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墨西哥同為重要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大國,中墨經濟各具特色、各有所長,雙邊務實合作不斷提質增效、走深走實。中國連續多年是墨全球第二大貿易伙伴,墨穩居中國在拉美第二大貿易伙伴地位。根據墨方統計,2022年中墨之間的貿易總額近1300億美金,創下歷史新高。下面食品伙伴網將為大家呈現墨西哥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概況。
國家概況
墨西哥位于北美大陸南部,北鄰美國,政局穩定,法律健全,是拉丁美洲地區人口大國、經濟大國、第一貿易大國和重要的外國直接投資目的地。墨西哥貿易自由化程度較高,是最早與北美自由貿易區和歐盟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發展中國家,已與全球50余個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是全球前十大農產品出口國之一,向中國出口的主要農副產品包括:鱷梨、西紅柿、牛肉、辣椒醬、龍舌蘭酒等。
食品安全監管機構
墨西哥行使食品安全監管職能的機構主要為墨西哥衛生部及墨西哥農業和農村發展部,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制定食品安全相關的大政方針和法規基礎。其下屬機構配合執行具體的食品安全監管職能。
衛生部負責對加工食品、非酒精飲料等預包裝食品進行監管,其最主要的職能為監督在墨西哥流通的食品是否符合《預包裝食品和非酒精飲料的通用標簽規范》和其他法規要求、參與墨西哥官方標準(NOM)的制修訂、確保食品的衛生安全和營養品質等。聯邦衛生風險防護委員會(COFEPRIS)作為衛生部的下設機構,負責執行食品安全方面的具體監管程序,包括食品標簽和營養信息合規性管理,當地食品衛生查驗,進出口食品成分檢驗、審批等職能。
農業和農村發展部負責監管的對象主要包括涉及衛生風險評估的動物植源性加工食品(如乳及乳制品、肉及肉制品、水果及其制品)、農產品、水產品等。
其主要職能包含制定動植物衛生檢疫要求和監管農產品、動植物性食品的生產、進口及安全,確保蟲害和其他危害不通過食品進口等途徑進入墨西哥境內。農業部下設國家食品安全和質量服務局(SENASICA),負責對動物源性食品、初級農食產品和水產品的生產、銷售和進出口進行監管和認證,關注動物源性食品和初級農食產品的農獸藥殘留、污染物含量等。
食品安全監管法規標準
墨西哥食品安全監管法規主要為《通用衛生法》和《產品和服務衛生管理規定》。墨西哥食品法規的制修訂主要參考美國、歐盟或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的標準。除上述法規要求外,墨西哥還出臺了一系列的食品技術標準。
《通用衛生法》是墨西哥食品安全領域法律體系的基礎。該法明確了食品相關詞匯的基本定義,強調了預防、控制和監測食品營養問題的重要性,并將促進和改善營養作為保護健康權的基本服務。
《產品和服務衛生管理規定》是判斷產品類別的重要依據。該條例對墨消費量大且安全風險系數高的食品制定了相應的分類標準,部分產品還列出了相應的安全衛生和限量標準。
墨西哥的食品技術法規系統由墨西哥官方標準(NOM)和墨西哥標準(NMX)構成,NOM是由墨西哥政府發布的強制性標準,由經濟部、衛生部或農業部等部門制定,規定了食品的安全要求和檢測方法,創建了適用于食品生產、存儲、運輸、銷售及召回等各個環節中的安全要求,以及與標簽、包裝相關的規范,涉及食品的標準主要集中在衛生、食品添加劑、標簽和特定食品規范四個領域,總數超過50條。其中,《預包裝食品和非酒精飲料的通用標簽規范》《商品和服務-固定場所食品制備過程中的衛生方法》及針對特定食品品類的詳細技術要求等都是墨西哥本地或進口食品必須遵守的強制性標準。
NMX標準則規定了產品和服務的技術或質量特性,它可能由行業團體或標準化機構制定,為推薦性標準,但當NMX標準成為NOM標準的引用文件時,同樣具有強制性。
以上是食品伙伴網為大家帶來的墨西哥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框架介紹。食品伙伴網致力于各國的食品安全法規研究,有意從事墨西哥食品貿易的企業可聯系我們。
本文為食品伙伴網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編輯整理,轉載請與我們聯系。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提供國內外食品標準法規管理及咨詢、食品安全信息監控與分析預警、產品注冊申報備案服務、標簽審核及合規咨詢、會議培訓服務等,詳詢:0535-2129301,郵箱:vip@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