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遼寧省商務廳出臺《關于推動電商直播提質網紅經濟促進網絡消費的指導意見》

   2020-08-18 325
核心提示:電商直播創造消費增量,成為拉動內需的重要驅動力。為進一步推動我省電商直播等新業態快速健康發展,提質網紅經濟,促進網絡消費
    電商直播創造消費增量,成為拉動內需的重要驅動力。為進一步推動我省電商直播等新業態快速健康發展,提質網紅經濟,促進網絡消費,省商務廳制定了《關于推動電商直播提質網紅經濟促進網絡消費的指導意見》,現公開發布。


    關于推動電商直播提質網紅經濟促進網絡消費的指導意見


    電商直播創新了消費者和商品的連接模式,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成為新零售和流量入口,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線下消費不足,起到了擴內需、促消費的作用。為進一步推動我省線上新型消費發展,引導和推動我省電商直播等新業態快速健康發展,特制定本指導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和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一系列相關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引領,加強政府引導和政策支持。培育壯大電商直播市場主體,推動電商直播新模式賦能傳統產業。探索應用5G大數據等互聯網新技術,推進直播和電商深度結合,努力構建多元化、差異化、高品質的電商直播生態體系。


    (二)工作目標。


    到2022年底,建設100個電商直播示范基地,培育100萬名遼寧各類電商直播人才,孵化1000個遼寧特色電商直播品牌,全省電商直播帶貨實現年銷售額1000億元,將我省打造成為全國電商直播經濟發展中心。


    二、重點任務


    (一)強化服務,建設一批電商直播載體。


    重點支持建設100個特色突出、示范性強的電商直播基地。支持各地盤活閑置樓宇,打造電商直播基地。鼓勵建立電商直播優質產品庫,強化供應鏈整合服務能力。引進電商直播及其衍生領域垂直細分服務機構,為主播提供產品與生活配套服務。支持電商直播載體充分利用大數據為企業賦能,實現供需撮合、智能匹配、品控質檢及售后評價等全方位直播服務。支持電商直播載體整合本地主播資源,做大本地優勢產業規模,爭取更多平臺流量支持。鼓勵建立運營咨詢服務中心,研究各類平臺規則與直播問題解決方案,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


    (二)打造品牌,培育電商直播運營市場主體。


    大力培育電商直播企業,從資源、產品、流量、銷售、服務等方面對電商直播運營企業進行多維度支持。采取本地培育和省外引進相結合的方式,著力吸引一批優質電商直播平臺、頭部電商直播機構、MCN機構等市場主體在我省集聚發展。支持電商直播運營市場主體通過大數據等數字化手段引導當地生產商“以銷定產”,促進供給端精準化、定制化,提供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全省力爭兩年孵化出1000個遼寧電商直播品牌。推動電商直播運營主體與更多特色產業帶和產業集群結合,提升供應鏈支持能力和銷售服務水平,著重提升我省商品品牌形象。支持省內優質電商直播企業成為各大電商直播平臺官方認證的MCN機構,推動其在商業模式創新、直播帶貨培育與管理、核心賬號運營、優質內容持續輸出等方面規范化與專業化,以視頻和直播的形式推動住宿、餐飲、文化、旅游等相關行業應用推廣,宣傳遼寧特色,打造遼寧品牌,推廣遼寧產品。


    (三)拉動經濟,培養電商主播及運營人才。


    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吸引優質MCN機構和項目落戶本地,努力吸引遼寧籍網紅主播回本地就業創業。支持各地建立專業的電商直播培訓機構,對廣大青年、婦女和殘疾人開展電商直播、短視頻、供應鏈等相關知識培訓。加強直播帶貨技能人才培養,推動本地傳媒主播、知名網紅、行業專家等依托直播載體向電商直播方向發展,將網紅流量轉變為經濟效益。引導高校與大型專業電商直播培訓機構合作,研究設立相關專業,打造課程體系,積極推動產教融合,向電商直播運營主體開展人才定向培養與輸送。支持建設電商直播高端人才服務中心和電商直播創業孵化基地,構建人才互通共享機制。支持舉辦各類電商直播大賽等活動,發掘和打造本地電商直播人才與直播服務團隊。籌備建立“遼寧公益主播團”,開展扶貧助農、品牌推廣、文旅宣傳等公益直播活動。


    (四)融合互通,助力傳統企業轉型升級。


    鼓勵各地建設電商直播商業街,引導傳統商貿企業利用品牌渠道和線下門店的資源優勢與平臺合作,開啟“云商場”“云展會”“云餐廳”等線上運營模式。引導商場品牌經營者利用店鋪場景參與電商直播活動,發展“線上引流+實體消費”的新模式,推動線上線下融合,提高商貿企業抗風險能力。推動鞍山市西柳服裝和岫巖玉、遼陽市佟二堡裘皮皮裝、阜新瑪瑙、大連海產品等傳統產業帶通過高頻產地直播,持續拉升產地商家直播滲透率,利用電商直播與買家在線互動的銷售模式,拓展C2M業務。推動五愛市場等傳統專業批發市場開展渠道精準電商直播,提高直播轉化率。利用電商直播全天候帶貨特點,推動以“用戶體驗+視頻分享”等形式,促進電商直播與“夜經濟”融合發展。


    (五)助農增收,電商直播推動農產品上行。


    廣泛開展電商直播技能培訓,鼓勵培育農村電商直播人才,培養農村種養大戶成為“鄉村網紅達人”。鼓勵開發“田間地頭”、“港口漁船”等直播場景,通過電商直播引流帶貨,幫助優質農特產品、滯銷農產品、水產品等線上銷售。支持以視頻和直播等模式開展原產地產品追溯,拉近消費者與產品原產地的距離。鼓勵立足本地優勢農產品,打造特色中高端農副產品品牌社群,增加農產品的社交屬性和文化屬性,運用新模式打造地標農產品IP。鼓勵借助抖音、快手、村播等平臺開展興農助農品牌直播活動,以直播、短視頻等模式推廣我省地方“名特優新”農產品。鼓勵金融機構開發供應鏈金融產品,積極服務遼寧打造更多本地優質品牌和產品,引導本地農產品依托大數據強化品牌設計與深加工,提升遼寧農產品知名度,推動當地一二三產深度融合,促進鄉村振興發展。


    (六)助力外貿,鼓勵開展跨境電商直播。


    鼓勵各類跨境電商企業及經營主體利用社交媒體、搜索引擎等渠道,以視頻和直播的形式對遼寧產品進行全球銷售和推廣。支持跨境電商直播機構培養精通語言、了解產品和消費習慣的跨境電商主播和運營團隊進行帶貨直播。鼓勵引進外籍優秀人才,培養跨境電商主播。支持與院校合作建立小語種外語人才主播團隊,在跨境電商直播行業內推動人才共享。加強對接外貿出口企業資源,幫助企業品牌產品實現快速出海。支持整合境外優質產品供應鏈資源,推動跨境電商進口,利用電商直播等新業態滿足國內消費需求。


    (七)應用升級,推動5G電商直播。


    加快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在電商直播領域的應用,為電商直播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鼓勵建設5G電商直播場景基地,推動基于5G網絡的高清視頻直播和點播,促進直播與5G +VR/AR等技術融合,探索開展人、貨、場的數字化感官立體體驗,提升直播效果。將5G技術支撐下的賽事直播、遠程教育、虛擬購物等多種場景應用與電商結合,促進新型信息消費。加強全息直播、在線試穿等研發與轉化,打造虛擬主播與客服,探索多元化電商直播應用場景。


    (八)規范行業,推動電商直播行業組織發展。


    規范平臺審核責任,明確規范主播的直播行為,保證直播內容與商品服務一致。鼓勵以行業協會和聯盟為主體,依法建立電商直播相關行業民間社團組織,加強行業自治。指導相關行業組織建立電商直播行業“誠信規范經營”等機制,樹立行業標桿典型。支持開展視頻與電商直播的培訓工作,籌劃組織電商直播行業論壇、對接大會、帶貨大賽等具有影響力的大型活動,為企業進行資源對接。鼓勵民間社團組織對傳統電商企業開展培訓和孵化,提供有效的業務咨詢服務,促進傳統電商企業提升運營能力。支持各地邀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大數據公司以及電商直播企業的專家學者和行業權威人士組建全省電商直播行業智庫和電商直播經濟研究院,開展市場調研和行業研究,為政府決策引導和企業經營發展發揮參謀和智囊作用。


    三、營造發展環境


    (一)加強組織領導。


    高度重視電商直播等新業態發展,將其納入商務重點工作。建立政府部門、行業協會、MCN機構、產業帶、專業市場、生產企業、商貿企業等共同參與的聯合工作機制,按照職能分工,指定專人負責,有序推進各項工作落實。協調相關各部門,及時了解當地電商直播發展情況,幫助協調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為推動電商直播,促進網紅經濟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環境。


    (二)制定鼓勵政策。


    強化政策引導,對帶動作用強的電商直播示范基地按規定予以各類獎勵。鼓勵各地設立電商直播產業發展相關的專項資金與產業基金,對在當地設立區域總部、營運中心、產業發展基地的優質電商直播企業和項目給予支持,推動電商直播“新供應鏈、新智造、新基建”等環節建設。鼓勵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相關電商直播扶持政策與實施方案。


    (三)加強規范監管。


    鼓勵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原則,推動電商直播行業快速健康發展。協調相關部門督促電商直播經營者及直播平臺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章要求,落實責任義務,規范網絡交易秩序。鼓勵相關行業組織參與電商直播監督工作,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努力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四)擴大宣傳影響。


    發揮省內主流媒體輿論導向作用,積極宣傳各地電商直播業態對經濟的推動作用,推廣電商直播示范基地、示范性企業的典型案例,宣傳優質MCN機構、網紅品牌、公益主播和帶貨達人。加強對電商直播企業誠信經營、網絡交易及風險防范等知識的宣傳,強化社會各界電商直播應用意識、信用意識、安全意識,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地區: 遼寧
標簽: 指導意見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