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編制背景
加快發展商貿物流業,有利于全省構建現代流通體系、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中發揮重要作用,促進江西高水平開放。
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等重大戰略疊加為商貿物流業發展提供了新機遇,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5G、物聯網等現代技術應用為商貿物流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動能;另一方面,國際經貿環境復雜多變,國內區域發展不平衡、資源配置不合理導致物流市場競爭加劇,省內物流運輸結構不優、基礎設施相對落后、技術創新及應用力度較弱,給商貿物流業發展帶來諸多困難和挑戰。
為促進商貿物流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我省打造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重要戰略支點,增強全省經濟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根據國家關于物流業發展規劃和政策,結合我省實際,省商務廳組織編制了《江西省商貿物流“十四五”發展規劃》。
二、規劃特點
一是精準對標。注重立足擴大內需、促進消費、構建新發展格局,對標國家系列重大戰略和“十四五”規劃綱要,緊密結合我省實際,堅持問題、目標和需求導向,著力增強《規劃》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充分銜接。注重加強與發改、交通、工信、自然資源等部門專項規劃和各設區市商貿物流業發展規劃的對接,切實保障《規劃》內容的協同性、目標的一致性。三是力求創新。注重總結“十三五”時期經驗做法,圍繞促進城鄉、產消、區域間的互聯互通、融合發展來構思框架、謀篇布局,對物流業發展空間布局、承載主體、業態模式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創新。四是重點突出。《規劃》著重對完善商貿物流體系、優化城鄉配送網絡、發揮產業集群效能、打通商貿物流供應鏈、推動數字化綠色化發展等方面予以了關注。
三、主要內容
《規劃》共分為6章、30節,共計約2.1萬字。《規劃》共分為六個部分。
第一部分,規劃背景。包括發展現狀、面臨形勢。重點闡述了我省商貿物流業發展的產業、設施、效能、環境等基礎條件,深入分析了面臨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第二部分,總體要求。一是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作示范、勇爭先”目標定位,深度對接國家系列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全面加強物流供應鏈體系建設,著力提升商貿物流現代化水平。二是發展原則。《規劃》旗幟鮮明地提出了“四個堅持”的原則。特別是把“堅持市場化運作、政府引導”放在首要位置,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強化商貿物流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在強調創新驅動、鼓勵新模式新業態蓬勃發展的同時,堅持產業融合、區域聯動發展。三是發展目標。圍繞基本建成布局合理、智慧高效、綠色環保、安全有序的現代化商貿物流運行體系,提出到2025年,全省商貿物流總額達到3萬億元、商貿物流總收入達到1500億元、A級物流企業達到400家等15項預期性指標。
第三部分,發展布局。《規劃》從深度融入“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等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立足于獲批的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和交通強省戰略部署的發展契機兩個維度入手,以我省“一圈引領、雙軸驅動、三區協同”的區域發展新格局為總綱,提出了“一圈四中心六節點、兩軸多通道”的商貿物流總體發展布局,以重點建設大南昌商貿物流圈及贛州、九江、上饒和宜春四大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為主體,引領帶動其他設區市建設商貿物流節點城市為支撐,充分發揮京九、滬昆“十字型”高鐵經濟帶對各區域商貿物流協同發展和內生外拓的一體化驅動作用。同時綜合考慮各區域物流產業的發展規模、主營業態和功能拓展,在全省范圍內重點發展15個物流產業集群。
第四部分,主要任務。重點圍繞物流業降本增效、城鄉和區域物流協同發展、物流智慧化專業化提升等方面提出6項主要任務。一是完善商貿物流運行體系,推動內陸雙向開放。二是優化城鄉配送網絡布局,助力城鄉融合發展。三是發揮物流產業集群效能,促進區域產業升級。四是構建商貿物流供應鏈,實現全鏈條提質增效。五是推廣數字化信息技術,提升物流智能化水平。六是推行綠色化設施應用,落實物流低碳化發展。
第五部分,重點工程。立足我省商貿物流發展現狀,重點謀劃了區域性物流中心打造、商貿物流園區提升、商貿物流標準化建設、城鄉物流配送暢通、冷鏈物流補短板、電商物流融合發展、國際物流培育、應急物流保障等8大工程,作為推動主要任務落實的務實抓手。
第六部分,保障措施。主要從組織領導、金融支持、用地保障、市場環境、人才培養、監測體系等方面提出具體措施,推動《規劃》落實落地。
相關鏈接:江西省商務廳關于印發《江西省商貿物流“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