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2013年全省秋糧生產指導意見(黔農發[2013]56號)

   2013-03-22 440
核心提示:  各市(州)農委:  長期以來,我省糧食產銷一直處于緊平衡狀態。確保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供給,對支撐我省經濟發展和維護

  各市(州)農委:

  長期以來,我省糧食產銷一直處于緊平衡狀態。確保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供給,對支撐我省經濟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切實抓好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確保貴州的飯碗牢牢端在貴州人手中,現就今年秋糧生產提出如下指導意見,請認真貫徹落實。

  一、認清生產形勢,明確目標任務

  糧食安全始終是關系國民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戰略問題,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始終是農業部門的首要職責,糧食生產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必須堅持抓實抓好。

  我省糧食生產的大頭在秋糧,秋糧產量占我省全年糧食總產近80%。抓好今年秋糧生產,對確保實現全年糧食生產目標意義重大。各級農業部門一定要切實按照中央、省委1號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要安排部署,高度重視秋糧生產,切實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秋糧豐收,努力完成全年糧食生產目標。

  今年全省秋糧生產計劃目標是:秋糧播種面積3020萬畝以上,產量905萬噸以上。秋糧播面中,水稻1010萬畝,玉米1020萬畝,大豆200萬畝,紅苕350萬畝,馬鈴薯(秋收)240萬畝,高粱200萬畝。力爭全年糧食播種面積達4500萬畝以上,糧食總產達到1150萬噸。

  二、突出關鍵環節,狠抓重點工作

  (一)強化政策扶持,穩定秋糧面積。緊緊抓住春播夏插等關鍵農時,通過政策宣傳和信息引導,認真落實好良種補貼和馬鈴薯原種補貼政策,保護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加強耕地保護和地力建設,依法有序開展土地流轉,堅決遏制耕地撂荒。特別要穩定水稻面積,優化品質結構,保障口糧供應;積極擴大薯類、大豆、雜糧等糧食作物種植,加大間作套種、分帶輪作等耕作技術推廣,提高復種指數,努力增加秋糧面積。推廣輕型栽培技術,組織機耕、機播和機插,提高勞動生產率,保證春耕春播的質量和進度。

  (二)依靠科技進步,推廣良種良法。加強“兩雜”、脫毒薯類等良種和水稻旱育稀植、玉米育苗移栽和地膜覆蓋栽培等重點適用技術推廣,實行良種良法配套,提高糧食單產水平。要確保雜交水稻、雜交玉米推廣面積各達到1000萬畝,水稻旱育稀植、玉米育苗移栽推廣面積分別達到700萬畝和900萬畝,主要糧食作物測土配方施肥面積1400萬畝,病蟲害綜合防治面積1200萬畝。加大糧食內部結構調整力度,繼續抓好優質稻、特用玉米等優質品種推廣,促進糧食產量、質量和效益同步提升。抓好技術培訓,廣泛開展新技術新品種試驗和示范,推進技術創新和推廣模式創新,努力挖掘耕地產出潛力。

  (三)抓好項目實施,促進均衡增產。深入實施好1200萬畝糧食增產工程項目,精心辦好縣、鄉示范樣板點,配套推廣成熟增產技術,做到標準化、規范化,綜合展示良種良法,促進大面積平衡增產。大力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科學選點,強化技術指導,統一技術措施,按不同作物、不同季節開展技術指導,重點抓好水稻、玉米、馬鈴薯、大豆萬畝示范區片建設,繼續開展20個整鄉推進高產創建試點示范,不斷探索糧食持續增產和大面積均衡增產的有效途徑。進一步深化測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進,擴大配方肥的推廣應用。

  (四)加強災害預測,提高抗災能力。我省立體氣候明顯,秋糧生產中受春旱、倒春寒、冰雹、洪澇、伏旱、秋風等異常災害性氣候影響的威脅長期存在,抗災工作絲毫不能放松。要科學制定和完善應急預案,加強災情監測預警,及時發布災情信息,把防災減災工作的人員、資金、物資、技術落實到位。要抓好植保專業組織和機防隊伍建設,病蟲害預測預報,明確主要防治病蟲和重點防治區域,強化病蟲害專業化防治和統防統治,積極推廣殺蟲燈等綠色植保防控技術,實現重大病蟲害高效、環保、安全防控,確保糧食作物病蟲害產量損失控制在5%以下。

  (五)完善配套措施,確保種糧收益。配合有關部門,切實抓好農業生產資料的生產、調運和供應工作,滿足春耕種子、化肥、農膜、農藥等農資需要。特別要關注種子(苗)、化肥供求形勢和價格變化,掌握市場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加強余缺調劑。組織開展種子、肥料、農藥等農資市場檢查活動,加強農資質量和市場監管,集中力量開展農資打假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生產經營假劣農資等違法行為,維護農民利益。圍繞龍頭企業和目標市場,加強優質糧食原料基地建設,發展糧食訂單生產,推進糧食產品轉化和加工增值。積極開展無公害糧食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努力提高糧食質量安全水平和生產效益。

  三、加強組織領導,落實政策措施

  (一)認真落實扶持政策。今年中央和省進一步強化了扶持發展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提高了水稻的收購價格。各地要加大宣傳貫徹落實力度,使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深入人心,充分調動廣大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要做好水稻、玉米良種補貼和農機補貼的兌現工作,切實用好發展糧食生產的各類資金。配合有關部門抓好農資綜合補貼、糧食直補等相關工作,確保補貼資金及時、安全、規范落實到位。引導和協調金融資金積極支持糧食生產與加工轉化。積極配合財政、保險監管部門和保險企業,開展主要糧食作物政策性保險試點,逐步建立農業大災風險轉移分擔機制。

  (二)加強生產組織領導。各級農業部門要把糧食生產擺在本部門工作的首要位置,積極爭取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和財政的扶持。要及時逐級下達糧食生產指導計劃,分解工作任務,落實工作責任,強化績效考核。在春播、夏插等關鍵農事環節,要加強督促檢查和項目監管,總結工作成效和經驗,指導和幫助基層開展工作。主要領導要親自抓糧食生產,經常調研生產情況,協調有關項目實施,推動糧食生產發展。分管領導要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各有關工作部門要密切配合、協調一致,狠抓落實,確保秋糧生產目標全面實現。

  附件:1、貴州省2013年秋糧生產計劃

  2、貴州省2013年秋糧科技推廣計劃表

  2013年3月19日



 
地區: 貴州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