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縣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發生以來,我市部分地區發生了奶農賣奶難,生鮮奶滯銷,消費市場萎縮等影響奶業產業發展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損害了廣大奶農的利益,而且嚴重影響了我市奶產業的健康發展。為了切實穩定奶業生產,保護奶農利益,促進我市奶產業健康發展,根據《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穩定奶業生產保護奶農利益的通知》(陜政發〔2008〕47號)精神,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積極促進乳品加工企業正常生產經營
鼓勵乳品加工企業對沒有問題的產品繼續生產,有銷路的盡可能擴大產量,特別是增加奶粉等存貨期長的乳制品產量。對于繼續堅持生產及擴大生產的乳品加工企業,各有關部門在安排都市農業、鄉鎮企業發展、工業企業發展等專項資金時,可通過財政貼息、專項補助等方式,重點扶持生鮮奶收購加工、奶源監督和質量安全監測。同時,市政府對乳產品加工企業和乳產品安全體系建設采取以下措施予以支持:
一是實行以獎代補政策。對執行2008年鮮奶收購合同且正常生產經營的市屬乳品加工企業,按2008年度日生產鮮奶加工量,由市財政予以一次性獎勵。即日加工量100噸以上的獎勵60萬元;日加工量50噸—100噸的獎勵40萬元;日加工量10噸—50噸的獎勵30萬元; 日加工量5噸—10噸的獎勵10萬元;日加工量2噸—5噸的獎勵5萬元。
二是進行貼息補助。對乳品加工企業超過合同采購、生產、儲備所需的流動資金銀行貸款,采取財政貼息的方式予以補助,貼息期限暫定為2008年10月1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止。具體貼息辦法由市農業局商市財政局參照國家有關政策規定另行制訂。
三是加強對生鮮奶質量安全監測。各級政府要大力支持農業部門和質檢部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建設、生鮮奶質量安全檢測設備配置和人員培訓。
二、切實保護奶農利益
針對部分奶制品企業以各種理由拒收原料奶的現象,對生鮮奶實行保護價收購。生鮮奶保護價按照優質優價和保本經營的原則,由各區縣物價、農業部門根據當地生鮮奶生產成本確定,報同級政府批準后實行。加工企業要嚴格按照合同收購量和合同價格收購生鮮奶,對超量收購生鮮奶收購保護價原則上不低于每公斤2元。為鼓勵奶農養殖奶牛的積極性,對2008年9月底前存欄的泌乳牛,由市財政按每頭100元予以一次性補貼。
三、加快推進國家奶牛政策性保險工作
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陜西省政策性奶牛保險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陜政辦發〔2008〕96號)精神,從2008年9月1日起,盡快在全市啟動以規模化、園區化養殖戶為重點的政策性奶牛保險補貼工作。按政策規定,保險金額2008年暫定為3000元、4000元、6000元三個檔次選擇投保,保險費率為6%,按照所選擇的保險金額檔次計算保費,分別為180元、240元、360元。保險保費由中央財政負擔30%,省、市財政負擔30%,奶牛養殖戶負擔40%。政策性奶牛保險由市農業部門配合保險機構組織實施,中、省、市財政補貼資金由財政部門負責落實。
四、認真落實奶業發展政策
按照《國務院關于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發〔2007〕31號),加緊落實奶牛良種補貼、優質后備母牛補貼和奶牛標準化養殖項目等已有的扶持政策,并積極落實配套資金。同時,各級財政要支持和鼓勵養殖大戶、養殖場(養殖小區)收購散養戶奶牛。大力發展規模奶牛場和標準化奶牛小區,積極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 對2008年12月31日前收購的奶牛,按照省、市、區縣分擔的方法,每頭補貼1500元。對收購散養戶奶牛的補貼由農業部門組織實施,補貼資金由財政部門負責落實。
五、加大奶業生產服務監管力度
確保奶業生產穩定發展,對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至關重要。各區縣政府和有關部門要自覺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保護奶農利益、穩定奶業生產的重要性,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我市奶業穩定健康發展。
一是開展專項整治。各級物價、農業、衛生、工商、質監等部門,要集中開展對全市奶產品生產、流通等環節的專項整治活動,及時查處打擊各種違法違紀行為,特別是各種價格違法違規行為,確保產品質量和安全。對拒收生鮮奶或不按鮮奶收購合同收購的乳品加工企業,不得享受相關財政扶持政策。
二是強化企業和奶農質量安全意識。農業部門要對全市所有養殖場經營者和奶農進行培訓,提高奶農質量意識、誠信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生產意識,確保鮮奶質量。加大對奶牛養殖小區和擠奶站的管理力度,引導養殖戶集中飼養,推行標準化規模養殖模式。幫助奶農和養殖戶正確認識食品安全事件,增強發展信心。
三是加強奶牛疫病防控。各區縣要切實強化奶牛養殖場(小區)的防疫管理。規模養殖場戶、養殖小區要實行封閉管理,健全免疫、消毒、無害化處理等防疫措施,強化疫情檢測和報告,特別是奶牛養殖集中地區,要加大監測數量和頻次,一旦發現疫情,要嚴格按規定及時上報。所有規模養殖場(小區)都要建立投入品記錄和動物疫病治療記錄,嚴禁添加國家明令禁用藥品,嚴格執行休藥期規定。各級畜牧獸醫部門要加大對獸藥、飼料和防疫工作的督查和監管,發現問題及時果斷予以處理。
四是搞好輿論引導。新聞媒體要積極從正面進行宣傳報道,引導消費者正確認識乳品市場現狀,促進和擴大乳品消費。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二○○八年十月二十三日
“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發生以來,我市部分地區發生了奶農賣奶難,生鮮奶滯銷,消費市場萎縮等影響奶業產業發展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損害了廣大奶農的利益,而且嚴重影響了我市奶產業的健康發展。為了切實穩定奶業生產,保護奶農利益,促進我市奶產業健康發展,根據《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穩定奶業生產保護奶農利益的通知》(陜政發〔2008〕47號)精神,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積極促進乳品加工企業正常生產經營
鼓勵乳品加工企業對沒有問題的產品繼續生產,有銷路的盡可能擴大產量,特別是增加奶粉等存貨期長的乳制品產量。對于繼續堅持生產及擴大生產的乳品加工企業,各有關部門在安排都市農業、鄉鎮企業發展、工業企業發展等專項資金時,可通過財政貼息、專項補助等方式,重點扶持生鮮奶收購加工、奶源監督和質量安全監測。同時,市政府對乳產品加工企業和乳產品安全體系建設采取以下措施予以支持:
一是實行以獎代補政策。對執行2008年鮮奶收購合同且正常生產經營的市屬乳品加工企業,按2008年度日生產鮮奶加工量,由市財政予以一次性獎勵。即日加工量100噸以上的獎勵60萬元;日加工量50噸—100噸的獎勵40萬元;日加工量10噸—50噸的獎勵30萬元; 日加工量5噸—10噸的獎勵10萬元;日加工量2噸—5噸的獎勵5萬元。
二是進行貼息補助。對乳品加工企業超過合同采購、生產、儲備所需的流動資金銀行貸款,采取財政貼息的方式予以補助,貼息期限暫定為2008年10月1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止。具體貼息辦法由市農業局商市財政局參照國家有關政策規定另行制訂。
三是加強對生鮮奶質量安全監測。各級政府要大力支持農業部門和質檢部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建設、生鮮奶質量安全檢測設備配置和人員培訓。
二、切實保護奶農利益
針對部分奶制品企業以各種理由拒收原料奶的現象,對生鮮奶實行保護價收購。生鮮奶保護價按照優質優價和保本經營的原則,由各區縣物價、農業部門根據當地生鮮奶生產成本確定,報同級政府批準后實行。加工企業要嚴格按照合同收購量和合同價格收購生鮮奶,對超量收購生鮮奶收購保護價原則上不低于每公斤2元。為鼓勵奶農養殖奶牛的積極性,對2008年9月底前存欄的泌乳牛,由市財政按每頭100元予以一次性補貼。
三、加快推進國家奶牛政策性保險工作
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陜西省政策性奶牛保險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陜政辦發〔2008〕96號)精神,從2008年9月1日起,盡快在全市啟動以規模化、園區化養殖戶為重點的政策性奶牛保險補貼工作。按政策規定,保險金額2008年暫定為3000元、4000元、6000元三個檔次選擇投保,保險費率為6%,按照所選擇的保險金額檔次計算保費,分別為180元、240元、360元。保險保費由中央財政負擔30%,省、市財政負擔30%,奶牛養殖戶負擔40%。政策性奶牛保險由市農業部門配合保險機構組織實施,中、省、市財政補貼資金由財政部門負責落實。
四、認真落實奶業發展政策
按照《國務院關于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發〔2007〕31號),加緊落實奶牛良種補貼、優質后備母牛補貼和奶牛標準化養殖項目等已有的扶持政策,并積極落實配套資金。同時,各級財政要支持和鼓勵養殖大戶、養殖場(養殖小區)收購散養戶奶牛。大力發展規模奶牛場和標準化奶牛小區,積極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 對2008年12月31日前收購的奶牛,按照省、市、區縣分擔的方法,每頭補貼1500元。對收購散養戶奶牛的補貼由農業部門組織實施,補貼資金由財政部門負責落實。
五、加大奶業生產服務監管力度
確保奶業生產穩定發展,對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至關重要。各區縣政府和有關部門要自覺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保護奶農利益、穩定奶業生產的重要性,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我市奶業穩定健康發展。
一是開展專項整治。各級物價、農業、衛生、工商、質監等部門,要集中開展對全市奶產品生產、流通等環節的專項整治活動,及時查處打擊各種違法違紀行為,特別是各種價格違法違規行為,確保產品質量和安全。對拒收生鮮奶或不按鮮奶收購合同收購的乳品加工企業,不得享受相關財政扶持政策。
二是強化企業和奶農質量安全意識。農業部門要對全市所有養殖場經營者和奶農進行培訓,提高奶農質量意識、誠信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生產意識,確保鮮奶質量。加大對奶牛養殖小區和擠奶站的管理力度,引導養殖戶集中飼養,推行標準化規模養殖模式。幫助奶農和養殖戶正確認識食品安全事件,增強發展信心。
三是加強奶牛疫病防控。各區縣要切實強化奶牛養殖場(小區)的防疫管理。規模養殖場戶、養殖小區要實行封閉管理,健全免疫、消毒、無害化處理等防疫措施,強化疫情檢測和報告,特別是奶牛養殖集中地區,要加大監測數量和頻次,一旦發現疫情,要嚴格按規定及時上報。所有規模養殖場(小區)都要建立投入品記錄和動物疫病治療記錄,嚴禁添加國家明令禁用藥品,嚴格執行休藥期規定。各級畜牧獸醫部門要加大對獸藥、飼料和防疫工作的督查和監管,發現問題及時果斷予以處理。
四是搞好輿論引導。新聞媒體要積極從正面進行宣傳報道,引導消費者正確認識乳品市場現狀,促進和擴大乳品消費。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二○○八年十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