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四川省“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政策解讀

   2021-10-14 903
核心提示:統籌部署建設省級、區域性食品檢測機構和風險監測預警中心。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3個。擴大“川冷鏈”追溯平臺覆蓋率,改造提升農產品市場1000個。擴大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面。

1. 《規劃》的編制背景和過程是什么?

加快市場監管現代化步伐,是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內在要求,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任務,是服務四川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四川省“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是我省“十四五”一般專項規劃之一,由省市場監管局牽頭編制,是市場監管體制改革后第一個五年規劃。

《規劃》于2020年11月啟動編制,做到“三個注重”:一是注重統籌銜接。緊密銜接國家《“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和《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注重規劃引領和具體指導相結合,并與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知識產權、藥品安全監管等專項規劃充分對接,確保專綜結合、各有側重。二是注重開門編制。赴省內外多地深入調研,多次組織專題調研座談、研討會等,廣泛聽取市場主體、社會公眾、基層一線、相關部門等意見建議,組織專家評審,充分吸收采納各方意見。三是注重落地實施。圍繞市場主體、質量基礎、知識產權、市場安全、消費維權、技術創新、民營經濟等,構建全省“十四五”市場監管量化指標體系,設置24項指標,使任務可量化、可視化、可感知。圍繞改革任務、重點工程、重大項目等設置7個專欄,緊盯重點領域抓落實,并凸顯四川特色。

2.“十三五”時期四川市場監管工作主要成效有哪些?

“十三五”時期,四川市場監管創新機制體制、銳意實施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顯、市場安全形勢不斷向好、質量發展支撐更加有力、市場競爭環境日益規范、知識產權強省戰略加快推進、服務民營經濟發展有力、市場監管體制機制基本成型。“十三五”期末,全省實有市場主體695萬戶,總量上升1位至全國第6位。在國務院2020年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中被評為A級等次。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達26532.9億元,民營經濟市場主體達677.3萬戶。累計培育中國質量獎(含提名獎)13個(名)。連續9年開展“春雷行動”,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執法品牌。12315累計受理消費者訴求182.2萬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5億元。全省新獲得授權專利40萬件(其中發明專利5.97萬件),商標有效注冊達101萬件,地理標志累計達762個。

3.《規劃》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是什么?

“十四五”時期,四川市場監管現代化發展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經濟活、市場穩”的目標,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依法公正、堅持簡約高效、堅持系統科學、堅持數字賦能、堅持寬嚴相濟、堅持協同共治監管等8項基本原則,積極探索具有四川特色的市場監管新模式,全面提升市場監管現代化水平,努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加快建設適應新發展格局的高標準市場體系,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提供有力支撐。

到2025年,初步建立國內領先、適應發展需求的現代化市場監管治理體系。服務經濟發展作用明顯提升,市場準入更加友好,市場主體總量穩步增加,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增強;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質量基礎更加完善;知識產權服務創新驅動能力有效加強;民營企業呈現量質齊升,保護水平提升到更高層次。市場安全和市場秩序保持穩定,主要食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保持較高水平,特種設備事故死亡率持續有降,重要工業產品質量合格率得到提升;競爭政策的基礎地位有效強化,線上線下市場得到有效治理,企業主體責任得到有效落實,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更加健全。在“十四五”基礎上,爭取到2035年,基本建成先進的市場監管現代化體系。

4..“十四五”四川市場監管現代化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重點是構建七大體系:

一是構建高標準服務體系。主要是瞄準市場主體所需,著力發展壯大市場主體,助推產業提檔升級,提升經濟創新力競爭力,以高標準服務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包括營造一流的市場準入環境、加快質量強省建設、推進引領型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和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等內容。

二是構建高水平監管體系。主要是注重源頭防范、“因”“果”并重、打規并舉、綜合治理,守牢市場安全底線,維護市場競爭秩序。包括強化安全監管、規范競爭秩序、強化消費維權、強化新型監管機制和加強綜合行政執法等內容。

三是構建高層次技術體系。主要是以市場監管科技創新引領計量、標準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質量基礎設施融合發展,有效促進技術資源的高效配置和綜合利用,切實發揮技術機構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包括推動強院興所、促進市縣技術機構發展和做強檢驗檢測服務業等內容。

四是構建高能級數字體系。主要是著眼數字監管總體布局,做好頂層設計,改革創新管理機制,建立符合市場監管實際需求和信息技術發展趨勢的統籌管理機制。包括突出數字監管總體設計、深化數字化運用和強化數字安全等內容。

五是構建高效能法治體系。主要是牢固樹立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維,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法治體系建設,切實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監管。包括完善法律法規體系、規范市場監管執法行為、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和提升法治宣傳教育實效等內容。

六是構建高質量共治體系。主要是通過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進一步調動社會多元主體的積極性,引導各方資源和力量參與監管。包括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地方屬地責任、部門監管職責和引導社會廣泛參與等內容。

七是構建高素質隊伍體系。主要是大力加強干部隊伍能力素質建設,建設素質高、能力強、作風硬、形象好的市場監管隊伍,為市場監管能力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包括完善人才機制、夯實基層基礎和深化廉政建設等內容。

5.在優化市場準入環境方面將如何發力?

一是建立寬松便捷市場準入體系,試點并推廣商事登記確認制改革,持續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優化名稱登記管理等。二是建立友好簡便市場服務平臺,優化“一窗通”“營商通”平臺功能,推動實現企業開辦“零費用”,確保企業開辦一個工作日完成。推廣應用電子營業執照、電子許可證件、電子合同、電子發票、電子簽章,助推市場加快進入“云經營”時代。三是提升企業注銷便利化水平。實現企業注銷登記“零見面”,實施推廣套餐式注銷,實現營業執照與有關許可證同步注銷等。同時,還部署了深化市場主體準入改革和優化政務服務兩大行動,明確在自貿試驗區開展住所與經營場所分離登記試點、推動實現企業線上線下“一件事一次辦”、開展川渝“一件事主題式套餐服務”等系列舉措。

6.在推進質量強省戰略方面的具體目標有哪些?

統籌強化質量提升,力爭培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5個,評選“四川省天府質量獎”組織20家、個人20名,認證“天府名品”(產品或服務)50-100個。創建國家級“質量強市示范城市”“質量品牌提升示范區”各2個、省級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5個。建成標準、計量、認證、檢驗檢測等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實施服務業標準化領航工程,開展服務業、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示范15個。

7.在建設引領型知識產權強省方面是如何考慮的?

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決貫徹落實《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綱要(2021-2035)》,推進與我省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的立法工作,積極培育爭創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城市、強縣。圍繞城市、縣域、園區、企事業單位等,大力開展知識產權試點示范爭創提升行動。實施知識產權助力鄉村振興“富農工程”,深化知識產權服務村集體發展試點和成果運用。加強川渝知識產權合作,打造全國重要的知識產權協同創新區。強化知識產權對外開放合作,支持企業開展知識產權海外布局、獲取境外知識產權等行動,深入推進中歐地理標志保護等國際合作。???

8.在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方面有哪些改革舉措?

積極推進縣域民營經濟示范創建,精選5個左右具有代表性的縣(市、區)開展縣域民營經濟改革發展先行先試。推動川渝區域比鄰、產業配套、基礎較好、潛力較大的地區建設民營經濟協同發展示范區。構建川渝民營經濟協同發展長效合作交流平臺,定期舉辦川渝民營經濟發展合作峰會,探索建立民營經濟協同發展指數,共同發布川渝民營經濟支持政策、發展報告等。

9.在強化市場安全監管方面有哪些重大行動?

一是食品安全監管行動。統籌部署建設省級、區域性食品檢測機構和風險監測預警中心。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3個。擴大“川冷鏈”追溯平臺覆蓋率,改造提升農產品市場1000個。擴大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面。二是藥品安全監管行動。建設藥品醫療器械檢驗檢測能力提升項目。爭取到“十四五”末,我省藥品領域省部級重點實驗室達到10個。三是重要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行動。繼續開展兒童和學生用品安全守護行動,持續組織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隱患排查,強化纖維及制品等質量監督,加強危化品質量安全監管全覆蓋。四是特種設備安全監管行動。逐步實現對生產單位監督檢查全覆蓋,重點行業領域特種設備各類隱患“動態清零”,力爭特種設備使用登記率、法定檢驗率、嚴重事故隱患整治率達100%。

11.在規范市場競爭秩序方面是如何部署的?

進一步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完善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監管執法,突出價格、廣告、網絡等重點領域監管,構建公平有序的市場秩序。一是將加強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等新業態領域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規制,突出加強商業秘密保護。加強打擊傳銷綜合治理,強化直銷企業的日常監管。二是加強對藥品、醫療器械、防疫物資、糧油菜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價格監測,持續加強民生領域收費監管,切實保障群眾價格權益。三是狠抓醫療、美容、藥品等事關人民群眾健康和財產安全的重點領域廣告行為監管。四是加強網絡交易監測,提高市場風險監測和預警能力。推動網絡交易跨區域執法協作。五是推進放心舒心消費環境建設,完善消費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加強消費監督引導,規范新型消費業態。六是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互聯網+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探索完善與新興行業發展相適應的包容審慎監管模式。



 
地區: 四川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