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1日,市政府印發了《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的實施意見》(渝府發﹝2021﹞31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為便于各單位和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政策內容,對政策內容作出如下解讀:
一、出臺背景
2021年2月,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國發〔2021〕4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文件要求各地區要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研究提出具體措施,在抓落實上投入更大精力,確保政策措施落到實地。市發展改革委會同相關市級部門研究提出我市貫徹落實舉措,通過座談會、書面征求意見等方式多次征求相關單位意見建議,并通過市發展改革委門戶網站公開征求公眾意見,充分吸納意見建議后修改完善形成《實施意見》,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市委深改委會議審定后,由市政府印發實施。
二、主要目標
到2025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分別提高至35%、32%,數字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5%,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比例達到23%,大宗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率達到70%,森林覆蓋率達到57%,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穩定保持在88%以上,完成國家下達的單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目標任務,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更加完善,法規政策體系更加有效,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體系、流通體系、消費體系初步形成。到2035年,綠色發展內生動力顯著增強,綠色產業規模邁上新臺階,重點行業、重點產品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或國內先進水平,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基本建成。
三、主要任務
《實施意見》從六個方面部署了重點工作任務。
一是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體系。包括推進工業綠色升級、加快農業綠色發展、提高服務業綠色發展水平、壯大綠色環保產業、提升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循環化水平、構建綠色供應鏈等工作任務,不斷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二是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流通體系。包括打造綠色物流、加強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建立綠色貿易體系等工作任務,推動運輸結構和運輸組織模式不斷調整優化,資源回收利用率不斷提升,貿易結構不斷優化。
三是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消費體系。包括政府綠色采購、設立綠色產品銷售專區,嚴厲打擊綠色產品虛標行為等工作任務,促進綠色產品消費,深化生活垃圾分類、塑料污染治理、重點領域綠色生活創建,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四是加快基礎設施綠色升級。包括推動能源體系綠色低碳轉型、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升級、提升交通基礎設施綠色發展水平、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等工作任務,不斷提升基礎設施綠色發展水平。
五是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支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建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創新平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六是完善法規政策體系。包括強化法律法規支撐和執法監督、健全綠色收費價格機制、加大財稅扶持力度、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完善綠色統計標準體系、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等工作任務,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提供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