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縣)水利(務)局、發改 委、公安局、監察局、財政局、規劃局、住建局、國土資源局、經信委、統計局、環保局、衛生局、物價局、農業局、林業局、城管局、海事局:
為了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達到人水和諧目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中發〔2011〕1號)》等法律法規政策,結合我市實際,市直相關部門經聯席會議會商,決定加強水資源嚴格管理。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嚴格管理水權
依法管水,維護國家水資源所有權、企業合法水資源經營權和用水戶合法水資源使用權。堅持取水許可、計劃供水、有償用水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對擅自開發建設或投產的項目要一律責令停止。實行非農取水的“五個一”管理:每戶一本取水許可證、一塊取水標志牌、一只取水計量設施、一本取水抄表臺帳、一份取水管理檔案
二、嚴格管理水價
物價部門要認真執行國家和省里有關取水價格政策規定,強化取水價格管理,積極配合上級有關部門開展建立合理水價形成機制的相關工作,加強水資源費與原水費價格監管,按照上級統一部署,逐步實行生活用水與生產用水差別價格制度、水資源與水商品價格區別制度、定額和超定額價格區別制度,做到按質論價、優質高價。利用價格調節手段,促進水資源節約、保護和合理利用。
三、嚴格管理水源
開展水功能區劃工作,劃定飲用水源保護區,強化飲用水水源管理。在水量方面,采取措施涵養水源,防止水源枯竭,對地表水源做到不因過量引水引起下游地區生態環境的惡化,嚴格控制地下水開采,住建部門和國土資源部門把好地下水開采前置審核關。在水質方面,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設置排污口,防止水體污染,維持水體的自然凈化能力,達到國家標準。飲用水源安全保障工作由環保部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住建部門嚴格把關飲用水源保護區內項目建設,規劃部門負責合理規劃飲用水源保護區及周邊建設項目,嚴格控制污染項目選址建設,衛生部門負責飲用水源水質監測及衛生防疫管理工作,林業部門負責飲用水源及其周邊林地及森林資源的保護工作,國土資源部門負責控制涉及飲用水源保護的礦產資源開發項目和其它項目建設用地,監督做好礦山生態恢復工作,農業部門負責開展農業環境保護和面源污染防治及監管畜禽養殖活動。海事部門應加強河道內船舶運輸污染防治工作。城管部門要禁止在水域保護區內堆存城市生活、建筑垃圾。公安部門做好危險化學品、有毒有害物品進入水源保護區的風險防范工作。
四、嚴格管理水量
建立用水總量控制制度,通過開源與節流,實現供水與需水的平衡,根據用水定額和取用水戶計劃建議、上年度用水實績、本年度生產規模等,確定并合理下達自來水計劃。強化水資源統一調度,根據河流水量分配方案、水資源調度方案和水資源應急調度預案,調度水資源,協調好生活、生產和生態環境用水,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全市全年用水總量控制在5.6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193立方米以內。住建部門每月向水利部門和統計部門提供城區用自來水報表。加強水量監控,加強對企業用水臺帳和用水計量的檢查,要求除水力發電企業外的其他規模企業應當裝置質量合格的取水計量設施,準確計量取水量。
五、嚴格管理水質
建立水功能區限制納污制度,確立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針對不同取水戶的用途,合理調配水資源,做到優質優用,分質供水。水功能區達標率達95%以上,水利(務)部門從嚴核定水域納污容量,依法提出限制排污總量意見。開展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記和審核。環保部門做好入河排污口的審批和涉水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審批。衛生、環保、水利(務)部門都要建立水功能區水質達標評價體系,加強水質監測工作,完善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質監測網絡。衛生、環保、水文部門在主要河道、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區域設置水資源質量監測斷面,對水質狀況進行監測。財政部門負責預算水質檢測經費。
六、嚴格管理用水效率
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確立用水效率控制紅線。把節水工作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全過程,做到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農業部門負責減少高耗水農作物的面積,推廣高效節水栽培技術,降低水稻耗水量,推廣先進實用的節水灌溉和生物防治技術,使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0.51。住建等相關部門負責落實建設項目節水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制度。經信部門要協助水利(務)部門加強企業節水管理,努力提高工業用水循環利用率,淘汰不符合節水標準的用水工藝、設備和產品。
七、嚴格管理開發利用
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確立開發利用、保護與節約并舉的方針。開發利用水資源在不違背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的前提下,做到有序合理開發。發改部門負責把好水能資源開發項目的核準和審批關口,組織開展水能資源可開發量的多層次評估,比選合理的水電開發可利用量及水資源利用最優的設計方案。對于不符合規劃的項目不予核準和審批。 財政部門加大對水資源費征收和使用的監管力度,做到取之水資源,足額征收到位,用之水資源。
八、嚴格管理數據采集
統計部門負責提供規模工業企業產值和增加值的月度、季報度和年度數據。水利(務)部門負責采集企業用水量數據。統計調查水量的項目和統計調查表格要到統計部門審批、備案。區(縣)水利(務)部門每月必須到規模工業企業進行一次水量數據采集,填報用水量報表,并于每月的10日前報本地區(縣)統計部門、市統計部門和市水利部門。萬元規模工業企業增加值用水量經統計部門審核認定,報本級政府蓋章后上報。水量數據的采集要堅持真實性原則,做到有表的按表讀數,無表的做生產用水實驗,按實驗結果科學、客觀推算后確定用水數據。
九、落實聯合管水責任
(一)履行部門法定職責。加強領導,編制規劃,制定方案;加大宣傳、加強巡查;把握政策,處理糾紛;切實履行本部門管理水資源的職責。
(二)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嚴厲打擊非法取水、非法設置排污口、擾亂水價、非法采砂等違法行為。開展水利(務)、發改、國土資源、衛生、住建、海事、公安等部門聯合執法專項行動,打擊非法采砂等破壞水質的違法行為。
(三)落實行政監察責任。監察部門負責對水資源管理中的違紀行為進行查處。
張家界市水利局 張家界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張家界市公安局
張家界市監察局 張家界市財政局 張家界市規劃管理局
張家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張家界市國土資源局 張家界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張家界市統計局 張家界市環境保護局 張家界市衛生局
張家界市物價局 張家界市農業局 張家界市林業局
張家界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張家界市地方海事局
二O一一年九月二十九日
為了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達到人水和諧目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中發〔2011〕1號)》等法律法規政策,結合我市實際,市直相關部門經聯席會議會商,決定加強水資源嚴格管理。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嚴格管理水權
依法管水,維護國家水資源所有權、企業合法水資源經營權和用水戶合法水資源使用權。堅持取水許可、計劃供水、有償用水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對擅自開發建設或投產的項目要一律責令停止。實行非農取水的“五個一”管理:每戶一本取水許可證、一塊取水標志牌、一只取水計量設施、一本取水抄表臺帳、一份取水管理檔案
二、嚴格管理水價
物價部門要認真執行國家和省里有關取水價格政策規定,強化取水價格管理,積極配合上級有關部門開展建立合理水價形成機制的相關工作,加強水資源費與原水費價格監管,按照上級統一部署,逐步實行生活用水與生產用水差別價格制度、水資源與水商品價格區別制度、定額和超定額價格區別制度,做到按質論價、優質高價。利用價格調節手段,促進水資源節約、保護和合理利用。
三、嚴格管理水源
開展水功能區劃工作,劃定飲用水源保護區,強化飲用水水源管理。在水量方面,采取措施涵養水源,防止水源枯竭,對地表水源做到不因過量引水引起下游地區生態環境的惡化,嚴格控制地下水開采,住建部門和國土資源部門把好地下水開采前置審核關。在水質方面,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設置排污口,防止水體污染,維持水體的自然凈化能力,達到國家標準。飲用水源安全保障工作由環保部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住建部門嚴格把關飲用水源保護區內項目建設,規劃部門負責合理規劃飲用水源保護區及周邊建設項目,嚴格控制污染項目選址建設,衛生部門負責飲用水源水質監測及衛生防疫管理工作,林業部門負責飲用水源及其周邊林地及森林資源的保護工作,國土資源部門負責控制涉及飲用水源保護的礦產資源開發項目和其它項目建設用地,監督做好礦山生態恢復工作,農業部門負責開展農業環境保護和面源污染防治及監管畜禽養殖活動。海事部門應加強河道內船舶運輸污染防治工作。城管部門要禁止在水域保護區內堆存城市生活、建筑垃圾。公安部門做好危險化學品、有毒有害物品進入水源保護區的風險防范工作。
四、嚴格管理水量
建立用水總量控制制度,通過開源與節流,實現供水與需水的平衡,根據用水定額和取用水戶計劃建議、上年度用水實績、本年度生產規模等,確定并合理下達自來水計劃。強化水資源統一調度,根據河流水量分配方案、水資源調度方案和水資源應急調度預案,調度水資源,協調好生活、生產和生態環境用水,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全市全年用水總量控制在5.6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193立方米以內。住建部門每月向水利部門和統計部門提供城區用自來水報表。加強水量監控,加強對企業用水臺帳和用水計量的檢查,要求除水力發電企業外的其他規模企業應當裝置質量合格的取水計量設施,準確計量取水量。
五、嚴格管理水質
建立水功能區限制納污制度,確立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針對不同取水戶的用途,合理調配水資源,做到優質優用,分質供水。水功能區達標率達95%以上,水利(務)部門從嚴核定水域納污容量,依法提出限制排污總量意見。開展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記和審核。環保部門做好入河排污口的審批和涉水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審批。衛生、環保、水利(務)部門都要建立水功能區水質達標評價體系,加強水質監測工作,完善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質監測網絡。衛生、環保、水文部門在主要河道、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區域設置水資源質量監測斷面,對水質狀況進行監測。財政部門負責預算水質檢測經費。
六、嚴格管理用水效率
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確立用水效率控制紅線。把節水工作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全過程,做到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農業部門負責減少高耗水農作物的面積,推廣高效節水栽培技術,降低水稻耗水量,推廣先進實用的節水灌溉和生物防治技術,使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0.51。住建等相關部門負責落實建設項目節水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制度。經信部門要協助水利(務)部門加強企業節水管理,努力提高工業用水循環利用率,淘汰不符合節水標準的用水工藝、設備和產品。
七、嚴格管理開發利用
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確立開發利用、保護與節約并舉的方針。開發利用水資源在不違背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的前提下,做到有序合理開發。發改部門負責把好水能資源開發項目的核準和審批關口,組織開展水能資源可開發量的多層次評估,比選合理的水電開發可利用量及水資源利用最優的設計方案。對于不符合規劃的項目不予核準和審批。 財政部門加大對水資源費征收和使用的監管力度,做到取之水資源,足額征收到位,用之水資源。
八、嚴格管理數據采集
統計部門負責提供規模工業企業產值和增加值的月度、季報度和年度數據。水利(務)部門負責采集企業用水量數據。統計調查水量的項目和統計調查表格要到統計部門審批、備案。區(縣)水利(務)部門每月必須到規模工業企業進行一次水量數據采集,填報用水量報表,并于每月的10日前報本地區(縣)統計部門、市統計部門和市水利部門。萬元規模工業企業增加值用水量經統計部門審核認定,報本級政府蓋章后上報。水量數據的采集要堅持真實性原則,做到有表的按表讀數,無表的做生產用水實驗,按實驗結果科學、客觀推算后確定用水數據。
九、落實聯合管水責任
(一)履行部門法定職責。加強領導,編制規劃,制定方案;加大宣傳、加強巡查;把握政策,處理糾紛;切實履行本部門管理水資源的職責。
(二)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嚴厲打擊非法取水、非法設置排污口、擾亂水價、非法采砂等違法行為。開展水利(務)、發改、國土資源、衛生、住建、海事、公安等部門聯合執法專項行動,打擊非法采砂等破壞水質的違法行為。
(三)落實行政監察責任。監察部門負責對水資源管理中的違紀行為進行查處。
張家界市水利局 張家界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張家界市公安局
張家界市監察局 張家界市財政局 張家界市規劃管理局
張家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張家界市國土資源局 張家界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張家界市統計局 張家界市環境保護局 張家界市衛生局
張家界市物價局 張家界市農業局 張家界市林業局
張家界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張家界市地方海事局
二O一一年九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