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屬各開發區管委會,市直有關部門:
濰坊市是農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和出口大市,全市共有出口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392家。2003—2005年食品、農產品出口年均增幅在12%以上。其中,禽肉出口占全省的60%、全國的30%以上;蔬菜出口占全省的30%以上。2005年農產品出口38356批,95.5萬噸,貨值7.7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近64億元,占濰坊整個GDP的4.4%。按濰坊市590萬農村人口計算,每個農村人口人均在農產品出口方面創造產值約1085元。創造農村就業機會100余萬個,300萬人受益。農產品出口對我市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成為帶動農民致富、促進外貿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大亮點。發展農業外向型經濟已成為建設濰坊社會主義新農村,推動和諧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隨著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快速增長,疫病疫情、農藥、獸藥殘留等非關稅貿易壁壘已成為制約和影響食品、農產品出口的主要原因。日本政府根據新修訂的《食品衛生法》,將于今年5月29日正式實施“肯定列表制度”正是這種貿易壁壘的具體體現。該制度涉及所有農業化學品的管理,而且全部制定了限量標準(暫定限量標準和一律標準)。15種農獸藥被禁止使用,797種農藥、獸藥和添加劑在264種食品、農產品中設立了53862個暫定限量標準。“一律標準”更是涵蓋了除暫定標準之外的其他所有農業化學品和農產品。
日本是我市食品、農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2005年輸日農產品達到了4.85億美元,占農產品出口總額的62.9%。因此,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實施對我市食品、農產品的出口帶來的困難和阻力不可低估。為抓好源頭建設,加強我市農藥、獸藥生產、銷售和使用的監督管理,解決困擾農產品出口的農獸藥殘留和疫情問題,規范農產品的種養殖、生產加工和出口,提高農產品出口質量標準,促進我市農產品出口,提出如下意見。
一、目標任務
以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指針,以支持服務“三農”為目的。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及時掌握我市農藥、獸藥及添加劑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情況,加強日常監督管理,制訂今后出口農產品殘留重點監控項目,采取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全面提升濰坊出口食品和農產品質量,促進全市外經貿快速發展。
二、責任分工
(一)市外經貿局負責統計分析全市農產品的數量、種類、創匯情況及輸日農產品所占比例;負責組織協調應對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相關政策、技術的指導和培訓。
(二)市農業局負責濰坊地區植物的防疫檢疫;農藥生產企業管理、農藥藥政藥檢、農藥銷售經營單位個人及主要出口農作物、蔬菜農藥使用情況的調查摸底和清理整頓。
(三)市畜牧局負責濰坊地區動物及其動物產品的防疫檢疫和獸醫醫政;獸藥生產企業管理、獸藥及飼料添加劑藥政藥檢、獸藥銷售經營單位個人及主要出口畜禽獸藥使用情況的調查摸底和清理整頓。
(四)市工商局負責嚴格把好農藥、獸藥銷售、生產經營主體的準入關,對流通的農藥、獸藥的市場經營秩序實施規范管理和監督;對市場銷售的違禁農藥、獸藥依法進行處理。
(五)濰坊檢驗檢疫局負責轄區出口食品、農產品企業備案養殖場、種植基地農藥、獸藥及添加劑使用情況調查和處理;國外預警通報和處理;出口農產品農獸藥殘檢測監控技術支持。重點抓好出口食品、農產品的疫病疫情,農獸藥殘、非法食品添加劑、有毒有害物質、非法走私和夾帶等涉及食品安全的問題。
三、工作措施
(一)進行農藥、獸藥的調查摸底。市農業局、畜牧局、濰坊檢驗檢疫局按照“濰坊市農藥、獸藥生產、銷售流通及使用情況調查實施方案”立即實施調查摸底,并于4月30日前完成調查工作。各單位的調查摸底情況由濰坊檢驗檢疫局負責匯總。
(二)開展農藥、獸藥的清理整頓。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市農業局、畜牧局、工商局、濰坊檢驗檢疫局安照各自職責分工組織對全市農藥、獸藥的加工生產、市場銷售、流通使用領域的全面執法檢查和清理整頓。凡國家明令禁止和“肯定列表”、“一律標準”中所規定的禁用農獸藥和添加劑一律不準生產、銷售和使用。此項工作于5月10日前完成。
(三)加強基地建設,規范生產行為。為盡快改變目前我市出口農產品生產管理狀況,縮小與進口國的差距,必須從原料生產基地建設抓起,規范農產品生產行為,為促進農產品出口奠定堅實的基礎。各級農業、畜牧、檢驗檢疫部門和出口農產品生產企業,必須把標準化原料生產基地建設作為應對“肯定列表制度”的基礎工作來抓。所有農產品出口企業,都要根據檢驗檢疫部門的要求,按照“公司+基地+標準化”的模式,建立與加工出口能力相適應的一體化原料生產基地,并實行備案管理。出口農產品的生產原料必須來自備案的種養殖基地。未經備案的種植、養殖場,其產品不得用于加工出口。企業要嚴格加強對原料生產和加工全過程的安全衛生質量控制,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廠,都要層層進行檢測把關,使出口農產品的的生產、加工、流通全部納入標準化管理軌道。
(四)建立健全各部門聯動機制和工作長效機制。建立部門間聯動和信息溝通機制。部門間定期發布信息通報,對轄區內疫病疫情、農藥、獸藥流通使用情況、出口農產品風險評估、國內外風險預警、國外允許使用的農藥及殘留量等相關信息情況進行及時溝通,采取相應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出口風險。農藥、獸藥的調查摸底和清理整頓工作要形成長效機制,定期不定期地開展工作,持之以恒,抓出成效。
各有關部門要根據全市農產品出口質量標準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各自分工和工作職責,制定出符合本單位實際的工作方案,實行“主管領導”負責制。市政府將對這項工作的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對措施不力、造成工作損失的,追究相關負責人的責任。
二ΟΟ六年四月十日
濰坊市是農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和出口大市,全市共有出口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392家。2003—2005年食品、農產品出口年均增幅在12%以上。其中,禽肉出口占全省的60%、全國的30%以上;蔬菜出口占全省的30%以上。2005年農產品出口38356批,95.5萬噸,貨值7.7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近64億元,占濰坊整個GDP的4.4%。按濰坊市590萬農村人口計算,每個農村人口人均在農產品出口方面創造產值約1085元。創造農村就業機會100余萬個,300萬人受益。農產品出口對我市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成為帶動農民致富、促進外貿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大亮點。發展農業外向型經濟已成為建設濰坊社會主義新農村,推動和諧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隨著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快速增長,疫病疫情、農藥、獸藥殘留等非關稅貿易壁壘已成為制約和影響食品、農產品出口的主要原因。日本政府根據新修訂的《食品衛生法》,將于今年5月29日正式實施“肯定列表制度”正是這種貿易壁壘的具體體現。該制度涉及所有農業化學品的管理,而且全部制定了限量標準(暫定限量標準和一律標準)。15種農獸藥被禁止使用,797種農藥、獸藥和添加劑在264種食品、農產品中設立了53862個暫定限量標準。“一律標準”更是涵蓋了除暫定標準之外的其他所有農業化學品和農產品。
日本是我市食品、農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2005年輸日農產品達到了4.85億美元,占農產品出口總額的62.9%。因此,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實施對我市食品、農產品的出口帶來的困難和阻力不可低估。為抓好源頭建設,加強我市農藥、獸藥生產、銷售和使用的監督管理,解決困擾農產品出口的農獸藥殘留和疫情問題,規范農產品的種養殖、生產加工和出口,提高農產品出口質量標準,促進我市農產品出口,提出如下意見。
一、目標任務
以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指針,以支持服務“三農”為目的。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及時掌握我市農藥、獸藥及添加劑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情況,加強日常監督管理,制訂今后出口農產品殘留重點監控項目,采取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全面提升濰坊出口食品和農產品質量,促進全市外經貿快速發展。
二、責任分工
(一)市外經貿局負責統計分析全市農產品的數量、種類、創匯情況及輸日農產品所占比例;負責組織協調應對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相關政策、技術的指導和培訓。
(二)市農業局負責濰坊地區植物的防疫檢疫;農藥生產企業管理、農藥藥政藥檢、農藥銷售經營單位個人及主要出口農作物、蔬菜農藥使用情況的調查摸底和清理整頓。
(三)市畜牧局負責濰坊地區動物及其動物產品的防疫檢疫和獸醫醫政;獸藥生產企業管理、獸藥及飼料添加劑藥政藥檢、獸藥銷售經營單位個人及主要出口畜禽獸藥使用情況的調查摸底和清理整頓。
(四)市工商局負責嚴格把好農藥、獸藥銷售、生產經營主體的準入關,對流通的農藥、獸藥的市場經營秩序實施規范管理和監督;對市場銷售的違禁農藥、獸藥依法進行處理。
(五)濰坊檢驗檢疫局負責轄區出口食品、農產品企業備案養殖場、種植基地農藥、獸藥及添加劑使用情況調查和處理;國外預警通報和處理;出口農產品農獸藥殘檢測監控技術支持。重點抓好出口食品、農產品的疫病疫情,農獸藥殘、非法食品添加劑、有毒有害物質、非法走私和夾帶等涉及食品安全的問題。
三、工作措施
(一)進行農藥、獸藥的調查摸底。市農業局、畜牧局、濰坊檢驗檢疫局按照“濰坊市農藥、獸藥生產、銷售流通及使用情況調查實施方案”立即實施調查摸底,并于4月30日前完成調查工作。各單位的調查摸底情況由濰坊檢驗檢疫局負責匯總。
(二)開展農藥、獸藥的清理整頓。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市農業局、畜牧局、工商局、濰坊檢驗檢疫局安照各自職責分工組織對全市農藥、獸藥的加工生產、市場銷售、流通使用領域的全面執法檢查和清理整頓。凡國家明令禁止和“肯定列表”、“一律標準”中所規定的禁用農獸藥和添加劑一律不準生產、銷售和使用。此項工作于5月10日前完成。
(三)加強基地建設,規范生產行為。為盡快改變目前我市出口農產品生產管理狀況,縮小與進口國的差距,必須從原料生產基地建設抓起,規范農產品生產行為,為促進農產品出口奠定堅實的基礎。各級農業、畜牧、檢驗檢疫部門和出口農產品生產企業,必須把標準化原料生產基地建設作為應對“肯定列表制度”的基礎工作來抓。所有農產品出口企業,都要根據檢驗檢疫部門的要求,按照“公司+基地+標準化”的模式,建立與加工出口能力相適應的一體化原料生產基地,并實行備案管理。出口農產品的生產原料必須來自備案的種養殖基地。未經備案的種植、養殖場,其產品不得用于加工出口。企業要嚴格加強對原料生產和加工全過程的安全衛生質量控制,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廠,都要層層進行檢測把關,使出口農產品的的生產、加工、流通全部納入標準化管理軌道。
(四)建立健全各部門聯動機制和工作長效機制。建立部門間聯動和信息溝通機制。部門間定期發布信息通報,對轄區內疫病疫情、農藥、獸藥流通使用情況、出口農產品風險評估、國內外風險預警、國外允許使用的農藥及殘留量等相關信息情況進行及時溝通,采取相應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出口風險。農藥、獸藥的調查摸底和清理整頓工作要形成長效機制,定期不定期地開展工作,持之以恒,抓出成效。
各有關部門要根據全市農產品出口質量標準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各自分工和工作職責,制定出符合本單位實際的工作方案,實行“主管領導”負責制。市政府將對這項工作的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對措施不力、造成工作損失的,追究相關負責人的責任。
二ΟΟ六年四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