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灰斑病是我省主要大豆病害,由大豆尾孢菌(Cercospora sojina Hara)引起,對大豆葉、莖、莢、豆粒均能造成危害,以葉片和豆粒為害最重。子葉上病斑近圓形略凹陷,深褐色;葉片病斑圓形或不規則形,中間灰色,邊緣紅褐色,與健全組織分界明顯,呈蛙眼狀,氣候潮濕時,病斑背面有灰色霉層;莖部病斑橢圓形或紡錘形,灰色,邊緣黑褐色,密布微細黑點;豆莢病斑與葉片病斑類似;豆粒感病后在表面形成灰色或棕色的不規則形病斑,可造成籽粒表面斑駁,影響大豆的產量和商品性。
防治建議:
1.農業防治。優先選用抗(耐)病品種,合理輪作避免重迎茬,有條件的可以進行2年以上輪作。在大豆收獲后,需要清理田間病殘體,并通過翻耕,減少越冬的病原菌。
2.藥劑防治。可選用丙環·嘧菌酯、唑醚·氟環唑、氯氟醚·吡唑酯、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等具有植物健康作用的殺菌劑,兼防其它葉部病害,實現“一噴多防”;可加入碧護、蕓苔素內酯等生長調節劑,實現“一噴多效”。
3.科學施藥。利用植保無人機開展航化作業時,應按施藥液量的0.5%-1%添加航化專用助劑,且每畝噴液量應達到1.5升以上,以保證防控效果。
日期:2024-08-11
防治建議:
1.農業防治。優先選用抗(耐)病品種,合理輪作避免重迎茬,有條件的可以進行2年以上輪作。在大豆收獲后,需要清理田間病殘體,并通過翻耕,減少越冬的病原菌。
2.藥劑防治。可選用丙環·嘧菌酯、唑醚·氟環唑、氯氟醚·吡唑酯、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等具有植物健康作用的殺菌劑,兼防其它葉部病害,實現“一噴多防”;可加入碧護、蕓苔素內酯等生長調節劑,實現“一噴多效”。
3.科學施藥。利用植保無人機開展航化作業時,應按施藥液量的0.5%-1%添加航化專用助劑,且每畝噴液量應達到1.5升以上,以保證防控效果。
日期:2024-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