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自部署推進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以來,各地積極結合當地實際,細化落實措施,下移工作重心,壓實監管責任,探索形成了許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四川省鹽亭縣創新“123458”監管模式,暨通過一書(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壓實生產主體責任,兩圖(產業分布圖和網格監管責任圖)推進精準化管理,三員(監管員、檢測員、協管員)完善基層監管隊伍,四定(定區域、定職責、定任務、定考核)細化監管措施,五項舉措規范工作方式,八項制度織密網格化監管體系,進一步夯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最初一公里”。現將四川省鹽亭縣監管經驗編發,供各地參考借鑒。
近年來,鹽亭縣圍繞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按照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部署,積極探索網格化“一書二圖三員四定五舉措八制度(123458)”監管模式,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基層治理能力。
一書:即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聚焦禁限用農藥獸藥使用、常規農獸藥殘留超標等問題,生產經營主體向監管部門和社會公眾作出承諾,在農資打假、“三年行動”等宣傳活動上公開簽訂承諾書,并張貼在醒目位置接受公眾監督,履行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規范自己的生產經營行為,全縣每年簽訂承諾書370余份。
二圖:即產業分布圖和網格監管責任圖。聚焦主導產業,繪制縣、鄉、村三級產業分布圖,明確服務對象和范圍,落實監管措施;按縣、鄉、村和生產經營主體“四個層級”建立網格監管責任體系,在醒目位置上墻公開網格監管責任圖,涵蓋上下層級網格責任人、監管責任人、責任區域和監管服務對象,實現監管“底數清楚”和“掛圖作戰”。
三員:即監管員、檢測員、協管員。落實“網格定人”標準要求,每個鄉鎮落實監管員4名、檢測員2名,每2—3個村落實協管員1名,每名協管員按每月500元補助標準納入縣級財政預算。全縣17個鄉鎮共配備監管員68人、檢測員34人、協管員102人,落實主體網格責任人371人、內控員291人。
四定:即定區域、定職責、定任務、定考核。實行每個鄉鎮建立一張鄉鎮網格,每2—3個村建立一個村級網格,每名監管員、檢測員、協管員全部劃定到某一責任區域,實行人員綁定區域、區域固定人員,明確服務范圍;按照“人員定責”要求,分別確定監管員、檢測員、協管員的工作職責,明確履職標準和要求;按監管區域產業發展,分類確定監管員、檢測員、協管員的年度目標任務,簽訂目標責任書,明確具體任務事項;縣級制定考核指標體系,年底嚴格對照目標任務完成情況打分,并將考核結果與評優、評先、評職稱“三掛鉤”,激發創先爭優積極性。
五舉措:即,規范工作方式。制定了現場督導檢查規范,明確了8大類生產經營主體的117條巡查檢查條款,從“看”“問”“查”“留”四個方面進行規范操作,保障了監管巡查的統一規范性。精準指導服務。在現代農業園區、重要農產品生產基地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管控“一品一策”措施,落實“三年行動”精準治理方案,指導承諾達標合格證規范開具等,保障了監管服務的重點,提高監管效率。落實售前報告。生產經營主體在上市銷售12個“風險品種”前,要向屬地監管機構報告擬采收上市的農產品品種、數量等信息,監管、檢測機構按程序實施巡查抽檢等工作,保障上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常態巡查督查。采取不定期巡查、日常監督抽查、飛行檢查、投訴快查、溯源追查“五查”監管方式,對名錄庫主體常態化巡查,對上市農產品常態抽樣檢測。實時監管評價。建立智慧移動監管平臺,監管任務、日常巡查、抽查檢測等數據實時上傳,監管環節實行閉環管理,監管過程全部透明,監管情況被實時掌握,實現監管上下貫通、便捷高效。
八制度:即目標考核、教育培訓、檢測檢疫、承諾達標合格證、日常巡查、追溯管理、舉報獎勵和應急處理等制度機制,通過目標考核制度壓實部門監管責任,通過教育培訓制度提高基層人才隊伍監管能力,建立檢測檢疫制度強化監管效能,推行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壓實主體責任,通過日常巡查與追溯管理推進常態化監管工作,建立舉報獎勵和應急處理制度,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共治。做到了用制度管人管事,實現網格體系規范運行。
鹽亭縣推行網格化管理以來,監管覆蓋面達到了100%,生產經營主體年均巡查頻次8次以上,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走上了“快車道”。
日期:2022-08-10
近年來,鹽亭縣圍繞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按照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部署,積極探索網格化“一書二圖三員四定五舉措八制度(123458)”監管模式,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基層治理能力。
一書:即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聚焦禁限用農藥獸藥使用、常規農獸藥殘留超標等問題,生產經營主體向監管部門和社會公眾作出承諾,在農資打假、“三年行動”等宣傳活動上公開簽訂承諾書,并張貼在醒目位置接受公眾監督,履行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規范自己的生產經營行為,全縣每年簽訂承諾書370余份。
二圖:即產業分布圖和網格監管責任圖。聚焦主導產業,繪制縣、鄉、村三級產業分布圖,明確服務對象和范圍,落實監管措施;按縣、鄉、村和生產經營主體“四個層級”建立網格監管責任體系,在醒目位置上墻公開網格監管責任圖,涵蓋上下層級網格責任人、監管責任人、責任區域和監管服務對象,實現監管“底數清楚”和“掛圖作戰”。
三員:即監管員、檢測員、協管員。落實“網格定人”標準要求,每個鄉鎮落實監管員4名、檢測員2名,每2—3個村落實協管員1名,每名協管員按每月500元補助標準納入縣級財政預算。全縣17個鄉鎮共配備監管員68人、檢測員34人、協管員102人,落實主體網格責任人371人、內控員291人。
四定:即定區域、定職責、定任務、定考核。實行每個鄉鎮建立一張鄉鎮網格,每2—3個村建立一個村級網格,每名監管員、檢測員、協管員全部劃定到某一責任區域,實行人員綁定區域、區域固定人員,明確服務范圍;按照“人員定責”要求,分別確定監管員、檢測員、協管員的工作職責,明確履職標準和要求;按監管區域產業發展,分類確定監管員、檢測員、協管員的年度目標任務,簽訂目標責任書,明確具體任務事項;縣級制定考核指標體系,年底嚴格對照目標任務完成情況打分,并將考核結果與評優、評先、評職稱“三掛鉤”,激發創先爭優積極性。
五舉措:即,規范工作方式。制定了現場督導檢查規范,明確了8大類生產經營主體的117條巡查檢查條款,從“看”“問”“查”“留”四個方面進行規范操作,保障了監管巡查的統一規范性。精準指導服務。在現代農業園區、重要農產品生產基地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管控“一品一策”措施,落實“三年行動”精準治理方案,指導承諾達標合格證規范開具等,保障了監管服務的重點,提高監管效率。落實售前報告。生產經營主體在上市銷售12個“風險品種”前,要向屬地監管機構報告擬采收上市的農產品品種、數量等信息,監管、檢測機構按程序實施巡查抽檢等工作,保障上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常態巡查督查。采取不定期巡查、日常監督抽查、飛行檢查、投訴快查、溯源追查“五查”監管方式,對名錄庫主體常態化巡查,對上市農產品常態抽樣檢測。實時監管評價。建立智慧移動監管平臺,監管任務、日常巡查、抽查檢測等數據實時上傳,監管環節實行閉環管理,監管過程全部透明,監管情況被實時掌握,實現監管上下貫通、便捷高效。
八制度:即目標考核、教育培訓、檢測檢疫、承諾達標合格證、日常巡查、追溯管理、舉報獎勵和應急處理等制度機制,通過目標考核制度壓實部門監管責任,通過教育培訓制度提高基層人才隊伍監管能力,建立檢測檢疫制度強化監管效能,推行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壓實主體責任,通過日常巡查與追溯管理推進常態化監管工作,建立舉報獎勵和應急處理制度,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共治。做到了用制度管人管事,實現網格體系規范運行。
鹽亭縣推行網格化管理以來,監管覆蓋面達到了100%,生產經營主體年均巡查頻次8次以上,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走上了“快車道”。
日期:2022-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