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解讀《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十三五”規劃》

   2016-07-21 987
核心提示:2016年7月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對十二五時期本市食品藥品安
2016年7月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對“十二五”時期本市食品藥品安全情況進行了總結與回顧,對今后5年上海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進行了確立和部署,是“十三五”時期本市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總藍圖。
 
  一、《規劃》的起草經過
 
  《規劃》編制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1.前期研究階段。2014年6月至10月,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啟動《規劃》編制工作,成立了編制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制定了編制工作方案,形成《上海市提高食品和藥品安全監管水平基本思路》并上報市發展改革委。10月至12月,針對食品藥品安全重大問題,開展了17項重大課題研究。
 
  2.規劃編制階段。2015年1月至7月,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根據前期17項重大課題研究成果,會同市農委、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市衛計委、市商務委、市經信委、市質量技監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等單位,共同編制完成了初稿。之后,與國家食藥監總局編制的《國家食品安全規劃(2016-2020年)》和《國家藥品安全規劃(2016-2020年)》進行銜接,形成了《規劃》(討論稿)。在此之后,又組織召開了相關委辦局、區縣政府、行業協會、各類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等部門專家參加的50余次討論和座談會,并多次邀請全國各方面的專家予以指導,完成了《規劃》(征求意見稿)。
 
  3.規劃意見征求階段。2015年9月至今,我們先后于2015年9月、12月,分別將《規劃》(送審稿)上報市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并充分聽取其意見。同時以座談會、書面意見和網絡媒體等形式,廣泛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主動赴市人大、市政協專題匯報,聽取了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的意見,并根據市人大和市政協的意見再次作了修改完善。2016年6月6日,經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審議了《規劃(草案)》。
 
  二、《規劃》編制的總體考慮和框架結構
 
  重點考慮以下三個方面:
 
  1.在戰略目標的定位上,著重體現中央的要求與本市需要貫徹落實的具體情況相結合。《規劃》在目標定位上,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形成嚴密高效、社會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讓人民群眾吃得放心”的要求,緊緊圍繞到2020年基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國家戰略,建立與之相符合的特大型現代化大都市食品藥品安全現代治理體系,提出了食品藥品安全“十三五”規劃的目標和指標;在發展思路上,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線,將安全的理念和更高的安全標準作為規劃實施的基本原則。
 
  2.在重大任務的確定上,堅持強基礎、全覆蓋與從嚴監管、科學監管相結合。在任務的部署上,強調與國際監管經驗相對接,與特大型城市監管的實際情況相聯系,突出任務的功能和內涵,通過對本市“十三五”時期食品藥品安全面臨機遇和挑戰的分析,針對存在的問題,力求補好“短板”,加強頂層設計,明確五項原則,著力完善守住安全底線的“四梁八柱”,力求任務更加符合特大型城市監管的現實需求和市民百姓對食品藥品安全的美好愿景。
 
  3.在重點項目的安排上,著重體現保安全與惠民生,立足當前與兼顧長遠相結合。《規劃》的重點項目突出了加強源頭治理、預防為主、依法監管、科學監管、全程監管,以及推進政府管理創新、深化改革的要求,以規劃專欄的形式,既體現了全覆蓋的食品藥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工程,又明確提出“舌尖上的安全”治理和各項保障工程;既突出加強行刑銜接、落實基層執法的規范化工程,又強調了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檢驗檢測技術工程和數字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信息化工程。首次強調了食品藥品職業化、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實施工程。
 
  規劃總體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十二五”期間的工作回顧;第二部分是“十三五”期間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第三部分是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第四部分是主要任務和實施工程;第五部分是保障措施。
 
  三、《規劃》的主要內容
 
  (一)關于規劃的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主要體現為聚焦一個中心、圍繞一條主線、貫徹三個堅持。即聚焦中央提出的實施食品安全戰略的總體要求這個中心,圍繞提高食品藥品安全現代化治理能力,形成嚴密高效、社會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這條主線,堅持產管并重,提高食品藥品質量,堅持源頭治理、預防為主、依法監管、科學監管、全程監管,堅持嚴把從農田到餐桌、從實驗室到醫院每一道防線,保障公眾飲食用藥安全,讓人民群眾吃得放心。
 
  (二)關于發展目標及指標
 
  主要體現“五個更”:食品藥品安全的法規、標準、制度更加健全;農獸藥殘留超標、非法添加、無證無照生產經營食品等食品藥品安全“短板”和突出問題得到更有效解決;食品藥品安全各方責任全面落實,基層食品藥品安全“四有兩責”全面落實到位,監督檢查頻次和抽檢監測覆蓋面更明顯提高;形成企業自律、政府監管、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嚴密高效、食品藥品安全共治格局,食品藥品安全治理能力更全面提升;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區(縣),企業主體責任和公眾安全意識不斷增強,食品藥品安全狀況、食品藥品安全治理能力、食品藥品產業發展水平和人民群眾滿意度更明顯提升,努力使上海成為全國食品藥品最安全、消費最放心的城市之一。
 
  對應上述目標,《規劃》提出10項預期性和6項約束性指標。首次將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主要食品品種信息追溯覆蓋率、食品藥品行政審批網上辦事可實施率、基層食品藥品監管人員數占常住人口比重列為主要指標;同時還突出“兩個注重”,一是注重選擇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衡量評價本市食品藥品安全狀況方面的指標,如主要食品安全總體監測合格率、集體性食物中毒事故年報告發生率、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覆蓋率、藥品化妝品質量抽檢總體合格率、公眾食品安全基本知識知曉度評分等;二是注重選擇強化源頭治理和企業主體責任的落實的指標,如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率、地產農產品單位面積農藥化肥使用量、高風險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強制責任險覆蓋率等。
 
  (三)關于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
 
  具體概括為“1-2-4-9-5”,即,著力構建一個與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相適應的食品藥品管理體制,即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綜合協調體制,深化區縣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推進食品藥品監管機制創新,推進政府管理創新、服務科創中心建設,完善快速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完善食品藥品安全區域合作機制。完善二個治理體系,一是完善食品安全現代治理體系,即完善食品安全全程監管機制,加強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加強食品生產經營監管,加強進出口食品、食品相關產品和特殊食品監管;二是完善藥品、醫療器械安全現代治理體系,即完善藥品安全全程監管機制,完善醫療器械全生命周期監管,全面提升化妝品質量安全水平。健全四個支撐體系,一是加快完善食品藥品法規標準體系,即加強食品藥品法制建設,推進食品藥品安全標準制修訂,建立健全食品藥品監管質量體系;二是不斷完善食品藥品行政執法體系,即完善行政執法工作機制,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推進監管和執法信息公開,加強行刑銜接工作;三是健全科學監管的專業技術和人才支撐體系,即加強信息化建設,完善檢驗檢測、審評核查、風險監測評估,加強職業化、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四是構建嚴密高效的食品藥品安全社會共治體系,即落實食品藥品企業主體責任,完善食品藥品企業信用體系,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完善投訴舉報機制,加強社會輿論監督,加強風險交流和公眾科普教育。實施九項治理工程,即,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工程;“舌尖上的安全”治理和保障工程;加強行刑銜接、落實基層執法規范化工程;“數字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信息化工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檢驗檢測技術工程;全覆蓋的風險監測評估工程;職業化、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工程;食品藥品安全社會共治工程。最后是落實五項保障措施。



 
地區: 上海
標簽: 十三五 規劃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