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西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桂政辦發〔2020〕113號)

   2021-01-13 795
核心提示:各市、縣人民政府,自治區人民政府各組成部門、各直屬機構:《廣西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實施方案》已經自治區人民
各市、縣人民政府,自治區人民政府各組成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西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實施方案》已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20年12月31日
 
    (此件公開發布)
 
    廣西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實施方案
 
    為解決推進新型消費中的短板和問題,進一步激發我區消費潛力,助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0〕32號)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培育壯大消費新業態新模式
 
    打造以南寧為主、桂林為輔,其他設區市相互支撐協同發展的全區數據中心格局。建立健全各類“互聯網+”平臺,形成網上精準對接、線下深度融合的公共服務體系。加大在線教育服務和共享力度,鼓勵學校和社會力量開發在線教育資源,提供優質教育服務,強化數字教育資源準入和服務監管,滿足各類群體對個性化教育的需求。推動互聯網醫院和智慧醫療發展,推廣慢性病和常見病線上復診、咨詢等服務,拓展送藥上門等延伸應用。鼓勵為患者提供智能服務、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等AI體驗服務,積極探索醫療健康大數據全面應用。因地制宜擴大夜間經濟、地攤經濟等傳統行業與網上銷售融合發展。深入發展在線文娛,鼓勵傳統線下文化娛樂業態線上化,支持互聯網企業創作數字精品內容和打造新興數字資源傳播平臺。加速廣西旅游公共服務線上線下“兩張網”深度融合,打造廣西旅游全過程、全方位、便捷化的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培育壯大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支持“智能配送”基礎設施建設,推廣“不見面”交易、“零接觸”服務等新模式,滿足群眾便利消費和無接觸消費需求。支持企業探索電商發展新模式,加速社區生活服務業發展試點,打造數字步行街,培育多元化商業新模式。強化網約車電子監管,簡化新能源網約車辦理手續。加快智慧廣電生態體系建設,推動互動視頻、沉浸式視頻、VR/AR等新業態發展,建設高新科技全產業鏈平臺,推動5G高新視頻技術、標準、產品、系統、業務等走向東盟國家。加快培育在線健身、體育網絡消費等智慧體育新模式、新業態;豐富和創新重大賽事線上線下活動內容,打造網絡、視頻賽事活動等。(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發展改革委、教育廳、交通運輸廳、商務廳、文化和旅游廳、衛生健康委、廣電局、體育局、藥監局,廣西郵政管理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南寧、桂林等市人民政府具體推進落實)
 
    二、推動消費雙向融合提速
 
    加快傳統線下業態數字化改造和轉型升級,鼓勵實體商業通過直播電子商務、社交營銷等方式,向多業態、多領域、全渠道數字化模式轉型。支持線上企業與城市商圈聯合開展多種形式網絡促銷活動;支持區內外公司、團隊和個人,借助微商電商、網絡直播等線上平臺,宣傳推廣廣西產品;支持“智慧廣電”、“智慧市場”等互聯網平臺向商貿、教育、旅游、社區服務等領域延伸拓展。支持企業上云、各類商場“云化”改造和各類店鋪以數字終端產品實現數字化;創新發展在線展覽展示,拓展網上“云游”各類展館和沉浸式全景在線模式等新業務新體驗。持續打造“廣西好嘢”、“柳州螺螄粉”等廣西品牌,推進線上桂品“全球分銷計劃”、“全球包郵計劃”。推進新型消費“補短板”項目,推進標準化農產品市場、文化體驗園、場館等建設。加速推動傳統市場與線上平臺融合發展,促進品牌消費、品質消費。(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廳、商務廳、廣電局,廣西郵政管理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柳州等市人民政府具體推進落實)
 
    三、以新型消費拓展國際市場
 
    強化服務新型消費引領,加快構建中國—東盟電子商務運營服務中心,培育壯大面向東盟的跨境電商經營和物流業主體,逐步推動電商B2B等跨境生態發展。積極拓展中越跨境貨運直通車開行線路,探索建立國際多式聯運接駁中心,發展國際多式聯運,打造國際寄遞物流服務體系。建設東盟跨境電商海外倉,促進廣西跨境電商持續健康發展。逐步推廣新型消費貿易流通項下人民幣結算業務。(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廳、商務廳,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南寧海關、廣西郵政管理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廣西分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防城港、百色、崇左等市人民政府具體推進落實)
 
    四、加強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5G信息網、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高效安全的新一代通信網絡。依托廣西電子政務外網、壯美廣西·政務云,加速廣西工業互聯網(云)平臺、安全態勢感知平臺等公共基礎性平臺建設,完善汽車、機械等傳統行業平臺建設和運營,促進標識解析集成應用和創新應用。強化平臺管理和服務,推動數據自由流動,培育工業場景APP。培育壯大千兆城市車聯網應用。強化國土空間規劃數據互通共享,建立城市信息模型基礎平臺,促進城市基礎設施數字化和城市建設數據匯聚,實現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多場景應用。加大相關設施安全保障力度。(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自然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廣電局,自治區通信管理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具體推進落實)
 
    五、完善商貿流通基礎設施網絡
 
    將5G網絡、物聯網等優先覆蓋核心商圈,提升商圈信息化管理和服務水平,加快廣西“物流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完善各類合作園區網絡基礎設施;提升冷鏈物流、生鮮產品等數字化管理水平,建立城鄉智能物流供配體系,補齊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助推農村商貿流通轉型升級。加強交通運輸、商貿流通、郵政快遞、智能終端設施等各類資源整合和共享,提高智能化運營和調配能力,暢通物流服務。鼓勵傳統流通企業向供應鏈服務企業轉型。(自治區商務廳、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大數據發展局、交通運輸廳、農業農村廳、供銷社,廣西郵政管理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加速智能化技術集成創新應用
 
    培育一批高水平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為商品溯源、跨境結算、供應鏈金融和電子發票等提供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撐。推動企業“上云上平臺”。加快培育設計協同、供應鏈協同管理、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平臺應用新模式,加快各類資源匯聚、各種企業云端集聚的新型服務體系平臺生態建設。積極開展消費服務領域人工智能應用,加快推進5G通信設備等電子信息產業鏈建設,加快新醫療電子、智能電子產品等應用,提高新型消費設備普及率。構建廣電物聯網智能家居系統,打造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媒體制播平臺,加快國家文化大數據中國—東盟分平臺、中國文化遺產標本庫(廣西)等數據庫建設;匯聚廣西文化大數據信息,強化數字化文化生產,促進文化生產和文化消費實現云服務。(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工業和信息化廳、文化和旅游廳、廣電局,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廣西銀保監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安全有序推進數據商用
 
    依法保障數據安全,依托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自治區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等打造廣西“數據+生態”開放應用生態圈,不斷提高消費信息數據共享商用水平,強化對數據開放的監督管理,引導和規范公共信息資源增值和開發利用,支持市場主體創新消費信息數據開發應用,培育新型消費增長點。探索以業務帶動數據流動,促進政府公共服務數據、社會數據及行業數據跨界融合和共享開發,實現數據“一路暢通”和共享共用。(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發展改革委、統計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具體推進落實)
 
    八、完善新型消費網絡端點
 
    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引領,推動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均等化布局。完善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網絡布局,提高路網可達性,構建不同層級、功能復合、安全韌性的城鄉生活圈,推動實現“15分鐘社區生活圈”。加快推動南寧、桂林市申報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組織北海市申報小店經濟國家試點城市,培育一批賦能服務企業。優化各類農貿市場、農村社區綜合性服務網點布局。(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發展改革委、商務廳、農業農村廳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南寧、桂林、北海等市人民政府具體推進落實)
 
    九、完善法規制度保障
 
    積極清理不適應廣西新型消費發展的政策規定,適時調整相關規章。加快研究和出臺新型消費相關制度,探索開展電子商務、共享經濟、數據權益保護、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數據安全等地方立法工作,不斷完善本行業規范體系和行為準則。(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司法廳、發展改革委、商務廳、大數據發展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具體推進落實)
 
    十、深入推進包容審慎和協同監管
 
    依托廣西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廣西)完善市場主體信用體系,推進政府部門信息互聯共享和協同監管,完善政府部門涉企信息歸集公示并確保信息準確,強化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健全企業信用修復制度。加強包容審慎監管相關政策宣傳,鼓勵、指導企業主動糾錯、重塑信用。加大對銷售假冒偽劣商品、侵犯知識產權、泄露隱私等消費領域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著力營造安全放心誠信的消費環境,促進新型消費健康發展。(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商務廳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健全服務標準體系
 
    推進全區咨詢、家政等服務標準體系建設。支持和鼓勵制修訂支撐新型消費的服務類地方標準或團體標準工作。對新型消費標準制定或發布開辟綠色通道,圍繞市場監測、用戶權益保護、重要產品追溯等方面建立標準機制,提升新型消費行業發展質量和水平。(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發展改革委、大數據發展局、商務廳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簡化優化證照辦理
 
    進一步簡化證照辦理手續。支持跨轄區試行“一照多址”,在北海等市開展住所與經營場所登記改革試點,探索住所與經營場所分離登記。探索開展跨轄區“一照多址”登記,企業在設區市內不同城區開展經營活動,免于設立分支機構。對利用自動售貨設備從事食品銷售(特殊食品除外)的經營者試行“一市一證”。不斷探索推行證照辦理告知承諾制試點。(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北海等市人民政府具體推進落實)
 
    十三、強化財稅支持
 
    全區各級財政依照原有資金渠道,按照市場化原則,統籌相關財政專項資金支持新型消費設施建設,促進新型消費發展。貫徹落實對新型消費領域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并優化納稅服務。(自治區財政廳、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商務廳,廣西稅務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具體推進落實)
 
    十四、優化金融服務
 
    深化政銀企合作,拓展新型消費領域投融資渠道。加大金融產品開發、服務和風險管控力度,結合新型消費領域相關企業經營特點,創新優化新型消費支付環境。加快執行銀行等各類型支付清算服務主體降低手續費用措施,降低消費支付成本,推動銀行卡、移動支付在便民消費領域廣泛應用。建立和完善跨境支付監管制度,穩妥推進跨境移動支付應用,提升境外人員境內支付規范化便利化水平。大力培育新型消費領域企業發行上市或在新三板掛牌,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公司債券,拓寬直接融資渠道。推動生產要素向更具前景、更具活力的新型消費領域轉移和集聚。(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廣西銀保監局,廣西證監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五、完善勞動保障政策
 
    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共享用工等新就業形態,完善相關勞動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健全為企業提供規范用工、余缺調劑的人力資源平臺。堅持失業保險基金優先保生活的原則,促進新業態新模式從業人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提高參保率。為企業民眾提供便捷高效的保障服務。推動從業人員應保盡保、應發盡發長效機制落實。(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發展改革委、財政廳、醫保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具體推進落實)
 
    十六、加強組織領導
 
    強化廣西壯族自治區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廳際聯席會議制度的調度作用,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強化部門協同和上下聯動,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配套措施,對照責任主體、時間表和路線圖,形成政策合力,以全區新型消費助推經濟發展。(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七、強化監測評估
 
    強化新型消費統計監測力度,匯聚各類平臺企業消費數據,強化數據比對分析,研判全區消費現狀和發展趨勢,提高調控措施的前瞻性和精準性。建立政策措施評估體系,綜合運用第三方評估、社會監督評價等多種方式,科學評估新型消費舉措實效。(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商務廳、市場監管局、統計局、地方金融監管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八、加強宣傳引導
 
    創新宣傳方式,豐富宣傳手段,正面宣傳新型消費群體、新型消費企業、新型消費模式,充分發揮典型示范作用,通過傳統媒體、新媒體和主題活動等形式,大力宣傳有關政策、推廣先進經驗,披露警示問題案例,倡導健康、智慧、便捷、共享的消費理念,營造有利于新型消費良性發展的輿論氛圍。(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商務廳、市場監管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全區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培育壯大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新型消費工作的重要意義,明確目標任務,采取有力措施,加強組織實施,強化協調聯動,形成工作合力,逐項落實責任。
 
    附件:重點任務清單
 
    附件
 
    重點任務清單

序號

具體措施

牽頭單位

完成時限

1

打造以南寧為主,桂林為輔,其他設區市相互支撐協同發展的全區數據中心格局。建立健全各類“互聯網+”等平臺,形成網上精準對接、線下深度融合的公共服務體系。

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發展改革委

持續推進

2

構建“互聯網+教育”大平臺,推動線上線下教育融通,加大在線教育服務和共享力度,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面。

自治區教育廳

持續推進

3

1.新增網約車是新能源汽車的,簡化辦證手續,開通新能源網約車辦證綠色通道。        
2.加強網約車監管,保證乘客夜間出行安全,促進夜間消費。

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公安廳

持續推進

4

1.培育壯大“網上菜場”、“網上餐廳”等數字生活新服務工程建設,滿足群眾便利消費和無接觸消費需求。
2.推動發展“無接觸”配送。推動社區儲物設施共享,保障“最后一公里”送達。
3.探索電商發展新模式。積極發展搜索電商、社交電商、直播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擴大網購渠道。
4.開展社區生活服務業發展試點。推進集零售、教育、文化、醫療等于一體的綜合服務中心建設,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服務圈”。
5.打造數字步行街。引導廣西重點消費城市商業步行街推動街區數字化改造。
6.培育多元化商業新模式。引導商圈線上線下融合,鼓勵店鋪數字化改造,增強店鋪場景化、立體化和智能化展示功能。

自治區商務廳

持續推進

5

加快推進“廣西游直通車”項目建設,加速廣西旅游公共服務線上線下“兩張網”深度融合,打造廣西旅游全過程、全方位、便捷化的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提高“一部手機游廣西”的普及率及使用率。

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

2021年

6

推動互聯網醫院和智慧醫療發展,推廣慢性病和常見病線上復診、咨詢等服務,拓展送藥上門等延伸應用。鼓勵為患者提供智能服務、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等AI體驗,積極探索醫療健康大數據全面應用。

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藥監局

持續推進

7

1.加快智慧廣電生態體系建設,推動互動視頻、沉浸式視頻、VR/AR等新模式消費業態發展。
2.大力推進網絡視聽節目,助推數字經濟發展,賦能美好生活。
3.推動5G高新視頻技術、標準、產品、系統、業務等走向東盟國家。

自治區廣電局

2025年

8

積極發展“互聯網+體育”,加速培育智慧體育新模式,培育在線健身、體育網絡消費等體育消費新業態;豐富和創新重大賽事線上線下活動內容,打造網絡、視頻賽事活動等。

自治區體育局

2025年

9

進一步支持依托互聯網的即時遞送、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發展。

廣西郵政管理局

持續推進

10

支持區內外數字經濟企業,立足區內、面向東盟進行業務拓展與項目合作。加強大數據加工運用,培育引進一批數據采集、挖掘、分析、安全等大數據服務企業,探索構建面向東盟的跨境數據交易體系,促進大數據在政務、經濟、民生等領域的應用。

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發展改革委

持續推進

11

1.指導、引導生產主體運用大數據、區塊鏈、5G、北斗等新技術和無人機、自動滴管、自動飼喂、自動分選等新設施設備開展生產,提升農業生產智能化水平。
2.持續推進農業品牌建設。持續培育廣西農業品牌“廣西好嘢”,加大新媒體矩陣宣傳,打造廣西農業品牌集群。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

持續推進

12

1.深化傳統批發零售業改造提升。鼓勵綜合體、商品市場及其他生活服務業等場所進行“人、貨、場”的“云化”改造,支持各類小店借助數字終端產品推進數字化。
2.引導大型電商平臺(企業)拓展線下經營。以網絡協同和數據智能為核心,探索發展智能商業。
3.推動傳統市場打造平臺生態。構建批發市場數字供應鏈,幫助批發商整合全國甚至國際資源,促進整個產業鏈形成良性循環。
4.推動“智慧市場”建設。支持通過數據驅動,整合各方開放平臺資源,構建創新驅動的新商貿生態系統。
5.創新發展在線展覽展示。拓展網上“云游”各類展館和沉浸式全景在線模式等新業務新體驗。推動各類專業化會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推進智能化會展場館建設。推動大型展覽展示企業和知名云服務企業共建云展覽服務實體,打造云展覽等系列活動。

自治區商務廳

持續推進

13

堅持“移動優先”的原則不動搖,將內容生產重心轉移至各大互聯網媒體平臺。搭建“壯美廣西·智慧廣電”工程智慧課堂平臺及推廣相關服務、搭建“壯美廣西·智慧廣電”智慧旅游平臺、打造“智慧廣電,直播快樂GO”線上服務品牌、打造廣西首個運營商主導的智慧社區服務中心、建設智慧廣電體驗館等綜合服務平臺。發揮廣電云直播能力,深度傳播全區各地傳統文化,讓民眾進一步參與內容生產與傳播,提升用戶粘度。

自治區廣電局

2020—2025年

14

補齊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短板,加快農產品分撥、包裝、預冷等集配裝備和分撥倉、前置倉等倉儲設施建設。

廣西郵政管理局

持續推進

15

強化服務新型消費引領,探索建立國際多式聯運接駁中心。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

持續推進

16

1.積極發展國際多式聯運,降低物流成本。
2.積極拓展中越跨境貨運直通車開行線路,實現兩國“門”到“門”運輸。

自治區交通運輸廳

持續推進

17

支持區內外數字經濟企業,立足區內、面向東盟進行業務拓展與項目合作。探索構建面向東盟的跨境數據交易體系,促進大數據在政務、經濟、民生等領域的應用。

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

持續推進

18

1.培育壯大跨境電商經營主體。培育招引東盟跨境電商平臺、賣家、服務商等各類經營主體,打造中國—東盟跨境電商產業集聚高地。構建形成中國—東盟電子商務運營服務中心。
2.創新推動跨境電商新模式發展。推進跨境電商B2B(9710、9810)出口試點工作、跨境創新服務中心建設,推動舉辦東南亞小語種直播人才大賽,加快跨境生態發展速度,提升跨境供應鏈能力。
3.暢通跨境電商物流通道。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積極拓展跨境電商航空物流線路,推動陸路口岸物流運輸等相應配套設施建設。積極引進跨境電商物流供應鏈企業,構建互聯互通服務信息系統,形成布局合理、對接順暢、功能齊全的中國—東盟跨境物流配送體系。
4.布局建設東盟跨境電商海外倉。優化廣西跨境電商出口貨物在東南亞的集散、分撥與本土服務能力。優先推進在越南、泰國等東盟國家建立圍繞數字貿易的外海服務站點,通過海外倉、貨運場站、物流園等載體的建設合作,開展貨物的倉儲、物流配送、維修與售后服務,幫助企業實現本土化發展。

自治區商務廳

持續推進

19

逐步推廣新型消費貿易流通項下人民幣結算業務。

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廣西分局

持續推進

20

1.將海關在跨境電商B2C監管的創新經驗推廣到B2B領域,積極指導推動企業開展跨境電商B2B出口業務試點,為企業提供“一點接入、一次登記、優先查驗、簡化申報、允許轉關”等通關便利措施。

2.允許以一般貿易或加工貿易方式出口進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或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貨物,用于境外海外倉零售的,可按1210貿易方式申報出口;探索電商退貨業務監管模式;探索簡化“一個倉儲企業、多個電商賬冊”管理模式;進一步促進廣西跨境電商業務發展。

南寧海關

持續推進

21

貫徹落實對新型消費領域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優化納稅服務。

廣西稅務局

持續推進

22

1.加快建設國際寄遞物流服務體系,鼓勵支持郵政快遞企業加快開通南寧至東盟國家全貨機航線。
2.推動將寄遞分撥處理中心、保稅倉等跨境寄遞設施納入跨境電商園區、自由貿易試驗區、保稅區規劃。

廣西郵政管理局

持續推進

23

貫徹落實《廣西“信息網”基礎設施建設三年大會戰實施方案(2020—2022年)》,持續推動開通5G基礎設施建設審批綠色通道,加快5G基站報批進度。著力推動解決信息網用電優惠、交通路網管道租用費用高、5G站址規劃不順利等問題,推動降低5G基站用電成本。依托廣西電子政務外網、壯美廣西·政務云,加速廣西工業互聯網(云)平臺、安全態勢感知平臺等公共基礎性平臺建設。

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 、發展改革委

持續推進

24

加快工業互聯網建設,實施工業互聯網新基建項目大會戰。設立廣西工業互聯網創新體驗中心(夢工廠)等平臺并實行動態管理,提升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和數據資源管理能力。加強工業互聯網平臺管理,推動平臺數據自由流動,培育工業場景APP。

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

持續推進

25

加強國土空間規劃數據互通共享。開展“一張圖”信息平臺建設,建立各部門共建共享共用、全區統一、上下聯動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提升運行效率,實現數據縱向銜接和橫向共享,充分發揮規劃數據價值。

自治區自然資源廳

持續推進

26

打造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新一代通信網絡。

自治區通信管理局

持續推進

27

1.加快智慧廣電傳播網絡體系建設,開展廣電5G網絡建設,推動有線無線、廣播通信、大屏小屏協同發展。開展智慧廣電大數據中心建設,完善廣電網絡設施。
2.建設廣西文化專網。廣西文化專網建設依托廣電網絡設施,構建從數據采集、存儲到數據標注、關聯再到數據解構和重構全鏈條服務的新型基礎設施,線上對接國家文化大數據中心平臺,線下鏈接全區文化體驗園、文化體驗館、旅游景區、城市購物中心、中小學幼兒園、家庭、社區等,建設“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廣西文化專網,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

自治區廣電局

持續推進

28

推進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平臺建設和CIM基礎平臺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領域的廣泛應用,帶動自主可控技術應用和相關產業發展,提升城市精細化、智慧化管理水平。2021年底前,啟動自治區CIM基礎平臺和南寧市等部分城市CIM基礎平臺建設,有序開展部分行業的“CIM+”應用。

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

2021年

底前

29

1.提升冷鏈物流數字化水平。
2.推進生鮮產品流通數字化。
3.加快發展物流供配體系建設。
4.提升特殊場景物流配送效率。

自治區商務廳

持續推進

30

強化規劃引領,及時統籌協調網絡融合中的問題,不斷完善商貿流通基礎設施網絡。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

持續推進

31

科學布局生活垃圾分類回收設施,鼓勵有條件的社區、商場等公共場所設立智能生活垃圾回收機,推進智能生活垃圾回收機等智能終端設施建設和資源共享。

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

持續推進

32

加強5G網絡建設,提升信息化管理和服務水平。

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

持續推進

33

1.加快廣西“交通網”基礎設施建設三年大會戰項目建設,不斷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

2.加快整合交通運輸、商貿流通、郵政快遞、農資配送等各類資源,不斷完善農村物流體系建設。

自治區交通運輸廳

2020年底

34

大力實施農業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加快推進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指導市、縣編制本級產地市場、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規劃,推動農產品產業升級發展。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

持續推進

35

保障農村物流服務暢通。

自治區供銷社

持續推進

36

著力解決商品流通“最后一公里”配送問題。加強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

廣西郵政管理局

持續推進

37

培育一批高水平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為商品溯源、跨境結算、供應鏈金融和電子發票等提供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撐。

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

持續推進

38

1.加快推動企業業務、管理及設備“上云上平臺”,重點推動一批智能化設備上云,培育設計協同、供應鏈協同管理、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平臺應用新模式。
2.積極開展消費服務領域人工智能應用,加快推進5G通信設備等電子信息產業鏈建設,加快推進新型顯示器件、醫療電子產品智神手持穩定器等智能化消費類電子產品開發,增強新型消費技術支撐。

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

持續推進

39

1.豐富5G技術應用場景,在移動通信、超高清視頻傳輸、智能家居等領域拓展廣電5G的創新和應用,構建廣電物聯網智能家居系統。
2.建設5G+4K/8K超高清制播平臺,以5G網絡為依托,發展4K/8K/ VR/AR/MR等高新視頻技術在全媒體領域的應用,打造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媒體制播平臺。

自治區廣電局

持續推進

40

加快國家文化大數據中國—東盟分平臺、中國文化遺產標本庫(廣西)等數據庫建設;匯聚廣西文化大數據信息,強化數字化文化生產,促進文化生產和文化消費實現云服務。

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

持續推進

41

構建跨境結算、供應鏈金融等服務體系。

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廣西銀保監局

持續推進

42

探索推動數據權益保護、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數據安全等地方立法工作。依托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自治區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等平臺打造廣西“數據+生態”開放應用生態圈,不斷提升消費信息數據共享商用水平,強化對數據開放的監督管理,引導和規范公共信息資源增值和開發利用,支持市場主體創新消費信息數據開發應用,釋放數據紅利,培育新型消費增長點。

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發展改革委、司法廳

持續推進

43

強化新型消費數據的統計研究,依法提供相關的統計數據等。

自治區統計局

持續推進

44

結合各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指導各地構建統籌城鄉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網絡布局,提高路網可達性,構建不同層級、功能復合、安全韌性的城鄉生活圈,推動實現“15分鐘社區生活圈”,促進城市治理和社區治理智慧化。

自治區自然資源廳

持續推進

45

強化公共服務設施均等化布局。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

持續推進

46

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引領,優化各類農貿市場、農村社區綜合性服務網點布局,指導各地建設完善新型消費端點。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

持續推進

47

加快推動南寧、桂林市申報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組織北海市申報小店經濟國家試點城市,培育一批賦能服務企業。

自治區商務廳

持續推進

48

積極清理不適應廣西新型消費發展的政策規定,適時調整相關規章。

自治區司法廳、發展改革委

持續推進

49

研究出臺新型消費發展涉及數據安全的規章。

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司法廳

持續推進

50

研究出臺新型消費發展涉及商務的規章。

自治區商務廳、司法廳

持續推進

51

研究出臺新型消費發展涉及市場監管的規章。

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司法廳

持續推進

52

1.構建市場主體誠信體系。推動企業年報公示,落實“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制度;完善政府部門涉企信息歸集公示;強化推動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探索建立企業信用修復機制。
2.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強化網絡市場日常和專項監測,對轄區內重點領域商品、重要時間節點的網絡商品交易和有關服務行為開展監測,依法查處電子商務領域違法行為,在嚴守安全底線的前提下,為新業態發展留足空間。

自治區市場監管局

持續推進

53

不斷完善廣西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強化信用數據歸集和使用。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

持續推進

54

提供工業部門涉及企業的相關信息,審慎監管新型消費企業。

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

持續推進

55

提供商務流通領域企業相關信息,服務新型消費企業。

自治區商務廳

持續推進

56

制定市場監管系統地方標準或團體標準。

自治區市場監管局

持續推進

57

制定咨詢類服務標準或團體標準。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

持續推進

58

制定數據服務類企業地方標準或團體標準。

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

持續推進

59

建設廣西家政服務業信用信息平臺,健全家政服務業等標準。

自治區商務廳

持續推進

60

1.指導試點市跨城區試行“一照多址”。
2.在全區范圍內對利用自動售貨設備從事食品銷售(特殊食品除外)的經營者試行“一市一證”。

自治區市場監管局

持續推進

61

全區各級財政依照原有資金渠道、按照市場化原則,統籌相關財政專項資金支持新型消費設施建設,促進新型消費發展。

自治區財政廳、發展改革委、商務廳

持續推進

62

1.牽頭研究新型消費工業領域的財政申請。
2.配合落實本領域財政支持政策。

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

持續推進

63

1.牽頭研究人社保障的財政申請。
2.配合落實本領域財政支持政策。

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持續推進

64

1.深化政銀企合作,拓展新型消費領域投融資渠道。
2.大力培育新型消費領域企業發行上市或在新三板掛牌,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公司債券,拓寬直接融資渠道。

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

持續推進

65

引導、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發行公司債券,拓寬直接融資渠道。

廣西證監局、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

持續推進

66

執行落實降低金融支付費用,加大金融產品開發、服務和風險管控。

廣西銀保監局

持續推進

67

推動銀行卡、移動支付在便民消費領域廣泛應用。

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

持續推進

68

鼓勵發展新就業形態,支持靈活就業。對提出申領且符合條件的參保失業人員按時足額落實失業保險待遇。提高失業金標準,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階段性擴大失業農民工保障范圍。為失業人員提供貼心服務,全區申領失業金可“掌上辦、網上辦”。

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持續推進

69

強化勞動保障政策的研究和資金的落實。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

持續推進

70

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多方式開展醫保參保登記,加強宣傳方式和手段,加強新業態新模式從業人員參保登記等政策的宣傳、解讀和引導。

自治區醫保局

持續推進

71

強化組織領導,明確責任細化分工,定期或不定期召開自治區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廳際聯席會議。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

持續推進

72

探索建立健全監測評估機制。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

持續推進

73

提供新型消費基礎商務數據并分析。

自治區商務廳

持續推進

74

提供新型消費金融數據并分析。

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

持續推進

75

提供新型消費基礎市場監管數據并分析。

自治區市場監管局

持續推進

76

依法提供新型消費綜合數據并分析,建立并完善新型消費統計模型。

自治區統計局

持續推進

77

組織自治區主要媒體開展宣傳報道。

自治區黨委宣傳部

持續推進

78

提供新型消費素材和案例。

自治區商務廳

持續推進

79

創新宣傳方式,構建“四個”聯動宣傳機制,協同營造良好的宣傳輿論氛圍。加強消費教育宣傳,在重要時間節點、節假日前,及時發布消費提醒,用講故事的方法,講述市民身邊的維權實例。加強與主流媒體合作,曝光違法典型案例,宣傳廣西消費品監管成效。

自治區市場監管局

持續推進

80

配合做好新型消費領域的政策宣傳。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

持續推進


 




 
地區: 廣西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