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省局辦公室關于加強2016年中秋國慶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鄂食藥監辦文〔2016〕49號)

   2016-09-13 390
核心提示: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6年中秋節和國慶節(以下簡稱兩節)即將來臨。為有針對性地加強兩節期間
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6年中秋節和國慶節(以下簡稱“兩節”)即將來臨。為有針對性地加強“兩節”期間食品安全監管,排查治理突出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嚴防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保障廣大人民群眾飲食安全和身體健康,現就有關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強化思想認識,精心組織周密安排
 
  “兩節”期間食品消費比較集中,也是食品安全風險較大的時段。今年“兩節”正值我省水災之后恢復重建的關鍵時期,做好“兩節”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對保障公眾食品安全、促進食品產業發展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的意義。各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把加強“兩節”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作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災后重建部署要求的一項重要任務,站在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全局的高度,進一步強化思想認識,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法治意識,在當地黨委政府領導下,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細化方案,落實責任,做到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職能機構落實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營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消費環境,確保廣大人民群眾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中秋”、“國慶”佳節。
 
  二、強化工作措施,加大“兩節”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力度
 
  各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和“四個最嚴”的要求,嚴格執行《食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督檢查管理辦法》(食品藥品監管總局令第23號),結合當地兩節期間食品消費特點,進一步強化工作措施,加大“兩節”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力度,保障公眾食品安全。
 
  (一)突出工作重點,加大食品生產經營監督檢查力度。以肉制品、乳制品、酒類、保健食品等熱銷食品及水產品、畜禽產品等食用農產品為重點品種,以商業區、旅游景區、高速公路服務區等節日和旅游度假消費集中區域為重點區域,以月餅等節令食品生產者、大型商超、承辦集體聚餐餐飲服務單位、連鎖經營餐飲服務單位、中央廚房等為重點場所,認真開展監督檢查,嚴格落實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監督食品生產經營者保持食品生產經營許可條件,并保證食品生產經營環境和生產經營過程衛生規范。監督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食品和原料進貨查驗和查驗記錄制度,嚴禁食品生產經營者購進和使用無合法來源或不可溯源的食品和原料。監督食品生產經營者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開展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嚴禁食品生產經營者在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或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嚴禁食用農產品銷售者違法違規使用防腐劑、保鮮劑、助發劑、漂白劑等物質。深入貫徹落實《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食品藥品監管總局令第27號),督促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嚴格履行法定責任和義務,嚴格網絡訂餐管理。加大農村集體聚餐活動管理力度。深入開展農村食品安全“掃雷”行動,加大對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小食品店、農家樂、批發市場、集貿市場等單位的監督檢查力度。
 
  (二)嚴格風險管理,加大節令食品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力度。結合年度監督抽檢方案,針對本地排查出的食品安全隱患點,統籌開展節日期間熱銷食品、地方特色食品和食用農產品專項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及時公布抽檢結果、回應社會關切,并切實做好對不合格食品的核查處置工作,積極防控食品安全風險隱患。針對中秋節期間月餅等節令性食品生產經營的特點以及食品安全抽檢和風險監測中發現的問題,強化生產過程監管,杜絕生產企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以及使用回收食品生產月餅等節令性食品的行為;強化食品經營過程監管,杜絕銷售無廠名、無廠址、無保質期、超保質期的食品以及不按照食品貯存條件要求貯存、銷售食品等違法行為;加強餐飲服務單位以及超市等食品經營者自制月餅等自制食品監管,確保加工制作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要求。
 
  (三)緊抓問題線索,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針對使用工業明膠和非食用鹽等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使用病死豬肉等劣質原料加工食品、利用工業硫磺或工業松香加工食物、超范圍和超限量使用含鋁食品添加劑等食品添加劑、食品制作過程添加罌粟殼等非食用物質、水產品非法添加抗生素、用回收食品原料生產加工食品、篡改食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保健食品標簽和廣告虛假宣傳、網絡訂餐無證經營等突出問題加大整治力度,嚴肅查處制假售假、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超范圍和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以及使用過期、回收食品或原料加工制作食品,銷售超過保質期、標簽標識不規范、無證生產經營食品等違法違規行為。對問題企業和食品立即采取責令停止生產經營、召回等行政強制措施,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三、強化宣傳教育,營造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氛圍
 
  各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采取形象生動、靈活多樣的方式,積極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各類媒體,深入社區和鄉村,加大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科普知識宣傳教育,引導廣大消費者自覺抵制假冒偽劣食品、慎重購買和食用野生蘑菇等不明食材加工制作的食品,倡導科學理性消費。保持12331投訴舉報電話暢通,及時受理和處置消費者投訴舉報,依法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營造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氛圍。
 
  四、強化應急值守,做好突發事件防范應對工作
 
  各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合理安排人員值守,保持聯絡通暢,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做好食品安全事故(件)的應對準備工作。要密切關注輿情動態,加強信息分析研判,及時發現傾向性、苗頭性的事件和問題。對突發食品安全事故(件),要在第一時間組織核查處理,做到反應靈敏、響應快速、處置有效、上報及時,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防止事態蔓延升級。對因瞞報、漏報、遲報造成嚴重后果的,要堅決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請各市(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于9月18日12:00前和10月15日12:00前,分別將中秋期間和國慶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情況書面報送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
 
  聯 系 人:袁 超
 
  聯系電話:027-87111507
 
  傳真電話:027-87111510
 
  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
 
  2016年9月8日


 
地區: 湖北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