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教育局,市直各中小學校,市餐飲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督所: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學校食堂的經營服務水平,確保師生身體健康和飲食安全,現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和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食品安全,關系廣大師生身體健康,關系社會和諧與穩定。各相關部門要站在保障學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證正常教學秩序的高度的,把食品安全擺在重要位置。要以極其負責的態度,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始終繃緊食品安全這根弦,把學生食品安全工作落實到位。
二、加強配合,迅速行動。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要在開展春季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專項檢查的基礎上,采取分片包干、責任到人的工作方式,對轄區內所有學校特別是農村學校食堂、托幼機構食堂食品安全進行拉網式、全面深入和細致的檢查。重點對學校食堂餐飲許可、食品原料采購、索證索票、管理制度落實、人員健康管理、原料儲存、加工制作、清洗消毒等方面進行監督檢查。
三、加強學生營養餐供應的安全監管。縣(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要把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作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進行重點監管檢查,落實各項工作責任。一是進一步督促落實屬地管理責任??h(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和教育部門要在縣(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嚴格落實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行動主體和責任主體的責任,要指定專門機構、落實專門人員負責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嚴格落實實施方案,細化食品安全責任,堅決消除食品安全隱患。二是進一步督促落實學校、供餐單位的責任。要按照《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70號)的規定,學校食堂在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后方可向師生供餐。學校要切實落實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校長作為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對提供食品和原料的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索要合法的資質證件,做到供應單位資質清楚、質量可靠,食品證票齊全。供餐單位要認真履行食品安全責任,確保提供的食品安全可靠,符合國家相關規定。三是切實督促落實校長陪餐制度、食品留樣制度和信息公開制度,確保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四是強化日常監管工作。各級食藥監部門負責制定不同供餐模式的準入辦法和學校食堂及供餐企業從業人員的培訓。各級教育部門負責學校食品安全管理,按照規定組織開展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的日常檢查,確保及時發現、預防和消除食品安全隱患。為保證學校食品安全,各學校務于5月中旬前完成自查工作,5月20日前將自查情況報縣、區教育部門。5月底前,由縣、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教育局組織開展聯合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公示,接受社會監督。五是做好應急處置。各級教育部門要督促指導中小學校抓緊制定完善突發食品安全事件應急預案,開展應急培訓和演練。對食品安全事件,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早處理”。
四、嚴格責任追究。要進一步健全完善信息報告制度及學校食物中毒責任追究制度,對發生食物中毒后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的,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對于學校有關責任人因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管理責任,導致學校發生食物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其相關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013年4月8日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學校食堂的經營服務水平,確保師生身體健康和飲食安全,現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和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食品安全,關系廣大師生身體健康,關系社會和諧與穩定。各相關部門要站在保障學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證正常教學秩序的高度的,把食品安全擺在重要位置。要以極其負責的態度,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始終繃緊食品安全這根弦,把學生食品安全工作落實到位。
二、加強配合,迅速行動。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要在開展春季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專項檢查的基礎上,采取分片包干、責任到人的工作方式,對轄區內所有學校特別是農村學校食堂、托幼機構食堂食品安全進行拉網式、全面深入和細致的檢查。重點對學校食堂餐飲許可、食品原料采購、索證索票、管理制度落實、人員健康管理、原料儲存、加工制作、清洗消毒等方面進行監督檢查。
三、加強學生營養餐供應的安全監管。縣(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要把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作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進行重點監管檢查,落實各項工作責任。一是進一步督促落實屬地管理責任??h(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和教育部門要在縣(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嚴格落實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行動主體和責任主體的責任,要指定專門機構、落實專門人員負責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嚴格落實實施方案,細化食品安全責任,堅決消除食品安全隱患。二是進一步督促落實學校、供餐單位的責任。要按照《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70號)的規定,學校食堂在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后方可向師生供餐。學校要切實落實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校長作為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對提供食品和原料的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索要合法的資質證件,做到供應單位資質清楚、質量可靠,食品證票齊全。供餐單位要認真履行食品安全責任,確保提供的食品安全可靠,符合國家相關規定。三是切實督促落實校長陪餐制度、食品留樣制度和信息公開制度,確保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四是強化日常監管工作。各級食藥監部門負責制定不同供餐模式的準入辦法和學校食堂及供餐企業從業人員的培訓。各級教育部門負責學校食品安全管理,按照規定組織開展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的日常檢查,確保及時發現、預防和消除食品安全隱患。為保證學校食品安全,各學校務于5月中旬前完成自查工作,5月20日前將自查情況報縣、區教育部門。5月底前,由縣、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教育局組織開展聯合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公示,接受社會監督。五是做好應急處置。各級教育部門要督促指導中小學校抓緊制定完善突發食品安全事件應急預案,開展應急培訓和演練。對食品安全事件,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早處理”。
四、嚴格責任追究。要進一步健全完善信息報告制度及學校食物中毒責任追究制度,對發生食物中毒后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的,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對于學校有關責任人因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管理責任,導致學校發生食物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其相關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013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