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作出一系列戰略部署、提出一系列明確要求。《四川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作為全省規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實現“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新目標、新任務和2035年“美麗四川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的遠景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和引領作用。
二、主要目標
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全面落實《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目標、任務和要求,為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實現生態文明建設新進步、奮力譜寫美麗中國四川篇章奠定堅實基礎。
三、主要內容
《規劃》共四個部分,全文約5萬字。第一部分為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主要包括“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成效、主要環境問題與不足,以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第二部分為總體思路。主要從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上概述,提出到2025年目標,同時展望到2035年美麗四川建設的目標遠景。第三部分為重點任務及重點工程。主要謀劃“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轉型,建設全國綠色發展示范區”“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建設西部地區低碳發展高地”、“深化大氣污染協同控制,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系統推進“三水”共治,鞏固提升水環境質量”、“扎實推進凈土減廢行動,保持土壤環境總體穩定”、“加強風險防范與化解,守住生態環境安全底線”、“加強自然生態保護修復,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大力推動生態價值轉化,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深化改革創新,推進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9項重點任務,并梳理了9類重大項目。第四部分是保障措施。主要包括明確任務分工、加大投入力度、強化公眾參與和嚴格評估考核四方面。
四、主要特點
《規劃》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緊密結合四川實際,主要有五個方面特點:一是緊扣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制定實施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全省生產方式、能源利用、生活方式等綠色低碳轉型,加快建設全國綠色發展示范區。二是堅持問題導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突出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統籌推進環境污染治理與生態保護修復,協同做好水、氣、土壤等污染治理重點任務,加強風險防范與化解,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三是注重生態價值轉化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開展綠色城鎮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統籌我省特有生態資源,提出多元、創新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四是健全區域合作機制推進生態環境共治。重點突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生態環境共保共治,加強云、陜、貴、滇等毗鄰省聯防聯控,以及強化成德眉資環境共治等任務,明確區域生態環境協同共治的體制機制。五是建設重大項目提升環境治理能力水平。堅持具體任務項目化原則,提出10個專欄重大工程建設,推動規劃建議的可操作性、可實施性。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四川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 (川府發〔2022〕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