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落實國家、省、市食品安全有關要求,進一步提高我市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消費者飲食安全,促進我市餐飲業健康發展。根據《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和全市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整治范圍
按照區域責任監管和“誰許可,誰管理”的原則,加強對轄區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的監管工作,對重點區域、重點單位和重點環節進行全面檢查,并重點整頓學校、建筑工地、集體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旅游餐飲服務接待單位、旅游沿線餐飲服務單位、農家宴、漁家宴、特色餐飲街、窗口單位及周邊餐飲服務單位等。
二、整治內容
(一)規范許可管理,全面實施量化分級、分類管理制度。認真貫徹落實《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建立健全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相關制度,依法規范行政許可行為,實施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量化分級、分類管理制度。嚴格規范餐飲服務許可,嚴厲查處無證經營、超期限經營和超范圍經營行為,嚴厲查處轉讓、涂改、出借、倒賣、出租餐飲服務許可證行為。
(二)突出整治重點,加強監督檢查。進一步加強學校(包括托幼機構)食堂及周邊餐館、建筑工地食堂、機關企事業食堂、旅游接待餐飲服務單位的監督檢查,重點檢查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加工場所的衛生條件,餐具、飲具和器具清洗消毒情況、設施設備檢修和運轉情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情況,專職或者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配備情況,從業人員健康體檢和培訓情況,食品原料索證索票制度落實情況。
(三)落實索證索票制度,嚴厲查處違法行為。進一步落實餐飲服務單位食用油脂、調味品、乳制品、禽畜肉類等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制度,強化食品原料追蹤溯源,重點檢查進貨臺賬、供貨商資質、產品合格證、檢驗報告和證明文件等。加大對采購的禽畜肉類等食品及其制品的檢查力度,嚴厲查處采購、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行為;加大對餐廚垃圾、廢棄食用油脂處理的監督檢查,嚴厲查處餐飲單位使用劣質食用油或“地溝油”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大對一次性餐飲器具、集中消毒餐飲具購進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嚴防不合格一次性筷子、餐盒等流入餐飲消費環節;加大對乳品采購使用的監督檢查,嚴厲查處采購和使用劣質乳品行為;加大對采購、貯存、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監督檢查,督促餐飲服務單位建立健全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制度,嚴厲查處使用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
(四)加強風險監測,加大監督抽檢力度。認真落實省2011年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計劃,加強對高風險食品的檢驗檢測,重點突出對熟食鹵味、盒飯、涼拌菜等高風險食品和餐飲器具清洗消毒等重點環節的監督抽驗。加大對餐飲具消毒,尤其是集中消毒餐飲具監督抽驗頻次,督促餐飲服務單位完善措施,確保餐飲具消毒效果。繼續開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調查和評價,對食品安全隱患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理、早解決。
(五)健全應急機制,保障重大活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進一步完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應急預案,規范餐飲服務環節信息快速通報制度,完善集體性食物中毒事故快速反應機制,全面開展應急培訓,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實施重大活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保障,落實各項保障制度,確保重大活動期間餐飲服務環節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三、時間安排
專項整頓從2011年2月18日至5月31日,具體安排如下:
(一)自查階段(2月18日-3月20日)。
各餐飲服務單位進行自查,按照整治方案要求,從餐飲服務許可證、環境衛生、健康證明、索證索票管理、加工制作管理制度、清洗消毒、使用食品添加劑等方面進行自查,深入查找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并進行整改。
(二)檢查階段(3月21日-4月30日)。
各區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對轄區內的餐飲服務單位、學校和機關企事業食堂、旅游接待餐飲服務單位、特色餐飲街、窗口單位周邊餐飲單位進行監督檢查,監督整改突出問題,落實整改措施;對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單位,要進行重點檢查。
(三)督導總結階段(5月1日-5月31日)。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對各區市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各區市對專項整治工作進行總結。
四、工作要求
(一)切實落實整頓責任。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強化對整治工作的組織領導,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具體任務、工作要求和完成時限,逐級落實整頓任務,及時開展督導檢查,積極推動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落實,確保整治工作抓實抓細,抓出成效。
(二)強化長效機制建設。要堅持標本兼治、著力治本的原則,認真總結整治工作經驗,積極探索績效考評、信用獎懲、社會參與、典型示范、責任追究等機制建設,提高監管效能。
(三)嚴查違法違規行為。堅持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原則,依法嚴肅查處餐飲服務環節的違法違規行為。公布投訴舉報受理方式,拓寬案件發現線索,及時進行核實處理。進一步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加大對大案要案的查處力度。強化行政問責,嚴肅查處監管部門失職、瀆職行為。及時報送食品安全和食物中毒信息,對因遲報、瞞報、漏報、錯報造成嚴重不良后果的,將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四)加強食品安全培訓。各區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應在4月底以前對轄區內的所有餐飲服務單位負責人和食品安全管理員進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強化第一責任人意識,提高守法經營自覺性。
(五)加強信息報告和新聞宣傳。各區市要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食品安全監督,廣泛深入宣傳《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及《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積極宣傳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進展、成效和典型事例,支持新聞媒體開展輿論監督,引導新聞媒體客觀準確報道,為整頓工作營造良好氛圍。各區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做好檢查總結工作,于2011年5月25日前將專項整治工作總結通過金宏網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稽查臨時機構。聯系電話:85788601,聯系人:高峰傳。
一、整治范圍
按照區域責任監管和“誰許可,誰管理”的原則,加強對轄區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的監管工作,對重點區域、重點單位和重點環節進行全面檢查,并重點整頓學校、建筑工地、集體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旅游餐飲服務接待單位、旅游沿線餐飲服務單位、農家宴、漁家宴、特色餐飲街、窗口單位及周邊餐飲服務單位等。
二、整治內容
(一)規范許可管理,全面實施量化分級、分類管理制度。認真貫徹落實《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建立健全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相關制度,依法規范行政許可行為,實施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量化分級、分類管理制度。嚴格規范餐飲服務許可,嚴厲查處無證經營、超期限經營和超范圍經營行為,嚴厲查處轉讓、涂改、出借、倒賣、出租餐飲服務許可證行為。
(二)突出整治重點,加強監督檢查。進一步加強學校(包括托幼機構)食堂及周邊餐館、建筑工地食堂、機關企事業食堂、旅游接待餐飲服務單位的監督檢查,重點檢查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加工場所的衛生條件,餐具、飲具和器具清洗消毒情況、設施設備檢修和運轉情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情況,專職或者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配備情況,從業人員健康體檢和培訓情況,食品原料索證索票制度落實情況。
(三)落實索證索票制度,嚴厲查處違法行為。進一步落實餐飲服務單位食用油脂、調味品、乳制品、禽畜肉類等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制度,強化食品原料追蹤溯源,重點檢查進貨臺賬、供貨商資質、產品合格證、檢驗報告和證明文件等。加大對采購的禽畜肉類等食品及其制品的檢查力度,嚴厲查處采購、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行為;加大對餐廚垃圾、廢棄食用油脂處理的監督檢查,嚴厲查處餐飲單位使用劣質食用油或“地溝油”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大對一次性餐飲器具、集中消毒餐飲具購進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嚴防不合格一次性筷子、餐盒等流入餐飲消費環節;加大對乳品采購使用的監督檢查,嚴厲查處采購和使用劣質乳品行為;加大對采購、貯存、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監督檢查,督促餐飲服務單位建立健全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制度,嚴厲查處使用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
(四)加強風險監測,加大監督抽檢力度。認真落實省2011年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計劃,加強對高風險食品的檢驗檢測,重點突出對熟食鹵味、盒飯、涼拌菜等高風險食品和餐飲器具清洗消毒等重點環節的監督抽驗。加大對餐飲具消毒,尤其是集中消毒餐飲具監督抽驗頻次,督促餐飲服務單位完善措施,確保餐飲具消毒效果。繼續開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調查和評價,對食品安全隱患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理、早解決。
(五)健全應急機制,保障重大活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進一步完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應急預案,規范餐飲服務環節信息快速通報制度,完善集體性食物中毒事故快速反應機制,全面開展應急培訓,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實施重大活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保障,落實各項保障制度,確保重大活動期間餐飲服務環節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三、時間安排
專項整頓從2011年2月18日至5月31日,具體安排如下:
(一)自查階段(2月18日-3月20日)。
各餐飲服務單位進行自查,按照整治方案要求,從餐飲服務許可證、環境衛生、健康證明、索證索票管理、加工制作管理制度、清洗消毒、使用食品添加劑等方面進行自查,深入查找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并進行整改。
(二)檢查階段(3月21日-4月30日)。
各區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對轄區內的餐飲服務單位、學校和機關企事業食堂、旅游接待餐飲服務單位、特色餐飲街、窗口單位周邊餐飲單位進行監督檢查,監督整改突出問題,落實整改措施;對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單位,要進行重點檢查。
(三)督導總結階段(5月1日-5月31日)。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對各區市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各區市對專項整治工作進行總結。
四、工作要求
(一)切實落實整頓責任。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強化對整治工作的組織領導,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具體任務、工作要求和完成時限,逐級落實整頓任務,及時開展督導檢查,積極推動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落實,確保整治工作抓實抓細,抓出成效。
(二)強化長效機制建設。要堅持標本兼治、著力治本的原則,認真總結整治工作經驗,積極探索績效考評、信用獎懲、社會參與、典型示范、責任追究等機制建設,提高監管效能。
(三)嚴查違法違規行為。堅持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原則,依法嚴肅查處餐飲服務環節的違法違規行為。公布投訴舉報受理方式,拓寬案件發現線索,及時進行核實處理。進一步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加大對大案要案的查處力度。強化行政問責,嚴肅查處監管部門失職、瀆職行為。及時報送食品安全和食物中毒信息,對因遲報、瞞報、漏報、錯報造成嚴重不良后果的,將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四)加強食品安全培訓。各區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應在4月底以前對轄區內的所有餐飲服務單位負責人和食品安全管理員進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強化第一責任人意識,提高守法經營自覺性。
(五)加強信息報告和新聞宣傳。各區市要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食品安全監督,廣泛深入宣傳《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及《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積極宣傳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進展、成效和典型事例,支持新聞媒體開展輿論監督,引導新聞媒體客觀準確報道,為整頓工作營造良好氛圍。各區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做好檢查總結工作,于2011年5月25日前將專項整治工作總結通過金宏網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稽查臨時機構。聯系電話:85788601,聯系人:高峰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