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娃娃、豆花面、辣子雞……貴陽美食令網友們垂涎欲滴、流連忘返。最新數據顯示,全市網絡餐飲經營服務提供者已達14969家,互聯網在改變人們餐桌的同時,食品安全監管也面臨著新的挑戰。
如何回應群眾關切,讓網絡食品更令人放心?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用實際行動作出回答——避暑季以來,為進一步加強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規范網絡餐飲經營行為,維護網絡餐飲經營秩序,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開展網絡餐飲治亂“鐵拳”專項行動,對包括網紅餐飲店、“專職”外賣店在內的近萬家網絡餐飲店突擊檢查,100余商家因涉嫌違法違規已被立案。
從后廚到餐桌、從加工到配送、從線上到線下,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反復抓、抓反復,一步一個腳印,推動網絡餐飲食品安全明顯改善,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堅持統籌協調推進
聚焦重點靶向發力
如何保障好食品安全?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始終把保障食品安全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來抓,全面統籌謀劃,嚴密組織落實,強化協調調度,不斷推動食品安全重大政治責任由“共識”向“共為”轉變,以網絡餐飲治亂“破題”,積極筑牢全市食品安全底線,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3月,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成立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加強督查調度,形成工作合力,推進網絡餐飲治亂“鐵拳”行動走深走實。
隨后,《貴陽市網絡餐飲治亂“鐵拳”行動工作實施方案》出臺,拉開網絡餐飲治亂帷幕——以訂單量大、關注度高的網紅餐飲店為重點,嚴厲打擊無證、套證、假證、超范圍經營和虛假宣傳、加工過程臟亂差、食品質量不合格等違法違規行為。
號令吹響,四方聞令而動。各區(市、縣)市場監管局、開發區市場監管分局紛紛結合轄區實際情況,將“鐵拳”行動與校園食品安全、“地溝油”等專項整治工作結合起來,對情況復雜、矛盾突出的重大事項,通過動態跟蹤、檢查調研、信息收集等形式,全面準確了解掌握行動進展情況,及時調整工作措施,加強全方位動態管理,確保“鐵拳”行動取得實效。
守護“看不見”餐桌
線上線下共治網絡餐飲
網絡訂餐儼然已成為當下很多市民就餐的新選擇,而過去一年,知名餐飲品牌、網絡餐飲也出現過不同程度的食品安全問題,讓人民群眾的目光重新聚焦到網絡餐飲食品安全問題。
針對民眾關切,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線上線下齊發力,全方位、多層次開展網絡餐飲治亂,全力打造“買得放心、吃得安心”良好消費環境。
——線下實地檢查,讓“問題”無處藏身。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結合“網絡查詢”與“線下核對”,堅持不打招呼、出拳要硬、直奔現場的方式,以單量大、關注度高的網紅餐飲店為切入點,重點核查網上公示的信息與實體店信息一致性,檢查實體門店證照信息、就餐場所環境衛生等情況。
數據顯示,從3月15日到現在,已檢查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8170家次,其中包括大眾關注、熱度較高的網紅餐飲店515家次,“專職”外賣店1337家次。
——線下創新監管手段。先后組織開展了54次食品安全“你點我查?你點我檢”活動,對群眾“點單”餐飲店,從餐飲資質、環境衛生、添加劑使用等各方面進行抽檢(含現場快檢)572批次。通過“點單”檢查,把“自上而下”的監管和“自下而上”的監督結合起來,以“老百姓看得見”的監管方式,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構筑食品安全百姓共建共治共享“連心橋”。
——線上穿透式嚴查外賣平臺。成立省、市、縣聯合執法工作組,進駐第三方平臺貴陽辦公點,開展穿透式、全要素監督檢查。轉辦“貴州省網絡交易數據監測監管平臺”共43條涉嫌違法違規的線索;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自行開展網絡餐飲線上監測各大平臺內商戶500余家,發現這些平臺外賣版塊貴陽市區域180余家可能存在涉嫌違法行為的商家。
截至目前,共檢查網絡第三方平臺(含分支機構)23家,不定期組織美團、餓了么等網絡訂餐平臺召開網絡外賣監管行政約談會,通報網絡外賣經營過程中的突出問題。強化責任落實,督促平臺嚴格入網審查責任,牢牢把住網絡平臺進入關口,持續優化平臺內經營環境,令“影子店鋪”、“幽靈外賣”無處遁形,食品安全監管成效明顯。
知不足而奮進,望遠山而力行。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監管“難點”,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始終堅持深入研判分析,從點上發力,實現面的突破,以線上線下齊抓共管,全面發力做好網絡餐飲監管。
注重監管執法聯動
筑牢食品安全底線
食品安全沒有“零風險”,但監管必須“零容忍”。
對此,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始終堅持對發現問題的網絡餐飲店采取下線一批、處置一批、查處一批、抽檢一批、曝光一批、提升一批等工作措施,進行集中整治及鞏固提升。
下線一批——市、縣、分局三級聯動執法,拉網式全覆蓋開展監督檢查,現已通過檢查下線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406家。
處置一批——對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實施專項監測,全面收集虛假宣傳、侵犯知識產權、價格違法等違法線索,約談網絡訂餐平臺18家次,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399份。
查處一批——“利劍”出鞘,鐵拳重錘。對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實施穿透式、全要素監督檢查,目前已對涉嫌違法違規商家立案140件,罰沒金額38.062萬元。
抽檢一批——把監督的指揮棒交給老百姓。市場監管部門充分運用現場檢查+快速檢測,每周三對消費者投訴“臟亂差”外賣商家、外賣平臺銷量較大的“網紅”店鋪、“網紅”食品以及高風險食品進行抽檢。自3月15日以來,貴陽市縣兩級食品安全抽檢在餐飲環節抽檢完成3281批次,檢出213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樣品率6.49%;其中網購(線上抽檢)71批次,檢出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樣品率1.41%。
曝光一批——敢于揭“丑”,也勇于亮“丑”。開展的“你點我查、你點我檢”活動時,邀請消費者、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記者累計235人共同參與餐飲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充分利用媒體輿論作用,曝光網絡外賣突出問題和經營亂象,發布“紅黑榜”活動21期,對網絡餐飲亂象起到了極大震懾效應。
提升一批——積極推廣觀山湖區網絡餐飲“互聯網+明廚亮灶”試點經驗,鼓勵打造“陽光廚房”,公開餐食加工制作過程,主動接受消費者監督,提升消費者的消費信心。組織行業協會、外賣送餐員402人、網紅餐飲店684家,開展公開承諾活動25次,引導網絡餐飲行業強化行業自律、誠信規范經營。
一飯膏粱,維系萬家;柴米油鹽,緊系民生。食品安全是一座城市幸福感的重要標尺,考驗著城市的綜合治理水平。
網絡餐飲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始終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領導的指示批示精神,持續加強監管力度、創新監管方式,實現長效監管機制,確保網絡餐飲整治取得實效,進一步推進網絡餐飲治亂“鐵拳”行動專項走深走實,努力營造安全穩定的市場秩序,保障廣大游客和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日期:2024-08-15
如何回應群眾關切,讓網絡食品更令人放心?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用實際行動作出回答——避暑季以來,為進一步加強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規范網絡餐飲經營行為,維護網絡餐飲經營秩序,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開展網絡餐飲治亂“鐵拳”專項行動,對包括網紅餐飲店、“專職”外賣店在內的近萬家網絡餐飲店突擊檢查,100余商家因涉嫌違法違規已被立案。
從后廚到餐桌、從加工到配送、從線上到線下,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反復抓、抓反復,一步一個腳印,推動網絡餐飲食品安全明顯改善,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堅持統籌協調推進
聚焦重點靶向發力
如何保障好食品安全?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始終把保障食品安全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來抓,全面統籌謀劃,嚴密組織落實,強化協調調度,不斷推動食品安全重大政治責任由“共識”向“共為”轉變,以網絡餐飲治亂“破題”,積極筑牢全市食品安全底線,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3月,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成立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加強督查調度,形成工作合力,推進網絡餐飲治亂“鐵拳”行動走深走實。
隨后,《貴陽市網絡餐飲治亂“鐵拳”行動工作實施方案》出臺,拉開網絡餐飲治亂帷幕——以訂單量大、關注度高的網紅餐飲店為重點,嚴厲打擊無證、套證、假證、超范圍經營和虛假宣傳、加工過程臟亂差、食品質量不合格等違法違規行為。
號令吹響,四方聞令而動。各區(市、縣)市場監管局、開發區市場監管分局紛紛結合轄區實際情況,將“鐵拳”行動與校園食品安全、“地溝油”等專項整治工作結合起來,對情況復雜、矛盾突出的重大事項,通過動態跟蹤、檢查調研、信息收集等形式,全面準確了解掌握行動進展情況,及時調整工作措施,加強全方位動態管理,確保“鐵拳”行動取得實效。
守護“看不見”餐桌
線上線下共治網絡餐飲
網絡訂餐儼然已成為當下很多市民就餐的新選擇,而過去一年,知名餐飲品牌、網絡餐飲也出現過不同程度的食品安全問題,讓人民群眾的目光重新聚焦到網絡餐飲食品安全問題。
針對民眾關切,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線上線下齊發力,全方位、多層次開展網絡餐飲治亂,全力打造“買得放心、吃得安心”良好消費環境。
——線下實地檢查,讓“問題”無處藏身。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結合“網絡查詢”與“線下核對”,堅持不打招呼、出拳要硬、直奔現場的方式,以單量大、關注度高的網紅餐飲店為切入點,重點核查網上公示的信息與實體店信息一致性,檢查實體門店證照信息、就餐場所環境衛生等情況。
數據顯示,從3月15日到現在,已檢查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8170家次,其中包括大眾關注、熱度較高的網紅餐飲店515家次,“專職”外賣店1337家次。
——線下創新監管手段。先后組織開展了54次食品安全“你點我查?你點我檢”活動,對群眾“點單”餐飲店,從餐飲資質、環境衛生、添加劑使用等各方面進行抽檢(含現場快檢)572批次。通過“點單”檢查,把“自上而下”的監管和“自下而上”的監督結合起來,以“老百姓看得見”的監管方式,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構筑食品安全百姓共建共治共享“連心橋”。
——線上穿透式嚴查外賣平臺。成立省、市、縣聯合執法工作組,進駐第三方平臺貴陽辦公點,開展穿透式、全要素監督檢查。轉辦“貴州省網絡交易數據監測監管平臺”共43條涉嫌違法違規的線索;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自行開展網絡餐飲線上監測各大平臺內商戶500余家,發現這些平臺外賣版塊貴陽市區域180余家可能存在涉嫌違法行為的商家。
截至目前,共檢查網絡第三方平臺(含分支機構)23家,不定期組織美團、餓了么等網絡訂餐平臺召開網絡外賣監管行政約談會,通報網絡外賣經營過程中的突出問題。強化責任落實,督促平臺嚴格入網審查責任,牢牢把住網絡平臺進入關口,持續優化平臺內經營環境,令“影子店鋪”、“幽靈外賣”無處遁形,食品安全監管成效明顯。
知不足而奮進,望遠山而力行。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監管“難點”,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始終堅持深入研判分析,從點上發力,實現面的突破,以線上線下齊抓共管,全面發力做好網絡餐飲監管。
注重監管執法聯動
筑牢食品安全底線
食品安全沒有“零風險”,但監管必須“零容忍”。
對此,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始終堅持對發現問題的網絡餐飲店采取下線一批、處置一批、查處一批、抽檢一批、曝光一批、提升一批等工作措施,進行集中整治及鞏固提升。
下線一批——市、縣、分局三級聯動執法,拉網式全覆蓋開展監督檢查,現已通過檢查下線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406家。
處置一批——對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實施專項監測,全面收集虛假宣傳、侵犯知識產權、價格違法等違法線索,約談網絡訂餐平臺18家次,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399份。
查處一批——“利劍”出鞘,鐵拳重錘。對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實施穿透式、全要素監督檢查,目前已對涉嫌違法違規商家立案140件,罰沒金額38.062萬元。
抽檢一批——把監督的指揮棒交給老百姓。市場監管部門充分運用現場檢查+快速檢測,每周三對消費者投訴“臟亂差”外賣商家、外賣平臺銷量較大的“網紅”店鋪、“網紅”食品以及高風險食品進行抽檢。自3月15日以來,貴陽市縣兩級食品安全抽檢在餐飲環節抽檢完成3281批次,檢出213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樣品率6.49%;其中網購(線上抽檢)71批次,檢出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樣品率1.41%。
曝光一批——敢于揭“丑”,也勇于亮“丑”。開展的“你點我查、你點我檢”活動時,邀請消費者、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記者累計235人共同參與餐飲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充分利用媒體輿論作用,曝光網絡外賣突出問題和經營亂象,發布“紅黑榜”活動21期,對網絡餐飲亂象起到了極大震懾效應。
提升一批——積極推廣觀山湖區網絡餐飲“互聯網+明廚亮灶”試點經驗,鼓勵打造“陽光廚房”,公開餐食加工制作過程,主動接受消費者監督,提升消費者的消費信心。組織行業協會、外賣送餐員402人、網紅餐飲店684家,開展公開承諾活動25次,引導網絡餐飲行業強化行業自律、誠信規范經營。
一飯膏粱,維系萬家;柴米油鹽,緊系民生。食品安全是一座城市幸福感的重要標尺,考驗著城市的綜合治理水平。
網絡餐飲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始終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領導的指示批示精神,持續加強監管力度、創新監管方式,實現長效監管機制,確保網絡餐飲整治取得實效,進一步推進網絡餐飲治亂“鐵拳”行動專項走深走實,努力營造安全穩定的市場秩序,保障廣大游客和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日期: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