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嬰幼兒奶粉已日益成為廣大嬰幼兒的必需主食。保障嬰幼兒食用安全、放心的奶粉,關系下一代健康成長,關系千百萬家庭的幸福和國家民族的未來。嬰幼兒奶粉的質量安全,既是重大民生問題,也是重大的經濟社會問題。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嬰幼兒配方奶粉質量安全工作,一直是中國政府重點鼓勵、支持的優勢產業。自2008年發生“三聚氰胺嬰幼兒配方奶粉事件”以來,中國政府對乳制品行業質量安全監管力度空前加大,各項監管措施得到有力落實,嬰幼兒配方奶粉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廣大消費者的信心不斷增強。本文從三個方面分析了嬰幼兒配方乳粉的政策導向、價值取向和市場趨向,供讀者參考。
一、中國政府乳制品產業的政策導向
(一)國務院發布《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三聚氰胺嬰幼兒配方乳粉事件”發生后,2008年10月9日國務院頒布了《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條例確立了最基本原則是“質量為主”,從奶畜養殖、生鮮乳收購、乳制品生產銷售、監督檢查、法律責任等方面,制定了保證奶源和乳品質量安全的一系列措施。
一是確保奶源質量安全的嚴格措施。(1)嚴格限制奶站開辦主體。即乳制品生產企業、奶畜養殖場、奶農專業生產合作社。禁止其他單位和個人開辦奶站和收購生鮮乳。(2)設立三項許可制度。設立養殖場、養殖小區備案制度;生鮮乳收購站許可制度;生鮮乳運輸車輛準運證明、攜帶交接單制度。(3)嚴格規范收購行為。奶站對收購的生鮮乳進行常規檢驗。奶站建立收購、銷售和檢測記錄,簽訂書面合同。
二是確保乳制品質量安全的嚴格措施。要求乳制品生產企業:(1)實施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廠的全過程質量控制,保證產品質量安全。(2)特別要求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必須實施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3)必須建立生鮮乳進貨查驗制度,逐批檢測收購的生鮮乳。(4)不得向未取得生鮮乳收購許可證的單位和個人購進生鮮乳。(5)不得購進獸藥等化學物質殘留超標,或者含有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致病性的寄生蟲和微生物、生物毒素以及其他不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的生鮮乳。(6)使用的生鮮乳、輔料、添加劑等,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生產嬰幼兒奶粉必須保證嬰幼兒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成分,不得添加任何可能危害嬰幼兒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的物質。
(二)國務院轉發《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
為做好嬰幼兒奶粉事件處置工作,解決奶業面臨的困難和深層次問題,促進奶業穩定健康發展,2008年11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部門制定的《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要求乳制品生產企業完成良好生產規范改造,基地自產生鮮乳與加工能力的比例達到70%以上。乳制品質量安全水平顯著提升。2008年至2012年,中央財政投入巨資,支持改造完善3000多個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和小區,改良奶牛5200萬頭,支持以嬰幼兒配方乳粉為重點的60多個乳制品項目生產條件改善和檢驗檢測能力建設。
(三)《乳制品工業產業政策(2009年修訂)》
2009年6月26日國家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乳制品工業產業政策(2009年修訂)》,主要目的是促進乳制品產業升級。一是在行業準入方面:新建乳制品加工項目已有穩定可控的奶源基地,生產生鮮乳數量不低于加工能力的40%,改(擴)建項目不低于原有加工能力的75%。配方粉生產企業所用原料50%以上為穩定可控奶源基地產的生鮮乳。二是在奶源供應方面:對乳制品加工企業收購生鮮乳、生鮮乳車輛運輸、生鮮乳質量安全、生鮮乳進貨查驗和逐批檢測等進一步做出了詳細規定。支持乳制品加工企業加強自有奶源基地建設,鼓勵自建、參股建設規模化奶牛場、奶牛養殖小區。鼓勵乳制品加工企業按照區劃布局,自行建設生鮮乳收購站或者收購原有生鮮乳收購站。鼓勵乳制品加工企業和其他相關生產經營者為奶畜養殖者提供所需的服務。
(四)國務院辦公廳進一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
國務院辦公廳國辦發〔2010〕42號文件,部署進一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一是嚴格乳制品生產許可。進一步嚴格乳制品生產許可審查條件,禁止將乳粉再還原生產乳粉,依法嚴格限制乳粉分裝生產行為。對新建乳制品生產企業,不符合條件的一律不予發放生產許可證。二是強化嬰幼兒配方乳粉監管:組織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推行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審核,對達不到要求的企業,依法吊銷生產許可證。三是對轄區內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派員駐廠監督,特別要監督企業對進廠原料和出廠產品批批檢驗,保障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
(五)國務院部署加強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工作
2013年5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工作。當前要把提升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水平作為突破口,把優質國產品牌樹起來,使消費者的信心提起來。一是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二是按照嚴格的藥品管理辦法監管嬰幼兒奶粉質量。三是開展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專項行動。加強源頭監管,全面清理和規范嬰幼兒奶粉原料供應商和生產經營企業。四是嚴格監督企業落實原料收購質量把關、嬰幼兒奶粉出廠全項目批批檢驗,建立嬰幼兒奶粉的配方和標簽備案制度。五是建立具有國際水平的產品標準體系,強化對市場上銷售的嬰幼兒奶粉的檢測,公開、透明、規范發布信息。
(六)食品安全法將嬰幼兒配方乳粉列為特殊食品
2015年修訂后的《食品安全法》將嬰幼兒配方奶粉列為特殊食品實行嚴格監督管理。一是使用的生鮮乳、輔料等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等,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保證嬰幼兒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成分。二是嚴格實施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廠的全過程質量控制,按照良好生產規范的要求建立與所生產食品相適應的生產質量管理體系。三是對出廠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實施逐批檢驗,保證食品安全。四是應當將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產品配方及標簽等事項向省級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備案。五是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產品配方應當經國務院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注冊。六是不得以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2016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從生產源頭上提高行業準入門檻,整頓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秩序,提高乳制品行業集中度,促進龍頭企業發展,進一步提升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質量和安全水平。
(七)《全國奶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2017年1月,五部委聯合印發《全國奶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確定了奶業發展主要任務。一是優化奶源區域布局。二是強化奶源基地建設。三是支持乳品企業建設自有自控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奶源基地,鼓勵研發適合中國嬰幼兒的產品,培育國產品牌。四是加強乳制品質量安全監管。
(八)《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
2018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提出,一是加強優質奶源基地建設。優化調整奶源布局。以荷斯坦牛等優質高產奶牛生產為主,積極發展乳肉兼用牛、奶水牛、奶山羊等其他奶畜生產,進一步豐富奶源結構。力爭到2025年全國奶類產量達到4500萬噸,切實提升我國奶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二是完善乳制品加工體系。支持奶業全產業鏈建設,促進產業鏈各環節分工合作、有機銜接,有效控制風險。三是強化乳品質量安全監管。修訂提高生鮮乳、滅菌乳、巴氏殺菌乳等乳品國家標準,嚴格安全衛生要求。建立健全奶牛養殖、加工、流通等全過程乳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強化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持續開展食品安全生產規范體系檢查。大力提倡和鼓勵使用生鮮乳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支持乳品企業建設自有自控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奶源基地,進一步提高嬰幼兒配方奶粉品質。
(九)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央一號文件)
2019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實施奶業振興行動,加強優質乳源基地建設,升級改造中小奶牛養殖場,實施嬰幼兒配方奶粉提升行動。鼓勵乳品生產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優化乳制品產品結構,強化新鮮與營養意識,深入研發營養健康高附加值的產品。將進一步促進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整體品質提升和品牌振興,有利于中國乳制品行業市場集中度持續提升,有利于龍頭企業的進一步成長和快速發展。特別有利于提振中國消費者的信心乃至乳品行業的發展信心。
小結:從以上對連續十幾年中國政府乳制品產業政策、法律法規的梳理來看,國家一貫高度重視奶源基地建設和奶源質量安全管理,支持乳品企業建設自有自控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奶源基地,強化新鮮與營養意識,提倡鼓勵使用生鮮乳生產高品質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這是實施嬰幼兒配方奶粉提升行動的核心內容。
二、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企業的價值取向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隨著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邁進,中國經濟正在開啟新的時代。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企業應響應國家和政府的號召,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堅持好奶源、好工藝、好品質的價值取向,積極參加嬰幼兒配方奶粉提升行動中來,努力生產加工出更加安全、更有營養、更好品質的嬰幼兒配方奶粉。
(一)自建自控奶源基地,確保奶源質量安全
”得奶源者得天下“,充分說明了奶源對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重要性。奶源是奶粉的生命之源,生產安全優質的奶粉,奶源是基礎。好山好草好水出好奶。好的奶牛,才能產出好的牛奶。要想有好奶,先要養好牛。中國高端、超高端奶粉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主要還是受穩定的優質奶源所限。在我國,優質奶源只占總奶源的30%左右,而發達國家70%-80%都是優質奶源。一罐好奶粉從奶源開始,奶源的質量直接決定奶粉的品質。只有每一滴牛奶安全優質,才有奶粉的安全優質,才能讓消費者真正安心放心。誰控制了奶源誰就有了制勝市場的利器,誰就是奶粉市場的王者。無論是從當前,還是從長遠來看,中國乳業要想從整體上攀登世界乳業的高峰,需要解決的最突出問題還是穩定的優質奶源問題。奶粉安全和優質之根本是奶源,加強奶源基地建設和監管,才能促進我國乳業的良性和健康發展。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企業,特別是大型龍頭企業應積極帶頭抓住國家大力支持乳品生產企業建設自有自控的奶源基地建設的有利機遇,以自建、參股等多形形式建設規模化奶牛場、奶牛養殖小區,掌握擁有穩定的優質奶源,為進一步提升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質量,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確保配方奶粉質量安全
目前,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安全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產品的品質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國幾乎還沒有擁有醫藥背景或者百年以上歷史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企業,大企業較少,中小型企業居多。部分國產嬰幼兒奶粉產品品質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奶粉的均勻性和沖調性需進一步改善;二是奶粉的質地需進一步提高;三是奶粉的營養素指標需進一步穩定;四是奶粉的營養素比值需進一步科學合理;五是部分產品還存在引起寶寶便秘、上火等問題。上述產品品質方面的問題,主要是產品配方設計的科學性、生產工藝、技術水平還有待提升。可以說,產品配方決定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營養價值,生產工藝決定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品質。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技術是提升嬰幼兒配方奶粉品質的關鍵。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強化新鮮與營養意識“,國家產業政策和產品配方注冊都大力提倡和鼓勵乳品企業使用生鮮乳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就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品質,實質上就是鼓勵企業采用濕法工藝或干濕復合工藝。禁止將奶粉再還原生產奶粉。
真正的濕法工藝是采用生鮮乳為主要原料,與其它所有配料一次噴粉。優點是奶源新鮮,工藝安全可靠,技術含量高,奶粉均勻性好、新鮮度高、速溶性好,完整保留生鮮乳中天然蛋白質和鈣磷的比例,最大程度保留了生鮮乳中的天然營養小分子,有利于促進寶寶嬌嫩腸道的消化與吸收。濕法工藝對奶源質量、工藝技術要求高。但有些企業采用的所謂濕法工藝,實際上是采用進口或國產脫脂/全脂大包奶粉加水回溶后二次噴粉,奶粉的品質、新鮮度明顯降低。
中小企業因為沒有奶源基地,多數采用干法工藝,以基粉為主要原料,再加入熱敏性營養素干混加工配方奶粉。干法工藝不經過二次高溫噴粉,熱敏性營養素易于添加,如DHA、ARA、雙歧桿菌等,營養素損失較小,不受奶源波動的影響。但對生產車間潔凈度要求很高,需要嚴格原輔料、包材殺菌,采用臭氧空氣殺菌,否則容易引起二次污染。產品均一性、沖調性稍差。
干濕法復合工藝繼承了濕法工藝的所有優點,克服了濕法工藝熱敏性營養素損失較多的缺點。但必須嚴格控制干混車間的潔凈度,防止最后的干混發生二次污染,造成功虧一簣。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各種工藝的優缺點,但從有益于嬰幼兒生長發育和健康角度出發,最好采用濕法工藝或干濕法復合工藝,沒有穩定生鮮乳來源的采用干法工藝,不提倡采用脫脂/全脂大包奶粉加水回溶二次噴粉工藝。
積極應用嬰幼兒配方奶粉加工新技術。(1)生鮮乳膜過濾除菌技術。膜過濾(微濾、超濾)技術可以除去生鮮乳中的微生物、孢子和病毒等危害因素,這是發達國家普遍采用的提升嬰幼兒配方奶粉質量的關鍵技術措施。目前,我國乳制品生產企業較少采用生鮮乳膜過濾除菌技術。膜技術與離心除菌、超高壓殺菌和微波殺菌等其他技術相結合的復合滅菌系統,在保證了滅菌效果的同時,還可以保持生鮮乳原有的風味和避免蛋白質的熱變性,有效提高產品的質量和貨架期。(2)采用先進的低溫真空濃縮、低溫噴粉及附聚技術。采用濕法工藝,在噴粉環節上,有高溫噴粉技術和低溫噴粉技術。發達國家多數采用更先進的低溫噴粉技術,防止奶粉生產過程中反復高溫加熱,營養素損失少,溶解性、沖調性、天然牛奶香味也更好。相反,采用高溫噴粉,奶粉營養素損失較多,需要增加營養素添加量來補充熱損失的營養素,顆粒度細小堅實、溶解度相對稍差。(3)其他技術的研究和應用。①免疫生理活性物質的活性保護技術。②小分子蛋白質水解技術。③氨基酸結構優化技術。④嬰兒奶粉接近母乳滲透壓技術。⑤模擬母乳的酸堿平衡關鍵技術。⑥降低過敏原的關鍵技術。⑦α-乳白蛋白檢測技術和方法。⑧低熱營養素損失控制技術。
三、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趨向分析
近年來,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消費勢頭強勁。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經歷了從基礎營養到深度模擬母乳的更高階段。
(一)消費者對嬰幼兒配方奶粉功能性需求的變化
嬰幼兒配方奶粉中的營養元素越來越豐富,使其更接近母乳。例如,加入益生元組合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GOS+FOS)可以天然增強嬰兒的免疫力,大幅度降低嬰兒過敏及感染的發生率,改善胃腸道功能;加入葉黃素以保護寶寶視力;加入膽堿、DHA以增強寶寶智力、視力等等。根據奶粉智庫2018年1-10月檢測的營養熱度指數來看,目前消費者最希望嬰幼兒配方奶粉中加入的營養成分的前十位分別是益生菌、鈣、鎂、DHA、糖、乳鐵蛋白、鋅、乳糖、OPO及核苷酸,其中鈣、鐵、鋅等是礦物質基礎營養,糖是敏感成分,益生菌、乳鐵蛋白、OPO、核苷酸等增強免疫力和幫助腸道消化吸收營養產品的占大部分。2018年有調查研究表明,在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眾多功能中,消費者對于是否具有提高寶寶免疫力和抵抗力的功能最為關注,其次是否有利于腦部或智力發育。基于以上兩種結果,均能看出目前消費者對于嬰幼兒配方奶粉已不局限于只滿足嬰幼兒的營養狀況,有關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一些功能性也有了針對性需求。由于消費者對嬰幼兒營養科學知識的缺乏,其對配方奶粉功能的了解和需求難免存在片面性。因此,嬰幼兒配方奶粉研發機構應深入研究中國不同地區的母乳數據庫,針對不同地區開發更適合寶寶體質的配方奶粉。
(二)消費者對嬰幼兒配方奶粉消化吸收性需求的變化
隨著新一代的消費群體對互聯網的熟練使用,以及育兒知識的提升,在已有了解的基礎之上,不再局限于對嬰幼兒配方奶粉中營養物質種類的關注,對嬰幼兒配方奶粉中營養物質的含量及吸收情況也有了新的要求,嬰幼兒配方奶粉中營養物質的含量及是否利于嬰幼兒消化吸收,也是消費者目前關注的熱點。據有關調查顯示,最受消費者關注的疑問點主要有綠便、轉奶、腹瀉、厭奶、不吃乳粉、乳糖不耐受、吐奶、便秘、過敏、濕疹、結塊、上火等問題。
(三)消費者對嬰幼兒配方奶粉有機化小眾化需求的變化
據調查結果顯示,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是近幾年培育出來的一個新市場,雖然目前市場規模不算很大,但它所具的天然、安全特性,備受部分消費者喜愛,已成為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的新賣點和新亮點。由于中國從歷史上就有家家戶戶飼養山奶羊,嬰幼兒和老年人喝羊奶的習俗。故近年來有機奶粉和小眾羊奶粉的市場增速明顯,市場潛力巨大。2018年上半年,羊奶粉銷售增速25%,有機奶粉銷售增速47%-60%,表明消費者對嬰幼兒配方奶粉多樣化的需求不斷上升。消費者對羊奶粉的好感度較高的消費者占75.4%,好感度一般和不好的僅占10.45%;有機奶粉好感度較高的占比為73.23%,好感度一般和不好的僅占11.09%。雖然消費者對其了解不夠,但結果表明了消費者對新型產品接受度和好感度逐漸變高。乳品生產企業應結合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配方注冊科學性、差異化的要求,積極研發新產品,進一步突出全面或特定方面的營養特性,積極開發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和嬰幼兒配方羊奶粉,以適應中國消費者的旺盛需求。
(四)消費者對嬰幼兒配方奶粉高端、超高端需求的變化
近年來,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逐漸呈現高端化、超高端化需求趨勢,高端、超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增速明顯。調查研究表明,2018年上半年高端、超高端奶粉市場增速約30%。高端、超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核心是優質奶源。消費者更關注優質奶粉的奶源產地,占總人數的75.2%。據2017年的一份問卷調查顯示,消費者對荷蘭產地的奶粉最受青睞,占總人數45.8%,其次是中國,占總人數32.8%,然后是新西蘭,占總人數的30.9%,澳大利亞,占總人數的19.6%。消費者在對高端、超高端奶粉需求強烈的同時,也在高度關注高端、超高端奶粉的內在品質是否提升?是否貨真價實?是否物有所值?因此,對于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來說,積極采用優質生鮮乳是價值取向,堅守產品的安全性底線,提升產品的科學性才是更高、更有價值的追求,對產品品質的持續改善和提升應該成為乳品企業不斷成長壯大的永恒動力。
作者:第五屆中國嬰幼兒配方乳粉大會主席 張守文教授
(筆者:哈爾濱商業大學原常務副校長,原黑龍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巡視員常務副局長,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奶粉產品配方注冊審評專家)
(注:本文參考借鑒吸收了網上的部分信息,不再一一列出,一并表示衷心感謝!筆者個人的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歡迎批評、批判)
日期:2020-12-11
一、中國政府乳制品產業的政策導向
(一)國務院發布《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三聚氰胺嬰幼兒配方乳粉事件”發生后,2008年10月9日國務院頒布了《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條例確立了最基本原則是“質量為主”,從奶畜養殖、生鮮乳收購、乳制品生產銷售、監督檢查、法律責任等方面,制定了保證奶源和乳品質量安全的一系列措施。
一是確保奶源質量安全的嚴格措施。(1)嚴格限制奶站開辦主體。即乳制品生產企業、奶畜養殖場、奶農專業生產合作社。禁止其他單位和個人開辦奶站和收購生鮮乳。(2)設立三項許可制度。設立養殖場、養殖小區備案制度;生鮮乳收購站許可制度;生鮮乳運輸車輛準運證明、攜帶交接單制度。(3)嚴格規范收購行為。奶站對收購的生鮮乳進行常規檢驗。奶站建立收購、銷售和檢測記錄,簽訂書面合同。
二是確保乳制品質量安全的嚴格措施。要求乳制品生產企業:(1)實施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廠的全過程質量控制,保證產品質量安全。(2)特別要求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必須實施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3)必須建立生鮮乳進貨查驗制度,逐批檢測收購的生鮮乳。(4)不得向未取得生鮮乳收購許可證的單位和個人購進生鮮乳。(5)不得購進獸藥等化學物質殘留超標,或者含有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致病性的寄生蟲和微生物、生物毒素以及其他不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的生鮮乳。(6)使用的生鮮乳、輔料、添加劑等,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生產嬰幼兒奶粉必須保證嬰幼兒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成分,不得添加任何可能危害嬰幼兒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的物質。
(二)國務院轉發《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
為做好嬰幼兒奶粉事件處置工作,解決奶業面臨的困難和深層次問題,促進奶業穩定健康發展,2008年11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部門制定的《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要求乳制品生產企業完成良好生產規范改造,基地自產生鮮乳與加工能力的比例達到70%以上。乳制品質量安全水平顯著提升。2008年至2012年,中央財政投入巨資,支持改造完善3000多個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和小區,改良奶牛5200萬頭,支持以嬰幼兒配方乳粉為重點的60多個乳制品項目生產條件改善和檢驗檢測能力建設。
(三)《乳制品工業產業政策(2009年修訂)》
2009年6月26日國家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乳制品工業產業政策(2009年修訂)》,主要目的是促進乳制品產業升級。一是在行業準入方面:新建乳制品加工項目已有穩定可控的奶源基地,生產生鮮乳數量不低于加工能力的40%,改(擴)建項目不低于原有加工能力的75%。配方粉生產企業所用原料50%以上為穩定可控奶源基地產的生鮮乳。二是在奶源供應方面:對乳制品加工企業收購生鮮乳、生鮮乳車輛運輸、生鮮乳質量安全、生鮮乳進貨查驗和逐批檢測等進一步做出了詳細規定。支持乳制品加工企業加強自有奶源基地建設,鼓勵自建、參股建設規模化奶牛場、奶牛養殖小區。鼓勵乳制品加工企業按照區劃布局,自行建設生鮮乳收購站或者收購原有生鮮乳收購站。鼓勵乳制品加工企業和其他相關生產經營者為奶畜養殖者提供所需的服務。
(四)國務院辦公廳進一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
國務院辦公廳國辦發〔2010〕42號文件,部署進一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一是嚴格乳制品生產許可。進一步嚴格乳制品生產許可審查條件,禁止將乳粉再還原生產乳粉,依法嚴格限制乳粉分裝生產行為。對新建乳制品生產企業,不符合條件的一律不予發放生產許可證。二是強化嬰幼兒配方乳粉監管:組織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推行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審核,對達不到要求的企業,依法吊銷生產許可證。三是對轄區內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派員駐廠監督,特別要監督企業對進廠原料和出廠產品批批檢驗,保障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
(五)國務院部署加強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工作
2013年5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工作。當前要把提升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水平作為突破口,把優質國產品牌樹起來,使消費者的信心提起來。一是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二是按照嚴格的藥品管理辦法監管嬰幼兒奶粉質量。三是開展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專項行動。加強源頭監管,全面清理和規范嬰幼兒奶粉原料供應商和生產經營企業。四是嚴格監督企業落實原料收購質量把關、嬰幼兒奶粉出廠全項目批批檢驗,建立嬰幼兒奶粉的配方和標簽備案制度。五是建立具有國際水平的產品標準體系,強化對市場上銷售的嬰幼兒奶粉的檢測,公開、透明、規范發布信息。
(六)食品安全法將嬰幼兒配方乳粉列為特殊食品
2015年修訂后的《食品安全法》將嬰幼兒配方奶粉列為特殊食品實行嚴格監督管理。一是使用的生鮮乳、輔料等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等,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保證嬰幼兒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成分。二是嚴格實施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廠的全過程質量控制,按照良好生產規范的要求建立與所生產食品相適應的生產質量管理體系。三是對出廠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實施逐批檢驗,保證食品安全。四是應當將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產品配方及標簽等事項向省級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備案。五是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產品配方應當經國務院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注冊。六是不得以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2016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從生產源頭上提高行業準入門檻,整頓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秩序,提高乳制品行業集中度,促進龍頭企業發展,進一步提升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質量和安全水平。
(七)《全國奶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2017年1月,五部委聯合印發《全國奶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確定了奶業發展主要任務。一是優化奶源區域布局。二是強化奶源基地建設。三是支持乳品企業建設自有自控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奶源基地,鼓勵研發適合中國嬰幼兒的產品,培育國產品牌。四是加強乳制品質量安全監管。
(八)《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
2018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提出,一是加強優質奶源基地建設。優化調整奶源布局。以荷斯坦牛等優質高產奶牛生產為主,積極發展乳肉兼用牛、奶水牛、奶山羊等其他奶畜生產,進一步豐富奶源結構。力爭到2025年全國奶類產量達到4500萬噸,切實提升我國奶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二是完善乳制品加工體系。支持奶業全產業鏈建設,促進產業鏈各環節分工合作、有機銜接,有效控制風險。三是強化乳品質量安全監管。修訂提高生鮮乳、滅菌乳、巴氏殺菌乳等乳品國家標準,嚴格安全衛生要求。建立健全奶牛養殖、加工、流通等全過程乳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強化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持續開展食品安全生產規范體系檢查。大力提倡和鼓勵使用生鮮乳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支持乳品企業建設自有自控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奶源基地,進一步提高嬰幼兒配方奶粉品質。
(九)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央一號文件)
2019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實施奶業振興行動,加強優質乳源基地建設,升級改造中小奶牛養殖場,實施嬰幼兒配方奶粉提升行動。鼓勵乳品生產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優化乳制品產品結構,強化新鮮與營養意識,深入研發營養健康高附加值的產品。將進一步促進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整體品質提升和品牌振興,有利于中國乳制品行業市場集中度持續提升,有利于龍頭企業的進一步成長和快速發展。特別有利于提振中國消費者的信心乃至乳品行業的發展信心。
小結:從以上對連續十幾年中國政府乳制品產業政策、法律法規的梳理來看,國家一貫高度重視奶源基地建設和奶源質量安全管理,支持乳品企業建設自有自控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奶源基地,強化新鮮與營養意識,提倡鼓勵使用生鮮乳生產高品質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這是實施嬰幼兒配方奶粉提升行動的核心內容。
二、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企業的價值取向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隨著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邁進,中國經濟正在開啟新的時代。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企業應響應國家和政府的號召,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堅持好奶源、好工藝、好品質的價值取向,積極參加嬰幼兒配方奶粉提升行動中來,努力生產加工出更加安全、更有營養、更好品質的嬰幼兒配方奶粉。
(一)自建自控奶源基地,確保奶源質量安全
”得奶源者得天下“,充分說明了奶源對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重要性。奶源是奶粉的生命之源,生產安全優質的奶粉,奶源是基礎。好山好草好水出好奶。好的奶牛,才能產出好的牛奶。要想有好奶,先要養好牛。中國高端、超高端奶粉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主要還是受穩定的優質奶源所限。在我國,優質奶源只占總奶源的30%左右,而發達國家70%-80%都是優質奶源。一罐好奶粉從奶源開始,奶源的質量直接決定奶粉的品質。只有每一滴牛奶安全優質,才有奶粉的安全優質,才能讓消費者真正安心放心。誰控制了奶源誰就有了制勝市場的利器,誰就是奶粉市場的王者。無論是從當前,還是從長遠來看,中國乳業要想從整體上攀登世界乳業的高峰,需要解決的最突出問題還是穩定的優質奶源問題。奶粉安全和優質之根本是奶源,加強奶源基地建設和監管,才能促進我國乳業的良性和健康發展。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企業,特別是大型龍頭企業應積極帶頭抓住國家大力支持乳品生產企業建設自有自控的奶源基地建設的有利機遇,以自建、參股等多形形式建設規模化奶牛場、奶牛養殖小區,掌握擁有穩定的優質奶源,為進一步提升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質量,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確保配方奶粉質量安全
目前,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安全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產品的品質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國幾乎還沒有擁有醫藥背景或者百年以上歷史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企業,大企業較少,中小型企業居多。部分國產嬰幼兒奶粉產品品質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奶粉的均勻性和沖調性需進一步改善;二是奶粉的質地需進一步提高;三是奶粉的營養素指標需進一步穩定;四是奶粉的營養素比值需進一步科學合理;五是部分產品還存在引起寶寶便秘、上火等問題。上述產品品質方面的問題,主要是產品配方設計的科學性、生產工藝、技術水平還有待提升。可以說,產品配方決定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營養價值,生產工藝決定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品質。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技術是提升嬰幼兒配方奶粉品質的關鍵。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強化新鮮與營養意識“,國家產業政策和產品配方注冊都大力提倡和鼓勵乳品企業使用生鮮乳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就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品質,實質上就是鼓勵企業采用濕法工藝或干濕復合工藝。禁止將奶粉再還原生產奶粉。
真正的濕法工藝是采用生鮮乳為主要原料,與其它所有配料一次噴粉。優點是奶源新鮮,工藝安全可靠,技術含量高,奶粉均勻性好、新鮮度高、速溶性好,完整保留生鮮乳中天然蛋白質和鈣磷的比例,最大程度保留了生鮮乳中的天然營養小分子,有利于促進寶寶嬌嫩腸道的消化與吸收。濕法工藝對奶源質量、工藝技術要求高。但有些企業采用的所謂濕法工藝,實際上是采用進口或國產脫脂/全脂大包奶粉加水回溶后二次噴粉,奶粉的品質、新鮮度明顯降低。
中小企業因為沒有奶源基地,多數采用干法工藝,以基粉為主要原料,再加入熱敏性營養素干混加工配方奶粉。干法工藝不經過二次高溫噴粉,熱敏性營養素易于添加,如DHA、ARA、雙歧桿菌等,營養素損失較小,不受奶源波動的影響。但對生產車間潔凈度要求很高,需要嚴格原輔料、包材殺菌,采用臭氧空氣殺菌,否則容易引起二次污染。產品均一性、沖調性稍差。
干濕法復合工藝繼承了濕法工藝的所有優點,克服了濕法工藝熱敏性營養素損失較多的缺點。但必須嚴格控制干混車間的潔凈度,防止最后的干混發生二次污染,造成功虧一簣。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各種工藝的優缺點,但從有益于嬰幼兒生長發育和健康角度出發,最好采用濕法工藝或干濕法復合工藝,沒有穩定生鮮乳來源的采用干法工藝,不提倡采用脫脂/全脂大包奶粉加水回溶二次噴粉工藝。
積極應用嬰幼兒配方奶粉加工新技術。(1)生鮮乳膜過濾除菌技術。膜過濾(微濾、超濾)技術可以除去生鮮乳中的微生物、孢子和病毒等危害因素,這是發達國家普遍采用的提升嬰幼兒配方奶粉質量的關鍵技術措施。目前,我國乳制品生產企業較少采用生鮮乳膜過濾除菌技術。膜技術與離心除菌、超高壓殺菌和微波殺菌等其他技術相結合的復合滅菌系統,在保證了滅菌效果的同時,還可以保持生鮮乳原有的風味和避免蛋白質的熱變性,有效提高產品的質量和貨架期。(2)采用先進的低溫真空濃縮、低溫噴粉及附聚技術。采用濕法工藝,在噴粉環節上,有高溫噴粉技術和低溫噴粉技術。發達國家多數采用更先進的低溫噴粉技術,防止奶粉生產過程中反復高溫加熱,營養素損失少,溶解性、沖調性、天然牛奶香味也更好。相反,采用高溫噴粉,奶粉營養素損失較多,需要增加營養素添加量來補充熱損失的營養素,顆粒度細小堅實、溶解度相對稍差。(3)其他技術的研究和應用。①免疫生理活性物質的活性保護技術。②小分子蛋白質水解技術。③氨基酸結構優化技術。④嬰兒奶粉接近母乳滲透壓技術。⑤模擬母乳的酸堿平衡關鍵技術。⑥降低過敏原的關鍵技術。⑦α-乳白蛋白檢測技術和方法。⑧低熱營養素損失控制技術。
三、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趨向分析
近年來,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消費勢頭強勁。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經歷了從基礎營養到深度模擬母乳的更高階段。
(一)消費者對嬰幼兒配方奶粉功能性需求的變化
嬰幼兒配方奶粉中的營養元素越來越豐富,使其更接近母乳。例如,加入益生元組合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GOS+FOS)可以天然增強嬰兒的免疫力,大幅度降低嬰兒過敏及感染的發生率,改善胃腸道功能;加入葉黃素以保護寶寶視力;加入膽堿、DHA以增強寶寶智力、視力等等。根據奶粉智庫2018年1-10月檢測的營養熱度指數來看,目前消費者最希望嬰幼兒配方奶粉中加入的營養成分的前十位分別是益生菌、鈣、鎂、DHA、糖、乳鐵蛋白、鋅、乳糖、OPO及核苷酸,其中鈣、鐵、鋅等是礦物質基礎營養,糖是敏感成分,益生菌、乳鐵蛋白、OPO、核苷酸等增強免疫力和幫助腸道消化吸收營養產品的占大部分。2018年有調查研究表明,在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眾多功能中,消費者對于是否具有提高寶寶免疫力和抵抗力的功能最為關注,其次是否有利于腦部或智力發育。基于以上兩種結果,均能看出目前消費者對于嬰幼兒配方奶粉已不局限于只滿足嬰幼兒的營養狀況,有關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一些功能性也有了針對性需求。由于消費者對嬰幼兒營養科學知識的缺乏,其對配方奶粉功能的了解和需求難免存在片面性。因此,嬰幼兒配方奶粉研發機構應深入研究中國不同地區的母乳數據庫,針對不同地區開發更適合寶寶體質的配方奶粉。
(二)消費者對嬰幼兒配方奶粉消化吸收性需求的變化
隨著新一代的消費群體對互聯網的熟練使用,以及育兒知識的提升,在已有了解的基礎之上,不再局限于對嬰幼兒配方奶粉中營養物質種類的關注,對嬰幼兒配方奶粉中營養物質的含量及吸收情況也有了新的要求,嬰幼兒配方奶粉中營養物質的含量及是否利于嬰幼兒消化吸收,也是消費者目前關注的熱點。據有關調查顯示,最受消費者關注的疑問點主要有綠便、轉奶、腹瀉、厭奶、不吃乳粉、乳糖不耐受、吐奶、便秘、過敏、濕疹、結塊、上火等問題。
(三)消費者對嬰幼兒配方奶粉有機化小眾化需求的變化
據調查結果顯示,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是近幾年培育出來的一個新市場,雖然目前市場規模不算很大,但它所具的天然、安全特性,備受部分消費者喜愛,已成為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的新賣點和新亮點。由于中國從歷史上就有家家戶戶飼養山奶羊,嬰幼兒和老年人喝羊奶的習俗。故近年來有機奶粉和小眾羊奶粉的市場增速明顯,市場潛力巨大。2018年上半年,羊奶粉銷售增速25%,有機奶粉銷售增速47%-60%,表明消費者對嬰幼兒配方奶粉多樣化的需求不斷上升。消費者對羊奶粉的好感度較高的消費者占75.4%,好感度一般和不好的僅占10.45%;有機奶粉好感度較高的占比為73.23%,好感度一般和不好的僅占11.09%。雖然消費者對其了解不夠,但結果表明了消費者對新型產品接受度和好感度逐漸變高。乳品生產企業應結合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配方注冊科學性、差異化的要求,積極研發新產品,進一步突出全面或特定方面的營養特性,積極開發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和嬰幼兒配方羊奶粉,以適應中國消費者的旺盛需求。
(四)消費者對嬰幼兒配方奶粉高端、超高端需求的變化
近年來,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逐漸呈現高端化、超高端化需求趨勢,高端、超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增速明顯。調查研究表明,2018年上半年高端、超高端奶粉市場增速約30%。高端、超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核心是優質奶源。消費者更關注優質奶粉的奶源產地,占總人數的75.2%。據2017年的一份問卷調查顯示,消費者對荷蘭產地的奶粉最受青睞,占總人數45.8%,其次是中國,占總人數32.8%,然后是新西蘭,占總人數的30.9%,澳大利亞,占總人數的19.6%。消費者在對高端、超高端奶粉需求強烈的同時,也在高度關注高端、超高端奶粉的內在品質是否提升?是否貨真價實?是否物有所值?因此,對于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來說,積極采用優質生鮮乳是價值取向,堅守產品的安全性底線,提升產品的科學性才是更高、更有價值的追求,對產品品質的持續改善和提升應該成為乳品企業不斷成長壯大的永恒動力。
作者:第五屆中國嬰幼兒配方乳粉大會主席 張守文教授
(筆者:哈爾濱商業大學原常務副校長,原黑龍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巡視員常務副局長,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奶粉產品配方注冊審評專家)
(注:本文參考借鑒吸收了網上的部分信息,不再一一列出,一并表示衷心感謝!筆者個人的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歡迎批評、批判)
日期: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