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工作的通知》(豫政辦 〔 2007 〕 106 號)精神, 全面提高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切實 保障 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按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 《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國務院令第 503號)和《鶴壁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辦法》(市政府令第 9號) 的要求, 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以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核心,以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為依據,以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控體系和運行機制為重點,以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檢驗體系為手段,以加強隊伍建設為保證,從源頭上把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關,確保城鄉居民安全消費。
二、目標任務
積極探索總結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的方式、方法和長效機制,用 2年左右的時間,建立比較完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體系和質量控制體系。
三、實施步驟
分三步實施:第一步: 2007年 12月 28日起,在市區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對蔬菜、水果實行質量安全市場準入。第二步: 2008年 3月 1日起,在浚縣、淇縣農產品批發市場和縣城農貿市場、超市,對蔬菜、水果實行質量安全市場準入。第三步: 2008年 10月 1日起,全市范圍內銷售農產品的農貿市場、超市等全部實行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制度建設
1. 建立農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制度。實行農產品上市前質量安全檢驗制度,農產品上市前應當接受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檢驗。外地農產品進入我市銷售的,不僅提供的產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該批次農產品質量檢測合格證明有效,還應當接受我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抽檢。
2. 實施標識管理制度。農產品經營者要按照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標識管理要求使用其標識。鼓勵農產品包裝銷售。包裝銷售的農產品,在包裝物或者標識上應當標明產品的品名、產地、采收日期、保質期、質量等級等內容。屬于農業轉基因生物的產品,應當按照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有關規定進行標志。
3. 建立索證索票制度。農產品批發市場、超市等應當建立健全進貨索證索票 制度 , 嚴格審驗供貨商(包括銷售商或者直接供貨的生產者)的經營資格,仔細驗明相關質量認證證書及有效的檢驗合格證明,留存相關票證的復印件備查,確保銷售的農產品來源清楚。
4. 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制度。生產者要向經營者、經營者要向消費者就其生產、銷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做出承諾。農產品市場開辦者對進入本市場經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負有監督管理的責任,應當配備專職農產品質量管理人員,建立農產品流通檔案,并就經營農產品質量安全向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做出承諾,保證達到質量安全標準的要求。
5. 實行公示制度。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超市,應當在顯著位置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公示牌,及時公示檢測結果。無公害農產品專銷區內的攤位、柜臺上方必須設立公示牌,標明每種農產品的產地、采收日期等內容。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情況在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定期公布,對抽檢不合格的農產品經營者以及品種、產地等在設立的黑名單專欄進行曝光。
6. 推行不合格農產品責任追究和退市制度。對查出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的農產品實行退市,并進行無害化處理或集中銷毀,造成危害或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經營者的責任。
(二)加強無公害生產基地建設
各縣(區)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無公害農產品發展規劃,加快無公害基地建設,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鼓勵有條件的涉農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推行標準化生產。農業技術部門要加強對無公害基地的技術指導,提高基地農民的標準化生產水平。
(三)加強技術培訓
按照分級分類培訓的原則,制定培訓計劃,定期對農產品生產基地的管理、技術、檢測人員和農產品經營者進行培訓。指導農民掌握并遵循安全生產技術規程 ,科學合理地使用農藥、獸藥等農業投入品。各縣(區)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縣(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人員的業務培訓。
(四)加強檢測檢驗體系建設
加快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建設,不斷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網絡。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檢驗中心負責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檢驗的指導工作,對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監督抽檢;各縣(區)要盡快完成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的建設,具體負責本縣(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
(五)加強執法隊伍建設
建立健全農業行政執法隊伍,加強業務培訓,提高業務素質,嚴格執法紀律,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水平,為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順利 實施提供保證。
(六)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
依法加強種子、農藥、獸藥、魚藥、肥料、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的監管。嚴格執行已公布的停產、禁用和限用的品種、目錄和范圍,對生產、經營和使用國家和我市明令禁止的農業投入品的行為,依法嚴肅查處。嚴厲打擊制售、使用假冒偽劣和有毒有害農業投入品的違法行為。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定期組織開展農產品產地環境、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檢測評估。
(七)加大宣傳力度
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采取多種形式,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政策、生產技術規程、農業投入品安全使用等進行廣泛宣傳,增強農產品生產者、加工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質量安全意識,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工作的良好氛圍。
(八)加強組織領導
市政府成立鶴壁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工作領導小組(名單附后)。各縣(區)要成立相應的機構,負責本縣(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工作。 市農業、畜牧、水利等部門分別對蔬菜、水果、畜產品、水產品市場準入工作負責,并做好協調指導工作。市商務、衛生、環保、公安、工商、食品藥品監督、質監、市場發展中心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農產品市場準入有關工作。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列入政府年度目標考核管理。
鶴壁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工作領導小組名單
組 長: 徐合民(市政府副市長)
副組長: 金志廣(市政府副秘書長)
韋澤淇(市農業局局長)
成 員: 胡全貴(市農業局副局長)
孫善中(市畜牧局副局長)
尚德善(市水利局副調研員)
李 召(市商務局副局長)
周長海(市衛生局副局長)
姜福良(市環保局副局長)
石汴生(市公安局副局長)
胡占良(市財政局副局長)
趙金海(市工商局副局長)
張景慧(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
葛偉三(市質監局副局長)
李福成(市市場發展中心副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組織、協調、實施等,辦公室設在市農業局,胡全貴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