度體系、宣傳力度、企業引領、完善標準和質量檢測可追溯等方面工作開展項目建設。
截至目前,永定區莓茶種植規模達15萬畝,綜合產值25億元,擁有莓茶入規企業9家,已建成1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1個國家特色產業強鎮,3個省級現代化農業特色產業園,莓茶產業已帶動永定區 9.05萬人就業,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
通過示范區建設平臺精準發力,2023年3月,張家界莓茶獲批“湖南省知名商標品牌;2023年10月,張家界莓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被國家知識產權局確定為第二批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重點聯系指導名錄;2024年張家界莓茶入選中國”一帶一路“地理標志品牌推廣清單。
日期:2024-11-19
調研組參觀了張家界茅巖莓有限公司,了解了張家界莓茶起源歷史、生產工藝、專利布局、地標運用、品牌宣傳等工作,對張家界茅巖莓有限公司的成績和對張家界莓茶產業的貢獻表示了肯定。
在張家界市永定區政府召開的“張家界莓茶”省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建設情況中期評估匯報會上,調研組要求示范區建設:
一是要立足標準化建設,聚焦莓茶產業的發展實際需要,提升地標產品標準的質量。
二是地理標志宣傳要凝聚合力,打造明星企業帶動龍頭企業形成集中示范區,科學建立好地理標志授權機制。
三是建好質量檢測體系,要為張家界莓茶特色質量指標提供檢測支撐,服務產業發展。
四是解決好張家界莓茶產業發展量和質的問題,要相互協調,品質為上。
五是加強監管,理順管理權限機制,源頭治理和市場治理齊頭并進,提高專用標志使用率,構建社會共治、協調聯動的地理標志保護格局。
六是講好莓茶地標故事,要講的科學、講的實用,圍繞“人無我有、人有我優”高質量發展理念,營造人人知地標、護地標的良好氛圍。
創建“張家界莓茶”省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是永定區貫徹發展新理念、推動莓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示范區創建,有利于進一步保護張家界莓茶的獨特品質和聲譽,有利于規范種植加工、提高產品質量、提升張家界莓茶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有利于做大做強張家界莓茶公共品牌、提高張家界莓茶知名度美譽度,助推莓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近一年來,永定區以“張家界莓茶省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建設項目為引領,致力于用好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聚焦地理標志保護,重點圍繞制度體系、宣傳力度、企業引領、完善標準和質量檢測可追溯等方面工作開展項目建設。
截至目前,永定區莓茶種植規模達15萬畝,綜合產值25億元,擁有莓茶入規企業9家,已建成1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1個國家特色產業強鎮,3個省級現代化農業特色產業園,莓茶產業已帶動永定區 9.05萬人就業,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
通過示范區建設平臺精準發力,2023年3月,張家界莓茶獲批“湖南省知名商標品牌;2023年10月,張家界莓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被國家知識產權局確定為第二批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重點聯系指導名錄;2024年張家界莓茶入選中國”一帶一路“地理標志品牌推廣清單。
日期: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