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省政府同意,現將《加快跨境電商和海外倉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陜西省商務廳
2024年2月28日
加快跨境電商和海外倉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進一步擴大高水平對內對外開放,聚焦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部署要求,為加快推進全省跨境電商和海外倉高質量發展,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發展目標
到2025年,全面建立省、市、縣(區)跨境電商和海外倉政策支持體系,建成全省跨境電商線上綜合服務平臺和10個左右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海外倉布局更加科學,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培育年進出口規模2000萬以上的跨境電商企業100家,5000萬以上的50家,1億元以上的30家,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全省占比突破5%。西安綜合試驗區進入全國綜試區考核評估一檔序列,寶雞、延安綜合試驗區實現升級晉檔。
二、主要任務
(一)發揮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創新引領作用
1.西安綜合試驗區推動能級提升。重點打造完整的跨境電商產業鏈和生態圈,建設西部地區跨境電商產業聚集中心、創新創業中心、綜合服務中心和人才培養中心,依托中歐班列(西安)全國跨境電商集結中心,建設具有一定區域影響力的跨境電商聚集區和示范區。(西安市政府)
2.寶雞綜合試驗區實現重點突破。支持機床工具、鈦及新材料等本地制造企業開展“跨境電商+優勢產業”出海行動,創新推廣“數據庫+海外渠道+數字工廠+海外倉+品牌”的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經驗,探索形成西部地區跨境電商促進先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示范案例。(寶雞市政府)
3.延安綜合試驗區加快建設步伐。加快建立跨境電商綜合保障服務體系,借鑒先進地區跨境電商運營管理模式,推動陜甘寧蒙晉跨境電商產業聚集中心建設,逐步形成覆蓋全市、輻射西北、面向全國的全域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格局。(延安市政府)
4.打造跨境電商專業園區。鼓勵各市、縣(區)和開發區圍繞本地優勢產業,推動樓宇經濟、數字經濟、平臺經濟與跨境電商融合發展,積極建設跨境電商產業園或區中園,提升區域產業集聚和綜合服務能力。對經認定的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給予最高150萬元獎勵。〔省商務廳、省財政廳,各市(區)政府〕
(二)大力培育市場主體
5.加大引進力度。面向粵、浙、蘇、魯、閩等跨境電商產業發展發達地區,積極開展跨境電商交流合作,重點引進運營管理、營銷推廣、跨境物流、支付結算、技術研發、人才培訓、知識產權保護等產業鏈相關企業。對引進大型第三方平臺、獨立站和品牌企業在陜設立總部或區域總部的,各市可參照推動外貿促穩提質若干措施,采取“一事一議”政策給予支持。〔省商務廳,各市(區)政府〕
6.推動傳統企業轉型。鼓勵內貿企業、國內電商企業和“老字號”“非遺”等特色企業,通過跨境電商拓展國際營銷渠道。引導生產型企業利用跨境電商實現數字賦能,靈活快速開展智能化、個性化、定制化的研發和生產。引導有產業鏈、供應鏈整合能力的企業,探索搭建垂直領域跨境電商平臺。對有跨境電商進出口實績的企業,根據相關投入按比例給予最高50萬元支持。〔省商務廳、省財政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農村廳,各市(區)政府〕
7.創新發展模式。支持各類跨境電商企業發展跨境直播、短視頻營銷等新模式,在境內外建設跨境直播基地和短視頻運營中心。鼓勵企業在商業綜合體或城市商圈設立跨境電商進口保稅商品展示體驗店,在境外建設陜西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對境外陜西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根據相關投入按比例給予最高50萬元支持。〔省商務廳、省財政廳,各市(區)政府〕
8.加大投融資支持。組織省內相關基金、商業銀行、投融資機構或有條件的企業,對接省內外跨境電商優質資源,爭取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支持。探索以多種投融資方式引進帶動相關潛力企業和項目在我省落地。〔省商務廳、省委金融辦、省財政廳、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國家金融監管總局陜西監管局,各市(區)政府〕
(三)加快構建生態服務體系
9.建設省級線上綜服平臺。依托中國(陜西)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搭建全省跨境電商線上綜合服務平臺。完善信息共享、金融服務、智能物流、電商誠信、統計監測、風險防控等“六體系”功能,為企業提供通關、涉稅、物流、金融等服務,為部門提供政策落地和輔助決策依據。〔省商務廳、西安海關、省稅務局、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西部機場集團有限公司〕
10.完善跨境電商生態體系。支持西安、寶雞、延安綜試區和有條件的市加快設立跨境電商公共服務站或公共資源服務中心,培育引進相關服務企業,為市場主體提供政策咨詢、業務培訓、資源對接、業務推廣等一站式服務,對接金融機構提供便捷、高效的跨境結算服務。對服務本地市場主體開展跨境電商成效突出的相關企業,按服務對象數給予最高50萬元支持。〔省商務廳、省財政廳,各市(區)政府〕
11.加強物流通道建設。推進中歐班列(西安)全國跨境電商集結中心建設,鼓勵各市用好中歐班列發運電商貨物。增開跨境電商貨運航線,加密專線包機班次。每年至少開行跨境電商專列200列,新開2條國際貨運航線。依托我省國際貿易通道優勢開展招商合作,爭取大型跨境電商平臺或物流企業在西安設立區域集結中心倉,在有條件的市區設立分撥倉。〔省商務廳,各市(區)政府〕
12.健全人才培養體系。各市要主動加強與高校、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等對接,搭建校際、校企人才培養合作平臺。西安、寶雞、延安綜試區要積極擴大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實訓基地規模,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省商務廳、省教育廳,各市(區)政府〕
(四)引導企業建好用好海外倉
13.鼓勵企業自建海外倉。遵重市場規律和企業意愿,引導有條件的企業在主銷市場、新興市場、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中歐班列(西安)沿線國家,采取投資或租賃方式建設具備倉儲物流等基礎功能的海外倉。〔各市(區)政府〕
14.積極培育公共海外倉。對標《陜西省省級公共海外倉認定支持辦法》,對各市推薦基礎條件較好的海外倉或意向企業,在政策支持、資源對接、金融服務、部門協調、業務推廣等方面,由省市提供“一對一”的指導和服務,推動我省省級公共海外倉實現數量突破和質量提升。對經認定的省級公共海外倉,根據相關投入按比例給予最高100萬元支持。〔省商務廳、省財政廳,各市(區)政府〕
15.加強海外倉資源對接。指導我省跨境電商和海外倉企業使用商務部指導建設的“海外智慧物流平臺”,發布用倉需求和供倉服務雙向信息。組織企業與郵政快遞、國內海外倉頭部企業開展業務對接,幫助企業解決實際用倉需求,推動我省海外倉供需資源與其它地區實現互惠共享。〔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各市(區)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政策配套。制定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區和龍頭企業認定辦法,出臺面向跨境電商主體、相關服務企業和公共海外倉等引導政策。各市(區)聚焦跨境電商和海外倉生態服務體系建設,完善本級專項招商引資激勵政策。各縣(區)、開發區圍繞重點產業或品類,出臺辦公場地、倉儲物流、人才引進、融資擔保等配套政策。〔省商務廳,各市(區)政府〕
(二)建立聯系機制。省級部門和各綜試區要加強統籌協調,建立跨境電商和海外倉企業服務聯系機制,幫助企業協調解決通關、稅務、結算、物流等問題。發揮協會橋梁紐帶作用,積極組織政策宣傳、業務培訓、經驗交流等活動,開展企業間優質資源和服務撮合對接。〔省商務廳、省級有關部門,各市(區)政府〕
(三)提高風險防控。各市(區)要積極引導跨境電商和海外倉企業增強法律意識,守牢風險底線。注重企業境內外合規風控體系構建,提高知識產權保護和境外維權能力。〔省級有關部門,各市(區)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