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農業(農牧)農村局:
近日,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進一步做好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農產品穩產保供保質量保安全工作,現結合我省實際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增強責任擔當,抓緊安排部署
近期,國內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復雜嚴峻,做好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和農產品穩產保供工作,是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的重要政治責任。各地農業農村部門要充分認識穩產保供既要保數量也要保質量保安全的重要意義,在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決不能放松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要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政治擔當,堅決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抓實抓細,守住農產品質量安全底線,決不能因市場急需而忽視質量安全,決不能在關鍵時期給疫情防控大局添堵添亂。
二、落實重點措施,嚴防風險隱患
(一)緊盯農獸藥殘留超標。嚴格按照食用農產品“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三年行動方案要求,實施精準治理,對12個重點治理品種,逐一拿出切實管用的治理清單,嚴厲打擊禁限用藥物使用行動,杜絕使用禁用藥物及非法添加物,防止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嚴格管控常規農獸藥殘留超標問題,督促生產主體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和獸藥休藥期規定,既要避免因追求生產速度和產量而盲目用藥,又要防止因銷售難而違規用藥。
(二)分區分級做好巡查檢查。對于新冠肺炎疫情低風險區域,要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基礎上,正常開展日常監管巡查工作,落實好各項既有工作任務。對于新冠肺炎疫情中風險地區所在縣級區域,也要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基礎上,根據本地疫情防控形勢因地制宜加強監管工作。沒有確診病例的鄉鎮,要積極開展巡查檢查,加強安全用藥指導。有確診病例的鄉鎮,要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點對點”指導農戶安全用藥。對于新冠肺炎疫情高風險地區所在縣級區域,要在集中力量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加強與市場監管部門的協作,通過市場抽檢信息,掌握質量安全情況。通過微信、視頻等形式廣泛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操作指南,把防疫情、保供給、保安全措施落實到每一位生產經營主體。
(三)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各地要按照本地區疫情防控要求,靈活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分品種、分時段、分地區組織實施,確保疫情防控期間風險監測不斷檔。要重點加大蔬菜農藥、禽蛋和水產品獸藥殘留抽檢力度,監測過程要服務“菜籃子”產品有效供應,監測時效上要做到快抽、快檢、快報,不得影響農產品快速上市。各級農產品質檢機構要將檢測力量關口前移,主動靠前服務,加快檢測速度,力爭當天收樣當天出結果。鄉鎮監管服務站要組織開展快檢篩查,對轄區內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隱患做到心中有數。檢測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堅決一查到底,依法嚴肅處理。
(四)用好達標合格證制度。食用農產品達標合格證制度是疫情防控特殊時期既減少人員接觸又壓實主體責任的有效手段。要大力推行達標合格證制度,指導生產主體落實質量控制措施,蔬菜、水果、畜禽、禽蛋、養殖水產品等“菜籃子”產品上市要附帶合格證。同時要加大未試行達標合格證的生產主體的監督檢查、日常巡查力度,督促其按要求實施達標合格證制度,提高合格證制度主體覆蓋率。要積極引導食用農產品生產主體樹立“不合格、不上市”的理念,市場主體要實施好準入制管理,加大索證查驗力度,堅決防止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
(五)補齊全程監管漏洞。各地農業農村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對屬于“三前”環節的農產品收貯運、暫養池、運輸車輛等質量安全監管薄弱環節重點盯防,聚焦“三劑”(防腐劑、保鮮劑、添加劑)超量或超范圍使用及非法添加風險,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確保符合國家強制性規范要求,堅決杜絕行業“潛規則”。對于“三后”環節,要主動加強與市場監管等部門配合和工作銜接,及時通報信息或線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聯合開展查處,保障產業健康發展。
三、強化宣傳引導,保障措施落實
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通過微信群、短視頻、明白紙等多種形式,把技術服務覆蓋到每一位生產經營主體,讓每一位生產經營主體都能夠按要求執行好農藥安全間隔期和獸藥休藥期規定,避免盲目、違規用藥。要改進工作作風,提高主動性和前瞻性,措施要有針對性和操作性,不可只發文件,關鍵要抓好措施的落實落地。要密切聯系一線,建立重點生產主體點對點聯系機制,了解生產主體的困難需求并幫助協調解決。要加強輿情監控,做到問題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特別是對一些不實的、惡意炒作的報道,要主動應對,確保農產品生產和流通秩序穩定。
聯系人:馬勇、鄧蘋玲,聯系電話:028-85505821。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
2021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