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耶鄲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等部門關于印發邯鄲市職業病防治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 (邯衛〔2022〕3號)

   2022-04-02 739
核心提示:到2025年,全市職業病防治體系更加完善,職業病危害狀況明顯好轉,勞動者工作環境進一步改善,勞動用工和勞動工時管理進一步規范,塵肺病、噪聲聾、化學中毒等重點職業病得到有效防控,職業健康信息化水平和職業病防治技術支撐能力顯著提高,職業健康服務能力和保障水平不斷提升,聯防聯控機制逐步完善,全社會職業健康意識進一步增強,勞動者職業健康素養和健康水平不斷提高。

各縣(市、區)衛生健康局、黨委宣傳部、發展改革(經濟發展)局、教體局、科技局、工業和信息化局、民政局、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生態環境分局、住建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應急管理局、市場監管局、醫療保障局、總工會:

《邯鄲市職業病防治規劃(2021-2025年)》已經市職業病防治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審核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邯鄲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中共邯鄲市委宣傳部

邯鄲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邯鄲市教育局

邯鄲市科學技術局            邯鄲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邯鄲市民政局                邯鄲市財政局

邯鄲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邯鄲市生態環境局

邯鄲市建設局                邯鄲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

邯鄲市應急管理局         邯鄲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邯鄲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邯鄲市醫療保障局

邯鄲市總工會

2022年2月16日

(信息公開形式:主動公開)

邯鄲市職業病防治規劃(2021-2025年)

為貫徹落實《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21-2025年)》《河北省職業病防治規劃(2021-2025年)》,切實加強職業病防治工作,保障勞動者健康權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規劃,規劃期為2021-2025年。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市“十四五”職業病防治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系列全會精神,落實國家、省衛生健康委和市委、市政府關于職業健康工作的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以勞動者健康為中心,深化職業健康保護行動,落實“防、治、管、教、建”策略,強化政府領導責任、部門監管責任、用人單位主體責任和勞動者個人責任,進一步夯實職業健康工作基礎,全面提升職業健康工作質量和水平,推進健康邯鄲建設。

(二)基本原則

堅持預防為主,保障民生。強化職業病危害源頭治理、綜合施策,督促和引導用人單位采取工程技術和管理措施,不斷改善工作場所勞動條件,服務和保障勞動者職業健康。

堅持重點突出,精準防控。聚焦職業病危害嚴重的行業領域,繼續深化塵肺病防治攻堅行動,突出對中小微型企業幫扶,持續推進粉塵、化學毒物、噪聲和輻射等危害治理,強化職業病和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評估,實現精準防控。

堅持科技引領,強化支撐。注重科技創新引領職業健康高質量發展,加強職業健康關鍵技術研究和推廣,提升職業病防治工程防護、監測評估、診斷救治機構的技術支撐能力,健全完善省、市、縣三級并向鄉鎮延伸的職業病防治技術支撐體系。

堅持轉變觀念,改革創新。堅持“以職業病防治為中心向以職業健康為中心轉變”,統籌做好新時期職業健康工作。創新監管方式,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信用等政策工具,健全工作機制,統籌做好新時期職業健康工作,構建職業健康工作新格局。

堅持依法防治,落實責任。貫徹落實職業健康法律法規,完善配套政策和地方標準,加強監管隊伍建設,提升監管執法能力。健全約束與激勵機制,壓實政府、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合力推進職業病防治工作。

(三)規劃目標

到2025年,全市職業病防治體系更加完善,職業病危害狀況明顯好轉,勞動者工作環境進一步改善,勞動用工和勞動工時管理進一步規范,塵肺病、噪聲聾、化學中毒等重點職業病得到有效防控,職業健康信息化水平和職業病防治技術支撐能力顯著提高,職業健康服務能力和保障水平不斷提升,聯防聯控機制逐步完善,全社會職業健康意識進一步增強,勞動者職業健康素養和健康水平不斷提高。

“十四五”職業病防治主要指標

序號 指標名稱 2025年目標 指標性質
1 工傷保險參保人數 穩步提升 預期性
2 工業企業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率 ≥90% 預期性
3 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合格率 ≥85% 預期性
4 非醫療放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監測率 ≥90% 預期性
5 重點人群職業健康知識知曉率 ≥85% 約束性
6 塵肺病患者集中的鄉鎮康復服務覆蓋率 ≥90% 約束性
7 職業衛生違法案件查處率 100% 預期性
8 依托現有醫療資源,推進市級職業病防治機構能力建設 持續提升 預期性
9 市級至少確定1家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承擔職業病診斷工作 100% 約束性
10 縣級至少確定1家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承擔職業健康檢查工作 ≥95% 預期性

二、主要任務

(一)強化源頭防控,落實用人單位主體責任

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源頭治理,在行業規劃、標準規范、技術改造、產業轉型升級、中小微型企業幫扶等方面統籌考慮職業健康工作,促進用人單位提高職業病防治水平;強化用人單位主體責任,嚴格落實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和健康培訓等制度,保障經費投入;以粉塵、化學毒物、噪聲和輻射等職業病危害嚴重的行業領域為重點,持續開展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和專項治理,推動職業健康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開展中小微型企業職業健康幫扶行動,完善職業病防護設施,配備防護用品,優化功能布局,改善工作場所勞動條件;推進特殊職業人群健康保護,加強職業活動中新發危害的辨識評估和防控,開展職業性緊張、精神肌肉骨骼疾患等與工作相關疾病的防治工作,落實職業健康新發展理念。

專欄1 中小微型企業職業健康幫扶行動
行動目標:市、縣兩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依托職業健康技術支撐機構在建材、冶金、礦山、化工、建筑、機械等重點行業領域定期開展中小微型企業職業健康幫扶活動,提升職業健康管理水平。
行動內容:
1.以防治粉塵、化學毒物、噪聲和輻射危害等為重點,開展中小微型企業職業健康幫扶工作。
2.探索試行中小微型企業幫扶模式,規范職業健康管理,如:中小微型企業職業健康托管式服務,以“企業+托管服務單位+衛生監管部門”的聯動方式開展職業健康管理和監督執法工作,通過“一企一策”方案幫扶企業;開展小微型企業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和職業健康檢查工作,聘請專家團隊、技術支撐機構對企業進行精準指導和定點幫扶等。
預期產出:開展中小微型企業職業健康管理輔助工具應用,總結推廣幫扶中小微型企業的有效做法、經驗和模式,提升中小微型企業職業病防治工作整體水平。

(二)加強監管執法,提升監督監管效能

全面加強監管執法力度,強化對職業病危害申報、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職業病危害檢測評價和職業健康檢查等重點工作的監督力度,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建立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本手段的監管機制,推進分類分級監督執法,探索建立互聯網+監督執法、現場執法與非現場執法相結合、部門聯合雙隨機抽查的監管模式;規范用人單位勞動用工,加強勞動合同、工作時間、工傷保險等監督管理;繼續在重點行業中推行平等協商和簽訂勞動安全衛生專項集體合同,督促勞動關系雙方認真履行防治責任;落實平安邯鄲建設要求,加強工礦商貿、建筑施工、核與輻射等行業領域職業健康監管,統籌推進職業病防治工作,督促指導國有企業率先依法落實職業病防治責任;依托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河北)、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河北),完善職業健康不良信用記錄及失信懲戒機制;暢通投訴舉報渠道,鼓勵社會監督,構建以基層為重點、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職業健康治理共同體,提升監管和執法效能;按照監管任務與監管力量相匹配的原則,加強職業健康監管執法隊伍建設,配備必要的執法裝備,加大培訓力度,提升規范化、專業化監管執法能力。

(三)創建職業健康企業,提升職業人群健康素養

統一部署、統籌推進職業健康企業創建工作,把其納入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健康企業建設的總體安排;制定職業健康企業建設標準、建設計劃和評估辦法,鼓勵用人單位建立完善與勞動者健康相關的勞動用工、職業病防治、職業健康促進等各項規章制度,為勞動者提供布局合理、設施完善、整潔衛生、綠色環保、舒適優美的工作生產環境,倡導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開展健康知識普及,完善職業健康監護、傳染病和慢病防控、心理健康輔導等健康服務,營造積極向上、和諧包容的健康文化,提倡用人單位建設“職業健康小屋”,提升健康服務能力,努力建成一批職業健康企業;推動礦山、冶金、化工、建材、建筑施工、交通運輸、環境衛生管理等行業和醫療衛生、學校等單位,率先開展“職業健康達人”評選活動,進行重點行業職業人群健康素養監測與干預,有效提升勞動者健康意識和健康素養,培養職業健康行為。

(四)加強專業隊伍建設,強化技術支撐能力

建立健全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加大職業健康檢測評價、工程防護、診斷救治等技術人才培養力度;建立職業健康專家庫,完善專家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專家作用;鼓勵和支持高等院校、職業院校加強職業健康相關學科專業建設,將職業健康教育內容納入相關課程,鼓勵臨床醫學專業普及職業衛生知識;健全以職業病監測評估、職業病危害工程防護、職業病診斷救治為主體的職業病防治技術支撐體系,以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職業病防治機構為主干,完善“省、市、縣”三級職業病及危害因素監測與風險評估技術支撐網絡;充分利用衛生健康系統內外技術資源,依托條件較好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在礦山、化工、冶金、建材、機械等重點行業領域設立工程防護技術指導中心,構建“省、行業(領域)、市”職業病危害工程防護技術支撐網絡;充分發揮職業病專科醫院、綜合醫院的作用,構建省、市,并向重點縣區、鄉鎮延伸的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救治、康復技術支撐網絡。推進技術支撐機構人才隊伍和信息化建設,強化質量控制,提升技術支撐能力,推進市級職業病防治機構建設。

專欄2  職業病防治技術支撐體系建設
建設目標:健全完善省、市、縣三級并向鄉鎮延伸的職業病防治技術支撐體系。
建設內容:
1.依托省市醫療衛生資源,加強職業病診療技術研究和能力建設。
2.市、縣疾控中心、職業病防治院等職業病及危害因素監測機構監測與風險評估能力建設,市級公立職業病診斷機構和縣級公立職業健康檢查機構能力建設。
3.建設市級職業病防治機構,依托現有醫療衛生機構,提升市、縣級職業病防治機構預防控制、診斷治療和康復能力。
預期產出:職業病監測評估、職業病危害工程防護、職業病診斷救治三大技術支撐網絡基本建成,技術支撐能力進一步提升,滿足新時期職業健康工作的需要。

(五)完善救治政策,實施多元化保障措施

按照“市診斷、市縣救治、基層康復”的原則,依托職業病防治技術支撐體系和現有的醫療衛生機構,全面開展診斷、救治、康復工作,建立健全職業健康基礎數據庫;創新監測方式,擴大監測范圍,加強重點職業病及危害因素監測,開展風險評估,提高預警能力;持續實施塵肺病等重點職業病工傷保險擴面專項行動,將塵肺病等職業病嚴重的重點行業職工依法納入工傷保險保障范圍;探索建立與工作相關疾病的多元化保障體系,逐步將相關職業人群納入保障范疇,做好各項保障制度的有效銜接,依法依規做好相應保障工作;建立塵肺病人動態管理模式,實現塵肺病患者精準救治救助;落實屬地責任,對無法明確責任主體的塵肺病患者,依法開展法律援助,按規定落實醫療救治、生活救助等政策,減輕患者醫療與生活負擔;將符合條件的職業病患者家庭及時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對遭遇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基本生活困難的,按規定及時給予臨時救助,推進多元化診斷、治療、康復和保障措施到位。

(六)深化科技創新應用,引領職業健康高質量發展

加強職業健康工作交流,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和技術,提升我市職業健康監管和職業病防治工作水平;圍繞重點職業病和肌肉骨骼疾患、工作壓力等突出職業健康損害的防治問題,開展前沿基礎性研究、早期篩查技術研究、干預技術研究和診療康復關鍵技術研究;圍繞職業病危害工程防護和治理,開展塵毒危害和生產性噪聲監測與防護關鍵技術研究,職業中毒監測預警、防控和應急救治關鍵技術研究,輻射危害監測、防控技術研究,形成一批先進技術成果;推進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和職業病防治技術支撐機構合作共建,深化產學研融合,在塵肺病、噪聲聾、化學性職業中毒和放射性職業病等重點職業病的診療和康復領域取得技術突破,并在全市進行示范應用及推廣。

專欄3  職業健康科技創新重點任務
目標:省、市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牽頭,組織職業健康技術支撐機構在職業病、與工作相關疾病研究、職業病危害治理技術研究、職業病治療康復和診斷鑒定技術等方面取得進展,提升職業病、與工作相關疾病的防控水平。
內容:
1.以嚴重職業性呼吸系統疾病、職業性腫瘤、噪聲聾、放射性疾病及職業性肌肉骨骼疾患和工作壓力引起的心理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等為重點,開展職業健康損害發生機制研究。
2.以塵毒危害和放射性危害為重點,開展重大職業病風險綜合評估、預測預警和控制技術研究。
3.開展塵肺病、噪聲聾等重點職業病診療、康復技術研究。依托現有資源,形成集遠程醫療指導、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療等功能于一體的職業健康監護與診療救治平臺;開展職業病患者疾病評估、分級診治、康復評估等標準化研究。
4.開展職業病危害損失的經濟學評價研究,開展與工作相關疾病的疾病負擔評估研究。
預期產出:制定與工作相關疾病的防治技術以及重點行業職業健康保護技術指南;推廣應用職業病危害監測評估及防護技術裝備、職業病診療康復技術裝備和人工智能輔助診斷技術。

  (七)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

以信息化推動職業健康高效發展,將職業健康信息化工作納入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推進業務融合、數據融合,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部門的協同管理和服務;強化數據統計、分析與應用,充分發揮數據在職業健康監管決策中的作用;充分利用河北省一體化的職業健康信息管理平臺,實現全市職業病危害申報、職業病及危害因素監測、職業衛生檢測評價、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與報告、職業病患者康復、職業衛生監督執法、應急救援等信息的互聯互通;加強與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生態環境、應急、稅務、市場監管、醫保等部門間信息共享,實現職業健康相關信息的協調聯動;按照便民利企、優化服務的要求,推進“互聯網+職業健康服務”,規范職業健康信息管理,保障數據安全。

 

專欄4  職業健康管理信息平臺建設
建設目標:基本建成覆蓋市、縣的職業健康管理“一張網”,實現職業健康信息的上下聯動、橫向聯通和動態管理,不斷提高職業病危害風險監測預警、智能決策的支持能力,推進職業健康治理的信息化。
建設原則:堅持統一規劃,統一標準;堅持業務導向,功能完備;堅持匯聚信息、共建共享;堅持安全規范,兼容拓展。
建設內容:
1.依托省職業健康管理信息平臺,構建全市用人單位職業健康基礎數據庫,加強職業健康數據綜合分析和預警與決策支持軟硬件建設,建成職業健康預警與決策支持中心。
2.建成用人單位職業健康信息管理、職業病危害風險預警與決策支持、職業健康監護與診斷管理、職業健康技術服務、職業健康科普宣教培訓和職業衛生監督執法等關鍵業務系統,實現各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
3.研究形成全市職業健康信息平臺總體框架,并與省對接,指導全市職業健康信息化建設。
預期產出:建成全市職業健康管理綜合信息平臺及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管理、職業健康決策支持等關鍵業務系統;構建全市用人單位職業健康基礎數據庫;對接省確定的系列標準規范實施職業健康信息化建設。

(八)加強宣教培訓,提高全社會職業健康意識

加大職業健康宣教培訓力度,全面提升勞動者職業健康素養,在全社會營造關心關注職業健康的文化氛圍;持續開展《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工傷預防宣傳培訓、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健康干預等活動;推進將職業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組織開展職業健康知識“進企業、進機構、進學校、進鄉村、進社區”(五進)等活動,普及職業健康知識,倡導健康工作方式;推動建立職業健康科普知識庫;實施職業健康培訓工程,建設職業健康培訓網絡平臺,加強用人單位主要負責人、職業健康管理人員培訓工作,指導和督促用人單位做好接觸職業病危害勞動者全員培訓;不斷提升重點人群職業健康知識知曉率,推動有條件的區縣和用人單位建設職業健康體驗場館,科普職業病及與工作相關疾病的防治知識。

三、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保障,壓實工作責任

落實職業病防治責任,把職業健康工作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制定、實施職業病防治規劃。建立健全職業健康工作目標和責任體系,推動將職業健康有關指標納入對各級政府考核體系。充分發揮職業病防治工作聯席會議作用,及時協調解決重大問題,明確工作職責、形成工作合力,推進重點任務落實。

(二)加大政策支持,統一協同推進

研究進一步加強職業健康工作的相關政策,結合實際建立完善配套措施,統籌安排部署,協同推進實施。綜合運用金融、社保、監督等政策措施,通過項目核準、政策支持、資金保障、費率浮動和監督執法等措施,調動用人單位做好職業健康工作的積極性。

(三)落實工作經費,健全投入機制

落實職業健康經費保障,建立健全與經濟社會發展和實現健康目標相適應的職業健康工作投入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入職業健康領域。積極探索工傷保險基金在職業病預防、診療和康復中的作用。按照現行財政供養渠道和單位性質,綜合考慮職責任務與人員隊伍情況,加大技術支撐能力建設的投入。加強資金使用情況考核,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確保主要任務和重大項目順利完成。

(四)強化宣傳引導,營造濃厚氛圍

凝聚各方力量,充分調動發揮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新聞媒體、各界人士等參與職業健康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大力宣傳職業病防治工作的重大意義,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注職業健康的濃厚社會氛圍。

(五)實施監測評估,確保規劃落實

各級各部門要結合實際,分解、細化職業病防治規劃的目標任務,定期組織規劃實施監測。職業病防治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將適時組織有關成員單位開展規劃實施情況評價,2023年和2025年分別開展中期和末期評估,確保全面完成規劃目標和任務。



 
地區: 河北 邯鄲市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