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15消費者權益日,食品安全議題總是能夠成為焦點話題之一。隨著3·15的臨近,食品行業再次曝光多起典型案例,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食品伙伴網精心篩選部分重要事件供大家參考。
典型案例曝光
“減肥神藥”非法添加利尿藥成分
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接消費者舉報,稱多名主播銷售“XX壓片糖果”等聲稱具有減肥功效的食品,消費者網購食用后出現口干、嘔吐、小便增多、腸胃痙攣等不適癥狀。經查,這些所謂的“減肥神藥”非法添加違禁的利尿藥成分“布噻嗪”。作為一種噻嗪類利尿藥物,“布噻嗪”常用于治療高血壓和水腫,但不當服用會造成大量脫水,長期服用更會導致嚴重健康問題。此類“減肥神藥”通過直播平臺大肆銷售,利用消費者對快速瘦身的追求牟取暴利。
變質榴蓮附“早產”檢測報告
消費者張女士反映,生產日期2025年1月19日的冷凍榴蓮變質,商家提供的檢測報告是1月15日批次。涉事小紅書電商稱,報告采取整柜抽檢方式,已向消費者提供十倍賠償。此事件凸顯了食品檢測的真實性與全面性問題,以及電商平臺在食品安全管理上的疏漏。
魚丸里檢出“配料表未標明的豬成分”被判三倍賠償
近日,消費者甄先生購買的彩虹星球有機魚丸被檢出含有“豬成分”,而產品配料表標“鳙魚肉(添加劑>90%)、有機雞蛋清”等成分,并未標明豬成分。北京門頭溝法院一審判決彩虹星球三倍賠償。彩虹星球質疑消費者提供的檢驗樣本與消費者自該公司購買的產品不具有同一性且產品可能被人為污染。此案引發了公眾對食品配料表真實性和透明度的廣泛關注。
二氧化硫違法熏制的沙姜流入市場
四川雅安警方破獲一起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案件,查扣大量含二氧化硫的山柰(又名“沙姜”)。犯罪嫌疑人通過自家作坊熏制,主要是為了延長沙姜保存時間。下游的進貨商都知道這些山柰含硫,甚至“明確要求要含硫沙姜”。目前,該案已抓獲犯罪嫌疑人6人,其中逮捕1人,取保候審5人,涉案金額100余萬元。事件揭示了食品加工環節的違法添加問題,以及過程監管的薄弱環節。
黃燜雞剩菜再加工、發黑牛肉冒充新鮮牛肉
新京報記者暗訪了多家楊銘宇黃燜雞米飯加盟店,發現不少食品安全問題:使用存放多天的發酸食材,顧客食用后的剩菜回收再加工售賣,隔夜發黑的牛肉加色素后冒充新鮮牛肉。記者調查中還發現,多家門店招聘時不需要員工提供健康證,大量無證店員直接上崗。事件曝光后,涉事門店即刻停業,并永久關店。3月13日,國務院食安辦向山東省食藥安辦、河南省食安辦發出掛牌督辦通知書,對兩地核查處置工作實行掛牌督辦。
AI數字人誘導老年群體購買高價保健品
隨著AI技術的發展,造假成本降低,大批AI數字人冒充權威醫療專家,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方式傳播養生“奇跡”,將消費者引流至私域平臺,誘導中老年人購買高價保健品。然而,消費者反映產品無療效,甚至出現健康問題,如血糖不降反升、血尿等癥狀。調查發現,宣傳中的“專家”身份虛假,售賣的產品實為糖果或保健品,無法治療疾病,消費者維權困難。
低價酸奶實為“小甜水”
在電商平臺,打著“XX酸奶”名號,實質卻是風味飲品、含乳飲料的產品并不少見。記者隨機購買的7款此類產品中,無一款執行酸奶產品執行的GB 19302-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發酵乳》。此類產品營養價值較低,本質上是一種添加了多種食品添加劑的“小甜水”,與酸奶不是同一種產品。此類行為涉嫌虛假信息標注、故意欺騙消費者,嚴重者或構成欺詐。
葉黃素產品“防治近視”涉虛假宣傳
記者調查發現,網絡購物平臺上,葉黃素產品常與“近視防控”掛鉤,商家通過醫生形象科普、展示數據等方式誤導消費者。某投訴平臺上關于葉黃素的投訴高達546條,涉及虛假宣傳、貨不對板、無“藍帽子”標志等問題。眼科醫生指出,葉黃素在防控近視方面的臨床證據不足,長期服用意義有限。律師提醒,商家宣傳未經科學驗證的護眼功效屬虛假宣傳,消費者需警惕并理性選擇產品
揭秘“藏烏梨”:普通梨染色冒充西藏特產
2025年,一種名為“藏烏梨”的黑皮梨在水果市場迅速走紅,售價高達每斤7元至31元。商家宣稱其為“世界之巔、川藏特產”,產自西藏高原,是名優果品。然而,西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表示從未聽說過此品種,業內專家也指出不存在原生黑皮梨物種。記者調查發現,“藏烏梨”實為普通梨經高溫加工染色而成,其所謂的“西藏高原產地”純屬虛構。此類虛假宣傳已涉嫌欺詐,消費者有權主張“退一賠三”。
市場監管在行動
為應對3·15,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組織通過發布消費提示、開展宣傳活動、加強監管執法等多種方式,旨在幫助消費者科學合理消費,增強維權意識,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2025年2月28日,中國消費者協會正式啟動2025年度“共筑滿意消費”消費維權年主題調查活動。消費者可以登錄中消協官網或關注中消協微信、微博、今日頭條等平臺官方賬號后查找調查鏈接參與答題。
2025年3月6日,京津冀三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聯合發布“3·15”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理性維權、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2025年3月9日起,“市說新語”上線#315市場監管在行動#話題。平臺開通了消費者投訴舉報通道,呼吁消費者分享在優化消費環境中作出的努力,講述消費維權故事。
小結
在2025年的3·15期間,食品行業還將有哪些熱點被曝光?讓我們拭目以待,食品伙伴網將持續關注這一領域的動態。
本文為食品伙伴網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編輯整理,轉載請與我們聯系。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提供國內外食品標準法規管理及咨詢、食品安全信息監控與分析預警、產品注冊申報備案服務、標簽審核及合規咨詢、會議培訓服務等,詳詢:0535-2129301,郵箱:vip@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