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區(開發區)食品藥品監管局:
現將《2015年食品流通監管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監管工作實際,抓好貫徹落實。同時,為全面掌握各地食品流通監管工作情況,請各單位按以下要求報送材料和統計表格:
1、各單位要在 5 月 27 日前和 11 月 8日前,將半年和全年總結以及表格(見附件)報送市局;
2、對省局、市局統一部署的專項行動、市場檢查等工作,各單位要按要求及時報告進展情況。縣區局自行組織開展的專項行動、市場檢查等工作,也請及時報送相關信息;
3、各單位每月3日前,將上月監管工作情況報送市局食品流通監管科。
附件:1、食品經營許可情況匯總表
2、食品流通環節日常監管情況匯總表
3、食用農產品經營者統計表[官網附件不能下]
銅陵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5年3月24日
2015年食品流通監管工作要點
2015年食品流通監管工作的總體思路是: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局、市局的2015年重點工作部署,著力圍繞“創建安徽省食品安全示范市”這一目標,凝心聚力,真抓實干,切實保障流通環節食品安全。
一、加強食品和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監管
目標任務:開展食品和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及農貿市場食品安全示范點創建活動。具體為:銅官山:4家;銅陵縣:2家;獅子山:2家;郊區:1家;開發區:1家。
工作措施:1、按照省局和市局“關于切實加強食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實施意見”的要求,開展食品和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及農貿市場食品安全示范點創建活動。抓好試點,逐步推廣,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提升食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監管水平。2、監督指導市場開辦方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開展食品和食用農產品經營者底數信息統計、信息公開、農殘檢測等工作。3、加強食用農產品質量監管。結合食用農產品經營風險與特點,開展整治活動,嚴厲打擊食用農產品入市后違法違規行為。
二、全面推進日常監督檢查常態化
目標任務:全面推行量化分級監管模式,建立和完善日常監管檔案,實行一戶一檔。
工作措施:1、市局出臺《全市食品(保健食品)流通環節現場檢查實行量化分級實施意見》,在全市食品流通經營戶中推行量化分級監管模式。食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主辦方在轄區監管部門的指導下,對本市場內食品經營戶實行現場檢查量化分級。2、突出問題導向,推進監管常態化。一是對食品經營者落實進貨查驗和查驗記錄制度情況的監督檢查,特別是食品原料、散裝食品的查驗情況,食品標簽標識查驗情況;二是對不合格食品處置情況的監督檢查,特別是監督抽檢及投訴舉報中問題產品、超過保質期食品的下架退市處置;三是對食品經營者的食品經營條件、衛生狀況進行檢查,對從業人員操作是否規范,是否存在更換包裝、篡改生產日期等行為的進行檢查。
三、開展食品市場專項整治
目標任務:圍繞嬰幼兒輔食、乳制品、肉及肉制品、水產品、調味品、兒童食品等高風險食品,以及中秋、春節、校園及校園周邊等重要時段和重點場所,開展一季一整治,一季一督查。繼續深入開展農村食品市場整治,加大農村食品流動配貨車的監管,對配貨車實行備案登記,規范食品配貨源頭。
工作措施:1、開展食品質量監測。以與人民群眾日常消費關系密切、消費者投訴舉報較多、社會反映突出、媒體曝光的食品為重點品種,以校園及周邊、農村市場、食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為重點區域,加大食品抽檢力度。2、圍繞重點區域、重點品種,開展一季一整治,一季一督查,努力實現食品安全監管由專項整治到常態化監管的轉變。3、繼續加大對農村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力度。將農村食品配貨車列為監管重點,對農村食品流動配貨車登記造冊,全部實行備案登記,從而規范食品配貨源頭。4、深入開展嬰幼兒配方乳粉專項整治。監督嬰幼兒配方乳粉經營者認真落實食品安全管理的責任和義務,查驗相應批次檢驗報告。引導商場、超市等有條件的經營單位,設立嬰幼兒配方乳粉銷售專柜專區,進一步規范嬰幼兒配方乳粉經營行為。5、加快推進轉基因食品專柜(專區)銷售。積極引導、支持食品經營者設置轉基因食品專柜(專區),專柜銷售轉基因食品不能僅限于食用油。
四、深入推動責任落實
目標任務:加強業務和法律法規培訓,開展工作調研和宣傳,著力提升綜合素質。加強輿情研判和應急處理,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全面推進食品監管兩個責任的落實。
工作措施:1、深入實施食品安全“吹哨人制度”,積極鼓勵群眾對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投訴舉報,努力構建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2、加強監管業務和法律法規知識培訓,全面提高業務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加強對縣、區的指導和督查,實行臺賬式管理。3、加強制度建設。一是進一步完善市場主體準入制度,制定食品經營許可實施細則,啟動食品經營許可證換證工作。二是試點推行大型食品經營單位風險自查報告制度,推動食品經營者建立自身食品安全制度規范,明確經營者首負責任、食品安全人員管理責任、從業人員崗位責任。三是完善信用檔案制度,配合實施“黑名單”制度、失信懲戒制度等,建立完善食品經營者食品安全信用檔案。4、進一步推動兩個責任的落實。一是繼續實行網格化監管,全面建立基層食品安全工作責任網,落實好監管部門監管責任。二是積極推動生產經營者建立自身安全制度規范,以最嚴格的監管依法落實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責任,落實好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
現將《2015年食品流通監管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監管工作實際,抓好貫徹落實。同時,為全面掌握各地食品流通監管工作情況,請各單位按以下要求報送材料和統計表格:
1、各單位要在 5 月 27 日前和 11 月 8日前,將半年和全年總結以及表格(見附件)報送市局;
2、對省局、市局統一部署的專項行動、市場檢查等工作,各單位要按要求及時報告進展情況。縣區局自行組織開展的專項行動、市場檢查等工作,也請及時報送相關信息;
3、各單位每月3日前,將上月監管工作情況報送市局食品流通監管科。
附件:1、食品經營許可情況匯總表
2、食品流通環節日常監管情況匯總表
3、食用農產品經營者統計表[官網附件不能下]
銅陵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5年3月24日
2015年食品流通監管工作要點
2015年食品流通監管工作的總體思路是: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局、市局的2015年重點工作部署,著力圍繞“創建安徽省食品安全示范市”這一目標,凝心聚力,真抓實干,切實保障流通環節食品安全。
一、加強食品和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監管
目標任務:開展食品和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及農貿市場食品安全示范點創建活動。具體為:銅官山:4家;銅陵縣:2家;獅子山:2家;郊區:1家;開發區:1家。
工作措施:1、按照省局和市局“關于切實加強食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實施意見”的要求,開展食品和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及農貿市場食品安全示范點創建活動。抓好試點,逐步推廣,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提升食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監管水平。2、監督指導市場開辦方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開展食品和食用農產品經營者底數信息統計、信息公開、農殘檢測等工作。3、加強食用農產品質量監管。結合食用農產品經營風險與特點,開展整治活動,嚴厲打擊食用農產品入市后違法違規行為。
二、全面推進日常監督檢查常態化
目標任務:全面推行量化分級監管模式,建立和完善日常監管檔案,實行一戶一檔。
工作措施:1、市局出臺《全市食品(保健食品)流通環節現場檢查實行量化分級實施意見》,在全市食品流通經營戶中推行量化分級監管模式。食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主辦方在轄區監管部門的指導下,對本市場內食品經營戶實行現場檢查量化分級。2、突出問題導向,推進監管常態化。一是對食品經營者落實進貨查驗和查驗記錄制度情況的監督檢查,特別是食品原料、散裝食品的查驗情況,食品標簽標識查驗情況;二是對不合格食品處置情況的監督檢查,特別是監督抽檢及投訴舉報中問題產品、超過保質期食品的下架退市處置;三是對食品經營者的食品經營條件、衛生狀況進行檢查,對從業人員操作是否規范,是否存在更換包裝、篡改生產日期等行為的進行檢查。
三、開展食品市場專項整治
目標任務:圍繞嬰幼兒輔食、乳制品、肉及肉制品、水產品、調味品、兒童食品等高風險食品,以及中秋、春節、校園及校園周邊等重要時段和重點場所,開展一季一整治,一季一督查。繼續深入開展農村食品市場整治,加大農村食品流動配貨車的監管,對配貨車實行備案登記,規范食品配貨源頭。
工作措施:1、開展食品質量監測。以與人民群眾日常消費關系密切、消費者投訴舉報較多、社會反映突出、媒體曝光的食品為重點品種,以校園及周邊、農村市場、食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為重點區域,加大食品抽檢力度。2、圍繞重點區域、重點品種,開展一季一整治,一季一督查,努力實現食品安全監管由專項整治到常態化監管的轉變。3、繼續加大對農村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力度。將農村食品配貨車列為監管重點,對農村食品流動配貨車登記造冊,全部實行備案登記,從而規范食品配貨源頭。4、深入開展嬰幼兒配方乳粉專項整治。監督嬰幼兒配方乳粉經營者認真落實食品安全管理的責任和義務,查驗相應批次檢驗報告。引導商場、超市等有條件的經營單位,設立嬰幼兒配方乳粉銷售專柜專區,進一步規范嬰幼兒配方乳粉經營行為。5、加快推進轉基因食品專柜(專區)銷售。積極引導、支持食品經營者設置轉基因食品專柜(專區),專柜銷售轉基因食品不能僅限于食用油。
四、深入推動責任落實
目標任務:加強業務和法律法規培訓,開展工作調研和宣傳,著力提升綜合素質。加強輿情研判和應急處理,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全面推進食品監管兩個責任的落實。
工作措施:1、深入實施食品安全“吹哨人制度”,積極鼓勵群眾對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投訴舉報,努力構建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2、加強監管業務和法律法規知識培訓,全面提高業務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加強對縣、區的指導和督查,實行臺賬式管理。3、加強制度建設。一是進一步完善市場主體準入制度,制定食品經營許可實施細則,啟動食品經營許可證換證工作。二是試點推行大型食品經營單位風險自查報告制度,推動食品經營者建立自身食品安全制度規范,明確經營者首負責任、食品安全人員管理責任、從業人員崗位責任。三是完善信用檔案制度,配合實施“黑名單”制度、失信懲戒制度等,建立完善食品經營者食品安全信用檔案。4、進一步推動兩個責任的落實。一是繼續實行網格化監管,全面建立基層食品安全工作責任網,落實好監管部門監管責任。二是積極推動生產經營者建立自身安全制度規范,以最嚴格的監管依法落實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責任,落實好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