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阜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阜合現代產業園區管委會,市政府各有關部門: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阜陽市2014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阜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4年5月28日
阜陽市2014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
2014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的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國務院和省、市政府食品安全工作部署,加快推進機構改革,健全完善監管體制,全面提升監管效能,深化重點治理整頓,嚴格落實企業責任,構建社會共治體系,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完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建立最嚴格的覆蓋全過程的監管制度。全面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創新食品安全監管模式,完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大力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最大限度地預防、減輕、消除食品安全的危害和隱患,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著力提升我市食品產業發展和食品安全工作水平。
二、工作重點和主要措施
(一)堅持改革創新,健全工作機制
1.推進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指導縣、市、區全面完成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工作,重點強化基層監管執法力量,配齊配強人員隊伍,合理裝備現場快速檢測、調查取證等儀器設備,提升現場監管效率和水平。積極探索切實有效的基層食品安全監管運行模式,努力建立起統一權威高效的食品藥品監管機構。
責任單位:市編辦、財政局、食品藥品監管局、工商局、質監局,各縣市區政府、阜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阜合現代產業園區管委會。
2.建立健全監管新機制。健全和完善對縣市區政府、阜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的考核評價機制,繼續實施食品安全政府目標考核,進一步完善考評指標體系和考評方法,切實推動地方政府屬地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的落實。全面深化行政審批改革,積極完善“審、批、查”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的新機制,建立相應的制度規范,強化監督考核,確保新機制有效運轉。
責任單位: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食品藥品監管局、農委,各縣市區政府、阜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阜合現代產業園區管委會。
3.完善綜合協調機制。充分發揮各級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綜合協調和監督指導作用,明確統籌規劃、協調聯動、督查考核、制度建設等方面職責定位,圍繞監管和體制改革后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強調研分析,及時研究提出解決措施。建立健全部門間高效、暢通的協調聯動機制,實現無縫銜接,形成工作合力,提高監管工作的系統性、協調性、一致性。組建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加強食品安全的督查考核,完善食品安全考核評價辦法。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阜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阜合現代產業園區管委會,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4.落實食品安全舉報獎勵制度。暢通投訴渠道,健全12331等食品安全舉報電話管理機制,完善投訴舉報獎勵制度,鼓勵公眾投訴舉報,及時兌現獎金,充分調動公眾參與的積極性。建立相應機制,有效發揮行業協會、社會公眾、新聞媒體等作用。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阜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阜合現代產業園區管委會,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農委、公安局、商務局、畜牧獸醫局、菜籃子辦公室,阜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5.完善應急處置機制。根據市級預案完善各成員單位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應急指揮系統和協同聯動工作平臺。加強應急處置隊伍建設,強化應急演練,提升監測預警、快速反應和統籌協調能力,確保及時妥善應對各類突發事件。
責任單位: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農委、衛生局、公安局、畜牧獸醫局、菜籃子辦公室、質監局,阜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二)突出工作重點,開展專項整治
6.加強日常監管。完善許可準入,加大種植養殖、生產、流通、餐飲服務、進出口及食品相關產品等各環節監管隱患排查力度,強化日常監督檢查,擴大監督檢查的覆蓋面,加大對不合格產品企業的處罰力度;突出跟蹤檢查、飛行檢查和專項檢查。完善食品退市、召回、銷毀等管理制度,嚴禁過期變質等不合格食品回流生產和消費環節。加大抽驗力度,有效統籌全市檢驗檢測資源,科學制定抽驗計劃,全面推進日常監管和抽驗結果的信息公開,更好地引導社會消費。
責任單位:市農委、食品藥品監管局、畜牧獸醫局、菜籃子辦公室、質監局,阜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7.強化源頭治理。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進一步規范農藥生產經營,加強對安全施用農藥的指導和管理,嚴厲打擊違法使用高毒禁用及限用農藥的行為。強化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管理,嚴防不合格產品進入市場和生產加工環節。加強獸藥和飼料生產、使用環節監管,加大抗生素和飼料安全隱患排查力度。以整治種植業產品農殘超標、畜禽養殖環節過量使用抗生素、水產品硝基呋喃藥物和孔雀石綠污染、生鮮乳添加違禁物質等為重點,始終保持高壓嚴打態勢,堅決打擊非法添加等違法違規行為。強化畜禽屠宰環節監管,嚴厲打擊生豬私屠濫宰等違法行為。加強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監督性檢測工作。加大土壤重金屬含量監測力度,組織開展基本農田環保執法行動。加強糧食質量安全監測,嚴防不符合衛生標準的糧食流入口糧市場。
責任單位:市農委、畜牧獸醫局、環保局、糧食局。
8.開展專項整治。圍繞“病死肉”、“瘦肉精”、“地溝油”、“非法添加”等突出問題,繼續加大整治力度。開展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著重解決區域性、季節性食品安全問題,有效預防學校食堂重大、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開展食品流動攤點專項整治行動,實行集中整治與規范提升相結合、堵疏結合、控管并舉,著力消除食品安全隱患。開展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專項整治,重點加強對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小作坊的監管,堅決取締生產假冒偽劣食品的“黑窩點”和“黑作坊”。開展打擊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行動,抓好農村兒童食品專項整治。加強病死動物及其產品監管,嚴厲打擊非法收購、販運、屠宰病死動物及利用病死動物加工制售肉制品等違法行為。開展清真食品專項整治行動,加大對“假冒清真”和“清真不清”等違法行為的治理力度。開展豆芽菜質量安全專項整治。開展乳制品、肉及肉制品、白酒、保健食品等重點食品的監督管理和專項整治,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風險。對存在突出問題的地方政府和部門嚴格進行責任追究,強化督查督辦。
責任單位:市農委、食品藥品監管局、畜牧獸醫局、菜籃子辦公室、公安局、民委、教育局、市容局、監察局,阜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9.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完善聯合執法機制,改進執法手段,提高執法效率,依法從嚴查處違法違規企業及人員,進一步加強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的有效銜接,及時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嚴禁罰過放行、以罰代刑,確保對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追究到位,加大對案件偵辦中涉案食品技術鑒定的支持力度,通過嚴懲違法犯罪,確保各類專項整治和重點品種綜合治理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食品藥品監管局、農委、畜牧獸醫局、菜籃子辦公室,阜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三)健全支撐體系,提升監管效能
10.加強技術支撐能力建設。結合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優化市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逐步建立布局合理、分層分類、資源共享的檢驗檢測體系。加快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建設步伐,大力加強市縣食品技術支撐體系建設,提升檢驗檢測和風險監測能力。
責任單位:市編辦、食品藥品監管局、財政局、發展改革委。
11.加強風險監測和預警工作。制定和實施全市年度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實現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計劃統一、經費集約、信息共享的“三統一”。擴大監測范圍,構建布局合理的風險監測網絡。強化風險管理制度和機制建設,著力提高風險監測能力,嚴把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體系建設項目質量關,形成上下貫通、左右銜接、信息共享的風險監測體系。健全風險信息應用機制,及時匯總檢驗、監測、監管等各方面信息,科學分析研判風險因素,確定風險程度,制定防控措施,有效控制食品安全風險。
責任單位:市衛生局、食品藥品監管局、農委、畜牧局、菜籃子辦公室、財政局。
12.完善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加強應急隊伍建設,開展應急能力培訓和事故演練,不斷提高應急處置能力,降低食品安全事故帶來的危害和損失,杜絕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加強事故信息報送和管理,完善食品安全新聞發布制度和食品安全輿情監測處置機制,妥善處置食品安全社會輿論事件。
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農委、衛生局、畜牧獸醫局、菜籃子辦公室、質監局、糧食局、公安局,阜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四)樹立自律意識,落實主體責任
13.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第一責任人意識和誠信意識。督促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依法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配備食品安全管理員,健全責任體系并嚴格落實責任管理、進貨查驗、索證索票、生產經營記錄、員工健康檔案、培訓教育等管理制度以及產品召回、不合格食品無害化處理等措施;督促食品經營者建立并執行臨近保質期食品的消費提示制度;建立實施食品安全“黑名單”制度,通過新聞媒體或者門戶網站向社會公布違法企業及責任人員的有關信息,并對違法企業實施重點監管。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推進行業加強自律,引導和約束企業誠信守法經營。
責任單位:市農委、食品藥品監管局、畜牧獸醫局、菜籃子辦公室、商務局,阜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五)加強宣傳教育,推進社會共治
14.加強食品安全科普宣傳。進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科普宣傳力度,配合市人大常委會開展食品安全阜陽行活動,通過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3.15”、“12.4”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加強對社會大眾的食品安全法規、知識宣傳和教育,引導公眾正確認識食品安全問題,正面、客觀、公正介紹和宣傳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加強食品安全監管、保障食品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
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食品藥品監管局、農委、畜牧獸醫局、菜籃子辦公室、公安局、衛生局、質監局、糧食局,阜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15.加強監管隊伍能力建設。舉辦多層次、多專題的培訓班,開展各類監管業務和法律法規培訓,著力提升綜合素質,全面提高業務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
責任單位: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農委、畜牧獸醫局、法制辦、菜籃子辦公室,阜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16.加強從業人員培訓。嚴格執行從業人員每年不少于40小時的培訓制度,定期對所有食品從業人員特別是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和關鍵崗位人員及食品加工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從業人員進行教育培訓,樹立正面典型,推動依法從業、誠信自律。
責任單位: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農委、畜牧獸醫局、菜籃子辦公室。
三、加強組織保障,落實工作責任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地要按照地方政府對食品安全負總責的要求,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指導,盡快將基層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落實到位,確保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有序開展;各有關部門要強化全局意識,各負其責、相互配合、增強監管合力,確保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二)加大財政投入。健全食品安全經費投入保障機制,將食品安全監管人員經費及行政管理、能力建設、監管執法裝備、專項整治、風險監測、監督抽檢、應急處置、科普宣傳、教育培訓等各項日常工作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并形成穩定增長機制;強化對經費的統籌分配和使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三)加強督查考核。各地要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政府目標管理,各地食安辦要按照目標管理的內容認真做好食品安全考核評價工作。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阜陽市2014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阜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4年5月28日
阜陽市2014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
2014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的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國務院和省、市政府食品安全工作部署,加快推進機構改革,健全完善監管體制,全面提升監管效能,深化重點治理整頓,嚴格落實企業責任,構建社會共治體系,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完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建立最嚴格的覆蓋全過程的監管制度。全面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創新食品安全監管模式,完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大力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最大限度地預防、減輕、消除食品安全的危害和隱患,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著力提升我市食品產業發展和食品安全工作水平。
二、工作重點和主要措施
(一)堅持改革創新,健全工作機制
1.推進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指導縣、市、區全面完成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工作,重點強化基層監管執法力量,配齊配強人員隊伍,合理裝備現場快速檢測、調查取證等儀器設備,提升現場監管效率和水平。積極探索切實有效的基層食品安全監管運行模式,努力建立起統一權威高效的食品藥品監管機構。
責任單位:市編辦、財政局、食品藥品監管局、工商局、質監局,各縣市區政府、阜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阜合現代產業園區管委會。
2.建立健全監管新機制。健全和完善對縣市區政府、阜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的考核評價機制,繼續實施食品安全政府目標考核,進一步完善考評指標體系和考評方法,切實推動地方政府屬地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的落實。全面深化行政審批改革,積極完善“審、批、查”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的新機制,建立相應的制度規范,強化監督考核,確保新機制有效運轉。
責任單位: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食品藥品監管局、農委,各縣市區政府、阜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阜合現代產業園區管委會。
3.完善綜合協調機制。充分發揮各級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綜合協調和監督指導作用,明確統籌規劃、協調聯動、督查考核、制度建設等方面職責定位,圍繞監管和體制改革后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強調研分析,及時研究提出解決措施。建立健全部門間高效、暢通的協調聯動機制,實現無縫銜接,形成工作合力,提高監管工作的系統性、協調性、一致性。組建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加強食品安全的督查考核,完善食品安全考核評價辦法。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阜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阜合現代產業園區管委會,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4.落實食品安全舉報獎勵制度。暢通投訴渠道,健全12331等食品安全舉報電話管理機制,完善投訴舉報獎勵制度,鼓勵公眾投訴舉報,及時兌現獎金,充分調動公眾參與的積極性。建立相應機制,有效發揮行業協會、社會公眾、新聞媒體等作用。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阜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阜合現代產業園區管委會,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農委、公安局、商務局、畜牧獸醫局、菜籃子辦公室,阜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5.完善應急處置機制。根據市級預案完善各成員單位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應急指揮系統和協同聯動工作平臺。加強應急處置隊伍建設,強化應急演練,提升監測預警、快速反應和統籌協調能力,確保及時妥善應對各類突發事件。
責任單位: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農委、衛生局、公安局、畜牧獸醫局、菜籃子辦公室、質監局,阜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二)突出工作重點,開展專項整治
6.加強日常監管。完善許可準入,加大種植養殖、生產、流通、餐飲服務、進出口及食品相關產品等各環節監管隱患排查力度,強化日常監督檢查,擴大監督檢查的覆蓋面,加大對不合格產品企業的處罰力度;突出跟蹤檢查、飛行檢查和專項檢查。完善食品退市、召回、銷毀等管理制度,嚴禁過期變質等不合格食品回流生產和消費環節。加大抽驗力度,有效統籌全市檢驗檢測資源,科學制定抽驗計劃,全面推進日常監管和抽驗結果的信息公開,更好地引導社會消費。
責任單位:市農委、食品藥品監管局、畜牧獸醫局、菜籃子辦公室、質監局,阜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7.強化源頭治理。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進一步規范農藥生產經營,加強對安全施用農藥的指導和管理,嚴厲打擊違法使用高毒禁用及限用農藥的行為。強化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管理,嚴防不合格產品進入市場和生產加工環節。加強獸藥和飼料生產、使用環節監管,加大抗生素和飼料安全隱患排查力度。以整治種植業產品農殘超標、畜禽養殖環節過量使用抗生素、水產品硝基呋喃藥物和孔雀石綠污染、生鮮乳添加違禁物質等為重點,始終保持高壓嚴打態勢,堅決打擊非法添加等違法違規行為。強化畜禽屠宰環節監管,嚴厲打擊生豬私屠濫宰等違法行為。加強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監督性檢測工作。加大土壤重金屬含量監測力度,組織開展基本農田環保執法行動。加強糧食質量安全監測,嚴防不符合衛生標準的糧食流入口糧市場。
責任單位:市農委、畜牧獸醫局、環保局、糧食局。
8.開展專項整治。圍繞“病死肉”、“瘦肉精”、“地溝油”、“非法添加”等突出問題,繼續加大整治力度。開展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著重解決區域性、季節性食品安全問題,有效預防學校食堂重大、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開展食品流動攤點專項整治行動,實行集中整治與規范提升相結合、堵疏結合、控管并舉,著力消除食品安全隱患。開展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專項整治,重點加強對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小作坊的監管,堅決取締生產假冒偽劣食品的“黑窩點”和“黑作坊”。開展打擊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行動,抓好農村兒童食品專項整治。加強病死動物及其產品監管,嚴厲打擊非法收購、販運、屠宰病死動物及利用病死動物加工制售肉制品等違法行為。開展清真食品專項整治行動,加大對“假冒清真”和“清真不清”等違法行為的治理力度。開展豆芽菜質量安全專項整治。開展乳制品、肉及肉制品、白酒、保健食品等重點食品的監督管理和專項整治,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風險。對存在突出問題的地方政府和部門嚴格進行責任追究,強化督查督辦。
責任單位:市農委、食品藥品監管局、畜牧獸醫局、菜籃子辦公室、公安局、民委、教育局、市容局、監察局,阜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9.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完善聯合執法機制,改進執法手段,提高執法效率,依法從嚴查處違法違規企業及人員,進一步加強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的有效銜接,及時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嚴禁罰過放行、以罰代刑,確保對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追究到位,加大對案件偵辦中涉案食品技術鑒定的支持力度,通過嚴懲違法犯罪,確保各類專項整治和重點品種綜合治理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食品藥品監管局、農委、畜牧獸醫局、菜籃子辦公室,阜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三)健全支撐體系,提升監管效能
10.加強技術支撐能力建設。結合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優化市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逐步建立布局合理、分層分類、資源共享的檢驗檢測體系。加快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建設步伐,大力加強市縣食品技術支撐體系建設,提升檢驗檢測和風險監測能力。
責任單位:市編辦、食品藥品監管局、財政局、發展改革委。
11.加強風險監測和預警工作。制定和實施全市年度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實現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計劃統一、經費集約、信息共享的“三統一”。擴大監測范圍,構建布局合理的風險監測網絡。強化風險管理制度和機制建設,著力提高風險監測能力,嚴把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體系建設項目質量關,形成上下貫通、左右銜接、信息共享的風險監測體系。健全風險信息應用機制,及時匯總檢驗、監測、監管等各方面信息,科學分析研判風險因素,確定風險程度,制定防控措施,有效控制食品安全風險。
責任單位:市衛生局、食品藥品監管局、農委、畜牧局、菜籃子辦公室、財政局。
12.完善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加強應急隊伍建設,開展應急能力培訓和事故演練,不斷提高應急處置能力,降低食品安全事故帶來的危害和損失,杜絕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加強事故信息報送和管理,完善食品安全新聞發布制度和食品安全輿情監測處置機制,妥善處置食品安全社會輿論事件。
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農委、衛生局、畜牧獸醫局、菜籃子辦公室、質監局、糧食局、公安局,阜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四)樹立自律意識,落實主體責任
13.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第一責任人意識和誠信意識。督促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依法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配備食品安全管理員,健全責任體系并嚴格落實責任管理、進貨查驗、索證索票、生產經營記錄、員工健康檔案、培訓教育等管理制度以及產品召回、不合格食品無害化處理等措施;督促食品經營者建立并執行臨近保質期食品的消費提示制度;建立實施食品安全“黑名單”制度,通過新聞媒體或者門戶網站向社會公布違法企業及責任人員的有關信息,并對違法企業實施重點監管。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推進行業加強自律,引導和約束企業誠信守法經營。
責任單位:市農委、食品藥品監管局、畜牧獸醫局、菜籃子辦公室、商務局,阜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五)加強宣傳教育,推進社會共治
14.加強食品安全科普宣傳。進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科普宣傳力度,配合市人大常委會開展食品安全阜陽行活動,通過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3.15”、“12.4”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加強對社會大眾的食品安全法規、知識宣傳和教育,引導公眾正確認識食品安全問題,正面、客觀、公正介紹和宣傳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加強食品安全監管、保障食品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
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食品藥品監管局、農委、畜牧獸醫局、菜籃子辦公室、公安局、衛生局、質監局、糧食局,阜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15.加強監管隊伍能力建設。舉辦多層次、多專題的培訓班,開展各類監管業務和法律法規培訓,著力提升綜合素質,全面提高業務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
責任單位: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農委、畜牧獸醫局、法制辦、菜籃子辦公室,阜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16.加強從業人員培訓。嚴格執行從業人員每年不少于40小時的培訓制度,定期對所有食品從業人員特別是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和關鍵崗位人員及食品加工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從業人員進行教育培訓,樹立正面典型,推動依法從業、誠信自律。
責任單位: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農委、畜牧獸醫局、菜籃子辦公室。
三、加強組織保障,落實工作責任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地要按照地方政府對食品安全負總責的要求,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指導,盡快將基層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落實到位,確保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有序開展;各有關部門要強化全局意識,各負其責、相互配合、增強監管合力,確保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二)加大財政投入。健全食品安全經費投入保障機制,將食品安全監管人員經費及行政管理、能力建設、監管執法裝備、專項整治、風險監測、監督抽檢、應急處置、科普宣傳、教育培訓等各項日常工作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并形成穩定增長機制;強化對經費的統籌分配和使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三)加強督查考核。各地要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政府目標管理,各地食安辦要按照目標管理的內容認真做好食品安全考核評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