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半年工作計劃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我市重振虎威、加快高質量崛起的攻堅之年。當前,全球疫情上升迅速,國內疫情多點散發,疫情輸入風險、擴散風險加大。如何防控疫情、戰勝疫情,是我們面臨的一次大考。下半年,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場監管局、省藥監局部署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市場監管工作,緊緊圍繞“六穩”“六保”,堅持黨建引領,按照抓實“四大戰略”、筑牢“五條底線”、爭創“五個一流環境”的基本思路,攻堅克難、開拓創新,以新擔當新作為奮力開啟市場監管事業發展新征程。
(一)凝聚奮進力量,強化黨建引領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毫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奮力打造一支對黨忠誠、政治過硬、紀律嚴明、業務精通、本領高強的“鐵軍”,為市場監管事業的長遠發展提供政治保證。——持續加強黨的建設。以政治建設為主線,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持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推進黨建規范化建設,嚴格落實黨的組織生活制度,抓深抓實模范機關創建,持續提升政治功能和組織力。抓深抓實基層黨組織作風紀律建設,推動廉政風險防控覆蓋市場監管全領域全過程。大力弘揚極端負責、勇于擔當、狠抓落實的作風,樹牢在其位有作為的意識。堅持以黨建引領,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旗幟鮮明支持市紀委監委駐局紀檢監察組依法依規開展工作,把“越往后執紀越嚴”的反腐信號傳遞到每一位黨員、公職人員,落實到市場監管公權力涉及的各領域、各環節。
——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圍繞“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主題,對照“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總要求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持續深入組織專題學習研討,豐富形式辦好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開好黨史學習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和專題組織生活會,突出抓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縱深推進“民天衛士”行動,動員全體黨員干部深入一線開展陪餐檢查,于年底前覆蓋全市集體用餐單位,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確保黨史學習教育取得豐碩成果。
——不斷加強干部隊伍建設。進一步優化干部選育用管工作,持續激勵干部新擔當新作為,逐步促進中層干部年輕化。與時俱進抓好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著力建設政治堅定、作風過硬、業務精湛、紀律嚴明的高素質市場監管干部隊伍。
(二)抓實“四大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
——實施質量強市戰略。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質量強市建設的實施方案》,深入推進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創建活動。加快修訂《市政府質量獎評審辦法》《檢驗檢測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更好支持產業發展。加快推進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建設,有序推進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組織開展質量管理專題培訓,開展質量標桿學習活動,推行首席質量官制度,提高規上工業企業首席質量官制度覆蓋率。組織實施2021年度市對鎮街質量工作考核,督促質量工作責任落實。完善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動物實驗室、微生物實驗室建設,填補市級藥品檢驗機構能力短板。積極推進廣東省制藥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籌建和驗收工作,有序推動廣東省制藥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火炬開發區實驗室、廣東省質量監督智能廚衛電器檢驗站(中山)南頭實驗室建設,運營好廣東省質量監督智能家居安防產品檢驗站(中山)小欖實驗室,為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產業轉型升級、企業提質增效提供技術支撐。出臺并實施《中山市推動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打造“中山美妝”區域品牌管理系統,舉辦中山市化妝品產業大會,爭取驗收進口普通化妝品備案(中山)工作站。積極推進中山市特殊食品和化妝品產業鏈鏈長制工作。完成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現狀調研和需求分析,謀劃出臺推動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
——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認真總結五年創建工作經驗,積極申報創建國家級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鞏固、擴大創建成果。發揮各級食安辦牽頭抓總作用,構建食品安全全鏈條、全環節、全過程監管機制,完善信息通報、形勢會商、風險交流等制度,完善鎮街、市食安委成員單位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工作,壓實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切實履行好食品安全黨政同責以及“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要求。推動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高風險食品安全防控工作常態化,規范食品安全應急處置工作。開展各級培訓教育,加強基層綜合執法隊伍和能力建設。
——實施標準化戰略。推動企事業單位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制定和修訂,全面推進先進標準體系建設,增強中山標準話語權和影響力。推進高端裝備制造、居家養老、智慧農貿、家政服務等標準化試點項目建設。繼續推動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組織開展對標達標提升專項行動,加強標準化監督檢查,鼓勵和引導企業主動制定和實施先進標準,推動企業標準提檔升級。加強與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的深度合作,推進標準化科研、灣區標準研制等項目研究和應用工作,增強標準化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能力。
——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強中山商標受理窗口建設,優化服務環境,提高服務水平。強化謀劃部署,出臺《中山市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中山市知識產權強市戰略工作實施意見》。探索開展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互融互通試點、知識產權示范優勢企業培育等項目,促進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修訂《中山市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風險補償辦法》,完善質押融資項目,引入更多銀行參與項目實施,緩解企業融資困難。加大行政執法保護力度,持續推進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示范建設工作,完善“快裁快決快調”機制,加強部門協同配合,依法嚴厲打擊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著力解決行政裁決書執行難問題。繼續推進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工作,加快中山市家電知識產權快速維權服務中心建設工作。落實快速維權中心實用新型快速預審試點工作,及時申請國家知識產權局驗收。啟動地理標志產品培育項目,為石岐乳鴿、小欖荼薇酒申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提供技術服務。加強知識產權專家庫建設,建立健全展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機制。
(三)筑牢“五條底線”,保障民生安全
——筑牢疫情防控底線。堅持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慎終如始持續抓好農貿市場、冷庫、藥店等重點場所疫情防控工作。按照進口冷鏈食品全流程閉環管理指引要求,全面落實“三強化三覆蓋”,開展“新五查”,利用“冷庫通”,加大對冷鏈食品的全鏈條監管力度;加強從業人員動態管控,持續保持從業人員每周整體掃碼率、每七天核酸檢測覆蓋率和全流程疫苗接種率“三個100%”;規范集中監管倉管理,加大對來自疫情高風險國家冷鏈食品抽檢力度。加強農貿市場監督檢查,落實“專人駐場”制度。堅持標本兼治,深入開展農貿市場綜合治理行動,督促市場開辦者認真落實掃碼、測溫、戴口罩等主體責任,嚴格落實家禽經營市場“1110”制度,嚴厲打擊野生動物交易,確保取得實效。加強藥店“哨點”管控,抓牢藥店實名登記信息核查和現場監督檢查,督促藥店全面落實購買退熱類藥品人員信息登記報告制度,持續保持哨點監測的敏感性。繼續做好常態下疫情防控應急物資保障工作,完成對45家生產防疫器械企業的全覆蓋檢查,進一步完善防疫物資儲備、采購和發放工作,保障防疫物資安全有效、有序供給。推進棋牌室疫情防控工作,落實場所清潔通風消毒、進門測溫掃碼、顧客流量管控、人員健康監測、個人防護等措施,堅決防止疫情傳播。
——筑牢食品安全底線。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提高防控能力,全力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扎實推進省、市十件民生實事,確保按期完成1.69萬批次食品抽檢任務,全市77家農貿市場完成29.88萬批次食用農產品快檢任務。繼續實施食品生產、食品銷售和餐飲服務風險分級管理,推動全市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提高生產經營控制水平。強化風險隱患排查整治,繼續開展“濕粉統一查”行動,規范治理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加強網絡訂餐集中整治。深入實施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治理、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深入開展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整治行動。深入開展“民天衛士”陪餐行動,完成全市集體用餐單位陪餐檢查,出臺《中山市集體用餐單位、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負責人陪餐制度》,建立常態化陪餐機制。推廣“食安贏”項目,提高食品安全綜合險投保率。強化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提高市民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
——筑牢“兩品一械”安全底線。落實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安全風險研判制度,做到發現在早、防范在先、處置在小、整治到位。持續加強日常檢查、專項行動、監督抽檢,并將之作為拓展案源的重要抓手,進一步強化“兩品一械”違法行為查處工作。強化藥品不良反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疫苗接種異常反應日常監測工作,提高預警能力。繼續推動廣東省藥品檢驗所中山實驗室建設,做好增設允許藥品進口口岸的驗收工作。大力推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支持生物醫藥產業做強做優做大。
——筑牢特種設備安全底線。推動落實特種設備安全使用管理人首負責任,深入開展各項專項整治和特種設備生產單位證后監督抽查、檢驗檢測機構監督抽查工作,依法嚴厲打擊特種設備違法行為。嚴格落實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有關制度,完善應急預案,及時規范做好應急救援。開展隱患排查和專項整治,及時整改消除安全隱患。深入開展液化石油氣瓶充裝單位和檢驗單位專項整治,制定《中山市小型游樂設施安全監管工作指引》。加快推進老舊電梯安全評估,爭取11月底前完成350臺以上老舊電梯安全評估工作,編制形成評估分析報告。推進在用電梯監督抽查,繼續推動電梯“制動試驗”“限速器校驗”應檢盡檢。推進電梯維保模式和電梯檢驗檢測方式改革試點。
——筑牢工業產品質量安全底線。進一步完善抽查不合格隨檢隨報、線上線下全面下架、生產流通雙向追溯、違法失信列入“黑名單”等監督抽查制度機制。完善、推廣產品質量信用約束機制,推動信用監管覆蓋市場監管各領域,貫穿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加大重點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和后處理的力度。加強3C認證和認證機構的監管,做好免于辦理強制性產品認證產品的監管工作。繼續開展燃氣灶具、燃氣熱水器、電熱水器及燃氣壁掛爐等“四類產品”以及建筑用鋼筋專項整治,完善常態化幫扶機制和約談機制。開展電動自行車銷售單位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查處拼裝、改裝、篡改限速裝置等違規行為。
(四)營造“五個一流環境”,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營造一流法治環境。大力推進法治建設和執法監督。進一步理順事權下放業務銜接機制,優化完善執法辦案工作體制機制。修訂《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輕微違法經營行為免罰清單》,探索制定新業態審慎監管清單、從重行政處罰事項清單、免于行政強制事項清單、免查清單等。組織開展系統內部年度執法大檢查,強化執法業務指導與監督。建立完善行政處罰案件監督管理制度,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建立健全部門間聯席會議制度,強化協同監管、聯合執法。——營造一流準入環境。進一步推進“一照通行”涉企審批服務改革,制定《中山市“一照通行”涉企審批服務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加快建設“一照通行”服務平臺,爭取年底前正式上線運行,推動涉企經營許可從按部門職責劃分改為按企業需求整合,將多業態經營涉及的多項許可事項與營業執照一次申請、并聯審批,進一步破解“準入不準營”難題。出臺《中山市商事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管理辦法》,完善商事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措施。持續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完善以告知承諾為主的行業準營制度,大幅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進一步推廣電子證照應用,實現申請人遠程、便捷提交申請,自行下載、打印許可證書或備案憑證,減少紙質證書發放,方便群眾辦事。優化企業開辦服務智能終端功能,實現企業開辦全流程辦理。
——營造一流質量環境。完善制度設計,強化監管執法,督促企業切實落實主體責任,主動依法依規生產經營,從源頭上保證產品和服務質量。加強質量安全日常監管,對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點商品要加大抽檢力度,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加大專項整治力度,組織查辦、公布一批侵權假冒、價格違法、虛假違法廣告等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重大典型案件,對相關企業、責任人實行市場禁入,形成有效震懾,倒逼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增強企業提升質量的內在動力。強化全過程質量安全管理和風險監管,對食品、藥品、農產品、日用消費品、特種設備、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等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產品,建立健全追溯體系,形成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信息鏈條。
——營造一流競爭環境。強化信用監管,全力推進雙隨機抽查工作,加強虛假登記行為規范,深入開展撤銷登記改革,探索將提供虛假材料騙取登記的中介機構及個人列入“黑名單”。切實做好公平競爭審查,開展轉供水、轉供電領域專項整治以及旅游市場專項檢查,配合開展房地產市場秩序專項檢查,加強價格監測監管,依法嚴厲打擊各種價格違法行為,維護市場價格秩序。加強節假日、重大活動等重點時段市場價格監管,及時處置價格異常波動,防范引發區域性系統性市場風險。加強網絡交易信息監測,開展“網劍”行動,依法打擊網絡交易違法行為。推進掃黑除惡常態化,強化傳銷綜合治理,規范直銷經營行為,加大力度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雙減”工作部署,按照《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強化校外培訓機構專項執法檢查,重拳整治借機斂財、虛假宣傳等問題,堅決不讓良心行業變成逐利產業。
——營造一流消費環境。深入推進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聚焦食品藥品、侵權假冒、虛假廣告等堵點痛點問題,集中查辦重懲一批典型案件,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努力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加強跨部門跨區域監管協作,召開網絡市場監管部門聯席會議,部署打擊跨地域網絡違法行為。規范“放心消費承諾”活動,強化七日無理由退貨制度和消費糾紛和解機制建設,推動活動提質擴面,廣泛發動餐飲行業經營者積極參與“放心消費承諾單位”“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店”申報,支持企業參加“守合同重信用”公示活動,擴大誠信經營影響力和參與度。加強跨區域消費維權合作,舉辦珠中江橫琴消委會跨區域消費維權聯席會議,聯合開展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產品比較試驗以及珠中江消費維權跨區域合作十周年成果展。聚焦消費安全,開展體驗式消費教育和頭盔比較試驗,宣講維權知識、展示維權成果、發布消費提醒,擴大消費教育覆蓋面和影響力。
附件: 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計劃.pdf
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1 年8 月2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