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從農田到餐桌,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浦東擦亮品牌,推進食品安全示范引領建設

   2021-08-25 749
核心提示:以最嚴的標準織牢“食品安全共治網”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以下簡稱《引領區意見》)發布后,浦東市場監管局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切入點,勇挑重擔、敢闖敢試,明確路線圖、任務書、時間表,堅持食品安全問題導向,聚焦引領定位抓落實,層層壓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努力推動食品行業高水平治理、高質量發展、高標準運行,擦亮“舌尖上的安全”浦東品牌。

做不到食品安全 一切都是“零”

食品是怎么生產出來的?生產過程中能不能保障食品安全?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日前,浦東市場監管局邀請部分學生、消費者和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的代表,走進剛獲得上海市質量金獎的食品生產企業——清美綠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參觀體驗“透明工廠”,零距離了解包子、水餃等食品的生產全過程。

“參觀過程中,我發現里面非常干凈,工人操作規范、有序,我對食品安全更加放心、安心!”宣橋鎮食品安全監督員張燕敏說。還在讀初中的學生李兮一邊仔細觀察一邊和同伴分享:“我覺得他們的衛生工作做得真好,車間里每個人都穿著干凈的工作服、戴著口罩,而且大家工作時都戴著手套。”消費者代表富涼夏感言,這樣“零距離”的參觀和體驗,讓消費者真切感受到,企業是在認真地為老百姓生產健康、安全的食品。

清美鮮食門店有近2000款自制食品,除了生鮮果蔬,還包括烘焙產品、盒飯、速食和半成品配菜等。其中的大部分產品,從源頭的種植、養殖,到分揀、清洗、加工、分裝,再到運輸至終端門店,完全由清美掌控。比如,蔬菜就來自清美在宣橋的種植基地,而像內酯豆腐等食品還在包裝上印有可追溯來源的二維碼,通過掃碼可以獲取食品的產品信息。

“這樣的方式讓人一目了然,把食品從原料到運輸等相關信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展示給消費者,這樣一來,不僅能讓消費者樹立對品牌的信心,同時也讓他們對食品安全有了更多的信任。”第三方食品檢驗認證公司檢測部負責人孟東潤說。

對于來自多方的認可,上海清美綠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建華表示,企業創辦23年來,始終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做不到食品安全,一切都是零,公司發展也無從談起。”

以最嚴的標準織牢“食品安全共治網”

食品安全,主要責任、首要責任在于企業自身,但也離不開職能部門的有效監管。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浦東市場監管局狠抓風險排查,對企業的全生命周期探索實施“食品生產加工經營全過程智慧監管”,通過風險預警、信用等級分類等關鍵要素,開展有針對性的“靶向監管”,并運用監管數據分析實施信用懲戒。今年以來,共開展日常監管54000多戶次,監督抽檢3500多件次,嚴查重處食品行業違法行為734起、罰沒860多萬元。“以最嚴的標準,通過監管、抽檢、飛行檢查、體系檢查等一系列的管理手段,結合企業的主體責任和我們的監管責任,將兩大責任相結合,從而確保食品安全。”浦東市場監管局食品生產特食處二級主任科員方遠表示。

與此同時,浦東還將“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充分融入食品共治領域,構建形成了一張集“企業自律、行業自治、社會監督、政府監管”四位一體的“食品安全共治網”,讓人人參與到食品安全的守護工作中,“人人有責盡責,共建共治共享”的創新監管模式,得到屬地相關部門的肯定和點贊。

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陳蘋說:“通過雙向的信息移送,聯動執法、監督以及聯合培訓、宣傳,我們打造一個共同監督的長效機制,守護食品安全。”

打好“引領區”王牌 打造一批制度創新案例

如今,《引領區意見》的發布對浦東食品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如何以新探索、新舉措,確保食品安全工作落實、落細、落到位,不斷促進行業高水平發展,擦亮浦東品牌,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成為浦東市場監管部門深入實踐、深度思考的新問題。“食品安全是我們的底線,但并不意味著單純做好食品安全就可以了,如何助力食品行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們未來的努力方向。尤其是浦東的一些食品龍頭企業,要激發其帶頭引領作用,鼓勵他們和政府監管部門共同探索,形成制度上的創新,從而讓老百姓在吃得安全的基礎上,還能獲得更好的體驗。”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管捍東說。

“上海市和浦東新區要做到同頻共振、齊心合力,要有一種勇立潮頭、再創偉業的壯志豪情,通過我們在方方面面的努力,發揮全方位的引領作用。我們要打造一批新的、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案例,讓食品生產領域整個行業能夠再上新的臺階,共同推進上海市乃至全國的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生產處副處長陳向榮說。



 
地區: 上海
標簽: 品牌 餐桌 標準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