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新區管委會,市政府各工作部門、直屬事業機構:
春節將至,為加強春節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維護食品市場秩序和社會穩定,嚴防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確保全市人民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經市政府同意,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精心部署春節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春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節慶時間長,人員流動大,食品購銷旺,消費種類繁多,群體聚餐激增,是食品安全風險集中、問題易發的敏感時期。做好春節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對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各區縣、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精心部署春節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要深入分析春節期間食品供求特點,全面梳理本轄區食品安全隱患和監管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制定工作方案,層層分解工作任務,確保措施到位、責任到位、監管到位。
二、突出重點,全面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隱患
(一)深入開展市場執法檢查。要加大對重點區域、重點品種的執法檢查,持續保持高壓態勢。要突出商場超市、批發市場、集貿市場、賓館飯店、旅游景區、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區域、場所和部位,加強對酒類、乳制品、肉類、食用油、米面制品、水餃、元宵、調味品、速凍食品、兒童食品、保健食品、民俗特產等熱銷食品種類和食品相關產品的執法抽檢和市場巡查,強化聯合執法機制,排查食品安全隱患,嚴查重處違法行為。要加強對食品展銷、促銷活動的執法檢查,防止借機銷售過期變質、假冒仿冒、摻雜使假、有毒有害、“三無”等問題食品的違法違規行為。要督促經營者保證食品質量安全狀況,及時將不合格食品撤柜下架。
(二)切實加強薄弱環節食品安全監管。要結合春節食品消費特點,進一步加強對食品安全薄弱環節的監管,特別是加強對鮮活農產品、米面糧油等大宗過節食品的監管,堅決防止食品企業為搶訂單、趕進度而生產不符合質量安全標準的食品流入節日市場。要加強對小作坊、小攤販、畜禽屠宰、清真食品加工點等場所的監督管理,認真抓好已取締、已處罰責令整改企業的復查工作。要加強對農村集市等臨時餐飲業態及年夜飯、團圓飯、婚宴、農村宴席等集中餐飲活動的規范與監管,以節令性食品及食品添加劑為重點,以進貨查驗和涼菜制作、生食水產品加工為重點環節,督促餐飲服務單位嚴格落實餐飲安全各項管理制度和措施,嚴防群體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三)加強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嚴禁使用禁用藥物,嚴格準出準入,加大對生鮮乳收購、生豬定點屠宰、農畜產品收購和批發等環節的監督檢查力度,確保農畜產品質量安全。
(四)加大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力度。加強對節令性食品和節日熱銷食品的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擴大餐飲服務單位快速檢測范圍。對抽檢出的不合格食品、監測出的問題樣品和篩查出的可疑食品,要依法調查處置,監督生產經營者及時將不合格食品召回、下架、銷毀,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五)繼續加大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打擊力度。公安機關與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始終保持高壓嚴打態勢,查源追蹤、重拳打擊,對于假冒偽劣食品違法案件,不能就事論事,要快查快辦、嚴格執法,堅持露頭就打、落地就查。對典型案件,要及時通報曝光,涉嫌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道德缺失,故意或多次制假造假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一定要出重拳,按法律上線嚴厲打擊。要互通信息、相互協作,形成打擊食品違法犯罪案件的工作合力。
三、加強宣傳引導,增強公眾消費信心
食品藥品機構改革尚未到位的區縣,要按照原職責分工,各司其職,確保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落到實處。要抓住春節期間群眾業余時間較多、出行人流集中的有利時機,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新聞媒體的作用,充分利用休閑廣場、年貨市場、農村大集、民俗活動、節慶展銷等春節特色場合,采取廣大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靈活多樣的形式,有針對性地開展食品安全普法教育和科普宣傳,提高公眾自我保護意識和防范能力。要大力宣傳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廣泛動員公眾積極參與社會監督。要及時發布食品安全警示信息,引導公眾理性消費,增強食品安全信心,努力營造良好的節日氛圍。
四、嚴肅值守紀律,扎實做好應急防范工作
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制定縝密的應急預案,明確處置流程,暢通信息渠道,落實應急資源保障。要嚴肅春節期間值守紀律,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和領導帶班制度,公布值班舉報電話,保持聯絡暢通。要密切關注輿情動態,加強信息分析研判,及時發現傾向性、苗頭性的事件和問題。對于突發食品安全事件,要在第一時間組織核查處理,做到快速響應、高效處置、及時上報、規范發布,最大限度、最快速度降低危害,防止事態蔓延升級。對于因瞞報、漏報、遲報造成不良后果的,要堅決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銅川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4年1月27日
春節將至,為加強春節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維護食品市場秩序和社會穩定,嚴防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確保全市人民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經市政府同意,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精心部署春節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春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節慶時間長,人員流動大,食品購銷旺,消費種類繁多,群體聚餐激增,是食品安全風險集中、問題易發的敏感時期。做好春節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對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各區縣、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精心部署春節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要深入分析春節期間食品供求特點,全面梳理本轄區食品安全隱患和監管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制定工作方案,層層分解工作任務,確保措施到位、責任到位、監管到位。
二、突出重點,全面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隱患
(一)深入開展市場執法檢查。要加大對重點區域、重點品種的執法檢查,持續保持高壓態勢。要突出商場超市、批發市場、集貿市場、賓館飯店、旅游景區、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區域、場所和部位,加強對酒類、乳制品、肉類、食用油、米面制品、水餃、元宵、調味品、速凍食品、兒童食品、保健食品、民俗特產等熱銷食品種類和食品相關產品的執法抽檢和市場巡查,強化聯合執法機制,排查食品安全隱患,嚴查重處違法行為。要加強對食品展銷、促銷活動的執法檢查,防止借機銷售過期變質、假冒仿冒、摻雜使假、有毒有害、“三無”等問題食品的違法違規行為。要督促經營者保證食品質量安全狀況,及時將不合格食品撤柜下架。
(二)切實加強薄弱環節食品安全監管。要結合春節食品消費特點,進一步加強對食品安全薄弱環節的監管,特別是加強對鮮活農產品、米面糧油等大宗過節食品的監管,堅決防止食品企業為搶訂單、趕進度而生產不符合質量安全標準的食品流入節日市場。要加強對小作坊、小攤販、畜禽屠宰、清真食品加工點等場所的監督管理,認真抓好已取締、已處罰責令整改企業的復查工作。要加強對農村集市等臨時餐飲業態及年夜飯、團圓飯、婚宴、農村宴席等集中餐飲活動的規范與監管,以節令性食品及食品添加劑為重點,以進貨查驗和涼菜制作、生食水產品加工為重點環節,督促餐飲服務單位嚴格落實餐飲安全各項管理制度和措施,嚴防群體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三)加強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嚴禁使用禁用藥物,嚴格準出準入,加大對生鮮乳收購、生豬定點屠宰、農畜產品收購和批發等環節的監督檢查力度,確保農畜產品質量安全。
(四)加大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力度。加強對節令性食品和節日熱銷食品的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擴大餐飲服務單位快速檢測范圍。對抽檢出的不合格食品、監測出的問題樣品和篩查出的可疑食品,要依法調查處置,監督生產經營者及時將不合格食品召回、下架、銷毀,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五)繼續加大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打擊力度。公安機關與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始終保持高壓嚴打態勢,查源追蹤、重拳打擊,對于假冒偽劣食品違法案件,不能就事論事,要快查快辦、嚴格執法,堅持露頭就打、落地就查。對典型案件,要及時通報曝光,涉嫌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道德缺失,故意或多次制假造假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一定要出重拳,按法律上線嚴厲打擊。要互通信息、相互協作,形成打擊食品違法犯罪案件的工作合力。
三、加強宣傳引導,增強公眾消費信心
食品藥品機構改革尚未到位的區縣,要按照原職責分工,各司其職,確保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落到實處。要抓住春節期間群眾業余時間較多、出行人流集中的有利時機,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新聞媒體的作用,充分利用休閑廣場、年貨市場、農村大集、民俗活動、節慶展銷等春節特色場合,采取廣大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靈活多樣的形式,有針對性地開展食品安全普法教育和科普宣傳,提高公眾自我保護意識和防范能力。要大力宣傳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廣泛動員公眾積極參與社會監督。要及時發布食品安全警示信息,引導公眾理性消費,增強食品安全信心,努力營造良好的節日氛圍。
四、嚴肅值守紀律,扎實做好應急防范工作
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制定縝密的應急預案,明確處置流程,暢通信息渠道,落實應急資源保障。要嚴肅春節期間值守紀律,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和領導帶班制度,公布值班舉報電話,保持聯絡暢通。要密切關注輿情動態,加強信息分析研判,及時發現傾向性、苗頭性的事件和問題。對于突發食品安全事件,要在第一時間組織核查處理,做到快速響應、高效處置、及時上報、規范發布,最大限度、最快速度降低危害,防止事態蔓延升級。對于因瞞報、漏報、遲報造成不良后果的,要堅決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銅川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4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