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市、縣(區)農業局:
根據《福建省農業廳辦公室關于申報2013年種植業項目的預通知》(閩農廳辦〔2012〕271號)要求,為保障項目順利實施,促進項目落實,請你們在明確、細化、落實項目建設具體地點的基礎上,抓緊編制項目實施方案,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工作要求
各有關縣(市、區)農業局要高度重視項目實施方案的編制工作,加強組織領導,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負責,根據集約建設項目的要求,整合農技、經作、種子、土肥、植保、食用菌等相關業務部門的力量,明確職責與任務,建立既協作又分工的良好工作機制。要圍繞“整合項目辦大事、集中資金促發展”的要求,促進項目集約、技術集成,建設一批有規模、有特色、有亮點、有科技、有效益的水稻、園藝作物和特色優勢產業示范基地,發揮項目群體效應,力求在建設標準、建設水平、集約化上取得突破,以切實發揮示范效應,輻射帶動產業整體發展,做大做強做亮一方產業。
二、明確方案編制的重點內容
各有關縣(市、區)農業局要在已上報重點項目具體建設地點的基礎上,在編制項目實施方案時,突出重點內容。尤其要明確水稻、園藝作物、特色基地重點項目的詳細建設方案,包括建設地點、內容、數量、要求、實施進度以及建設主體等。
(一)水稻。10個水稻生產重點縣要建設3個千畝示范片,重點圍繞路、溝、渠等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推廣超級稻、優質稻等優良品種,建立優質稻生產基地;開展優質、高產水稻新品種展示;開展水稻高產創建,推廣集中育秧、全程機械化作業、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等關鍵節本增效技術,組織開展農民培訓等建設內容。要進一步分片細化,在示范片全面開展水稻新品種示范推廣、高產創建、專業化統防統治、測土配方施肥的基礎上,選擇交通便利、基礎條件好的一個村開展新品種集中展示工作,展示品種由省種子總站統一提供。
(二)園藝作物。10個園藝作物重點縣要圍繞開展標準園創建,推廣標準化栽培、綠色防控技術,建設水肥一體化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生態茶園,在茶園種樹、留草,建設機耕路、灌溉、蓄水等基礎設施;開展果樹品種結構調整,以新植或高接換種等形式,發展優新果樹品種;建設標準化菇棚生產基地,推進工廠化、專業化生產等建設內容。10個縣(市)農業局要明確項目實施主體,分類細化項目的建設內容。
(三)特色基地。10個特色基地項目縣要立足當地優勢產業、特色產品,圍繞建立一批糧食、園藝作物特色基地,建設路、溝、渠和水肥一體化等基礎設施,推廣標準化栽培、綠色防控技術。10個縣(市)農業局要因地制宜,立足實施主體的基礎條件,進一步明確項目建設的具體內容。
三、明確項目實施方案中的經營主體
各有關縣(市、區)農業部門項目要根據項目建設內容,圍繞促進產業持續發展的要求,以培育一大批規模大、設施優、品牌響的新型經營主體為目標,明確項目實施主體,重點依托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組織,加強對新型經營主體的的指導、扶持與培育力度,對其租地、農資、農機購置等給予適當補貼,引導推行統一品種、技術、品牌和銷售等規范管理。加強對專業大戶、合作社和龍頭企業骨干培訓,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積極培育專業化服務組織,采取補貼、項目支持、指導服務等方式,重點培育農機作業、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等專業化技術服務組織,鼓勵擴大服務范圍,提高服務質量。
四、項目實施方案編制與報送
各有關縣(市、區)農業局要組織業務技術骨干按照項目實施方案的編制要求(附后),做好項目實施方案的編制工作,于4月15日前以農業局正式文件一式六份上報廳種植業管理處,并發送電子郵件(fjlinwu@126.com)。同時在申報我廳2013年項目時,按照申報指南的要求和“資金渠道不變,資金用途不變,項目管理不變”的原則,在向我廳相關對口處(站、中心)申報具體項目時,把以上項目實施方案作為附件一并上報。
附件:項目實施方案編制要求
福建省農業廳辦公室
2013年3月28日
附件
項目實施方案編制要求
一、 項目目標(說明在已有工作基礎上,本項目的任務目標);
二、項目建設內容(實施本項目的詳細工作內容、技術要求和量化指標等);
三、 工作措施(完成任務目標的工作措施、技術方法和手段);
四、預期成果(項目實施總體效益分析,包括具體細化的效益分析);
五、項目工作進度與工作安排(進度安排、任務分工與工作內容);
六、 項目資金使用預算(包括資金總規模,分項資金用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