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泰州警方通報4起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2020-09-24 平安泰州微信號958
核心提示:今年以來,泰州全市公安機關偵辦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7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49名,3起案件被省公安廳掛牌督辦,破獲全國首例生產
今年以來,泰州全市公安機關偵辦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7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49名,3起案件被省公安廳掛牌督辦,破獲全國首例生產、銷售假“太歲”保健品案和全國首例生產、銷售罌粟花粉案,確保了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9月21日,2020年泰州市食品安全宣傳周正式啟動。泰州警方通報4起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一


  生產、銷售假“太歲”案


  今年年初,泰州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支隊牽頭靖江市公安局成功辦理全國首例生產、銷售假“太歲”案。犯罪嫌疑人黃某購買新疆伊犁、黑龍江通河等地的假“太歲”保健品(利用主要成分為聚乙烯醇的工業膠水制成),再通過網絡銷售至全國各地,3年來銷售額達300多萬元,非法獲利近300萬元。


  典型案例二


  非法添加罌粟案


  2019年底至2020年初,針對天氣轉涼羊肉及羊肉周邊食品大量上市的情況,泰州、靖江兩級公安機關聯合行政執法部門,通過快檢快偵,偵辦了15起羊肉湯中非法添加罌粟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5名,搗毀窩點15個。


  典型案例三


  生產、銷售假冒調味品案


  今年年初,興化、靖江公安機關主動查找案件線索,在泰州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支隊指導下,先后偵辦“9.6”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等系列調味品案件,在河南鄭州、天津等地抓獲犯罪嫌疑人30余名,查扣假冒國外知名品牌調味品的成品和原材料100余噸,案值超百萬元。


  典型案例四


  生產、銷售罌粟花粉案


  今年年初,泰州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支隊牽頭公安海陵分局成功偵辦全國首例生產、銷售罌粟花粉案。2019年11月,公安機關對某藥業公司進行檢查時發現,其銷售的含有“御粟花”字樣的花粉產品檢測出罌粟堿、可待因、嗎啡等成分,與罌粟制品成分一致,后以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立案偵查。今年元旦期間,泰州警方趕赴甘肅張掖、山丹,浙江杭州,貴州畢節等地開展工作,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查獲涉案有毒、有害食品2000余盒,涉案金額200余萬元,為全國偵辦同類案件開創了先河,積累了經驗。


  供稿單位: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支隊、法制支隊




日期:2020-09-24
 
地區: 江蘇 泰州市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