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立即在全市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大檢查和專項整治行動。現根據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在全省開展食品安全大檢查和專項整治的緊急通知》(冀政辦傳〔2008〕110號),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要指示為指導,本著“全面排查,重點打擊,標本兼治,著力治本”的工作方針和“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責任主體”的工作思路,堅持集中整治與制度建設、嚴格執法與科學管理、打假治劣與扶優扶強相結合的原則,集中時間、集中力量、全面檢查、專項整治、聯合行動、綜合執法,通過加強對重點環節、重點區域、重點品種的集中整治和日常監管,全面提升我市食品藥品監管水平,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食品消費安全。
二、工作目標
通過對重點環節、重點區域、重點食品藥品的日常監管和集中整治,建立健全從農產品生產、食品藥品加工、流通銷售到餐飲消費、藥品使用全過程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鏈條,完善食品藥品安全追溯體系和責任追究體系,建立覆蓋全社會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網絡。通過實施安全檢查和專項整治,使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和有毒有害食品藥品的違法犯罪行為得到有效遏制,食品藥品安全重大事故的防范得到有力保障,突發食品藥品安全事件能夠及時應對、妥善處理,食品藥品生產經營秩序進一步好轉,人民群眾食品消費和藥品使用安全感明顯增強。
三、工作重點
?。ㄒ唬╅_展大檢查行動
集中時間、集中力量,在全市范圍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大檢查行動。大檢查行動以各職能部門為主,在各自職責范圍內重點檢查生產、加工、銷售、餐飲、消費等各行業、各環節的食品藥品安全質量問題,開展拉網式檢查,做到全方位、全覆蓋,豎到底、橫到邊,不留死角。大檢查行動要注意做到統一時間、統一部署、統一組織、統一行動。各部門之間要做到通力合作、緊密配合,務求大檢查行動取得實效、不走過場。
?。ǘ╅_展專項整治行動
1、開展果菜專項整治行動。以嚴厲打擊使用違禁農藥、超標使用農業投入品為重點,以檢驗監測農藥、投入品殘留,檢查產地證明、產品質量證明為手段,以進一步嚴格市場準入制度為突破口,在全市范圍內,集中開展果菜專項整治行動,堅決杜絕使用違禁農藥和農藥殘留量超標的果菜上市流通或進入飯店、食堂等消費環節。農業、林業、工商、衛生、質監等部門組成聯合執法檢查組,開展綜合執法檢查。農業、林業部門負責檢查農資經營網點,加強對農業生產過程的監管,加強對果菜的檢測,加大檢測密度,擴大檢測范圍。工商、衛生部門負責加強對農貿市場、商場、超市、飯店、食堂等銷售、餐飲環節的監管,重點檢查上市和進入餐飲行業的果菜是否符合市場準入制度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果菜不允許進入流通、餐飲等環節;質監部門負責加強對相關加工企業和出廠產品質量的監管;相關加工企業負嚴格落實購進原材料索證索票和產品出廠檢測制度,不合格的果菜不允許進入加工環節,不合格的產品不允許出廠銷售。牽頭單位:市農業局。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工商局、衛生局、質監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
2、開展畜禽水產品專項整治行動。集中開展“瘦肉精”、擠奶廳(站)和水產品質量安全三大專項整治行動,嚴格飼料及投入品的檢查監測,加強養殖、收購、運輸、捕撈、屠宰等全過程的監測監管,嚴厲打擊非法使用違禁藥品及投入品行為,確保我市畜禽產品質量安全。畜牧水產、工商、衛生、商務、質監、公安等部門組成聯合執法檢查組,開展綜合執法檢查。“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以嚴厲打擊在養殖、購銷等環節使用“瘦肉精”為重點,集中整治養殖業違禁藥品、添加劑等使用問題。畜牧部門負責加強對飼料、獸藥、養殖場(戶)、養殖小區的監管,加強對生豬購銷商販的監督檢查,確保生豬生產、購銷環節的飼料和用藥安全,嚴厲打擊生豬購銷商販在寄養期間使用“瘦肉精”等違禁藥品的違法行為,嚴格生豬產地檢疫,生豬憑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出具的檢疫合格證明銷售,確保生豬產品安全;負責對生豬屠宰(含豬定點屠宰和加工廠屠宰)的宰前檢疫,經檢疫不合格的生豬不允許屠宰,合格生豬宰后加蓋檢疫合格驗訖印章。加強對臟器等副產品的檢疫檢測,確保對所有產品的安全監管,不留死角;負責加強對生豬購銷行業的規范管理,培育壯大生豬購銷經營企業,逐步消除零散收豬商販;商務部門負責加強對生豬屠宰后的肉品及其副產品的檢驗,不合格的豬肉及副產品決不允許上市,合格的豬肉加蓋檢驗合格印章。工商部門負責對豬肉市場的監管,嚴格執行“三章兩證”制度,在市場上銷售的豬肉必須同時具有生豬產品檢疫合格印章、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廠名滾花印章、肉品品質檢驗合格印章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否則不允許銷售。質監部門負責加強對相關加工企業和出廠產品質量的監管;相關加工企業負嚴格落實購進原材料索證索票和產品出廠檢測制度,不合格的豬肉不允許進入加工環節,不合格的產品不允許出廠銷售。擠奶廳(站)專項整治行動,以嚴厲打擊在奶牛養殖、鮮奶收購、運輸等環節向飼料、鮮奶中非法添加物質的行為為重點,保證奶源、鮮奶購銷及乳制品安全。畜牧負責加強對飼料、獸藥、養殖場(戶)、養殖小區、擠奶廳(站)的監管,確保奶牛養殖的飼料和用藥安全,大力查處奶農和鮮奶收購商向鮮奶中添加物質的行為,確保鮮奶安全;負責加強對鮮奶購銷行業的規范管理,培育壯大鮮奶購銷經營企業,逐步消除零散收奶商販;質監部門負責加強對相關加工企業和出廠產品質量的監管;相關加工企業負嚴格落實鮮奶進廠檢測和產品出廠檢測制度,不合格的鮮奶不允許進入加工環節,不合格的產品不允許出廠銷售。水產品專項整治行動,以嚴厲打擊在水產養殖、運輸、餐飲業寄養等環節,使用“孔雀石綠”、氯霉素等違禁藥品的違法行為重點,集中整治水產品藥物殘留超標問題。水產部門負責加強對餌料、魚藥、養魚池的監管,加大水產品藥物殘留抽檢力度,擴大檢測范圍,加大監測密度,開展水產品快速檢測,不合格的產品不允許出售;工商部門負責加強對水產品流通的監管,不合格產品不允許上市;衛生部門負責加強對賓館、飯店、食堂等餐飲業的監管,擴大檢測范圍,加大檢測密度,實時抽查檢測,發現不合格產品及時查處,確保不合格的產品不進入消費環節。牽頭單位:市畜牧水產局。責任單位:市衛生局、工商局、質監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
3、開展“地溝油”專項整治行動。以嚴厲打擊加工、銷售、使用“地溝油”違法行為為重點,集中整治食用油安全問題。質監、工商、衛生、商務、環保、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公安等部門組成聯合執法檢查組,開展綜合執法檢查。質監部門負責生產加工環節,堅決取締無衛生許可證、無營業執照、無食品生產許可證的違法加工窩點;工商部門負責流通銷售環節,整頓食用油市場;衛生部門負責使用消費環節,加強對賓館、飯店、食堂等餐飲行業管理,大力查處使用“地溝油”的違法行為。牽頭單位:市質監局。責任單位:市工商局、衛生局、商務局、環保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
4、開展食鹽專項整治行動。以嚴厲打擊將工業鹽、腸衣鹽、畜牧鹽等非食用鹽、不合格食鹽投放市場流通和食用消費為重點,查處加工、銷售、食用不安全鹽、非碘鹽行為,普及“碘鹽”食用,確保食用鹽安全。加強對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從原料鹽的貯存、生產加工、包裝運輸全過程監管,防止原料鹽的環境污染,嚴厲打擊違法使用添加劑的行為。對食鹽銷售實施全程監管,嚴厲查處不安全鹽、非碘鹽投放食鹽市場、餐飲等行業,特別是在廣大農村,開展“食鹽安全村”創建活動,普及“碘鹽”食用。供銷部門負責流通和使用消費環節,重點檢查經營單位,特別是農村偏遠經銷點和賓館、飯店、食堂等;鹽務部門負責生產、加工環節。牽頭單位:市供銷社。責任單位:市鹽務局、衛生局、工商局、商務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
5、開展街頭食品攤點專項整治行動。以嚴厲打擊街頭非法食品攤點衛生不安全、影響市容、破壞環境、擾亂市場秩序等問題為重點,對城市范圍內經營的各類小吃、食品攤點、燒烤店和學校周邊從事各類餐飲經營的攤點進行專項整治。堅決取締無臨時攤位證、衛生許可證、從業人員健康證、工商營業執照的街頭食品攤點。工商、城管、衛生、質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等部門組成聯合執法檢查組,開展綜合執法檢查。城管部門負責對符合城市規劃的街頭食品攤點核發臨時攤位證;衛生部門負責街頭食品攤點及從業人員的衛生監督審核,達到衛生標準的核發衛生許可證;負責街頭食品攤點從業人員的健康體檢工作,符合從業健康標準的核發健康證。工商部門負責街頭食品攤點的經營主體審核,堅持先證后照的原則,對取得攤位證和衛生許可證的經營者依法登記注冊,發放工商營業執照。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負責對街頭食品攤點的行政監督、檢查,對無攤位證、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的經營戶,依法會同有關部門,堅決予以查處和取締。牽頭單位:市行政執法局。責任單位:市城管局、衛生局、工商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
6、開展私屠濫宰、加工病死畜禽專項整治行動。以嚴厲打擊私屠濫宰、加工病死畜禽、“注水牛肉”等違法行為為重點,推進定點廠標準化生產,規范豬、牛、羊等分割后所有產品的包裝及標識,整頓定點屠宰廠生產秩序和肉品流通市場秩序,保證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商務、畜牧、工商、公安等部門組成聯合執法檢查組,開展綜合執法檢查。商務部門負責強化屠宰管理制度建設,推進牛、羊、雞定點屠宰管理,全面完成生豬定點屠宰廠分級管理,加強動物屠宰副產品管理。加大對私屠濫宰行為的打擊力度,集中整治向肉品種注水及非法注入其他物質的違法行為;畜牧部門負責加強對病死畜禽的監管,嚴格執行無害化處理。嚴厲打擊非法加工病死畜禽行為,構成犯罪的,公安部門要及早介入,從嚴、從重、從快,依法頂格處置;工商部門負責加強對肉品市場的監管,無“三章兩證”的肉品不允許在市場流通。牽頭單位:市商務局。責任單位:市畜牧水產局、工商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
7、開展餐飲消費專項整治行動。以嚴厲打擊餐飲行業使用各種不合格食品加工原輔料為重點,嚴格落實購進原輔料索證索票制度和各項衛生管理制度,確保餐飲消費安全。加強對餐飲消費環節從原輔料購買、食物加工、衛生環境到食用全過程的監測監管。加強對食品從業人員、餐飲單位及食品生產經營場所環境衛生的監管;加強對農村地區、學校、建筑工地、農家樂旅游點餐飲和小型餐館的食品衛生監督;嚴格推行餐飲業原料進貨索證索票和驗收制度;嚴厲打擊餐飲單位違法使用原輔料行為;加強對餐飲單位索證索票監管,確保餐飲消費環節食品安全。牽頭單位:市衛生局。責任單位:工商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
8、固定場所流通領域食品規范管理專項整治行動。以嚴厲打擊不符合商品準入制度的商品進入固定場所流通領域為重點,嚴格食品經營者的主體資格準入、食品質量準入、自律制度落實和食品自檢制度落實,確保固定場所流通領域食品安全。對食品生產、經營主體資格進一步全面清理,堅持先證后照,依法登記注冊,對無生產經營許可證、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等從事違法生產、經營的堅決予以查處和取締;對進入固定經營場所進行經營的食品,嚴格查驗和落實標識標簽管理,索取食品質量檢驗合格報告,需要檢驗檢疫的,要提供檢驗檢疫合格證明,嚴格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制,做到不進、不存、不售不合格產品和假冒偽劣產品。督促食品經營者全面建立索證索票、進銷臺賬等自律制度。城鎮和農村小食雜店,建立進貨臺帳并索取進貨憑證。牽頭單位:市工商局。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
9、開展藥品專項整治行動。以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藥品為重點,加強對中藥材種植、養殖,藥品研發、生產、經營、使用的全程監管,確保藥品安全、用藥安全。加強對藥品生產、批發企業、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大型藥品零售企業、城鄉結合部、出現過藥品質量問題的企業、日常監督檢查時出現問題較多的企業、個體診所等重點區域的檢查;加強對重點品種、當地主要媒體刊播的廣告藥品、特殊管理藥品、Ⅱ類以上精神藥品等重點品種的檢查;取締超方式、超范圍經營藥品或無證經營藥品行為,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藥品違法行為。牽頭單位: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責任單位:市衛生局、工商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
四、時間安排
?。ㄒ唬┐髾z查行動
9月18日—10月15日,組織拉網式大檢查,力求做到全方位、全覆蓋,排查事故隱患,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全面治理整頓。
?。ǘm椫卫硇袆?br>
共分三個階段:
1、重點檢查階段(9月18日—12月18日):針對各個專項整治重點,開展深入細致的專項檢查,查找問題、剖析原因,制定專項治理整頓措施;
2、治理整頓階段(12月19日—2009年2月18日):針對重點檢查發現的突出問題,組織開展專項治理整頓,根除事故隱患;
3、鞏固提高階段(2009年2月19日—3月31日):在認真大檢查和專項整治工作的基礎上,建立食品安全長效監管機制和風險防范控制機制,鞏固專項整治成果。
五、保證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全市食品藥品安全檢查和專項整治工作在市“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暨開展食品安全檢查和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食品藥品安全檢查整治組對此項工作負總責,統一組織這次大檢查和專項整治行動。每個專項整治行動都要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由牽頭單位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有關單位主管負責同志為成員。由有關單位抽調人員,在牽頭單位設立專門辦事機構。各級要建立黨委主要領導負總責,政府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主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的領導機制,成立相應的領導和組織機構,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成立市、縣、鄉、村四級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辦公室,加大組織協調力度,實現網絡化監管。
2、制定實施方案。各責任單位按照本方案提出的9個專項整治行動的整治重點,制定詳細、具有可操作性的單項專項整治實施方案,方案要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措施有力。各專項整治實施方案的制定由牽頭單位負責,責任單位配合,方案以市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各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務于9月30日前,上報市政府農辦(傳真:2802540 郵箱網址:zfnb408@163.com)。
3、部門協調聯動。在食品藥品安全檢查整治組的統一組織領導下,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協同配合,集中力量,形成上下聯動、部門聯動、地區聯動的聯動機制。要全力配合、統一行動,各個專項整治要按照分工,集中時間、集中精力,對違法行為開展深入有力打擊,徹底整頓提高。牽頭單位一定要負起責任來,充分發揮綜合協調作用。各責任單位一定要全力配合牽頭單位的工作,服從牽頭單位的安排。決不能出現互相推委、扯皮、工作不作為現象。
4、加大處置力度。此次大檢查和專項整治行動中發現的違法違規案件,要早發現、早報告、早偵破、早處置,對于案件責任人的處罰要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上限處理。對于檢查出的不合格產品,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該封存的封存、該銷毀的銷毀。
5、堅持依法執法。在大檢查和專項整治行動中,執法人員要嚴格執法,不得徇私舞弊、包庇縱容。同時要注意依法執法、規范執法、文明執法,要依法依規開展綜合整治,不得違規操作、蠻橫無理。
6、嚴格責任追究。堅持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完善地方政府對食品藥品安全負總責、各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為第一責任人的責任體系。在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大檢查和專項整治過程中,要嚴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對食品藥品質量安全事故頻發、假冒偽劣食品藥品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或發生惡性食品藥品安全事件的縣(市)、區和職能部門,要追究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對在此次檢查和專項整治中失職瀆職、包庇縱容制假售假行為的政府、部門領導和有關責任人,要嚴肅處理,依紀給予行政處分,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7、搞好輿論宣傳。新聞宣傳部門要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大力宣傳食品藥品安全檢查和專項整治的重要意義。深刻揭露假冒偽劣食品藥品的社會危害,密切配合行政執法部門的行動,跟蹤報道典型案件,及時曝光制假售假人員、單位和問題嚴重的縣區、市場。大力宣傳食品藥品安全檢查和專項整治成效,宣傳產品質量意識,提高群眾識別假冒偽劣產品的能力。宣傳守法經營、質量過硬的優質產品、優良品牌、優秀企業。宣傳法律法規,增強全民法制觀念。
8、實行有獎舉報。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完善舉報投訴制度,公布舉報電話,方便群眾舉報,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參與食品藥品安全監督。市食品藥品安全大檢查和專項整治工作投訴舉報電話:12345,此號碼向社會公布。對舉報重大食品藥品安全案件,經查實后每案獎勵舉報人2000—5000元。
9、建立報告制度。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加強食品藥品安全信息的溝通,一旦發現食品藥品安全隱患和問題,要及時向上級政府報告,并與有關部門及時溝通,決不允許遲報、瞞報。實行信息周報告制度,各專項檢查組每周向領導小組辦公室專題報告一次工作進展情況、存在問題和下步打算。對于因信息溝通或上報不及時引發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的,要追究當地政府、有關部門領導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一、指導思想
以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要指示為指導,本著“全面排查,重點打擊,標本兼治,著力治本”的工作方針和“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責任主體”的工作思路,堅持集中整治與制度建設、嚴格執法與科學管理、打假治劣與扶優扶強相結合的原則,集中時間、集中力量、全面檢查、專項整治、聯合行動、綜合執法,通過加強對重點環節、重點區域、重點品種的集中整治和日常監管,全面提升我市食品藥品監管水平,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食品消費安全。
二、工作目標
通過對重點環節、重點區域、重點食品藥品的日常監管和集中整治,建立健全從農產品生產、食品藥品加工、流通銷售到餐飲消費、藥品使用全過程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鏈條,完善食品藥品安全追溯體系和責任追究體系,建立覆蓋全社會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網絡。通過實施安全檢查和專項整治,使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和有毒有害食品藥品的違法犯罪行為得到有效遏制,食品藥品安全重大事故的防范得到有力保障,突發食品藥品安全事件能夠及時應對、妥善處理,食品藥品生產經營秩序進一步好轉,人民群眾食品消費和藥品使用安全感明顯增強。
三、工作重點
?。ㄒ唬╅_展大檢查行動
集中時間、集中力量,在全市范圍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大檢查行動。大檢查行動以各職能部門為主,在各自職責范圍內重點檢查生產、加工、銷售、餐飲、消費等各行業、各環節的食品藥品安全質量問題,開展拉網式檢查,做到全方位、全覆蓋,豎到底、橫到邊,不留死角。大檢查行動要注意做到統一時間、統一部署、統一組織、統一行動。各部門之間要做到通力合作、緊密配合,務求大檢查行動取得實效、不走過場。
?。ǘ╅_展專項整治行動
1、開展果菜專項整治行動。以嚴厲打擊使用違禁農藥、超標使用農業投入品為重點,以檢驗監測農藥、投入品殘留,檢查產地證明、產品質量證明為手段,以進一步嚴格市場準入制度為突破口,在全市范圍內,集中開展果菜專項整治行動,堅決杜絕使用違禁農藥和農藥殘留量超標的果菜上市流通或進入飯店、食堂等消費環節。農業、林業、工商、衛生、質監等部門組成聯合執法檢查組,開展綜合執法檢查。農業、林業部門負責檢查農資經營網點,加強對農業生產過程的監管,加強對果菜的檢測,加大檢測密度,擴大檢測范圍。工商、衛生部門負責加強對農貿市場、商場、超市、飯店、食堂等銷售、餐飲環節的監管,重點檢查上市和進入餐飲行業的果菜是否符合市場準入制度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果菜不允許進入流通、餐飲等環節;質監部門負責加強對相關加工企業和出廠產品質量的監管;相關加工企業負嚴格落實購進原材料索證索票和產品出廠檢測制度,不合格的果菜不允許進入加工環節,不合格的產品不允許出廠銷售。牽頭單位:市農業局。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工商局、衛生局、質監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
2、開展畜禽水產品專項整治行動。集中開展“瘦肉精”、擠奶廳(站)和水產品質量安全三大專項整治行動,嚴格飼料及投入品的檢查監測,加強養殖、收購、運輸、捕撈、屠宰等全過程的監測監管,嚴厲打擊非法使用違禁藥品及投入品行為,確保我市畜禽產品質量安全。畜牧水產、工商、衛生、商務、質監、公安等部門組成聯合執法檢查組,開展綜合執法檢查。“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以嚴厲打擊在養殖、購銷等環節使用“瘦肉精”為重點,集中整治養殖業違禁藥品、添加劑等使用問題。畜牧部門負責加強對飼料、獸藥、養殖場(戶)、養殖小區的監管,加強對生豬購銷商販的監督檢查,確保生豬生產、購銷環節的飼料和用藥安全,嚴厲打擊生豬購銷商販在寄養期間使用“瘦肉精”等違禁藥品的違法行為,嚴格生豬產地檢疫,生豬憑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出具的檢疫合格證明銷售,確保生豬產品安全;負責對生豬屠宰(含豬定點屠宰和加工廠屠宰)的宰前檢疫,經檢疫不合格的生豬不允許屠宰,合格生豬宰后加蓋檢疫合格驗訖印章。加強對臟器等副產品的檢疫檢測,確保對所有產品的安全監管,不留死角;負責加強對生豬購銷行業的規范管理,培育壯大生豬購銷經營企業,逐步消除零散收豬商販;商務部門負責加強對生豬屠宰后的肉品及其副產品的檢驗,不合格的豬肉及副產品決不允許上市,合格的豬肉加蓋檢驗合格印章。工商部門負責對豬肉市場的監管,嚴格執行“三章兩證”制度,在市場上銷售的豬肉必須同時具有生豬產品檢疫合格印章、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廠名滾花印章、肉品品質檢驗合格印章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否則不允許銷售。質監部門負責加強對相關加工企業和出廠產品質量的監管;相關加工企業負嚴格落實購進原材料索證索票和產品出廠檢測制度,不合格的豬肉不允許進入加工環節,不合格的產品不允許出廠銷售。擠奶廳(站)專項整治行動,以嚴厲打擊在奶牛養殖、鮮奶收購、運輸等環節向飼料、鮮奶中非法添加物質的行為為重點,保證奶源、鮮奶購銷及乳制品安全。畜牧負責加強對飼料、獸藥、養殖場(戶)、養殖小區、擠奶廳(站)的監管,確保奶牛養殖的飼料和用藥安全,大力查處奶農和鮮奶收購商向鮮奶中添加物質的行為,確保鮮奶安全;負責加強對鮮奶購銷行業的規范管理,培育壯大鮮奶購銷經營企業,逐步消除零散收奶商販;質監部門負責加強對相關加工企業和出廠產品質量的監管;相關加工企業負嚴格落實鮮奶進廠檢測和產品出廠檢測制度,不合格的鮮奶不允許進入加工環節,不合格的產品不允許出廠銷售。水產品專項整治行動,以嚴厲打擊在水產養殖、運輸、餐飲業寄養等環節,使用“孔雀石綠”、氯霉素等違禁藥品的違法行為重點,集中整治水產品藥物殘留超標問題。水產部門負責加強對餌料、魚藥、養魚池的監管,加大水產品藥物殘留抽檢力度,擴大檢測范圍,加大監測密度,開展水產品快速檢測,不合格的產品不允許出售;工商部門負責加強對水產品流通的監管,不合格產品不允許上市;衛生部門負責加強對賓館、飯店、食堂等餐飲業的監管,擴大檢測范圍,加大檢測密度,實時抽查檢測,發現不合格產品及時查處,確保不合格的產品不進入消費環節。牽頭單位:市畜牧水產局。責任單位:市衛生局、工商局、質監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
3、開展“地溝油”專項整治行動。以嚴厲打擊加工、銷售、使用“地溝油”違法行為為重點,集中整治食用油安全問題。質監、工商、衛生、商務、環保、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公安等部門組成聯合執法檢查組,開展綜合執法檢查。質監部門負責生產加工環節,堅決取締無衛生許可證、無營業執照、無食品生產許可證的違法加工窩點;工商部門負責流通銷售環節,整頓食用油市場;衛生部門負責使用消費環節,加強對賓館、飯店、食堂等餐飲行業管理,大力查處使用“地溝油”的違法行為。牽頭單位:市質監局。責任單位:市工商局、衛生局、商務局、環保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
4、開展食鹽專項整治行動。以嚴厲打擊將工業鹽、腸衣鹽、畜牧鹽等非食用鹽、不合格食鹽投放市場流通和食用消費為重點,查處加工、銷售、食用不安全鹽、非碘鹽行為,普及“碘鹽”食用,確保食用鹽安全。加強對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從原料鹽的貯存、生產加工、包裝運輸全過程監管,防止原料鹽的環境污染,嚴厲打擊違法使用添加劑的行為。對食鹽銷售實施全程監管,嚴厲查處不安全鹽、非碘鹽投放食鹽市場、餐飲等行業,特別是在廣大農村,開展“食鹽安全村”創建活動,普及“碘鹽”食用。供銷部門負責流通和使用消費環節,重點檢查經營單位,特別是農村偏遠經銷點和賓館、飯店、食堂等;鹽務部門負責生產、加工環節。牽頭單位:市供銷社。責任單位:市鹽務局、衛生局、工商局、商務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
5、開展街頭食品攤點專項整治行動。以嚴厲打擊街頭非法食品攤點衛生不安全、影響市容、破壞環境、擾亂市場秩序等問題為重點,對城市范圍內經營的各類小吃、食品攤點、燒烤店和學校周邊從事各類餐飲經營的攤點進行專項整治。堅決取締無臨時攤位證、衛生許可證、從業人員健康證、工商營業執照的街頭食品攤點。工商、城管、衛生、質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等部門組成聯合執法檢查組,開展綜合執法檢查。城管部門負責對符合城市規劃的街頭食品攤點核發臨時攤位證;衛生部門負責街頭食品攤點及從業人員的衛生監督審核,達到衛生標準的核發衛生許可證;負責街頭食品攤點從業人員的健康體檢工作,符合從業健康標準的核發健康證。工商部門負責街頭食品攤點的經營主體審核,堅持先證后照的原則,對取得攤位證和衛生許可證的經營者依法登記注冊,發放工商營業執照。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負責對街頭食品攤點的行政監督、檢查,對無攤位證、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的經營戶,依法會同有關部門,堅決予以查處和取締。牽頭單位:市行政執法局。責任單位:市城管局、衛生局、工商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
6、開展私屠濫宰、加工病死畜禽專項整治行動。以嚴厲打擊私屠濫宰、加工病死畜禽、“注水牛肉”等違法行為為重點,推進定點廠標準化生產,規范豬、牛、羊等分割后所有產品的包裝及標識,整頓定點屠宰廠生產秩序和肉品流通市場秩序,保證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商務、畜牧、工商、公安等部門組成聯合執法檢查組,開展綜合執法檢查。商務部門負責強化屠宰管理制度建設,推進牛、羊、雞定點屠宰管理,全面完成生豬定點屠宰廠分級管理,加強動物屠宰副產品管理。加大對私屠濫宰行為的打擊力度,集中整治向肉品種注水及非法注入其他物質的違法行為;畜牧部門負責加強對病死畜禽的監管,嚴格執行無害化處理。嚴厲打擊非法加工病死畜禽行為,構成犯罪的,公安部門要及早介入,從嚴、從重、從快,依法頂格處置;工商部門負責加強對肉品市場的監管,無“三章兩證”的肉品不允許在市場流通。牽頭單位:市商務局。責任單位:市畜牧水產局、工商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
7、開展餐飲消費專項整治行動。以嚴厲打擊餐飲行業使用各種不合格食品加工原輔料為重點,嚴格落實購進原輔料索證索票制度和各項衛生管理制度,確保餐飲消費安全。加強對餐飲消費環節從原輔料購買、食物加工、衛生環境到食用全過程的監測監管。加強對食品從業人員、餐飲單位及食品生產經營場所環境衛生的監管;加強對農村地區、學校、建筑工地、農家樂旅游點餐飲和小型餐館的食品衛生監督;嚴格推行餐飲業原料進貨索證索票和驗收制度;嚴厲打擊餐飲單位違法使用原輔料行為;加強對餐飲單位索證索票監管,確保餐飲消費環節食品安全。牽頭單位:市衛生局。責任單位:工商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
8、固定場所流通領域食品規范管理專項整治行動。以嚴厲打擊不符合商品準入制度的商品進入固定場所流通領域為重點,嚴格食品經營者的主體資格準入、食品質量準入、自律制度落實和食品自檢制度落實,確保固定場所流通領域食品安全。對食品生產、經營主體資格進一步全面清理,堅持先證后照,依法登記注冊,對無生產經營許可證、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等從事違法生產、經營的堅決予以查處和取締;對進入固定經營場所進行經營的食品,嚴格查驗和落實標識標簽管理,索取食品質量檢驗合格報告,需要檢驗檢疫的,要提供檢驗檢疫合格證明,嚴格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制,做到不進、不存、不售不合格產品和假冒偽劣產品。督促食品經營者全面建立索證索票、進銷臺賬等自律制度。城鎮和農村小食雜店,建立進貨臺帳并索取進貨憑證。牽頭單位:市工商局。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
9、開展藥品專項整治行動。以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藥品為重點,加強對中藥材種植、養殖,藥品研發、生產、經營、使用的全程監管,確保藥品安全、用藥安全。加強對藥品生產、批發企業、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大型藥品零售企業、城鄉結合部、出現過藥品質量問題的企業、日常監督檢查時出現問題較多的企業、個體診所等重點區域的檢查;加強對重點品種、當地主要媒體刊播的廣告藥品、特殊管理藥品、Ⅱ類以上精神藥品等重點品種的檢查;取締超方式、超范圍經營藥品或無證經營藥品行為,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藥品違法行為。牽頭單位: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責任單位:市衛生局、工商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
四、時間安排
?。ㄒ唬┐髾z查行動
9月18日—10月15日,組織拉網式大檢查,力求做到全方位、全覆蓋,排查事故隱患,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全面治理整頓。
?。ǘm椫卫硇袆?br>
共分三個階段:
1、重點檢查階段(9月18日—12月18日):針對各個專項整治重點,開展深入細致的專項檢查,查找問題、剖析原因,制定專項治理整頓措施;
2、治理整頓階段(12月19日—2009年2月18日):針對重點檢查發現的突出問題,組織開展專項治理整頓,根除事故隱患;
3、鞏固提高階段(2009年2月19日—3月31日):在認真大檢查和專項整治工作的基礎上,建立食品安全長效監管機制和風險防范控制機制,鞏固專項整治成果。
五、保證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全市食品藥品安全檢查和專項整治工作在市“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暨開展食品安全檢查和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食品藥品安全檢查整治組對此項工作負總責,統一組織這次大檢查和專項整治行動。每個專項整治行動都要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由牽頭單位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有關單位主管負責同志為成員。由有關單位抽調人員,在牽頭單位設立專門辦事機構。各級要建立黨委主要領導負總責,政府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主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的領導機制,成立相應的領導和組織機構,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成立市、縣、鄉、村四級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辦公室,加大組織協調力度,實現網絡化監管。
2、制定實施方案。各責任單位按照本方案提出的9個專項整治行動的整治重點,制定詳細、具有可操作性的單項專項整治實施方案,方案要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措施有力。各專項整治實施方案的制定由牽頭單位負責,責任單位配合,方案以市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各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務于9月30日前,上報市政府農辦(傳真:2802540 郵箱網址:zfnb408@163.com)。
3、部門協調聯動。在食品藥品安全檢查整治組的統一組織領導下,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協同配合,集中力量,形成上下聯動、部門聯動、地區聯動的聯動機制。要全力配合、統一行動,各個專項整治要按照分工,集中時間、集中精力,對違法行為開展深入有力打擊,徹底整頓提高。牽頭單位一定要負起責任來,充分發揮綜合協調作用。各責任單位一定要全力配合牽頭單位的工作,服從牽頭單位的安排。決不能出現互相推委、扯皮、工作不作為現象。
4、加大處置力度。此次大檢查和專項整治行動中發現的違法違規案件,要早發現、早報告、早偵破、早處置,對于案件責任人的處罰要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上限處理。對于檢查出的不合格產品,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該封存的封存、該銷毀的銷毀。
5、堅持依法執法。在大檢查和專項整治行動中,執法人員要嚴格執法,不得徇私舞弊、包庇縱容。同時要注意依法執法、規范執法、文明執法,要依法依規開展綜合整治,不得違規操作、蠻橫無理。
6、嚴格責任追究。堅持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完善地方政府對食品藥品安全負總責、各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為第一責任人的責任體系。在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大檢查和專項整治過程中,要嚴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對食品藥品質量安全事故頻發、假冒偽劣食品藥品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或發生惡性食品藥品安全事件的縣(市)、區和職能部門,要追究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對在此次檢查和專項整治中失職瀆職、包庇縱容制假售假行為的政府、部門領導和有關責任人,要嚴肅處理,依紀給予行政處分,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7、搞好輿論宣傳。新聞宣傳部門要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大力宣傳食品藥品安全檢查和專項整治的重要意義。深刻揭露假冒偽劣食品藥品的社會危害,密切配合行政執法部門的行動,跟蹤報道典型案件,及時曝光制假售假人員、單位和問題嚴重的縣區、市場。大力宣傳食品藥品安全檢查和專項整治成效,宣傳產品質量意識,提高群眾識別假冒偽劣產品的能力。宣傳守法經營、質量過硬的優質產品、優良品牌、優秀企業。宣傳法律法規,增強全民法制觀念。
8、實行有獎舉報。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完善舉報投訴制度,公布舉報電話,方便群眾舉報,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參與食品藥品安全監督。市食品藥品安全大檢查和專項整治工作投訴舉報電話:12345,此號碼向社會公布。對舉報重大食品藥品安全案件,經查實后每案獎勵舉報人2000—5000元。
9、建立報告制度。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加強食品藥品安全信息的溝通,一旦發現食品藥品安全隱患和問題,要及時向上級政府報告,并與有關部門及時溝通,決不允許遲報、瞞報。實行信息周報告制度,各專項檢查組每周向領導小組辦公室專題報告一次工作進展情況、存在問題和下步打算。對于因信息溝通或上報不及時引發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的,要追究當地政府、有關部門領導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