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菏澤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菏政字〔2014〕32號)

   2014-09-29 648
核心提示: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市屬各企業,各大中專院校:  為進一步加強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經第21次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十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市屬各企業,各大中專院校:

  為進一步加強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經第21次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十二屆市委第70次常委會同意,提出如下意見。

  一、明確目標

  堅持源頭治理、標本兼治,以最嚴謹標準、最嚴格監管、最嚴厲處罰、最嚴肅問責,將轄區食品安全各類風險隱患消除在萌芽階段,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食品安全風險底線,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到2016年,建立起統一權威的食品安全監管機構,構建起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覆蓋全過程的監管制度,食品安全治理整頓取得明顯成效,違法犯罪行為得到有效遏制,食品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群眾食品消費安全感顯著提升。

  二、落實責任

 ?。ㄒ唬┞鋵嵉胤秸摽傌熦熑?。各縣區、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把食品安全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負責統一組織領導、協調本轄區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鄉鎮(街道)依托社區、村委會,負責及時收集報送違法食品生產經營的信息和線索,協助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做好日常監管、宣傳教育等工作。落實食品安全各級行政首長負責制,將食品安全責任層層落實到具體監管責任人和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構建網絡化監管責任體系,解決監管空白、邊界不清等問題。建立嚴格的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各級、各有關部門年度績效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綜合考核評價干部的重要內容。對失職瀆職、監管不力,特別是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嚴肅追究當地政府及其主要責任人、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ǘ┞鋵嵏骷壥嘲厕k綜合協調責任。完善各級食品安全委員會及其辦公室(以下簡稱食安辦)的日常協調議事規則,強化食品安全委員會在統籌指導食品安全工作、研究制定食品安全重大政策措施、協調解決重大問題等方面的職能作用。完善食品安全工作監督檢查、考核評價、獎懲約束激勵機制,建立跨部門、跨區域食品安全信息通報、聯合執法、隱患排查、風險會商、應急聯動、事故處置等協調聯動機制,提高監管效能。推動食品安全全程追溯、檢驗檢測互認、監管執法等方面的區域合作,強化風險防范和控制的支持配合。組織指導開展“食安菏澤、品牌引領”行動,培育安全放心食品,發掘、保護和發展老字號傳統品牌,打造新興品牌產品,推動創建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放心食品加工基地、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放心農產品品牌和特色鮮明的示范街區(店),提升食品質量安全水平,引領食品產業規范發展。

 ?。ㄈ┞鋵嵪嚓P部門監管責任。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食品安全綜合協調及食品生產、流通、消費環節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農業部門負責食用農產品(不含干果和管轄范圍外的水果,下同)種植環節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畜牧獸醫部門負責食用畜禽及其產品養殖環節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林業部門負責陸生野生動植物疫源疫病監測,負責食用林產品(含干果和管轄范圍內的水果,下同)種植環節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水產部門負責食用水產品養殖環節監督管理。衛生部門負責組織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質監部門負責食品的包裝材料、容器、洗滌劑、消毒劑和用于食品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督管理。工商部門負責保健食品廣告活動的監督管理。商務部門負責擬定促進餐飲服務和酒類流通發展的規劃、政策。公安機關負責組織指導食品藥品犯罪案件偵查工作,與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協同建立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工作銜接機制。城管部門負責食品攤販經營場所和餐廚廢棄物等衛生管理。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負責進出口食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和監督管理。教育部門負責學校(含托幼機構,下同)食堂、學校內其他餐飲服務單位以及食品經營單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ㄋ模┞鋵嵤称飞a經營主體“第一責任人”責任。落實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首要責任、質量安全主管人員的直接責任,建立從業人員崗位責任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制定生產經營食品基本準則,配備專職或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健全食品安全管理、食品標簽標識、不合格產品召回和無害化處理、從業人員健康管理、進貨索票索證等制度,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事故報告、食品行業從業人員培訓等制度。積極參加“食安菏澤、品牌引領”行動,大力提升食品生產加工和質量管理水平,推進食品流通轉型升級,促進餐飲消費健康發展,創建放心食品生產加工示范企業、放心食品經營示范單位,打造管理規范的大眾餐飲連鎖企業。

  (五)強化全社會食品安全責任意識。加大食品安全科普宣傳力度,提高公眾食品安全基本知識知曉率,2016年達到70%以上,增強全社會的食品安全消費和維權意識。開通政府微博,及時發布食品安全信息,積極回應社會關注。加強12331投訴舉報平臺建設,提高投訴電話公眾知曉率,接受群眾投訴舉報。推行食品安全有獎舉報,落實財政專項獎勵資金,規范獎勵工作程序。支持新聞媒體加強輿論監督,認真核實、查處媒體反映的食品安全問題,及時公開處理結果。發揮食品相關行業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以及食品安全專家、志愿者的作用,引導食品生產經營者依法生產經營,推進行業誠信建設。

  三、嚴格監管

  (一)加強食用農產品監管。嚴格農業生產過程質量控制,落實農藥經營告知和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實名購買制度,強化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監管。加強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活動的規范指導,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開展“三品一標” (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力爭到2016年,全市“三品一標認證”品牌發展到300個,標準化生產基地發展到420萬畝,蔬菜、果品等優勢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程度提高到70 %以上,認證水產品產量占養殖總產量的比例達到70%以上,建成至少18個省級現代漁業示范園區,規模養殖場獲得無公害認證的比例提高到70%,主要農產品、水產品、畜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6%以上。加強農產品批發商、經紀人管理,強化農產品運輸、倉儲等過程的質量安全監管,健全農產品產地準出、市場準入制度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加強農產品產地環境監測和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嚴防不合格農產品流入市場和生產加工環節。

 ?。ǘ┘訌娛称飞a加工環節監管。嚴格食品生產許可制度,對達不到食品安全條件的,依法撤銷或吊銷其生產許可。指導企業建立內部質量管理體系,采用國際先進的質量管理體系HACCP(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GMP(良好生產質量管理規范)、ISO9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組織生產,建立產品質量安全重要數據信息報送和溯源系統,落實進貨查驗、從業人員健康管理、生產過程質量安全控制、出廠檢驗和召回、無害化處理等制度。完善生產加工環節食品監督抽檢、風險監測和隱患排查制度,做好食品不合格后處理工作。開展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專項整治,重點加強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小作坊的監管,到2016年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管覆蓋率達到90%以上。

 ?。ㄈ┘訌娛称妨魍ōh節監管。依法落實食品交易場所開辦者、食品展銷會等集中交易活動舉辦者、網絡交易平臺食品經營者等食品安全管理責任。督促食品經營者建立并執行臨近保質期食品的消費提示制度,嚴厲查處涂改包裝、生產日期、保質期等違法行為。重點抓好集貿市場和學校周邊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加大對集貿市場非法添加、銷售無標簽、過期食品的打擊力度。強化流通環節食品抽樣檢驗和快速檢測,實現大型超市、批發市場、標準化菜市場大宗食品監督抽檢全覆蓋。推進農貿市場標準化建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標簽標識制度,實現可追溯。

  (四)加強餐飲服務環節監管。推進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設,落實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建立與餐飲服務業相適應的監督抽檢快速檢測篩查模式,完善餐飲服務單位量化分級管理和監督檢查結果公示制度。中型以上餐館、學校食堂、中央廚房、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信用檔案電子化實現100%,餐飲服務單位量化分級管理率100%,對小餐飲的監管覆蓋率達到80%以上。落實農村50人以上集體聚餐報告指導制度,防控農村集體性食物中毒事件發生。加大政府對學校食堂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分類制定建設標準,提升安全保障水平。落實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校長負責制,推進陽光食堂和示范學校創建工作,整頓規范小餐桌,確保學生飲食安全。開展小餐飲治理,改造提升基礎設施。編制實施餐廚廢棄物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制定城市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嚴厲打擊廢棄油脂食用化加工行為。

  (五)加強進出口食品監管。完善進口食品風險監測制度,嚴格進口食品檢驗檢疫準入管理,加強對進出口食品生產企業、進口商、代理商的注冊、備案和監管,保障進出口食品安全。完善進口食品追溯體系,有效實施對進口食品的追溯管理。強化進口食品疫病疫情和病蟲害防控,有效應對進口食品安全突發事件。

  (六)加強保健食品監管。做好保健食品登記備案,推進保健食品GMP(良好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管理。加強聯合執法,加大監督抽檢和快速檢測力度,打擊保健食品非法生產、非法經營、非法添加、非法宣傳活動,依法查處保健食品虛假宣傳以及在商標、包裝和標簽標識等方面的違法行為。

 ?。ㄆ撸﹪缿瓦`法犯罪行為。深化食用農產品和食品生產經營各環節的整治,重點排查帶有行業共性的隱患和“潛規則”問題,堅決查處食品非法添加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防范系統性風險。及時發現、堅決取締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黑工廠”、“黑作坊”、“黑窩點”,依法從嚴處罰違法違規企業及有關人員,嚴禁罰過放行、以罰代刑,確保對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追究到位。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完善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程序、移送標準,實現執法、司法信息互聯互通。加強案件查處監督,對案情特別重大和跨縣區的重大復雜案件,特別是有廣泛社會影響的案件實行掛牌督辦、限時辦結;對未及時查處或久拖不結的重大案件,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組織力量直接查辦。依法查處在食品安全監管過程中收受賄賂、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的有關人員。

  四、強化保障

 ?。ㄒ唬┙∪珯z驗檢測體系。在充分利用現有檢驗檢測資源的基礎上,加強各級食品檢驗檢測技術機構和重點實驗室建設,確保2014年市級食品安全檢驗機構基本具備按食品安全檢驗方法標準開展檢驗的能力,具備對本地主要食品種類、重要食品安全項目的實驗室檢驗及快檢能力;縣級食品安全檢驗機構具備對常見食品微生物、重金屬、理化指標的實驗室檢驗及現場定性速測能力;加快鄉鎮速測快檢能力建設,引導企業建立標準化自檢實驗室。形成以市縣級綜合性檢驗檢測機構為骨干、各專業性檢驗檢測機構為重點、鄉鎮速測快檢為基礎、企業自檢為補充,覆蓋全市城鄉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

  (二)強化風險監測評估。市衛生部門制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方案,建立科學有效評估方法,完善預警信息系統,加強食源性疾病監測網絡哨點醫院建設,擴大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監測點及監測樣本量,提高食品安全危害識別和預警能力。市食品藥品監管、農業、畜牧獸醫等部門及時相互通報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食用農副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的相關信息,對問題食品做到早發現、早調查、早預警、早處理。

 ?。ㄈ┨岣邞碧幹媚芰?。市、縣區政府成立食品安全應急組織領導機構,建立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為做好食品安全應急處置工作提供組織和技術保障;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完善制定食品安全應急預案,組織開展應急演練,強化應急裝備和應急物資儲備,提高應急風險評估、應急檢驗檢測等技術支撐能力,建立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協調一致的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體系,確保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得到及時妥善處置,將損害和影響降到最低限度。

 ?。ㄋ模┘訌姳O管隊伍建設。按照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要求,建立健全縣級食品安全綜合協調機構,配齊配強人員,細化職責分工,完善監管工作體系;以鄉鎮(街道)食品安全監管機構為重點,落實人員、辦公場所和執法裝備;依托社區、村委會,明確食品安全信息員、協管員,加快建立全程覆蓋、上下銜接、運轉高效的食品安全監管隊伍。

 ?。ㄎ澹┘哟筘斦度肓Χ?。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資金投入保障機制,將食品安全監測(風險監測、監督抽檢、快速檢測等)計劃、日常運行和科普宣教等各項工作經費納入各級財政年度預算;建立財政投入增長機制,確保食品安全監管經費增長幅度不低于GDP增長幅度,不斷改善監管部門及檢驗檢測機構辦公條件和設備裝備,為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效能提供保障。

  菏澤市人民政府

  2014年8月14日



 
地區: 山東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