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生鮮乳收購站擠奶操作標準
為加強生鮮乳收購站標準化管理,根據《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和《內蒙古自治區生鮮乳收購管理辦法》的要求,參照農業部《生鮮乳收購站標準化管理技術規范》制訂本標準。本標準適用于生鮮乳收購站管理。
本標準中的生鮮乳收購站是指符合《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和《內蒙古自治區生鮮乳收購管理辦法》條件要求并依法取得所在地旗縣級人民政府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核發的生鮮乳收購許可證的生鮮乳收購站。
一、進站奶牛
(一)生鮮乳收購站必須為進站奶牛設置專用通道,進站奶牛的體表干凈,后軀無牛糞、墊草等。
(二)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奶牛不得入廳擠奶:正在使用抗菌藥物治療以及不到規定的停藥期的奶牛;產犢7天內的奶牛;患有乳房炎的奶牛;患有結核病、布魯氏菌病及其他傳染性疾病的奶牛;不符合《乳用動物健康標準》相關規定的奶牛。
二、擠奶廳環境
(一)擠奶廳應保持10米內衛生清潔,20米之內沒有嚴重污染源。
(二)擠奶廳地面、地溝無破損、清潔、無積水。墻壁、天花板、門、窗、牛欄等清潔、衛生,無牛糞、蜘蛛網、霉斑等。夏季門窗有防蠅防鼠措施。
(三)擠奶設備應按清洗流程達到擠奶標準要求,奶杯、集乳器、奶管、計量瓶、流量計、管道、集乳罐、奶泵、制冷罐、過濾器等任何項點無存水現象。擠奶廳所有設備、器具表面衛生不得有奶垢、奶漬、異味、細沙等。
(四)開機前應對電動機、真空泵、計量容器、脈動器、集乳器、擠奶杯組等主要設備進行排查,確保擠奶期間正常運行。
三、擠奶、貯運設備清洗
(一)應嚴格按照設備清洗規程對擠奶、貯奶設備進行清洗、消毒,并保存有完整的清洗前后水溫、沖洗時間、酸堿液濃度記錄。如果清洗消毒后超過96小時未使用,再次使用前應重新清洗消毒。
(二)貯奶罐外部應保持清潔、干凈,沒有灰塵。貯奶罐的蓋子應注意保持關閉狀態。交奶后應及時清洗消毒貯奶罐并將罐內水排凈。
(三)清洗完畢后,應排干或烘干管道內以及所有和生鮮乳接觸過的容器表面的水,防止因濕度過大引起微生物滋生。
(四)清洗劑應選擇經國家批準,對人、奶牛和環境安全沒有危害,對生鮮牛乳無污染的清洗劑。
(五)擠奶后的清洗消毒流程。
1.制冷罐、管道、奶泵的循環清洗。
(1)沖洗,把奶槽中溫度為35-40℃左右的熱水抽入制冷罐,安好清洗裝置后,清洗5-8分鐘,以沖洗制冷罐、管道、奶泵里的掛壁牛奶。
(2)清洗液循環沖洗,依據清洗液要求濃度,清洗開始水溫不低于70—85℃,循環清洗10分鐘,清洗后水溫不低于40℃。(注:堿洗液濃度1%—1.5%;酸洗液濃度0.8%—1.0%)
(3)后沖洗,清水沖洗5—8分鐘,水溫35—40℃。不得有清洗液殘留在制冷罐、管道、奶泵中。
(4)如果制冷罐沒有自動清洗接口,請清洗者先穿好防護服進入罐內,手持抽奶管進行噴射沖洗,注意把制冷罐死角沖洗干凈。
(5)清洗頻次:擠奶完畢后先預沖洗→堿洗→水沖洗→酸洗→后沖洗,此項流程每兩天必須使用一次。其他時間采用預沖洗→堿洗→后沖洗流程。
(6)每兩天進奶罐使用毛刷對罐內每個部位進行手工清洗;每天對出奶接口、奶泵使用毛刷手工拆開清洗;每三天對奶管進行手工清洗。
2.整套計量瓶擠奶設備的清洗。
(1)對整套擠奶設備的外壁進行清洗,然后安好奶杯,打開清洗閥。
(2)預沖洗,用35—40℃左右的溫水進行沖洗,沖洗時間為5—8分鐘。
(3)清洗液循環沖洗,依據清洗液要求濃度,清洗開始水溫不低于70—85℃,循環清洗10分鐘,清洗后水溫不低于40℃。(堿洗液濃度1%—1.5%;酸洗液濃度0.8%—1.0%)。
(4)后沖洗,用35—40℃的溫水進行沖洗,沖洗時間為5—8分鐘,保證管道、計量瓶內無殘留奶液和清洗液。
(5)清洗頻次:擠奶完畢后先預沖洗→堿洗→水沖洗→酸洗→后沖洗,此項流程每兩天必須使用一次。其他時間采用預沖洗→堿洗→后沖洗流程。
(6)每天對集乳杯內部、牛奶管路盲端、奶管內壁、奶水分離器內壁、膠圈、脈動器管、內襯、內襯與集乳杯連接處、過濾器、集乳罐內部牛奶入口、液位控制器使用專用毛刷手工拆開清洗。
四、擠奶程序
(一)擠奶員應保證個人衛生,勤洗手、勤剪指甲、不涂抹化妝品、不佩戴飾物。手部刀傷和其他開放性外傷,未愈前不能擠奶。擠奶操作時,應穿工作服和工作鞋,戴工作帽。
(二)擠奶前應對乳房進行清潔與消毒,用藥液藥浴乳頭15~20秒后擦干。每頭奶牛應有專用的毛巾,鼓勵用一次性紙巾擦干。藥浴液應保證有效的藥液濃度。
(三)手工將頭3把奶擠到專用容器中,檢查是否有凝塊、絮狀物或水樣物,乳樣正常的牛方可上機擠奶。乳樣異常時應及時報告獸醫,并對該牛只單獨擠奶,單獨圈養,不得混入正常生鮮乳中。
(四)應在45秒內將奶杯穩妥地套在乳頭上,使奶杯均勻分布在乳房底部,并略微前傾。擠奶時間4~7分鐘,出奶較少時應對乳房進行自上而下地按摩,防止空擠。擠奶套杯時應避免空氣進入杯組中。擠奶過程中應觀察真空穩定性、擠奶杯組奶流,必要時調整奶杯組的位置。
(五)擠奶結束后,應在關閉集乳器真空2~3秒后再移去奶杯。不得下壓擠奶機,避免過度擠奶。擠奶結束后,應再次進行乳頭藥浴,藥浴時間為3~5秒。冬季藥浴后應將乳頭擦干。
五、儲存與運輸
(一)擠出的生鮮乳應在2小時之內冷卻到0~4℃保存。貯奶罐內生鮮乳溫度應保持0~4℃。生鮮乳擠出后在貯奶罐的貯存時間不應超過48小時。
(二)奶罐車必須保證在裝入1—4℃牛奶且外界空氣溫度在31℃±1條件下,罐中牛奶儲存24小時后奶溫升溫不超過1.5℃。
(三)實行鉛封管理制度,牛奶裝好后,由駐站監管員對罐口進行鉛封,并記下鉛封號;在運奶車到達指定地點后,由專人檢查后,方可打開鉛封。
(四)原料奶的運輸實行專車拉運,每輛運奶車需由乳品加工企業安裝GPS定位系統,按指定路線行駛。
六、設備維護
(一)每天檢查真空泵油量是否保持在要求的范圍內;集乳器進氣孔是否被堵塞;橡膠部件是否有磨損或漏氣;檢查套杯前與套杯后,真空表讀數是否穩定;真空調節器是否有明顯的放氣聲,以確認真空儲氣量是否充足;奶杯內襯/杯罩間是否有液體進入,以確認內襯是否有破裂,如有破損,應及時更換。奶管、脈動管一年更換一次,奶杯內襯半年更換一次。建立設備更換記錄。
(二)每周檢查脈動率與內襯收縮狀況;奶泵止回閥的工作情況。
(三)每月檢查真空泵皮帶松緊度;脈動器是否需要更換;清潔真空調節器和傳感器的工作狀況;檢查浮球閥密封情況,確保工作正常,有磨損應立即更換;沖洗真空管、清潔排泄閥、檢查密封狀況。
(四)由乳品加工企業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定期對擠奶設備進行一次全面檢修與保養。不同類型的設備應根據設備要求進行相應維護,并定期更換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