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前郭縣2009年-2011年農戶安全儲糧工作方案(前政辦明電〔2009〕85號)

   2011-04-22 872
核心提示: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指導農戶做好安全儲糧工作的緊急通知》(吉政辦明電〔2009〕146號),為指導農戶做好安全儲糧工作


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指導農戶做好安全儲糧工作的緊急通知》(吉政辦明電〔2009〕146號),為指導農戶做好安全儲糧工作,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針,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體目標,實施農戶安全儲糧、科學儲糧,實現糧食產后減損、農民增收。

  二、做好安全儲糧工作的重要意義

  目前,我縣農戶儲糧大部分采用傳統儲糧方式,“地趴式”儲糧占90%、“上棧子”占5%、其他方式占5%。儲糧設施簡陋、技術水平低,存放過程中受家禽、鼠害、蟲害、霉變等影響,儲糧問題多、損失大,儲糧損失率平均為10%(玉米11.77%、水稻5.73%),使廣大農戶的經濟收入受到很大影響。因此,做好農戶安全儲糧工作,對于促進農民減損增收、改善農村面貌、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實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建設目標

  組織實施農戶安全儲糧工程,2009年-2010年農戶玉米儲存要逐步消除“地趴糧”,離墻離地儲存達到80%。同時,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支持,計劃建設“鋼骨架矩形儲糧倉”(學名“組合式JSWZG儲糧倉”,倉型長4米、寬1.5米、高1.75米,能夠儲存玉米穗4噸左右,儲存玉米粒9噸左右,還可根據場地及儲糧情況適當延長。該倉主體采用鋼板網,內襯鋼絲網,骨架為5厘米鋼管搭成。倉底用鋼板網鋪底,頂部蓋石棉布防雨防雪。該倉離地30厘米、四周通風,對安全儲糧、保證品質、防霉、防鼠、防家禽都具有良好的效果,玉米損失可降至4%以下。)10000套作為試點,取得經驗后在全縣推廣。2011年全面改善農戶儲糧條件,普及儲糧科技知識,徹底消除“地趴糧”。力爭在3年內用科學儲糧倉逐步代替簡陋粗放的儲糧裝備,科學儲糧倉建設達到30000套。

  四、建設原則

  農戶安全儲糧要本著“科學規劃,因地制宜,政策推動,示范引導,整體推進”的原則進行。

  五、實施步驟

 ?。ㄒ唬?009年,充分調動廣大農戶的積極性,采取多種方式,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量力而行,組織農戶制作適合本地特點的儲糧裝備,積極幫助農民采取“上棧子”、“碼趟子”等辦法,實現糧食離地離墻儲存。

 ?。ǘ?010年,逐步消除“地趴糧”。繼續組織廣大農戶制作相對堅固的木質材料儲糧倉,實現糧食離地儲存。組織有條件的農戶建設“鋼骨架矩形儲糧倉”。該項目建設資金采取中央投資、省級配套、縣級扶助和農戶自籌相結合的方式,按3∶3∶2∶2的比例籌措。每套儲糧倉成本3000元,農戶自籌資金600元。

  2010年各鄉(鎮)“鋼骨架矩形儲糧倉”建設任務已明確(見附件),各鄉(鎮)要堅持“一戶一套、集中連片、形成規模”的原則,抓緊落實,務于2010年1月31日前將農戶建設儲糧倉信息檔案(包括:農戶戶主姓名、詳細地址、聯系方式、資金落實情況等)報送縣糧食局,聯系人:李勇,聯系電話:2138565。

 ?。ㄈ?011年,根據試點經驗,全面普及“鋼骨架矩形儲糧倉”建設,實現規范儲糧、科學管理、減損降耗、農民增收的目標,全縣科學儲糧倉達到30000套。

  六、工作要求

  (一)做好宣傳引導。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等媒介,通過講座、專家咨詢、發放宣傳單等方式,向農戶廣泛宣傳國家的強農惠農政策和安全儲糧的重要意義,使安全儲糧、科學儲糧成為廣大農戶的自覺行動。

  (二)抓好技術培訓。有關部門要組織技術人員深入村屯、農戶,傳授安全儲糧方式方法,幫助農戶逐步實現科學儲糧。

  (三)落實政策到位。要充分利用國家各項惠農政策,爭取資金、搞好配套,大力推廣農戶科學儲糧倉建設。有條件的鄉(鎮)可以采取以獎代投的方式,鼓勵農戶自建永久性儲糧倉,改善儲糧條件,最大限度的減少糧食產后損失。(四)加強組織領導。為加強對農戶安全儲糧、科學儲糧工作的組織領導,縣政府決定成立前郭縣安全儲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吳景和副縣長擔任,成員由縣糧食局、財政局、農業局等部門負責人和各鄉(鎮)長組成。領導小組要深入村屯督促、幫助和指導農戶改變儲糧方式,改善儲糧條件,實現安全、科學儲糧的工作目標。

  附件:   2010年各鄉(鎮)鋼骨架矩形儲糧倉建設任務分配表.doc
 



 
地區: 吉林 吉林市
標簽: 工作方案 糧食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