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對《北京市2019年食品藥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解讀

   2019-09-02 816
核心提示:為持續加強全市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印發了《北京市2019年食品藥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
    為持續加強全市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印發了《北京市2019年食品藥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京食藥安〔2019〕2號,以下簡稱《重點工作安排》),現解讀如下:
 
    一、出臺背景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食品藥品安全工作,今年以來,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地方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制規定》(以下簡稱《規定》)。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市委、市政府將食品藥品安全工作作為第一民生,連續14年列為為民辦的重要實事之一,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食品藥品安全重點工作。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決策部署,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會同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和相關部門,根據《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關于印發2019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食安委〔2019〕2號)要求,研究起草了《重點工作安排》,經市政府同意后印發。
 
    二、主要內容
 
    《重點工作安排》主要從21個方面對全市食品藥品安全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分別為:實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攻堅行動、嚴打涉藥違法行為、對違法行為“處罰到人”、落實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主體責任、提高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推動藥品產業創新發展、加強食品藥品抽檢和核查處置、防范重點區域食品安全風險、簡化食品藥品準入審批流程、創新食品市場監管方式、加強食品安全科技支撐和信息化建設、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科普宣傳和教育引導、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制等。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堅持問題導向。根據《意見》要求,圍繞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部署實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攻堅行動,力求以點帶面,提升食品全鏈條質量安全保障水平。具體包括:完善風險評估及法律法規標準體系建設、農藥獸藥使用減量和產地環境凈化、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治理、餐飲質量安全提升、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整治、“優質糧食工程”、進口食品“國門守護”、“雙安雙創”示范引領等行動。
 
    二是落實黨政同責。貫徹落實《地方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制規定》,研究制定北京市貫徹落實意見。落實黨中央關于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要求,完善評議考核方式方法,將考核結果作為地方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獎懲和使用、調整的重要參考。充分發揮各級食品安全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的統籌協調作用,健全部門協調聯動工作機制。依法依規制定食品安全監管事權清單。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激勵干部全力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三是加強全鏈條全過程監管。提高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完善農產品標識制度,激勵組織化、規模化果園開展無公害認證,落實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持續構建產地準出、銷地準入、全程追溯、信用監管的跨區域、全流程、一體化監管模式。落實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主體責任,強化企業生產過程記錄核查,建立追溯體系。督促食品生產企業開展產品安全自查,加大保健食品生產企業飛行檢查、體系檢查力度。推動批發市場開辦者建立完善自律管理體系,督促餐飲企業嚴格落實人員管理、設施設備維護管理等制度規范。加強食品藥品抽檢和核查處置,擴大抽查覆蓋面,加強評價性抽檢分析和結果應用。防范重點區域食品安全風險,加強旅游景區、養老機構、民航、鐵路等食品安全管理和小規模食品生產經營管理。
 
    四是嚴打嚴懲違法行為。發揮打假“利劍”震懾作用,始終保持對食品安全犯罪的高壓態勢。嚴厲打擊互聯網制售假藥違法行為,實施中藥飲片集中整治,開展打擊無證生產醫療器械專項整治和化妝品“線上凈網、線下清源”行動。對違法行為“處罰到人”,嚴厲處罰食品安全違法企業及其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主要負責人等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落實從業禁止、終身禁業等懲戒措施。加強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工作。
 
    五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簡化食品藥品準入審批流程,推動實現“一網通辦”“掌上辦”,推進食品許可證照電子化應用。對低風險食品及相關產品生產許可,探索推行“先證后查”“自主聲明”“公開承諾”,壓縮食品經營許可審批時限。將藥品經營許可換證現場核查與實施GSP認證有機結合,逐步實現“兩證合一”。創新食品市場監管方式,落實“雙隨機、一公開”要求,探索“雙隨機”抽查、重點檢查和飛行檢查有機結合監管模式,對新業態、新產業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推動藥品產業創新發展,加強對藥品生產企業和臨床試驗機構的服務指導,推進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支持創新醫療器械培育及成果轉化平臺建設,加快創新成果和重大項目轉化落地。
 
    六是加強科技支撐和信息化建設。加強食品安全科技創新,綜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開展食品安全風險因子相關數據的監測、采集、分析和共享,拓寬問題發現渠道。推進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發揮“智慧監管”作用,提高食品安全風險管理能力。加強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質快速篩查鑒定能力建設。完善食用林產品檢測和技術認定流程,提升對食用林產品重點農藥殘留和重金屬的定性分析能力。強化糧食質量安全監管與風險監測預警。建立進出口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與培訓顧問機制。
 
    七是推進食品藥品安全共治共享。一方面,加強食品藥品安全輿情監測和輿論引導,加大科普宣傳力度,引導公眾提高食品藥品安全認知水平,增強公眾消費信心。加強對食品藥品企業和從業人員法治宣傳,以案釋法、以案普法,增強守法意識、誠信意識。開展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教育。另一方面,發揮社會監督,完善投訴舉報和獎勵機制,鼓勵知情人舉報違法違規行為。推進肉蛋奶和白酒生產企業等主動購買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發揮保險他律和風險分擔作用。


 
地區: 北京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