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2020年湖北省玉米抗災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2020-07-08 湖北省農業農村廳1002
核心提示:當前湖北省春玉米平原地區進入灌漿期、二高山地區正值抽雄吐絲期,夏玉米處于拔節期至小喇叭口期。受近期全省持續密集降水影響,
當前湖北省春玉米平原地區進入灌漿期、二高山地區正值抽雄吐絲期,夏玉米處于拔節期至小喇叭口期。受近期全省持續密集降水影響,玉米漬害、草害嚴重,且多地遭受不同程度洪澇災害。為有效應對災情,減輕災害損失,現就玉米生產提出如下抗災技術指導意見:


  一、春玉米


  我省春玉米正處于灌漿期,當前工作重點是應對洪澇災害和防治病蟲害。


  1.全力搶排積水。受當前密集降水影響,對受淹田塊,應全力排水,盡量減少作物受淹時間。未受淹的田塊,要及時挖好田間廂溝、圍溝、腰溝,確保“三溝”通暢。


  2.加強病蟲害防治。做好病蟲害監測預報工作,當前重點做好紋枯病、莖腐病、草地貪夜蛾、玉米螟等病蟲害防控。


  3.及時搶收。對已成熟的春玉米,及時動員人力、機械搶收搶脫,做到應收盡收,盡量減少災害損失;對氣象條件適宜的地區,在茬口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晚收,待玉米充分成熟后再收獲。


  二、夏玉米


  今年我省夏玉米生產前期因干旱導致播種和出苗推遲,據襄陽市實地調查,部分受旱地區夏玉米出苗推遲到6月10日以后,較往年推遲7-10天,苗情較差,當前剛進入拔節期。


  1.強化受淹田塊補救。對受淹田塊,應全力排水,盡量減少作物受淹時間。在退水時隨退水澇去漂浮物,減少植株壓傷和苗葉腐爛,對于泥漿較重的植株要進行清水洗苗。同時,對倒伏的植株,要盡量扶正。大水退后,要及時清理排水溝,促進根系恢復生長。退水后,要適墑進行中耕松土除草施肥。


  2.及時改種補種。對淹水絕收或缺苗嚴重的田塊,結合生產實際,因地制宜做好改種補種,可選擇生育期短的玉米、綠豆、紅薯、蕎麥等秋雜糧及時改種。


  3.防范后期高溫干旱。我省夏玉米常年遭遇持續高溫影響。要科學合理調配水資源,優先保證處于需水關鍵時期地塊的灌溉。對于水源緊缺地區,可采用分段灌、隔溝交替灌等節水技術,提高水分利用率。


  4.加強病蟲防治。加強病蟲害動態監測和預報預警,重點做好草地貪夜蛾、玉米螟、蚜蟲、穗腐病、紋枯病等病蟲害防控。提倡采用生物綠色防控技術(利用天敵、殺蟲燈等),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


  5.適時晚收提產量。根據天氣情況,適期晚收,進一步提高玉米產量。盡量采用籽粒機收,及時晾曬或烘干,以防霉變,保證品質。




日期:2020-07-08
 
地區: 湖北
行業: 糧油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