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關于進一步構建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監管鏈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渝市監發〔2022〕59號)

   2022-06-22 492
核心提示:以食品、特種設備為重點,先期整合進口冷鏈食品“溯源碼”、大米“溯源碼”、電梯“使用標志”、鍋爐“使用登記證編號”,將進口冷鏈食品、大米的源頭信息、環節信息,電梯、鍋爐等特種設備的基礎信息、使用信息、維保信息記載于所屬市場主體名下,按規定對外公示。結合群眾需求和關切,逐步拓展重點商品種類,豐富歸集更多信息,完成市場主體重點商品畫像。

市藥監局、市知識產權局,各區縣局,市局各處室、直屬單位:

《關于進一步構建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監管鏈的指導意見》已經市局2022年度第8次局長辦公會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情況,認真貫徹落實,要加強經驗總結、專題研究,不斷完善舉措,增強工作實效,在落實過程中遇到新情況、新問題,請及時報告。市局將對落實情況進行跟蹤督導。

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2年6月16日

(此件公開發布)

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進一步構建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監管鏈的指導意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的意見》(國發﹝2021﹞24號),進一步構建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監管鏈,特制定本指導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立足新發展階段,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放管結合、放管并重,理清、捋順監管職責,建立健全準入準營退出全生命周期、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監管機制,進一步提升市場監管效能,促進營商環境邁向更高水平,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為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全程保駕護航。

二、重點任務

(一)多維度歸集信息,打造市場主體全景畫像

1.建設市場主體“一企一碼”。通過“山城有信”平臺,完善注冊登記、食品藥品安全、產品質量、知識產權、執法辦案等內部業務數據融合,在此基礎上,分步匯集其他政府部門、公用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商會、本市網絡交易平臺等涉企信息。與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重慶)、智慧市場監管一體化平臺對接,全量歸集準入準營退出環節的基礎信息、信用信息、監管信息,完成市場主體基礎畫像。

2.建設重點商品“一品一碼”。以食品、特種設備為重點,先期整合進口冷鏈食品“溯源碼”、大米“溯源碼”、電梯“使用標志”、鍋爐“使用登記證編號”,將進口冷鏈食品、大米的源頭信息、環節信息,電梯、鍋爐等特種設備的基礎信息、使用信息、維保信息記載于所屬市場主體名下,按規定對外公示。結合群眾需求和關切,逐步拓展重點商品種類,豐富歸集更多信息,完成市場主體重點商品畫像。

3.建設重點人員“一人一碼”。依托重慶市法人庫,先期建立禁業人員、任職資格限制人員、重點崗位作業人員等專題檔案,逐步擴展到其他重點人員。將行業禁入數據庫,法院“失信被執行人”數據庫、存量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數據庫中受限人員,以及特種設備違法違規行為作業人員、餐飲行業從業人員違法警示人員、被吊銷許可證的食品生產經營者的相關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人員相關信息記載于涉及市場主體名下,并按要求增添相關人員信息,完成市場主體重點人員畫像。

4.建設市場主體“健康碼”“周期圖”。完善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構建大數據模型,實現市場主體自動評分劃級,引入色度管理概念,為市場主體標注紅碼、黃碼、綠碼。研究市場主體生命周期趨勢,形成單個市場主體與同行業所有市場主體、全市同類型市場主體生命周期比較圖,顯示“健康”狀態。市場主體通過“健康碼”“周期圖”,把握市場環境和經營狀態,監管人員根據市場主體“健康碼”“周期圖”,實施差異化、精準化監管。

(二)各領域通力合作,打造多方聯動監管機制

1.推動“四個誰”落地。嚴格執行“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原則,厘清部門職責邊界,堅決糾正“以批代管”“不批不管”等問題,杜絕監管盲區。厘清市場監管部門與行業監管主管部門的關系,按照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的管理要求,依法履行市場監管部門職責,推動落實部門會商協調、重要情況及時通報、重點工作協同聯動、信息共享等機制,努力形成各司其責、綜合治理格局。

2.構建“六個雙”機制。健全完善并嚴格落實“雙告知、雙跟蹤、雙反饋,雙隨機、雙評估、雙公示”監管機制。要通過城市大數據資源中心和政務數據共享系統完成涉企經營許可事項的數據交互和反饋。針對“先照后證”市場主體做好事前告知,在其取得營業執照還未辦理相關許可審批或備案手續期間,配合行業主管部門實施跟蹤監管,遏制搶跑行為。加大“雙隨機、一公開”聯合監管力度和范圍,力促“進一次門、查多項事”。

3.出臺市場主體監管計劃。發揮牽頭作用,在收集各有關部門年度工作安排和監管需求,梳理當年市場主體監管事項的基礎上,綜合形成全市年度市本級市場主體監管計劃,切實提升監管統籌性、規范性和科學性。同時,按照監管工作緊密配合程度,主動與各級有關部門就某一行業、領域的監管工作制定備忘錄,不斷增強監管合力,提高監管效能。

4.探索行業主管部門認定規則。為解決部分領域行業主管部門模糊、部門職責邊界不清,以及出現新業態新模式的問題,確定部分區縣局先行試點,探索推動區縣人民政府制定行業主管部門認定規則,明確適用范圍、細化認定程序,指定行業主管部門牽頭負責健全機制、加強監管,確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實”。

5.構建多元共治模式。充分運用“山城有信”平臺,拓展消費者、市場主體、第三方、監管人員參與管理場景,激發監管熱情和作用。督促市場主體加強自我管理,履行主體責任,推動行業協會商會建立健全行業管理規則,提高行業管理水平,建立舉報獎勵制度,發揮社會監督員、志愿者、新聞媒體等監管作用。

(三)全環節無縫銜接,打造精準高效監管體系

1.事前信用承諾+風險預判。依法嚴格執行信用承諾制度相關規定,制定信用承諾制后續監管規則,引導市場主體強化責任意識,促進市場主體依法誠信經營。根據重點行業特點和風險程度,在登記環節采取嚴格登記、部門會商、監測預警、提級審批等措施,避免“準入不準營”等情況。加速建設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監管系統,全面運用廣告監測、電子商務監測、情報信息監測等平臺,依靠大數據,進一步發現問題、研判風險、提前預警、快速處置。

2.事中分級分類監管+重點監管+智能監管。對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等重點行業、領域,實施全覆蓋重點監管,推行市場監管部門重點監管事項清單化管理和重點領域信用監管,明確監管對象、監管內容和監管措施,守牢安全底線。注重相關風險預警結果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的結合,針對不同風險等級、信用水平的檢查對象,在比例頻次、被抽查概率等方面采取差異化分類監管。運用“互聯網+監管”“聯合監管”,就相關部門協查事項、專項整治等工作發起任務、執行任務、反饋結果,確保部門聯動;建設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重慶)“協同監管”,完成“一照多址”“經營場所承諾制”“歇業”等后續核查任務,實現審管銜接;監管人員利用“山城有信”平臺,針對主體資格、登記事項、廣告等顯見違法行為進行現場核查,實施遠程監管等工作。

3.事后信用懲戒+行政處罰+主體退市。樹立公示即監管理念,依法依規整合各類涉企信息,通過各類公示系統、信用平臺對外公示,形成權威、統一、可查詢、全覆蓋的市場主體信用記錄。規范應用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等制度,對守信市場主體,依法依規給予優先辦理、簡化程序、免于提交有關材料等便利服務措施,對失信市場主體在行業準入、任職資格等方面依法予以限制,進一步探索市場主體信用與自然人信用掛鉤機制,增強信用威懾力。健全完善信用修復機制,規范信用修復情形、程序和標準,拓寬信用修復渠道和修復方式,鼓勵失信市場主體主動糾錯,重塑信用。緊扣校外培訓、文化旅游、房地產、醫療和健康服務等涉及民生領域,以及平臺經濟、網絡市場等新興領域,依法加強日常監管,嚴格查辦重大案件。推行企業簡易注銷改革,開展“長期停業未從事經營活動”企業批量吊銷、個體工商戶強制注銷常態化工作,試行市場主體除名、特殊標注和強制退出改革,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三、工作要求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系統各單位要充分認識構建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監管鏈工作是營商環境創新試點的重要任務,是探索提高市場監管效能的重要舉措,意義重大。要與營商環境世行評價、構建統一大市場、“山城有信”三碼建設等工作相結合,提高思想認識、明確工作任務、安排專人負責、推動落地落實。

二是強化責任到位。各區縣局要按照指導意見要求,以清單化方式有序實施各項工作任務。企業監管機構統籌協調,相關單位和機構立足職責、積極配合,共同開展實踐和探索,充分彰顯該項目的領跑效應。

三是強化探索創新。系統各單位要深入思考、認真研究,結合當地和工作實際情況,以“山城有信”三碼建設為契機,從小切口入手做好大文章,力爭構建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監管鏈改革圓滿有效。

四是強化總結提煉。系統各單位要邊實施邊總結,注重收集典型案例和成功經驗,做好匯總提煉工作。積極開展貫穿全程、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切實提升改革項目的影響力。

附件:進一步構建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監管鏈工作任務清單

附件

進一步構建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監管鏈工作任務清單

類別 項目 主要內容 責任單位
一、多維度歸集信息,打造市場主體全景畫像 (一)建設市場主體“一企一碼” 通過“山城有信”平臺,完善注冊登記、食品藥品安全、產品質量、知識產權、執法辦案等內部業務數據融合,在此基礎上,分步匯集其他政府部門、公用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商會、本市網絡交易平臺等涉企信息 企業處,市藥監局、市知識產權局,食品生產處、食品經營處、餐飲處、特殊食品處、質監處、機電處、承壓處、風管處、雙反處、消保處、質量發展處、計量處、標準化處、信用處、網監處、廣告處、認監處、科技處、注冊許可局、執法總隊、檔案信息中心,各區縣局
與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重慶)、智慧市場監管一體化平臺對接,全量歸集準入準營退出環節的基礎信息、信用信息、監管信息,完成市場主體基礎畫像 企業處、信用處、科技處、檔案信息中心
(二)建設重點商品“一品一碼” 以食品、特種設備為重點,先期整合進口冷鏈食品“溯源碼”、大米“溯源碼”、電梯“使用標志”、鍋爐“使用登記證編號”,將進口冷鏈食品、大米的源頭信息、環節信息,電梯、鍋爐等特種設備的基礎信息、使用信息、維保信息記載于所屬市場主體名下,按規定對外公示 食品生產處、食品經營處、機電處、承壓處,各區縣局
結合群眾需求和關切,逐步拓展重點商品種類,豐富歸集更多信息,完成市場主體重點商品畫像 企業處、食品生產處、食品經營處、餐飲處、特殊食品處、質監處、機電處、承壓處、信用處、檔案信息中心,各區縣局
(三)建設重點人員“一人一碼” 依托重慶市法人庫,先期建立禁業人員、任職資格限制人員、重點崗位作業人員等專題檔案,逐步擴展到其他重點人員 信用處、企業處、食品生產處、食品經營處、餐飲處、特殊食品處、機電處、承壓處,各區縣局
將行業禁入數據庫,法院“失信被執行人”數據庫、存量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數據庫中受限人員,以及特種設備違法違規行為作業人員、餐飲行業從業人員違法警示人員、被吊銷許可證的食品生產經營者的相關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人員相關信息記載于涉及市場主體名下,并按要求增添相關人員信息,完成市場主體重點人員畫像 信用處、企業處、機電處、承壓處、食品生產處、食品經營處、餐飲處、特殊食品處,各區縣局
(四)建設市場主體“健康碼”“周期圖” 完善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構建大數據模型,實現市場主體自動評分劃級,引入色度管理概念,為市場主體標注紅碼、黃碼、綠碼 信用處、企業處、科技處、檔案信息中心
研究市場主體生命周期趨勢,形成單個市場主體與同行業所有市場主體、全市同類型市場主體生命周期比較圖,顯示“健康”狀態 企業處、科技處、檔案信息中心
市場主體通過“健康碼”“周期圖”,把握市場環境和經營狀態,監管人員根據市場主體“健康碼”“周期圖”,實施差異化、精準化監管 企業處,各區縣局
二、各領域通力合作,打造多方聯動監管機制 (五)推動“四個誰”落地 嚴格執行“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原則,厘清部門職責邊界,堅決糾正“以批代管”“不批不管”等問題,杜絕監管盲區 企業處,監管相關處室,各區縣局
厘清市場監管部門與行業監管主管部門的關系,按照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的管理要求,依法履行市場監管部門職責,推動落實部門會商協調、重要情況及時通報、重點工作協同聯動、信息共享等機制,努力形成各司其責、綜合治理格局 企業處、監管相關處室,各區縣局
(六)構建“六個雙”機制 健全完善并嚴格落實“雙告知、雙跟蹤、雙反饋,雙隨機、雙評估、雙公示”監管機制 企業處、信用處、風管處、許可相關處室、各區縣局
要通過城市大數據資源中心和政務數據共享系統完成涉企經營許可事項的數據交互和反饋 注冊許可局、檔案信息中心
針對“先照后證”市場主體做好事前告知,在其取得營業執照還未辦理相關許可審批或備案手續期間,配合行業主管部門實施跟蹤監管,遏制搶跑行為 企業處、注冊許可局、許可相關處室,各區縣局
加大“雙隨機、一公開”聯合監管力度和范圍,力促“進一次門、查多項事” 風管處,監管相關處室,各區縣局
(七)出臺市場主體監管計劃 發揮牽頭作用,在收集各有關部門年度工作安排和監管需求,梳理當年市場主體監管事項的基礎上,綜合形成全市年度市本級市場主體監管計劃,切實提升監管統籌性、規范性和科學性 企業處、監管相關處室
按照監管工作緊密配合程度,主動與各級有關部門就某一行業、領域的監管工作制定備忘錄,不斷增強監管合力,提高監管效能 企業處、監管相關處室,各區縣局
(八)探索行業主管部門認定規則 為解決部分領域行業主管部門模糊、部門職責邊界不清,以及出現新業態新模式的問題,確定部分區縣局先行試點,探索推動區縣人民政府制定行業主管部門認定規則,明確適用范圍、細化認定程序,指定行業主管部門牽頭負責健全機制、加強監管,確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實” 企業處、有關試點區縣局
(九)構建多元共治模式 充分運用“山城有信”平臺,拓展消費者、市場主體、第三方、監管人員參與管理場景,激發監管熱情和作用。督促市場主體加強自我管理,履行主體責任,推動行業協會商會建立健全行業管理規則,提高行業管理水平,建立舉報獎勵制度,發揮社會監督員、志愿者、新聞媒體等監管作用 企業處、監管相關處室、執法總隊,各區縣局
三、全環節無縫銜接,打造精準高效監管體系 (十)事前信用承諾+風險預判 依法嚴格執行信用承諾制度相關規定,制定信用承諾制后續監管規則,引導市場主體強化責任意識,促進市場主體依法誠信經營 企業處、信用處、許可相關處室,各區縣局
(十)事前信用承諾+風險預判 根據重點行業特點和風險程度,在登記環節采取嚴格登記、部門會商、監測預警、提級審批等措施,避免“準入不準營”等情況 注冊許可局、許可相關處室,各區縣局
加速建設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監管系統,全面運用廣告監測、電子商務監測、情報信息監測等平臺,依靠大數據,進一步發現問題、研判風險、提前預警、快速處置 企業處、廣告處、網監處、執法總隊、食品生產處、食品經營處、餐飲處、特殊食品處、機電處、承壓處、風管處、信用處、科技處、檔案信息中心
(十一)事中分級分類監管+重點監管+智能監管 對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等重點行業、領域,實施全覆蓋重點監管,推行市場監管部門重點監管事項清單化管理和重點領域信用監管,明確監管對象、監管內容和監管措施,守牢安全底線 企業處、信用處,市藥監局,食品生產處、食品經營處、餐飲處、特殊食品處、機電處、承壓處
注重相關風險預警結果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的結合,針對不同風險等級、信用水平的檢查對象,在比例頻次、被抽查概率等方面采取差異化分類監管 信用處、風管處,監管相關處室
運用“互聯網+監管”“聯合監管”,就相關部門協查事項、專項整治等工作發起任務、執行任務、反饋結果,確保部門聯動;建設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重慶)“協同監管”,完成“一照多址”“經營場所承諾制”“歇業”等后續核查任務,實現審管銜接;監管人員利用“山城有信”平臺,針對主體資格、登記事項、廣告等顯見違法行為進行現場核查,實施遠程監管等工作 企業處、注冊許可局、監管相關處室,各區縣局
(十二)事后信用懲戒+行政處罰+主體退市 樹立公示即監管理念,依法依規整合各類涉企信息,通過各類公示系統、信用平臺對外公示,形成權威、統一、可查詢、全覆蓋的市場主體信用記錄 企業處、信用處、科技處、檔案信息中心,各區縣局
規范應用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等制度,對守信市場主體,依法依規給予優先辦理、簡化程序、免于提交有關材料等便利服務措施,對失信市場主體在行業準入、任職資格等方面依法予以限制,進一步探索市場主體信用與自然人信用掛鉤機制,增強信用威懾力 企業處、信用處、執法總隊,許可相關處室
健全完善信用修復機制,規范信用修復情形、程序和標準,拓寬信用修復渠道和修復方式,鼓勵失信市場主體主動糾錯,重塑信用 信用處、企業處、執法總隊
緊扣校外培訓、文化旅游、房地產、醫療和健康服務等涉及民生領域,以及平臺經濟、網絡市場等新興領域,依法加強日常監管,嚴格查辦重大案件 企業處,市藥監局,監管相關處室、執法總隊,各區縣局
推行企業簡易注銷改革,開展“長期停業未從事經營活動”企業批量吊銷、個體工商戶強制注銷常態化工作,試行市場主體除名、特殊標注和強制退出改革,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企業處、注冊許可局,各區縣局

附件下載:

   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關于進一步構建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監管鏈的指導意見》的通知.docx

   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關于進一步構建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監管鏈的指導意見》的通知.pdf




 
地區: 重慶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