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昆山、泰興、沭陽縣(市)市場監管局(食品藥品監管局):
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省局關于推進食品藥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有關精神和要求,省局今年將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試點,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目標意義
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規范市場秩序,激發市場活力和創新動力,迫切需要加快構建社會信用體系,打造良好的市場信用環境。在食品藥品安全領域推進信用體系建設,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對信用信息的管理,是時代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江蘇是保健食品生產和消費大省。近年來,在保健食品產業快速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保健食品非法添加時有發生,虛假夸大宣傳和非法會議營銷等行為屢禁不止,行業自律和誠信意識缺失,給消費者身體健康帶來隱患,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經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在保健食品生產領域推進信用體系建設,通過信用信息系統對企業進行信用追蹤、采集、監控和評判,并定期向社會公示信用等級,對于規范和約束生產經營行為,增強企業守法自律意識,從源頭上確保保健食品質量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二、主要任務
開展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是《省委常委會2016年工作要點重點任務細化實施方案》明確的重要任務之一,具體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制定信用等級評定標準。按照國家總局和省局有關文件要求,同時參考和借鑒其他省(市、區)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信用等級評定標準,并結合我省實際,在廣泛征求各地監管部門、生產企業和社會公眾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和完善我省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信用等級評定標準,明確信用等級評定規則和要求。
(二)開發信用信息管理系統。根據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信用等級評定標準,按照計算機系統編程開發模式和流程,對標準的有關條款進行細化分解,確定信用等級評定信息數據來源、采集渠道和方式,構建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信用等級評定計算機模型,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保健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
(三)確定試點地市,開展試點培訓。系統具備試運行條件后,按照蘇南、蘇中和蘇北均衡分布的原則,綜合考慮轄區內保健食品生產企業的代表性,選取無錫、常州、揚州和宿遷4個市先行開展系統試點運行。6月份,對系統試點市有關人員進行培訓;培訓主要內容為系統的主要架構和功能模塊,重點對信用信息采集和信用等級評定的具體操作及注意事項進行全面講解,使試點地區有關工作人員可以基本掌握信用信息的錄入、管理和信用等級評定等基本操作流程。
(四)做好試點階段性總結反饋。根據試點進展情況,適時舉辦系統試點運行工作反饋座談會。試點市要重點就系統實際試運行中信用等級標準的可行性、系統對評定標準貫徹的全面性、系統功能的完整性、系統流程的可操行性以及系統的穩定兼容性等方面查找和發現問題,并提出相關修改完善建議,連同試點工作其他相關情況形成書面材料。省局將根據反饋意見建議對系統做進一步修改和完善。
(五)制定《保健食品信用等級分類管理辦法》。參照國家總局《關于推進食品藥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食藥監稽〔2015〕258號)和省局《關于印發江蘇省食品藥品安全信用分類管理辦法的通知》(蘇食藥監規〔2015〕4號)等有關要求,結合我省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信用等級評定實際情況,制定《江蘇省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安全信用等級分類管理辦法》,對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信用等級評定、信用信息管理發布和不同信用等級企業的分類監管等方面做出規定。
(六)逐步擴大試點范圍。在對系統進一步修改完善后,下半年適時將系統在全省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擴大試點,確保年底前50%的保健食品生產企業納入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并整理匯總和記錄2016年度轄區內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信用信息。
(七)開展信用等級評定。根據《江蘇省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安全信用等級分類管理辦法》,按照時間節點要求,運用全省保健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對全省保健食品生產企業進行2016年度信用等級評定,并將評定結果以適當方式進行公開。
三、時間安排
(一)前期準備階段(2016年1月至5月)。研究制定信用等級評定標準,進行信用信息管理系統開發。
(二)開展試點階段(2016年6月至8月)。確定試點地市,開展試點培訓,在試點城市進行試點;修改完善信用系統,制定《保健食品信用等級分類管理辦法》。
(三)在全省擴大試點(2016年9月至11月)。總結前期試點工作,部署在全省進行試點;開展試點督查和工作交流。
(四)實施信用等級評定(2016年12月至次年2月)。開展信用評定,進行試點總結。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保健食品信用體系建設是今年全省保健食品監管的一項重點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視,加強對信用信息系統運行和信用等級評定工作的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認真對照保健食品信用體系建設任務要求,細化工作措施。
(二)做好信用信息管理。各地要選派業務骨干專門負責信用信息管理工作。在監督檢查和日常監管工作中,要根據省局信用等級評定有關規定,及時準確地把涉及《江蘇省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信用等級評定標準》相關內容的信用信息錄入系統。信用信息事關監管部門的職責和企業的切身利益,要加強對信用信息的收集、判別和審核,確保信用信息準確無誤,應錄盡錄。
(三)落實信用主體責任。要加強宣傳引導,幫助企業正確理解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充分認識信用狀況尤其是不良信用記錄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的影響,督促企業嚴格落實信用建設主體責任,嚴格按照法規要求生產經營,如實填報相關信息,增強自律和誠信意識。
(四)推動社會共治。要充分發揮監管部門、企業、社會、行業協會、媒體、公眾的作用,協同社會力量推進誠信建設。有效運用信用評定結果,強化信用激勵和信用約束效應。開展誠信示范創建活動,形成社會共治良好格局。
(五)加強督查考核。各地應按照本通知精神,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工作意見,抓緊組織開展本地區保健食品信用體系試點工作,并于2016年12月10日前將相關工作總結報至省局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處。省局將加強對各地相關工作的督導檢查,各地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情況將納入年度考核內容。聯系人:邢偉亮,聯系電話(傳真):025-86275802、18900660812,電子郵箱:xingwl@jsfda.gov.cn。
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管局
2016年7月4日
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省局關于推進食品藥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有關精神和要求,省局今年將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試點,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目標意義
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規范市場秩序,激發市場活力和創新動力,迫切需要加快構建社會信用體系,打造良好的市場信用環境。在食品藥品安全領域推進信用體系建設,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對信用信息的管理,是時代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江蘇是保健食品生產和消費大省。近年來,在保健食品產業快速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保健食品非法添加時有發生,虛假夸大宣傳和非法會議營銷等行為屢禁不止,行業自律和誠信意識缺失,給消費者身體健康帶來隱患,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經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在保健食品生產領域推進信用體系建設,通過信用信息系統對企業進行信用追蹤、采集、監控和評判,并定期向社會公示信用等級,對于規范和約束生產經營行為,增強企業守法自律意識,從源頭上確保保健食品質量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二、主要任務
開展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是《省委常委會2016年工作要點重點任務細化實施方案》明確的重要任務之一,具體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制定信用等級評定標準。按照國家總局和省局有關文件要求,同時參考和借鑒其他省(市、區)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信用等級評定標準,并結合我省實際,在廣泛征求各地監管部門、生產企業和社會公眾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和完善我省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信用等級評定標準,明確信用等級評定規則和要求。
(二)開發信用信息管理系統。根據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信用等級評定標準,按照計算機系統編程開發模式和流程,對標準的有關條款進行細化分解,確定信用等級評定信息數據來源、采集渠道和方式,構建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信用等級評定計算機模型,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保健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
(三)確定試點地市,開展試點培訓。系統具備試運行條件后,按照蘇南、蘇中和蘇北均衡分布的原則,綜合考慮轄區內保健食品生產企業的代表性,選取無錫、常州、揚州和宿遷4個市先行開展系統試點運行。6月份,對系統試點市有關人員進行培訓;培訓主要內容為系統的主要架構和功能模塊,重點對信用信息采集和信用等級評定的具體操作及注意事項進行全面講解,使試點地區有關工作人員可以基本掌握信用信息的錄入、管理和信用等級評定等基本操作流程。
(四)做好試點階段性總結反饋。根據試點進展情況,適時舉辦系統試點運行工作反饋座談會。試點市要重點就系統實際試運行中信用等級標準的可行性、系統對評定標準貫徹的全面性、系統功能的完整性、系統流程的可操行性以及系統的穩定兼容性等方面查找和發現問題,并提出相關修改完善建議,連同試點工作其他相關情況形成書面材料。省局將根據反饋意見建議對系統做進一步修改和完善。
(五)制定《保健食品信用等級分類管理辦法》。參照國家總局《關于推進食品藥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食藥監稽〔2015〕258號)和省局《關于印發江蘇省食品藥品安全信用分類管理辦法的通知》(蘇食藥監規〔2015〕4號)等有關要求,結合我省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信用等級評定實際情況,制定《江蘇省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安全信用等級分類管理辦法》,對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信用等級評定、信用信息管理發布和不同信用等級企業的分類監管等方面做出規定。
(六)逐步擴大試點范圍。在對系統進一步修改完善后,下半年適時將系統在全省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擴大試點,確保年底前50%的保健食品生產企業納入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并整理匯總和記錄2016年度轄區內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信用信息。
(七)開展信用等級評定。根據《江蘇省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安全信用等級分類管理辦法》,按照時間節點要求,運用全省保健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對全省保健食品生產企業進行2016年度信用等級評定,并將評定結果以適當方式進行公開。
三、時間安排
(一)前期準備階段(2016年1月至5月)。研究制定信用等級評定標準,進行信用信息管理系統開發。
(二)開展試點階段(2016年6月至8月)。確定試點地市,開展試點培訓,在試點城市進行試點;修改完善信用系統,制定《保健食品信用等級分類管理辦法》。
(三)在全省擴大試點(2016年9月至11月)。總結前期試點工作,部署在全省進行試點;開展試點督查和工作交流。
(四)實施信用等級評定(2016年12月至次年2月)。開展信用評定,進行試點總結。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保健食品信用體系建設是今年全省保健食品監管的一項重點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視,加強對信用信息系統運行和信用等級評定工作的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認真對照保健食品信用體系建設任務要求,細化工作措施。
(二)做好信用信息管理。各地要選派業務骨干專門負責信用信息管理工作。在監督檢查和日常監管工作中,要根據省局信用等級評定有關規定,及時準確地把涉及《江蘇省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信用等級評定標準》相關內容的信用信息錄入系統。信用信息事關監管部門的職責和企業的切身利益,要加強對信用信息的收集、判別和審核,確保信用信息準確無誤,應錄盡錄。
(三)落實信用主體責任。要加強宣傳引導,幫助企業正確理解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充分認識信用狀況尤其是不良信用記錄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的影響,督促企業嚴格落實信用建設主體責任,嚴格按照法規要求生產經營,如實填報相關信息,增強自律和誠信意識。
(四)推動社會共治。要充分發揮監管部門、企業、社會、行業協會、媒體、公眾的作用,協同社會力量推進誠信建設。有效運用信用評定結果,強化信用激勵和信用約束效應。開展誠信示范創建活動,形成社會共治良好格局。
(五)加強督查考核。各地應按照本通知精神,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工作意見,抓緊組織開展本地區保健食品信用體系試點工作,并于2016年12月10日前將相關工作總結報至省局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處。省局將加強對各地相關工作的督導檢查,各地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情況將納入年度考核內容。聯系人:邢偉亮,聯系電話(傳真):025-86275802、18900660812,電子郵箱:xingwl@jsfda.gov.cn。
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管局
2016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