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農業農村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7357號建議的答復|關于乳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2021-09-13 753
核心提示:目前,我國儲備制度主要是針對糧食、生豬等關系國計民生的戰略物資。盡管目前國內生鮮乳供需存在季節性、區域性不平衡問題,但整體上處于供不應求狀態,國家建立奶粉儲備機制的必要性有待進一步研究。下一步,我部將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相關部門,進一步研究完善奶業相關政策,通過鼓勵支持發展奶酪加工等措施,緩解季節性、區域性生鮮乳供需不平衡問題,推動國內奶業持續健康發展。

史玉東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乳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建議收悉。經商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海關總署,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建立動態奶粉儲備機制,助力奶業良性循環

目前,我國儲備制度主要是針對糧食、生豬等關系國計民生的戰略物資。盡管目前國內生鮮乳供需存在季節性、區域性不平衡問題,但整體上處于供不應求狀態,國家建立奶粉儲備機制的必要性有待進一步研究。下一步,我部將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相關部門,進一步研究完善奶業相關政策,通過鼓勵支持發展奶酪加工等措施,緩解季節性、區域性生鮮乳供需不平衡問題,推動國內奶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關于支持國內龍頭企業進行國外布局,在世界上贏得更大話語權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提出,要順應奶業國際化趨勢,實行“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促進資本、資源和技術等優勢互補,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工業和信息化部鼓勵國內奶業龍頭企業“走出去”,引導企業在海外建立研發中心、生產及奶源基地,充分利用國外先進生產研發技術和優質奶源基地,建立起全球化的產業鏈,確保供應鏈安全穩定。農業農村部積極建立與奶業發達國家對話機制,為企業走出去搭建平臺。自2004年開始,連續舉辦中澳、中新奶業對話會,建立了中國與澳大利亞、新西蘭的雙邊對話機制。截至目前,中澳、中新奶業對話會均已舉辦8屆,伊利、蒙牛、光明、君樂寶等多家奶業龍頭企業參與對話會交流活動。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等有關部門,繼續完善奶業國際合作機制,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在境外收購、建設優質奶源基地和飼草種植基地,降低原料成本,拓寬我國脫鹽乳清粉、乳糖等嬰配乳粉關鍵原料來源,助力國內奶業高質量發展。

三、關于調整飼料品種進口關稅稅率,促進奶業穩健發展

財政部一直高度重視奶業的發展,將支持奶業發展作為關稅政策制定的重要考慮因素。為促進奶業降本增效,2020年年底印發的《關于2021年關稅調整方案的通知》(稅委會〔2020〕33號)規定,自2021年1月1日起,繼續對部分飼草、飼料實施進口暫定優惠稅率。其中,油菜籽粕、葵花籽粕、棕櫚粕等蛋白飼料稅率由5%降至0,混合天然飼草(以禾本科和豆科為主)稅率由9%降至4%,紫苜蓿草稅率由9%降至7%,牛、羊的配制動物飼料稅率由6.5%降至4%,動物飼料用的其他植物原料(如脫粒玉米芯、胡蘿卜葉等)稅率由5%降至0。降稅措施更好地吸引了全球資源要素,降低了奶牛養殖成本,滿足國內需求,促進奶業良性發展。我部也高度重視國內飼草料生產供應,大力發展優質飼草種植,在農牧交錯帶省份持續實施糧改飼,在奶業主產省份擴大優質苜蓿基地建設規模,提升優質飼草料供應能力。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財政部等有關部門,跟蹤評估現行暫定稅率的實施情況,必要時研究調整飼料的關稅稅率;同時,繼續推動優質飼草基地建設,進一步擴大國內優質飼草種植規模,提升國內優質飼草供給能力,降低奶業生產成本。

四、關于階段性開放增加奶牛進口來源國家,加快提升生鮮乳自給率

海關總署積極推動優質奶牛進口,改良品種結構,提升我國奶源自給率,助力奶業振興。2011—2020年,我國已累計進口優質種牛150.5萬頭,年進口量由9.7萬頭增加至25.29萬頭,其中約70%為奶牛。2021年第一季度已完成進口優質種牛7.28萬頭,呈快速增長態勢。受國外重大動物疫情等因素影響,目前我國僅批準澳大利亞、新西蘭、烏拉圭、智利等國種牛輸華。針對當前我國進口奶牛缺口較大問題,下一步,我部將會同海關總署,在保障進口動物健康的前提下,積極拓展進口種牛來源國,增加高質量牛冷凍精液和胚胎進口,為我國奶牛種質資源引進提供更多選擇,支持內蒙古奶業振興和乳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感謝您對我部工作的關心,希望繼續對三農工作予以支持。

聯系單位及電話: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

010-59193372

農業農村部

2021年8月5日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