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原創|馬來西亞新規來襲!反式脂肪酸、黏菌素全面管控!超標=禁售!

   2025-03-10 670
核心提示:2025年3月3日,馬來西亞衛生部發布《食品(修訂)條例 2025》,該條例自2025年9月1日起實施。該條例對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和黏菌素(Colistin)這兩種關鍵物質進行了嚴格的監管,旨在進一步提升馬來西亞食品安全水平,保護消費者的健康權益。接下來跟隨食品伙伴網一起了解馬來西亞這一新規。

2025年3月3日,馬來西亞衛生部發布《食品(修訂)條例 2025》,該條例自2025年9月1日起實施。該條例對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和黏菌素(Colistin)這兩種關鍵物質進行了嚴格的監管,旨在進一步提升馬來西亞食品安全水平,保護消費者的健康權益。接下來跟隨食品伙伴網一起了解馬來西亞這一新規。

1. 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

《食品(修訂)條例 2025》規定在《食品條例1985》中新增“第38B條 反式脂肪酸”,即“除本條例另有規定外,任何人不得進口、生產、宣傳或銷售任何供最終消費者或零售含反式脂肪酸超過2g/100g脂肪的食品,動物源脂肪中天然存在的反式脂肪酸除外”。

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反式脂肪酸因其對人體健康潛在的負面影響而受到廣泛關注,繼而“無/低反式脂肪酸”成為食品行業發展的趨勢之一。除食品天然含有的少量反式脂肪酸外,加工食品中植物油的氫化、精煉過程是反式脂肪酸最主要的來源。馬來西亞這一規定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推薦標準相一致,并參考了歐盟等國家和地區的成功經驗;此外,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禁止在食品中使用部分氫化植物油,也體現了對于反式脂肪酸的嚴格管控。

2. 黏菌素(Colistin)

《食品(修訂)條例 2025》規定進一步修訂《食品條例1985》附錄十五A,將黏菌素(Colistin)從“表1 食品中藥物殘留的最大允許比例”中刪除,添加到“表2 禁用物質”中。

黏菌素是一種抗生素,廣泛用于畜牧業中預防和治療動物疾病,但黏菌素的長期使用可能導致細菌耐藥性增強,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構成潛在威脅。此前,馬來西亞《食品條例1985》規定了黏菌素在牛乳、雞蛋以及牛、羊、豬、兔的肉、肝臟、腎臟中的殘留限量。《食品(修訂)條例 2025》明確將黏菌素列入禁用物質清單,是減少抗生素濫用、保護消費者健康的重要舉措。

小結

馬來西亞《食品(修訂)條例 2025》自2025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規與中國相關規定差異較大,中國企業需密切關注產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是否符合限量要求;同時,動物源食品相關企業需注意黏菌素殘留,加強產品檢驗檢測,確保產品符合馬來西亞的新法規,以維持市場競爭力。

如有需要歡迎聯系食品伙伴網~

  本文為食品伙伴網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編輯整理,轉載請與我們聯系。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提供國內外食品標準法規管理及咨詢、食品安全信息監控與分析預警、產品注冊申報備案服務、標簽審核及合規咨詢、會議培訓服務等,詳詢:0535-2129301,郵箱:vip@foodmate.net。



 
標簽: 超標 消費者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