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兩會建言 |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飛鶴董事長冷友斌就供應鏈安全保障和兒童發展社會支持提出建議

   2021-03-08 中國奶業協會微信號361
核心提示:3月5日上午9時,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近3千名代表匯聚一堂,共商國是。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飛鶴董事長冷友
3月5日上午9時,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近3千名代表匯聚一堂,共商國是。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飛鶴董事長冷友斌提出了《關于建立乳制品行業供應鏈安全保障體系的建議》和《關于建立0—3歲兒童發展社會支持體系的建議》。


  建議1:《關于建立乳制品行業供應鏈安全保障體系的建議》


  冷友斌針對乳制品行業的供應鏈特征,建議國家盡快建立產業鏈安全保障體系。


  當前,中國在全球供應鏈體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我國產業鏈供應鏈還有很多“堵點”“斷點”問題,使產業安全承受壓力。


  乳制品行業橫跨一二三產業,覆蓋飼草種植、飼料加工、奶牛養殖和乳制品加工、終端銷售等環節,跨度大、鏈條長、一體化程度要求更高,關系國計民生。因此,乳制品行業的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尤為重要。冷友斌建議,對于保障食品等民生領域的供應鏈安全,要未雨綢繆,早做準備。


  針對乳制品行業存在的供應鏈安全隱患,冷友斌在建議中提出,應加強政策引導,鼓勵乳企積極開展產業創新,支持有條件的乳企進入產業鏈上游,優化產業結構;通過養殖模式創新和技術攻關,提高奶牛單產,降低牛奶生產成本,提升奶源自給率;支持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和乳企開展技術攻關,盡快實現乳成分深加工的技術突破,并鼓勵乳企積極進行產業轉化。


  一直以來,飛鶴在產業建設上都是想在前、干在先。早在2007年,飛鶴看到當時中國乳業的產業模式存在一定問題后,率先開始建設現代化、規模化的“萬頭牧場”,此后的十余年時間里,飛鶴持續加大在產業鏈上游的投入,實現了從源頭牧草種植、規模化奶牛飼養,到生產加工、售后服務各個環節的全程可控。


  如今,國際環境更加復雜多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飛鶴看到中國乳品產業供應鏈的安全隱患,提出建立乳制品行業供應鏈安全保障體系。同時,針對產業薄弱環節,飛鶴的技術攻關已取得初步成果,目前還在面向未來積極進行技術儲備。與此同時,飛鶴也正在規劃建設相應的生產能力,推進產業轉化。


  建議2:《關于建立0—3歲兒童發展社會支持體系的建議》


  冷友斌提出,中國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因此,需要圍繞“一小”,完善人口服務體系。但目前,在全社會尚未形成重視兒童早期發展的良好氛圍,民眾對于兒童生命早期發展的重要性認識仍然不充分、不全面,在促進兒童早期發展的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偏差。對此,冷友斌認為,需要廣泛調動社會力量,引導全社會更加關注兒童早期發展,建立兒童早期發展社會支持體系。


  “0-3歲是寶寶成長的關鍵時期,更需要家庭和全社會的關心愛護。”作為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的從業者,冷友斌對寶寶的身心健康最為牽掛。為此,飛鶴深耕母乳科研,為寶寶提供更適合自己體質的奶粉;通過5·28寶寶日活動,倡導通過父母的高質量陪伴,促進兒童在認知、情感和社會適應性等方面的發展;借助《新鮮育兒觀》等育兒節目、“星媽會”等平臺,為父母提供更科學的育兒指南;多年堅持為貧困地區捐贈營養食品,聯合專業機構開展產后抑郁救治公益項目,關愛母嬰群體。


  在建議中,冷友斌提出要建立兒童早期發展的社會支持體系。在社會觀念方面,通過設立“中國寶寶日”,營造全社會重視兒童早期發展、呵護兒童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并組織專業機構開展養育知識的普及,為年輕父母提供廣泛、可操作的養育指導。在公共服務方面,以社區、村集體為單位,開辟專門場所,設立兒童早期發展服務中心,配備專業人員開展養育指導。在兒童教育方面,探索由兒童早期發展服務中心提供小齡兒童托育服務,并建議政府對提供小齡兒童托育服務的民營機構,既要加強監管也要為其提供人才支持。


  (來源:飛鶴)



日期:2021-03-08
 
行業: 乳業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