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五一”節即將來臨,為確保節日期間食品安全,使廣大人民群眾度過一個歡樂、祥和、安全的節日,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突發事件發生,現就加強“五一”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監管責任
“五一”節假日期間,正值春夏之交,各種食品安全隱患誘發因素逐漸增多,是食源性疾病等食品安全事故頻發時期。各地要針對“五一”節日期間人群高度聚集、流動人口大、市場監管難度大、風險高的特點,不斷增強責任意識,明確工作目標,加強組織領導,周密安排部署,落實具體任務,采取有效措施,深入查找食品安全隱患和薄弱環節,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努力消除監管盲點死角,確保節日期間人民群眾飲食安全。要采取有力措施,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切實承擔起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對因監管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到位,疏于管理和防范,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單位和個人,要嚴格依據有關規定進行問責。
二、突出監管重點,加強監督檢查
各地要結合節日期間食品消費特點,組織執法人員加強對食品生產、流通、餐飲服務環節的監管,特別要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環節、重點品種的監督檢查力度。在食品生產環節,要加強對酒類、冷凍飲品、桶裝水、茶葉、糧食加工品等食品的監管,加大監督檢查和抽檢力度,重點檢查食品標簽標識是否規范,原料驗收、出廠檢驗制度是否落實,一旦發現違法行為,立即嚴肅查處;在食品流通環節,要以校園周邊、城鄉結合部、車站碼頭、旅游景區等為重點區域,以商場、超市、批發市場、集貿市場、食雜店等為重點對象,以與人民群眾節日消費密切相關的兒童食品、方便食品、酒類、食用油、肉制品、水產品、速凍食品等為重點品種,嚴格監督食品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重點檢查經營場所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隱患,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員是否患有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銷售的食品是否存在超過保質期、腐敗變質、包裝破損等問題;在餐飲服務環節,要切實加強對各類餐飲服務單位的監督檢查,尤其要加強對旅游景區、大排檔、“農家樂”等承辦節日聚餐活動較多的餐飲服務單位以及城鄉結合部等區域餐飲服務提供者的監督檢查,重點檢查食品原料索證索票和臺賬、食品的貯存和加工、餐飲具消毒、人員健康狀況管理等情況,及時發現問題,消除隱患,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要做好農村自辦宴席及“農家樂”經營戶食品安全宣傳和指導工作,督促其落實各項食品安全制度,嚴格遵守有關規范,不加工和食用超過保質期限和腐敗變質的食品,不使用非食品原料和死因不明的病死畜禽,不使用工業用鹽加工食品,不購進不使用亞硝酸鹽,防止集體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三、廣泛宣傳教育,增強安全意識
要創新宣傳模式,拓寬宣傳渠道,利用節日人群聚集的特點,做好有關食品法律法規和科普知識的宣傳。特別要加強對農村群眾的食品安全知識宣傳,把有關假冒偽劣、腐爛變質、有毒有害食品的鑒別和食物中毒預防等知識傳授給廣大群眾,引導群眾把好“食品原料、食品貯存、食品加工、餐具消毒、食品食用”五道關口,防止誤食有毒野生蘑菇、野菜、生四季豆、鮮黃花菜、發芽土豆、霉變甘蔗、新鮮木耳中毒,飲用自制藥酒等引發中毒和將亞硝酸鹽當作食鹽誤食中毒,不斷增強廣大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強化生產經營者的誠信意識和責任意識,努力營造人人關注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
四、加強節日值守,強化應急處置
各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領導帶班制度、信息報告制度,確保節日期間通訊、信息暢通。做好食品安全監測、預警工作,及時上報緊急、重要事項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及時公布監測結果和預警信息。要暢通12331等舉報投訴渠道,及時受理、妥善處置群眾反映的食品安全問題。加強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對發生的突發性食品安全事件,要嚴格按照各級食品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果斷處置,及時上報,不得瞞報、漏報、遲報。
四川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
2017年4月25日
“五一”節即將來臨,為確保節日期間食品安全,使廣大人民群眾度過一個歡樂、祥和、安全的節日,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突發事件發生,現就加強“五一”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監管責任
“五一”節假日期間,正值春夏之交,各種食品安全隱患誘發因素逐漸增多,是食源性疾病等食品安全事故頻發時期。各地要針對“五一”節日期間人群高度聚集、流動人口大、市場監管難度大、風險高的特點,不斷增強責任意識,明確工作目標,加強組織領導,周密安排部署,落實具體任務,采取有效措施,深入查找食品安全隱患和薄弱環節,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努力消除監管盲點死角,確保節日期間人民群眾飲食安全。要采取有力措施,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切實承擔起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對因監管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到位,疏于管理和防范,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單位和個人,要嚴格依據有關規定進行問責。
二、突出監管重點,加強監督檢查
各地要結合節日期間食品消費特點,組織執法人員加強對食品生產、流通、餐飲服務環節的監管,特別要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環節、重點品種的監督檢查力度。在食品生產環節,要加強對酒類、冷凍飲品、桶裝水、茶葉、糧食加工品等食品的監管,加大監督檢查和抽檢力度,重點檢查食品標簽標識是否規范,原料驗收、出廠檢驗制度是否落實,一旦發現違法行為,立即嚴肅查處;在食品流通環節,要以校園周邊、城鄉結合部、車站碼頭、旅游景區等為重點區域,以商場、超市、批發市場、集貿市場、食雜店等為重點對象,以與人民群眾節日消費密切相關的兒童食品、方便食品、酒類、食用油、肉制品、水產品、速凍食品等為重點品種,嚴格監督食品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重點檢查經營場所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隱患,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員是否患有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銷售的食品是否存在超過保質期、腐敗變質、包裝破損等問題;在餐飲服務環節,要切實加強對各類餐飲服務單位的監督檢查,尤其要加強對旅游景區、大排檔、“農家樂”等承辦節日聚餐活動較多的餐飲服務單位以及城鄉結合部等區域餐飲服務提供者的監督檢查,重點檢查食品原料索證索票和臺賬、食品的貯存和加工、餐飲具消毒、人員健康狀況管理等情況,及時發現問題,消除隱患,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要做好農村自辦宴席及“農家樂”經營戶食品安全宣傳和指導工作,督促其落實各項食品安全制度,嚴格遵守有關規范,不加工和食用超過保質期限和腐敗變質的食品,不使用非食品原料和死因不明的病死畜禽,不使用工業用鹽加工食品,不購進不使用亞硝酸鹽,防止集體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三、廣泛宣傳教育,增強安全意識
要創新宣傳模式,拓寬宣傳渠道,利用節日人群聚集的特點,做好有關食品法律法規和科普知識的宣傳。特別要加強對農村群眾的食品安全知識宣傳,把有關假冒偽劣、腐爛變質、有毒有害食品的鑒別和食物中毒預防等知識傳授給廣大群眾,引導群眾把好“食品原料、食品貯存、食品加工、餐具消毒、食品食用”五道關口,防止誤食有毒野生蘑菇、野菜、生四季豆、鮮黃花菜、發芽土豆、霉變甘蔗、新鮮木耳中毒,飲用自制藥酒等引發中毒和將亞硝酸鹽當作食鹽誤食中毒,不斷增強廣大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強化生產經營者的誠信意識和責任意識,努力營造人人關注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
四、加強節日值守,強化應急處置
各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領導帶班制度、信息報告制度,確保節日期間通訊、信息暢通。做好食品安全監測、預警工作,及時上報緊急、重要事項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及時公布監測結果和預警信息。要暢通12331等舉報投訴渠道,及時受理、妥善處置群眾反映的食品安全問題。加強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對發生的突發性食品安全事件,要嚴格按照各級食品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果斷處置,及時上報,不得瞞報、漏報、遲報。
四川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
2017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