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隨著我省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地各級各類學校秋季學期將逐步有序開學,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專題會議精神,扎實做好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的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周密部署秋季學期學校食品安全工作
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充分認識在災后重建和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做好秋季開學及整個學期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提升政治站位,在當地黨委政府和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領導與指揮下,嚴格落實省局工作要求,把做好秋季學期學校食品安全工作作為當前的重要政治任務,加強組織領導,周密安排部署,主要領導要靠前指揮,統籌謀劃,明確責任清單,簽訂監管責任書,做到定點定位、蹲點包干、責任到人,全力保障師生飲食安全,確保平安開學、開學平安。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積極研究對策,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學校食品安全監管。各地要嚴明工作紀律,逐級傳導壓力,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對履職不力,安排部署流于形式、監督檢查走馬觀花、工作成效毫無起色,特別是隱患整治不力導致發生校園群體性食源性疾病事件或食品安全輿情事件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單位和個人,要依法依規嚴肅追責問責。
二、推進學校食品安全各方責任落實
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與教育、衛生健康、公安部門的溝通協調,推進各方按照《河南省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豫市監〔2020〕81號)落實各自職責,加強協作配合,強化工作通報和信息共享,多管齊下重點緊盯學校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督促學校和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以下簡稱“供餐單位”)做好開學前環境衛生和設施設備的全面檢查、清潔消殺,對二次供水和井水由專業機構進行水質檢測,按要求實施處理。開學后嚴格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和培訓、原料采購、貯存、加工制作、場所及設施設備清潔消毒、餐飲具清洗消毒、送餐分餐、食品留樣、食品安全自查等各項制度措施,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公開食品安全工作信息,提升“6S”規范化管理和“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水平,合力推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走深走實,減少群體性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三、嚴格做好學校餐飲服務環節疫情防控工作
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等重點食品原料管控,充分應用“豫冷鏈”系統加強對學校和供餐單位進口冷鏈食品采購、貯存、使用等過程的監管,督促學校食堂和供餐單位落實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嚴格執行進口冷鏈食品“三專三證四不”要求。學校食堂和供餐單位認真落實進貨查驗等制度,全面檢查從業人員健康狀況并做好健康監測,按要求和規范洗手、佩戴口罩、著工作服帽,加工制作食品做到燒熟煮透、生熟分開、葷素分開,加強加工制作和就餐場所清潔消毒和餐用具的清洗消毒,配齊通風、防蠅、防鼠、防蟲等設備設施。
四、開展秋季學校食品安全專項檢查
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按照《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等規定,在秋季開學前后對學校食堂和供餐單位進行覆蓋全項目的地毯式風險隱患排查。對受洪澇災害影響的學校食堂和供餐單位要列為重點對象,加強檢查和指導的力度與頻次。及時全面發現食品安全問題和隱患,逐項問題進行整改、逐個學校進行落實。要把本地區日常監管工作中存在不足和各類隱患找出來、分析透,對區域性系統性問題隱患針對性開展專項整治,對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從嚴查處,涉嫌違法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司法機關,充分發揮監督檢查的震懾力,以檢查促整改,以整改促提升,堅決守住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底線。
五、強化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培訓
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大“餐飲從業人員培訓年”活動開展的力度,加強學校和供餐單位餐飲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培訓,充分發揮“豫食考核APP”在線學習培訓和抽查考核作用,著力解決從業人員規范操作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能力提升問題,增強學校食品安全保障能力。要配合教育部門、衛生健康部門加強食品安全、營養健康知識與制止餐飲浪費等方面的宣傳教育,增強學生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培養學生均衡膳食理念和健康飲食理念,引導學生愛惜糧食,培養節約習慣,制止餐飲浪費。
六、加強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
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大對校園食品安全相關信息的監測力度,切實做到敏感輿情及時通報,重要輿情及時上報,負面輿情及時處置,正確引導輿論,回應公眾關切。要完善應急預案,組織應急演練,提高應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組織指揮、協調配合、高效反應、快速處置的能力,最大限度的減少危害、影響。要按照有關規定做好規范食品安全突發事件信息報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