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國內抽檢概況
從月度抽檢量看,11、12月份抽檢量較大,判斷與元旦春節期間監管部門加大抽檢量有關;從月度抽檢合格率看,各月合格率變化平穩,沒有較大波動。2021年各月份抽檢量及合格率詳見圖1。

圖 1 2021年各月份抽檢情況統計
縱觀2017至2021年,2021年抽檢量最多,2017年到2020年抽檢合格率呈穩步增長趨勢,2021年抽檢合格率較2020年略有下降,詳細見圖2。
圖2 2017-2021年抽檢量及合格率統計
二 國內產品品類分析
食品伙伴網結合食品生產許可分類目錄及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將抽檢產品劃分為31個品類,2021年抽檢量較大的產品品類依次為肉及肉制品、蔬菜及其制品、糧食及其制品、餐飲環節產品、酒類、水果及其制品、焙烤食品、調味品、水產及其制品、飲料和食用油脂及其制品,抽檢量均在4萬批次以上。各品類抽檢量占比詳見圖3。

圖3 2021年各品類抽檢比例
抽檢結果顯示,大宗日常消費品抽檢合格率總體保持較高水平,糧食及其制品合格率為99.76%,食用油脂及其制品合格率為98.91%,肉及肉制品合格率為99.08%,蛋及蛋制品合格率為98.44%,乳及乳制品合格率為99.74%。社會關注度較高的特殊膳食食品合格率為99.72%。各品類抽檢情況詳見表1。
表1 各類產品抽檢情況統計表(按合格率由高到低排序)
與2020年相比,可可及焙烤咖啡產品依舊保持100%合格率;蜂產品、方便食品等16類產品抽檢合格率有所提升,其中蜂產品合格率提升顯著為1.60%,其次是方便食品合格率提升0.56%,其余品類提升不足0.50%;15類產品抽檢合格率下降,其中食品相關產品合格率下降明顯為71.55%(是因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2021年嬰幼兒用塑料奶瓶等12種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國家監督抽查情況通報》里未發布合格產品數據),其次是炒貨及其制品下降1.34%,餐飲環節產品下降0.62%,水產及其制品下降0.60%,其余品類下降不足0.30%。
三 國內產品不合格原因分析
2021年抽檢到的不合格產品主要問題包括:一是質量指標不合格,共計4481批次,占總不合格的22.60%;二是微生物指標不合格,共計4399批次,占總不合格的22.19%;三是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共計3418批次,占總不合格的17.24%;四是農藥殘留超標,共計2978批次,占總不合格的15.02%;五是獸藥殘留超標或檢出禁用獸藥,共計2418批次,占總不合格的12.20%;六是污染物超標,共計1595批次,占總不合格的8.04%;七是標簽不合格,共計319批次,占總不合格的1.61%;八是生物毒素超標,共計190批次,占總不合格的0.96%;九是含有非法添加物質的不合格產品共計24批次,占總不合格的0.12%;其他不合格原因占比均不足1%。不合格原因分類占比見圖4。
圖4 2021年國內產品不合格原因分類占比
涉及到的具體不合格項目中占比最高的是大腸菌群超標、菌落總數超標、鎘超標、過氧化值不合格等。詳細不合格原因統計見圖5。(下圖僅展示排名前24位的不合格原因)
圖5 2021年國內產品不合格原因統計
四 產地分析
國內抽檢產品產地覆蓋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港澳臺地區,基于產品品類及產業分布特點,各地區抽檢數量差異較大,抽檢產品數量較多的是華中、華東、華南地區。從行政區域來看,山東省抽檢數量最多,占總抽檢量的7.01%,其次是廣東(5.42%)、河南(4.58%)、重慶(4.48%)等省市。抽檢量分布見圖6。(顏色越深代表合格率越高)
圖6 2021年全國抽檢合格率分布圖
五 總結
2021年國內食品安全抽檢結果表明,各類食品整體抽檢合格率較高,食品安全形勢總體平穩。針對抽檢中發現的較為突出的問題,例如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質量指標不合格、微生物超標等問題,生產企業需要制定相應防控措施,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從原輔料驗收,生產經營過程的環境衛生條件控制,配方及生產工藝的科學合理制定,出廠檢驗的落實等方面加強管理。
本文為食品伙伴網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編輯整理,轉載請與我們聯系。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提供國內外食品標準法規管理及咨詢、食品安全信息監控與分析預警、產品注冊申報備案服務、標簽審核及合規咨詢、會議培訓服務等,詳詢:0535-2129301,郵箱:vip@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