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先行先試 多措并舉 各地穩步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一)

   2021-02-01 農業農村部723
核心提示:編者按:為加快產地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引導重點地區、重點產品、重點領域先行先試,前不久,監管司舉辦農產品質量安全
編者按:為加快產地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引導重點地區、重點產品、重點領域先行先試,前不久,監管司舉辦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云上促進會。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等省農業農村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有關同志就追溯體系建設進展情況作了典型發言。現將發言材料編發成工作簡報,供各地參考借鑒。


  河北省:建立追溯“六掛鉤”機制


  穩步推動追溯體系建設


  近年來,為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工作多層次推進、全方位開展,追溯體系建設初見成效。據統計,河北全省“菜籃子”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四類規模生產經營主體共計3.56萬家,已實現農產品可追溯的2.52萬家,覆蓋面達70.8%。


  一、強化河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應用,提升線上線下協同監管能力。2018年5月,河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平臺全面建成。該平臺包括質量追溯、投入品監管、檢驗檢測、執法記錄、應急管理、信息發布、體系管理、監管“雙隨機”等八個系統,目前已有7366名監管人員完成了用戶注冊,9.96萬家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依托平臺建立了信用檔案。抓好分級培訓,目前已舉辦各類平臺應用培訓班213期,培訓各類人員23400余人。做好各類平臺對接,河北省已完成省級追溯平臺與國家追溯平臺對接、正在推進與省商務廳省級重要產品追溯管理平臺互聯互通,逐步實現了上聯國家、下聯企業、橫向聯部門,確保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全鏈條信息貫通、產品可追溯。強化平臺追溯功能,河北省已有3185家納入追溯“六掛鉤”范圍,規模農產品生產主體依托平臺開展電子追溯管理,做到“有專人、有制度、有設備、有數據”,實現帶證上網、帶碼上線、帶標上市。


  二、建立農產品追溯“六掛鉤”機制,引導生產經營主體主動實行追溯管理。一是拓展掛鉤范圍。在“四掛鉤”基礎上,河北省將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園區創建、特優區創建、龍頭企業認定、合作社以及家庭農場認定與農產品追溯工作掛鉤,作為認定認證的前置條件或優先條件。二是理順推進機制。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印發追溯“六掛鉤”實施方案,對追溯“六掛鉤”文件實施前的各類認定認證進行系統梳理、整改與核查,明確推進時間節點和責任分工,解決追溯主體存量問題。三是推動任務落實。河北省農業農村廳連續舉辦3期省級農產品追溯管理培訓班,系統解讀農產品追溯相關制度,進一步統一了思想、形成了協同推進機制。四是做好摸底調查。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統一印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六掛鉤”統計冊》,發放至全省所有市縣,作為實施核查工作的依據。五是做好實地核查。目前,19個農業農村重大創建認定項目、356個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生產經營主體、40個部級區域公用品牌使用單位、19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國家級示范社、17個國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已全面完成掛鉤任務,依托國家或省級平臺實現了電子追溯。


  三、打造農產品追溯示范標桿企業,形成可看可學可推廣的推進模式。為積累追溯經驗、探索追溯工作有效的推進模式,2017年和2018年,河北省農業農村廳投入資金450萬元,分批建設省級追溯試點35個,取得一定成效。如宏博牧業公司對分割雞肉產品追溯進行了探索,使用紫外激光打標機打印上的二維碼,解決了在車間油水、冷凍環境下,操作過程中和凍后二維碼掉色問題;康達畜禽公司以冰鮮三黃雞為切入點,實現了雞雛、飼料、養殖、屠宰、銷售5個關鍵信息點可追溯;順齋瓜菜合作社優化生產管理流程,對關鍵控制點數據采集,建立全過程追溯檔案;唐縣振宏肉羊屠宰場使用檢疫卡環和二維追溯碼對羊肉胴體開展追溯。


  四、創建可追溯農產品示范區,探索追溯整縣域推進新模式。2018年和2019年,河北省農業農村廳連續兩年投入資金500萬元打造5個可追溯農產品示范區。可追溯示范區按照“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質量可追溯、責任可追究、產品可召回”的基本要求,選擇主導產業中具有一定生產規模并已經納入省級平臺的企業開展試點工作,在生產、加工、儲運等方面體現出引領作用,打造“河北省可追溯農產品”。


  山西省:堅持“132”思路


  從監管和生產兩端發力 推進追溯體系建設


  近年來,山西省按照“高站位、夯基礎、抓示范、重推廣”的原則,堅持“132”工作思路,圍繞一條主線,聚焦三個重點,深化兩個抓手,大力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為農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圍繞一條主線,全省追溯體系建設統籌推進。山西省始終圍繞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這條主線,著力轉變監管方式,統籌推進追溯體系建設。山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信息平臺建設完成,實現了全省農產品質量追溯“一張網”管理。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的通知》《關于做好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工作的通知》《關于做好中藥材等重點生產主體追溯管理工作的通知》,安排部署重點工作,進一步落實追溯掛鉤辦法,追溯體系建設邁出關鍵步伐。


  二、聚焦三個重點,切實抓好各項任務全面完成。一是建立完善主體名錄。山西省各地積極開展生產主體摸底登記,壓實生產者主體責任,已有2779個主體注冊國家平臺,注冊率不斷提升。堅持重點示范,充分發揮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金字招牌的作用,以全省40個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為突破口,積極做好合格證試行和追溯工作。二是追溯與合格證協同推進。以合格證促追溯,以追溯促監管,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和省級追溯平臺充分融合,出具的合格證帶有自動生成的追溯二維碼,可適應不同類型、不同包裝農產品的合格證開具需求。三是加快平臺對接應用。按照農業農村部要求,山西省農業農村廳積極謀劃,加速推進,研究制定《山西省追溯平臺和國家追溯平臺對接方案v2.0》,組織技術單位與國家平臺開發單位加速進行對接。目前,山西省已經完成省級追溯平臺和國家追溯平臺的對接工作。


  三、深化兩個抓手,從生產和監管兩端同時發力。一是持續抓好追溯試點建設。為擴大追溯覆蓋面,解決追溯“最后一公里”難題,依托山西省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獎補資金,逐步擴大和加強省級合格證示范點建設。近年來,山西省共完成示范點657個,配備速測設備、合格證打印一體機等,累計投入資金1243.4萬元。二是狠抓考核及“四掛鉤”意見落實。山西省將追溯工作納入了食品安全考核、質量工作考核等各項考核予以重點推進。同時,進一步落實追溯掛鉤辦法,在開展農業農村重大創建認定、農產品認證、農業品牌推選和農業展會時,首先審核是否實行追溯管理,調動生產主體參與追溯的積極性,切實提高了追溯覆蓋率。


  山東省:加快追溯平臺互聯互通 信息共享


  穩步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工作


  近年來,為進一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落實生產經營主體責任,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山東省統籌謀劃、精心部署,上下聯動、多措并舉,積極主動探索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工作。目前,山東省各市、縣基本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建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庫40余萬家,各項監管數據6000余萬條,形成覆蓋全省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初步實現了省級追溯平臺與國家追溯平臺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有力提升了山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智慧監管能力和大數據分析決策水平。


  一、同步創建國家和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夯實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基礎。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是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工作的有力抓手。山東省結合農業農村部開展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市)創建工作要求,加快推進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工作,開展示范創建,提升整體水平,為創建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省打下堅實基礎。


  二、有序實施省級追溯平臺與國家追溯平臺對接,推動追溯平臺互聯互通。按照農業農村部統一要求,為實現省級追溯平臺與國家追溯平臺互聯互通、業務協同、信息共享,2020年7月,山東省順利完成與國家追溯平臺的對接工作。一是制定《山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與國家追溯平臺對接工作實施方案》,并組織召開了技術對接工作會。二是成立對接工作小組,具體負責山東省省級追溯平臺與國家追溯平臺工作安排、組織協調,開發調試,明確人員和職責,做到分工明確,責任落實。三是優化平臺架構。根據國家追溯平臺所提供的文檔說明,優化原有省級平臺登錄認證模塊、農產品分類代碼、行政區劃、數量單位、批次管理、完善補充主體字段、建立編碼對照表等。四是向國家追溯平臺確認通知地址、認證地址以及省級平臺地址,完成更新通知接口開發。


  三、加大宣傳引導力度,著力提升群眾對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的認知度。2020年以來,以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省為主線,以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為重要內容,山東省組織新聞媒體在全省范圍內廣泛開展系列宣傳報道工作。據統計,全省共組織媒體宣傳1819次、發放宣傳材料568374份,指導培訓1566次、指導培訓42311人次。通過宣傳引導,普及追溯知識,培育追溯文化,提升農產品生產經營者認知度,調動各方參與積極性,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工作的良好氛圍。


  河南省:完善追溯體系 推進智慧監管


  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近年來,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在農業農村部大力指導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搶抓機遇、超前謀劃、扎實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為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高位推動,強化組織領導。2020年9月,河南省政府召開了全省數字鄉村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推進會,對未來幾年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工作作出了部署安排,明確了目標任務,制定了詳細的路線圖。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成立了專門的推進機構,建立了協調聯動機制,制定專項方案,集中優質資源,以提高生產經營主體及其農產品追溯普及率為主要方向,切實把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工作抓實、抓細、抓好。


  二、建立制度,強化政策引領。2016年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的通知》,2018年印發《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與農業農村重大創建認定、農產品優質品牌推選、農產品認證、農業展會等工作掛鉤的通知》,為推進追溯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據和保障。2020年,河南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農業強省的意見》《關于加快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文件,明確提出到2025年80%以上農業規模經營主體基本實現農產品可追溯。


  三、優化平臺,強化基礎保障。2018年10月,河南省建成省級追溯平臺并投入運行,系統涵蓋追溯、監管、執法、檢測四大管理模塊,具備數據實時傳輸、視頻在線監控、線上線下聯動監管的多項功能,旨在助力農業農村部門監管信息化,引導生產經營主體實施全程追溯,滿足廣大消費者查詢需求。2020年7月,順利完成了省級追溯平臺與國家追溯平臺對接,實現了兩個平臺自由跳轉,兩類數據自由流動,追溯信息互聯互通,形成“追溯一張網,監管一盤棋”,為全面實施追溯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四、示范帶動,強化應用推廣。利用各級財政資金,將全部的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等企業,以及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納入追溯試點,篩選積極性高、條件好、規模大的部分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建設追溯試點2700多個,配備電腦、速測儀、攝像頭、打印機等追溯設施,把生產資料使用、農事記錄、產品檢測等信息上傳至追溯平臺,采用“合格證+追溯碼”的“紙質+電子”追溯標識,實現產品檢測、賦碼銷售、掃碼查詢,通查通識,發揮了積極的示范帶動作用。


  五、夯實責任,強化工作落實。建立和完善涵蓋種植業、畜牧業和水產業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名錄,全面摸清監管底數,為精確指導追溯工作創造有利條件。加快主體注冊,并做好資格審核。先后召開追溯設備與追溯平臺數據連接座談會、電子合格證技術開發研討會等會議,為深入推進追溯工作順利開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在農業農村部開展追溯培訓的基礎上,組織舉辦了全省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主體注冊審核操作能力提升線上培訓班,8200人接受培訓。全省各地也積極開展不同形式的技術培訓,總人數達1.2萬人次,取得了很好的宣傳和學習效果,提升了生產經營者和管理者的技術水平。


  下一步,河南省將以省政府的名義出臺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工作的意見,重點在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強化政策支持、集聚追溯合力、開展試點示范等方面加大力度,下足功夫,切實推動追溯工作向縱深發展。一是抓平臺建設。推進各類各級平臺與省級平臺對接,實現數據共用共享、信息互聯互通。推進生產經營主體注冊,加快追溯點建設,完成追溯點與追溯平臺技術連接。二是抓體系建設。推進生產過程中農事操作、產品自檢、在線監控、銷售信息等數據持續上傳,完善農產品追溯核心信息,實現信息流和實物流同步運轉。支持農產品包裝上市,加載追溯標識,確保農產品“來源可追,問題可查,責任可究”。三是抓執法監管。加強與市場監管、商務等部門協作,強化上下游無縫對接。開展巡查和專項督察,推動線上線下協同執法。做好監管者和生產經營者追溯應用培訓,加強追溯宣傳,推介追溯理念,培育追溯文化。

       來源: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合肥)

      相關報道:先行先試 多措并舉 各地穩步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二)


日期:2021-02-01
 
地區: 河北
行業: 認證體系 糧油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