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商務主管部門,各相關協會:
現將《推進天津市商貿流通領域信用體系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4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組織實施。
2022年4月26日
(此件主動公開)
推進天津市商貿流通領域信用體系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4年)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意見》《天津市社會信用條例》《天津市加快推進誠信建設行動方案》《天津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等相關要求和商務部有關工作部署,促進本市商貿流通領域信用體系高質量發展,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的“三個著力”重要要求,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深入推進全市流通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努力營造良好消費環境和營商環境,服務全市商貿流通領域高質量發展,為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區域商貿中心城市發揮積極作用,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支撐保障。
二、主要目標
力爭經過2~3年的努力,在內貿流通、對外貿易、外商投資、對外投資合作等領域誠信水平顯著提升,以信用為基礎的監管機制更加完善,重點領域和行業信用治理水平不斷提升,信用信息和信用產品廣泛應用,商貿信用經濟初步形成,商貿信用主體的權益保護進一步加強,誠信興商文化理念厚植人心。
三、重點任務
(一)完善以信用為基礎的監管機制
1.提升信用管理水平。在內貿外貿、外商投資、對外投資合作、電子商務等領域探索建立健全市場主體信用記錄、推行信用承諾、完善獎懲機制。按照商務部《電子商務企業誠信檔案評價規范》,建立、評價并不斷完善電子商務企業誠信檔案。(市、區商務主管部門)
2.開展分級分類管理。依據權責清單,針對商貿行業監管實際需要和薄弱環節,以加強信用監管為著力點,以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監管環節的信用監管機制為抓手,在家政、洗染、拍賣、美容美發、二手車交易市場等行業開展信用評價。科學設計指標權重和評價方法,制定出臺上述行業《信用評價管理暫行辦法》,統一評價分級標準,為實現協同監管、形成監管合力打下基礎。(市商務局,各相關行業協會、市信用協會)
3.強化評價結果應用。根據信用監管評價結果等級,實施差異化的監管措施,持續優化管理資源配置。合理確定“雙隨機、一公開”的監管比例和頻次,對信用狀況好的市場主體,實施降低檢查頻次等監管措施;對信用狀況差的市場主體,實施加大檢查力度、提高檢查頻次、增加檢查事項等監管措施;做好風險監測預警,實施差異化監管。在審批服務、政府采購、招標投標、項目申報、專項資金審核撥付等政務事務中,應用信用評價結果和等級信息,將其作為參考或依據。(市、區商務主管部門)
4.開展信用聯合獎懲。依法依規審慎推進失信懲戒工作,嚴格按照全國失信懲戒措施基礎清單和天津市補充清單實施懲戒。鼓勵市場主體、金融機構、行業協會根據信用主體的信用狀況對信用主體采取相對應的獎懲措施,形成行政性、市場性和行業性等獎懲措施多管齊下,社會廣泛參與的信用獎懲大格局。(市、區商務主管部門,各相關行業協會)
(二)推動重點領域和行業信用治理
1.打造津商誠信品牌。壓實市場主體責任,倡導誠信經營,規范商超、便利店、批發市場、菜市場購貨渠道,及時向有關執法部門移送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問題線索。發揮協會作用,引導菜市場、加油站、連鎖超市配合有關部門推選一批誠信計量示范單位。加強老字號保護,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好津門老字號認定工作,推廣老字號誠信經營理念。加強單用途商業預付卡消費監管。加快建設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立健全追溯標準和規范,完善重要產品追溯管理平臺功能,加強信息共享,向公眾提供追溯信息一站式查詢服務。(市、區商務主管部門,各相關行業協會)
2.開展外經貿誠信建設。引導外貿企業深耕國際市場,培育一批具有行業美譽度和國際競爭力的天津市國際自主品牌,塑造質量可靠、信譽一流“天津品牌”新形象。建立完善境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等“走出去”領域信用記錄。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全面實施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認真履行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諾和簽訂的各類合同、協議,履諾情況納入“天津市開發區綜合評價體系”中;發揮我市外商投資權益保護機制作用,保障外資企業同等適用支持政策,保持和提升對外商投資的強大吸引力。(市、區商務主管部門,各相關行業協會)
3.積極推動行業自律。鼓勵商務領域行業商協會開展誠信經營承諾、信用公示、信用培訓、誠信宣傳等工作,并對誠信企業采取重點推介、減免會費等行業性激勵。鼓勵行業商協會依法建立汽車銷售、家政等行業企業和從業人員的信用記錄和披露制度。發揮境外中國商會作用,加強對我市外貿企業主要交易伙伴信用狀況監測預警。(市、區商務主管部門,各相關商、協會)
4.落實信用承諾制度。積極推動信用承諾審批,利用政務一網通平臺,核查申請人信用信息,開展“信易批”工作。會同市文明辦繼續深化“誠信經營承諾店”活動,鼓勵和引導更多商貿流通領域市場主體開展綜合信用承諾,公開誠信經營承諾書,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將履約情況記入信用記錄,作為政策享受和事中、事后監管的重要依據。(市、區商務主管部門,各相關行業協會、市信用協會)
(三)推進信用信息在商貿領域應用
1.加強信用信息歸集。規范商務領域公共信用信息認定,編制商務領域公共信用信息目錄,定期歸集行政許可、行政處罰、榮譽信息、流通領域誠信經營承諾企業、老字號企業等信用信息,并按市誠信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要求對目錄內容進行動態管理。(市、區商務主管部門)
2.強化信用信息應用。加強天津市企業公共信用綜合評價查詢應用,在行政審批、市場準入、招標投標、政府采購、財政性資金項目、招商引資配套優惠等事項中,充分發揮信用信息和信用報告作用。(市、區商務主管部門)
3.推廣應用部委平臺。以商務信用信息交換共享平臺為總樞紐,在商務部統一安排下,推廣應用全國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深入開展電子商務公共服務惠民惠企行動,支持市場主體參與信用共建,自主維護誠信檔案,享受信用增值服務。加快推廣家政服務信用信息平臺和“家政信用查”應用程序,引導家政企業和服務員建立信用記錄,鼓勵消費者積極使用信用查詢服務。用好外商投資信息報告系統公示平臺,提高公眾查詢便利度。(市、區商務主管部門,各相關行業協會、市信用協會)
(四)發展商貿領域高質量信用經濟
1.推行消費信用便利。鼓勵相關企業為誠信消費者提供差異化的價格和服務。積極探索消費者個人信用在購物、住宿、用餐等消費場景的應用,有效減少交易環節,縮短交易時間。鼓勵商貿流通企業以商業信用方式向消費者提供先用后付、減免押金服務等靈活的交易安排,擴大消費者即期消費能力。(各行業協會)
2.用好出口信保工具。深化市、區商務主管部門與政策性保險機構三方合作,支持企業用好出口信用保險政策工具,共同解決企業在承保、融資、理賠等方面的實際需求,強化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保障作用,進一步擴大短期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引導企業用足用好信保行業分析報告、海外買方提單報告和資信報告等工具開拓國際市場,共同推廣“信步天下APP”“資信紅綠燈”等數字化服務,加強企業信用風險管控。(市、區商務主管部門)
3.探索商戶信用點評。引導商圈、步行街、商業綜合體、標準化菜市場、電子商務平臺開展商戶信用管理,建立多維度、全過程的評價體系,鼓勵消費者以信用評價作為消費決策依據。(市、區商務主管部門,各相關行業協會、市信用協會)
(五)加強商貿信用主體的權益保護
1.開展信用修復。編印推廣《商貿流通領域信用修復指導手冊》,開展信用修復宣講、培訓、服務工作。引導幫助商貿流通行業失信主體認真履行處罰決定、及時糾正失信行為、按程序修復信用記錄,重塑自身信用。(市、區商務主管部門,各行業協會、市信用協會)
2.保障信用信息安全。依法保護信用信息安全、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信用主體有權對由商務主管部門提供和采集的信用信息提出異議,因信用信息錯誤、遺漏等行為給信用主體合法權益帶來侵害的,要積極采取措施消除不良影響。(市、區商務主管部門)
(六)大力弘揚誠信興商文化理念
1.組織舉辦專題宣傳。大力宣傳商貿流通領域各行業信用狀況良好企業,積極推介誠信經營典型。組織舉辦誠信興商專題節目,強化深化商務部門與媒體合作,組織典型企業采訪,開辦誠信經營專題節目,開辟誠信興商專欄,進行誠信經營承諾展示,接受社會監督,強化承諾約束,宣傳誠信典型,提升宣傳效果和倍增效應。(市、區商務主管部門,各相關行業協會、市信用協會)
2.開展假日互動推廣。充分利用“誠信興商宣傳月”以及春節、國慶等節假日重要時間節點,廣泛開展誠信經營宣傳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誠信宣傳推廣,著力打造商貿流通領域誠信興商文化環境。(市、區商務主管部門,各相關行業協會、市信用協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要充分認識推動商貿流通領域信用體系高質量發展對促進形成新發展格局的重要作用,將此項工作作為營造良好消費環境和營商環境,激發居民消費潛力,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區域商貿中心城市的重要工作來抓,強化工作部署,明確責任分工,加強督促落實。
(二)完善工作機制。各區商務主管部門、各行業協會要結合各區域各行業實際特點,建立上下聯動、橫向協同的工作機制,多元并舉,形成推動流通領域信用建設工作合力。
(三)強化宣傳引導。加大流通領域信用建設的宣傳力度,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和信息網絡的宣傳引導作用,樹立誠實守信典型,曝光嚴重失信案例,大力弘揚誠信文化,營造良好誠信興商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