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人民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為加快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確保規模以上企業到2010年實現工業增加值及主營業務收入翻一番的目標,提出如下意見。
一、 發展思路和目標
(一)發展思路。依托資源優勢,以標準化為基礎,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培育壯大龍頭企業為重點,以實現農產品加工業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由數量增長向質量效益提高轉變,由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變為目標,著力培育一批國內領先水平的龍頭企業和產業集群,打造出全省的優質特色農產品加工基地。
(二)發展目標。到2010年實現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工業增加值及主營業務收入翻一番,工業增加值由2007年的10.45億元增加到22億元,主營業務收入由2007年的39.76億元增加到90億元,力爭達到100億元。打造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的企業38戶,其中超10億元的企業2戶,超5億元的企業5戶。
二、保證措施
(一)確定主導產業。根據全市農產品資源優勢和已經形成的產業基礎,以木材制品、糧食制品、動物性食品、食用菌制品為主導產業。形成一縣一業為主的格局:
1.新賓縣以木制品加工業為主,把永陵特藝打造成全國最大的特藝加工基地。帶動高檔家具、生物制碳、密度板、根雕、地板等相關產業升級,調整產品結構、實施精深加工、提升產品檔次,到2010年木制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40億元。
2.清原縣以糧食制品加工業為主,發展玉米生物制糖、玉米鮮食、玉米制品及精飼料制品50萬噸,有機大米、綠色大米30萬噸,主營業務收入20億元。
3.撫順縣以特色農產品加工為主,打造東北地區最大黑木耳、香菇食用菌生產加工基地。開發鹿茸、林蛙新產品,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億元;造紙、紡織、制衣、飲料等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億元。
4.順城區以動物性食品加工業為主,重點發展以豬肉、肉雞為原料的食品加工,年加工肉制品20萬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億元。
(二)培育龍頭企業。培育一批起點高、規模大、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是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當務之急。我們要集中土地、資金、人才、技術、政策等各種要素資源,扶持經過努力主營業務收入可達到1億元以上的38戶企業快速發展,重點扶持魯洲生物制糖、普瑞納飼料、茂原集團、獨鳳軒調料、恒安紙業、達亨木業、德利源禽業等優勢產業做強做大,到2010年魯洲生物制糖、普瑞納飼料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分別達到10億元以上,茂原集團等5戶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分別達到5億元以上。要加快縣區產業基地建設,引導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向園區集聚。推進農村土地流轉,支持龍頭企業建設農產品生產基地,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與龍頭企業對接,按企業訂單組織生產,形成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的產業化生產格局,帶動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推行農業標準化,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三)加大招商引資。要抓住“南資北移”、“農業投資熱”的歷史機遇,依托資源優勢,每個縣區確定一業為主的農產品加工主題招商,圍繞主題在國內外收尋大項目、大企業,著力在農產品轉化增值、延長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上下功夫,引進一批有實力、有市場、有品牌、有牽動力的知名企業,帶動農產品加工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木制品產業招商時,注意引進能把梢頭枝丫、板皮鋸末等副產品充分轉化為特藝品、活性炭、密度板的企業或食用菌生產企業,實現林產品的綜合利用,拉長產業鏈條。特產保健品產業招商時,注意引進能把鹿產品、林蛙、人參等特產進行精深加工,有能力開發市場,并在短期內形成規模的企業,以拯救瀕臨危機的鹿業,帶動特色產業的穩定發展。動物性食品產業招商時,注重引進國內知名大企業,確保動物性食品的質量安全。
(四)實施政策扶持。一是用好用足省政府出臺的各項政策。主要是《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遼委發〔2006〕9號)、《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全省中小企業穩定健康發展的意見》(遼政發〔2008〕28號)、省政府對企業固定資產投資貸款貼息、扶持畜禽養殖加工等財政專項資金、農產品加工企業科技開發專項資金等扶持政策。縣區政府要組織專門力量解讀政策的關鍵內涵,在落實上下功夫,使全市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得到政策的扶持。二是落實市政府出臺的支持企業創品牌的政策。要把實施品牌戰略納入縣區政府工作日程,鼓勵企業增強品牌意識,用一流的創意樹品牌,一流的質量創品牌,一流的研發強品牌;市縣有關部門要通力合作,圍繞優勢產業和龍頭企業,加強服務和輔導,積極跟蹤推進,組織申報,培育一批產品進入國家和省名牌產品行列。三是搭建融資平臺。市縣要積極搭建銀政合作平臺,爭取商業銀行對產業基地基礎設施建設貸款支持,提供招商引資的載體,盡快使引進企業落地;落實融資擔保平臺的具體事宜,盡快開展為企業融資擔保業務。
(五)創造優良環境。農產品加工業是連接工業和農業的特殊產業,并正在成為能源革命、環境建設和可持續發展重要的承接產業。縣區政府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科學定位、總體規劃、明確責任、重在落實,確保三年翻番目標的實現。市縣有關部門要轉變作風、積極參與、熱情服務,營造推進農產品加工業快速發展的良好環境。要按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統籌發展與保護環境的關系,在強力推進農產品加工業跨越式發展的同時,保護好大伙房水庫水源地水質安全,實現全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八年十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